六、以腰带动,整体发劲,强调腰不动,手不发。
七、含而不露,蓄而不发。
八、形体动作要求。
1、头顶肛提
头宜用顶劲,提气贯顶才能拿住丹田内气;肛宜用提劲,使气机逆转,采后天以补先天。
2、含胸拔背
两肩宜松沉,两肩微向里扣,则气自任脉下行归于下丹田内。背宜圆撑,则气自督脉卜行注于头顶泥丸宫内。含胸拔背易于开通任、督二脉。
3、沉肩坠肘
肩与肘相互连带,肩松沉则肘自下坠。能沉肩坠肘则气自达指梢,内劫弹力易于外发。耸肩则气必滞于胸;肘不沉则力难透于指梢。
4、松胯屈膝
胯不松则腿必不灵,膝不埘则下盘必不稳固。屈膝时膝尖不宜超过脚尖。架低松胯屈膝。架高则功力必不能自然长出。
5、扣足松踝
弓步时足尖有微向内扣之意,内扣则桩稳步实。踝宜松活,踝关节放松,则足尖在上翘、下点、外撇、内扣时,均能旋转自如。
6、尾闾中正
尾间位处脊柱骨末端,称尾骶骨。尾间中正,加背部圆撑,则神自贯顶;尾间不正,脊椎不直,则下丹田内气必难于充分上贯头顶泥丸宫。
7、上下相随
手动、足动、腰动、眼动四者须连贯一气,同进同退。
8、分清虚实
步法讲究的足分清虚实,防止双重。一腿落实以求稳固全身重心,另一腿虚步以求删伸白如,可进可退。
9、式式连贯
内之神意,外之招式,务须连贯一气,如长江大河,连绵不断,一泻千里,气贯长虹。
10、效法自然
不憋气,不喊叫,不用蛮力、拙力,拳打千遍,身法自然。书多读则熟,拳多练则精。熟能生巧,巧则白然。
九、张三丰太极拳讲究腰、裆、腿三功。练起来有慢的招式,也有快的招式,快慢适中,步法灵活,运行白然,档法可高可低,气随意运,身随神行,随屈就伸,集巾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展,劲断意不断。
初习此拳须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凑于紧密,要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练到迈步有如猫行,运劲有如抽丝,气势有如长汀大海,滔滔不绝的境界。或如蛟龙人海,有昂首色腾之气概,名曰顶头悬。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
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阴阳八卦图于练太极拳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太极拳这门精深的武术它遵循的就是阴阳之道,以柔克刚,阴阳并济。练习太极拳必须知道引化合发”,其重要技击过程就是引化合发”。
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有些武术可能更适合男性去学习,而太极则不然。太极拳适合各个年龄层次,没有男女区分,很多人都能学习。因为太极拳拳式并不难,很容易学会。而且太极拳出拳速度较慢,动作比较柔和,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它讲究的是意、气、形、神相结合。
太极拳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桩功
张三丰原式太极站桩的技击价值
第一太极拳站桩的调息作用
太极拳站桩的一招一式都需要有相应的呼吸配合着,特别是在站桩的过程中.更是要平心静气,保持注意力集中和自然呼吸.如此呼吸才篚细、均、慢、深。
在联系抱球桩的时候在平心静气的情况下.配合着呼吸的话就会感觉到两手之间的一开一合犹如抱着一个圆球.全身上下有气运贯全身四肢畅达由此可见.太极拳站桩可以调节人的呼吸.对于人的内功有很大促进提升作用。
第二太极拳站桩能够增强练习者身体抗击力的作用
在太极拳站桩的过程中.练习者始终要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要不断通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屙与胯合、气与力合、意与气合、神与意合.协调内外三合使得全身浑圆整体之力量.然后再通过舒筋、气血鼓荡、开骨和透肌肤等独特训练能够有效增强练习者的身体抗击打力。
第三练习太极拳站桩可以有效增强练习者的意念
所谓的太极拳站桩练习的意念就是指练习者在练习太极拳站桩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不断调整呼吸.消除大脑一切杂念,假想出自己的身体 和外界事物在相互发生作用然后在身体内部发生一定的变化。
例如在联系太极拳抱球桩的时候练习者就可以想象 自己抱着一个圆球,如果不用力气的话 ,就会落地如果用力的话圆球就会缩小,如果放松力气的话圆球就会大由此来训练练拳时候的用力方式。
张三丰原式太极桩功教学
第一,按照拳种的不同分类,可以把太极拳桩功分为滚球桩、缠绕桩、开合桩、浑圆桩和无极桩等一般而言.由于太极拳主要是以防御为主的。所以太根拳桩功主要是以练习守中用中、重心居中的浑圆桩为主的。
第二,按照拳势的动静不同,可以把太极拳桩功分为动式桩功和静式桩功。其中动式桩功有滚球桩、升降桩、开合桩和缠绕桩等静式桩功主要有浑圆桩和无极桩等。
第三,按照练习的目的不同.可以把太极拳桩功分为技击桩功和养生桩功。其中技击桩功有缠绕桩和托按桩.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击水平而练习的。养生桩功主要为了强身健体而联系的.主要有浑圆桩和无极桩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武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当今的众多武术门派。而促使这些武术门派不断延续发展.其主要动力就是内功.内功的修炼主要是以站桩来完成的。所以.我国太极拳桩功的文f匕起源于古代的吐纳和导引等养生之术。
导引和吐纳都是起源于2000多年前,拥有悠久历史t我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其智慧结晶。
太极拳桩功的产生直接与内功有着密切联系。在太极拳桩功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导引和吐纳等养生术的影响.无论是在外在的身姿还是内容在意念以及呼吸,都对其进行7全面的吸收.创设了独有的太极拳桩功.例如浑圆桩等。
伴随着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太极拳桩功也在不断发展。并得到更多武术爱好者的重视。太极拳桩功是从我国传统武术桩功中产生的并且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武术体系,更是拥有内外兼修、形神具备、以气运身、以意领气等良好效果一直被传承至今。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桩功的练习
一、定桩(也称静桩)
(1)太极桩站平行步,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在胸前捧圆,指尖相对,约距10厘米。目视两手之间。
要求
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松腰敛臀,膝脚相对。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心静,体松。
初练时,可先站3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站,共做3组,即3分钟×3组。以后可增至5分钟等,以腿部感到酸胀为宜。
(2)开合桩该桩乃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从太极桩动作开始,两手五指指尖相对,徐徐向外拉开,使两臂与胸部连成大弧形,如抱大球状,目视前方。然后,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均落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目视两掌中间。
要求
开吸合呼,起吸落呼。呼吸要深、长、匀、细,动作要柔和、饱满,开时似两手中指指尖系细橡皮筋向外柔缓地拉开,很好地体现运劲如抽丝”;合时好比挤压打足气的大气球一般。
(3)升降桩该桩亦是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升”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降”时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同时下按至与腹部同高,两掌与两膝、两脚均相对。目随手而动。
要求
呼吸为升吸降呼,上下肢配合为举臂伸腿,按掌屈膝。一升一降为1组,动作升降要有水涨船高、水落船降的感觉,或升起时好像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降时则似欲将漂浮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初练时,可先练3一5组,日久递增。
(4)抱球桩— 该桩亦是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右臂屈抱于胸前,右掌心向下;同时左臂屈抱于腹前,左掌心向上,两掌心上下相对好比在两臂和前胸之间抱着一个大球一样,当然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3一5分钟后,左右臂互换。
要求
抱球时应心静、体松,尤其肩部应松沉,肘部略低于肩,形成沉肩坠肘。手腕、前臂同胸部之间应有20一30厘米的距离,即抱捧圆球,勿抱过于近身的扁球,呼吸自然。
左、右互换一次为1组,初练时可先站1一3组。日久渐增。
(5)弓步桩— 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型中的弓步”相同,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反之亦然。左弓步、右弓步各站3分钟为1组,初练时可先练3组,日后每组时间及组数渐增。
站弓步脚时,两手可插腰,也可背于身后。目视前方,呼吸自然。
(6)虚步桩— 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型中的虚步”相同,左腿在前为左虚步,反之亦然。左虚步、右虚步各站30秒至1分钟为1组(单腿支撑,时间应略短),初练可先3组,日后渐增。
其他两手位置、眼神、呼吸均同弓步桩”。
二、活桩(也称动桩)
(1)上步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法中的上步”相同。活桩,则是在若干分动上,静止5秒至8秒钟左右。
背手立正屈膝摆腿上步左虚步(左脚上步脚跟着地),停5秒一8秒前移左弓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停5秒一8秒经坐身虚步”和摆脚碾步”屈膝收脚(重心全落屈膝之左腿,有脚提收至左腿内侧)停5秒一8秒。
然后上步成右虚步,再前移成右弓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2)退步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法中的退步”相同,活桩要求与上步”同。
叠掌开立(开立平行步,两掌在腹前相叠)一→退步右弓腿(重心移有腿并屈膝,左脚提起向左后方退一步,前掌着地)停5秒一8秒一→后坐有虚步(重心左移,屈膝后坐,右腿自然伸直)停5秒一8秒。
然后,退步左弓腿,再后坐左虚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3)侧行步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法中的侧行步”相同,活桩要求与上步”同。如:背手开立屈膝左跨步右屈腿侧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脚提起侧向开步,脚前掌先着地)停5秒一8秒左屈腿侧步(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有腿自然伸直,脚跟提起)停5秒一8秒右丁步(提收右脚,在左腿内侧并步,相距10一20厘米,脚前掌着地)停5秒一8秒左丁步(重心右移,左脚后跟提起)停5秒一8秒。
然后再右屈腿侧步,初练时,先做3一5组,日久渐增。
三、动作桩(也称基本动作桩)
将太极拳中常见的基本动作,抽出来左右连续进行,每动定势静止5秒一8秒。
如上步”类的有:左有野马分鬃”,各停5秒一8秒。左右搂膝拗步”,各停5秒一8秒。
退步”类的有:左右倒卷肱”,各停5秒一8秒。
侧行步”类的有:左右云手”,各停5秒一8秒。
虚步桩”类的有:手挥琵琶”,停5秒一8秒。
在桩功练习过程中,都需注意进退转换,做到虚实分明,既轻灵,又沉稳,均匀柔和,不可重滞突然;移动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定势静止时,凝神静气,气沉丹田。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单式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单式的特点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练拳
变著转接是关键。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下左右相间,左右相行。阴阳虚实。顶劲虚实,拳到身到,静入水动如海啸。
练意
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
练松
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练气
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静功练气,动静相修,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太极拳动形体,以行气血。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
意气合力
意气合力是太极拳综合理论,练拳、松、息、气合一意,练到意力足,气力自生。气机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单式理论特点
其特点有五
1、崇祀真武大帝”,奉真武大帝为祖师
真武大帝为北方七宿之神,其像为龟蛇,足道教信奉的北方大神。武当山自古就是道教奉祀真武之神的道场。
2、以太极”学说为根本教义
张三丰的丹道思想源于陈抟学派,以无极而太极”立说。其《大道论》一文,系统阐述了太极分阴阳、逆用阴阳、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丹道思想,认为天地足一太极,人身也是一太极,识得此天地之太极、人身之太极,即可行拳炼丹证成道果。
3、先双修而后清修的内丹实践过程
张三丰的丹法属于内丹双修派系统,以《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为代表。其炼法称神仙栽接法”,以双修炼采外药”,以清修炼养内药”。外药在造化窟中而产,内药在自身关元气穴中而生,内药是精,外药是熏。
内药是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叫代中期以后,武当道派并入全真龙门派,双修法因不合全真北宗之旨而失传,至此时起,清修取代了双修。
4、创武当内家拳技”,形成道教武术派
道教史卜多习武之人,如道士王重阳曾巾武举、白玉蟾任侠好武,但直至武当道教兴起,才形成道教武术派。武当内家拳技是道教史上之一绝,其创始之首功当推北宋武当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遂编演而成太极拳。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所涉及到的《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等相关文章均认为张三丰是武当内家拳的奠基人。
5、以《道德经》为刨拳的理论基础
张三丰汲取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为主干,摄取传统医学、兵法知识.运用太极说、刚阳说、五行说、八卦说来高度概括武当内家拳的拳理、拳技、战略战术,从而形成了独到的武当内家拳见解。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太极剑
剑身
首先,练习太极剑最好选择标准的太极剑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带鞘的长剑,但是这种剑款式极多,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以下几个太极剑的标准要求:
第一, 剑身和剑柄剑尾的重量要平衡
测试方法用右手的剑指(食指和中指)拖住长剑的剑身距护手一寸处的位置,若能平衡则为标准。
第二, 剑尖立地基本不弯
测试方法将长剑的剑尖朝下立在地上,在手松开的一瞬间剑若基本不弯,则为标准。
第三, 剑身韧度为90度
测试方法用手指捏住剑尖弯折,若能折到90度且基本不高于90度则为标准,过软过硬都为不宜。
第四, 以太极剑起式的姿势握剑
将剑紧贴手臂的后侧,若剑尖高于耳垂低于眉眼则为适合自己的尺寸。
第五, 标准太极剑的重量一般在600克左右
不同的身高尺寸,剑的重量会稍有偏差一般相差在100克以内。
练习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注意事项
一、拳是基础
古人云:拳成兵易就”,就是说拳术得到真理,练习达到一定的高度,再修炼兵器就容易达到炉火纯青啦!所以修炼太极拳攻防之道,六合相统,内外合一,周身浑圆一体是演练太极剑的基础!
二、掌握基本剑法,勤加练习
练习太极剑首先要知道太极剑的劈、崩,点、撩、斩、云、抹、扫、截挂、刺等基本剑法,明白各个基本剑法的技术特点,不同剑法的不同风格,不同剑法的握把,单个练习,逐一掌握,然后练习几个基本剑法组合。
三、剑法特点结合拳之身法
每种器械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突出其特点,就难以达到器械的高层次:每个门派的器械,又有每个门派的特色,所以必须结合本门派的拳术身法,来练习本门的器械。
所以太极剑必须结合太极拳的特点来练习,太极拳讲究内外合一,以腰为主宰,一动周身动,周身浑圆一体,上下相随,剑之特色结合太极拳身法,来练习太极剑。
四、身剑合一,剑神合一
通过长期的练习与反思,达到剑随身运,身随剑走,身为四肢之主”,剑就是手臂的加长,身之运转,力达剑尖(或剑之某部位),太极剑外在表现手、眼、身法、步,与内在精、气、神做到相统一,人之意念所想,是剑所达之向,做到身剑合一,剑神合一。
太极剑与一般剑不同,动作既细腻又舒展大方,既潇洒、飘逸、优美又不失沉稳,既有技击、健身的价值又有欣赏价值,如何练好太极剑呢?
下面谈谈我的体会,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在演练太极剑的过程中,要重视每个动作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具体在演练中要分初级阶段和提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