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
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
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
虚实分清
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
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
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
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式式均匀,连绵不断
指每一指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1.拳理基础
太极拳是一项拳术运动,符合拳理(是指太极拳动作本身符合攻防规律,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一定的攻防实效),具有技击性。
2.哲理基础
太极拳受中国传统哲学深刻渗透,具有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技击思想充分反映出老子学说在拳法中的体现。太极拳中的攻守、开合、虚实等动作的转化也反映出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
3.医理基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传统医学的导引吐纳术背太极拳直接运用。形神兼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等传统医理都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和练习规则。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处于抑制状态,这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为打破了病理的兴奋灶,修复和改善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渐减轻或消失了。
练习时的眼随手转”和推手中的推荡往来”,有助于视神经和皮肤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
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
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
4.促进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
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5.加强肌肉骨骼系统运动
太极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弧线动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纤维运动加强,使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在肌肉的牵拉运动中得到良好锻炼,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太极拳的练习对于畅通经络、刺激穴位等都十分有益。
有的项目到了一定年龄作不了。比如武术长拳,有的全国或世界武术冠军,年轻时体力好的时候拿冠军,但一过鼎盛时期,到一定年龄,弹跳力等体力一差就不行了。
很多人身体上还留下伤病,就难以象以前那样练习了。太极拳平平稳稳,年龄大了更适合,比较容易接受。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太极拳是古代文明的产物,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重要运动。太极拳的技术原理和练习要领非常的重要,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教会人们怎么做人及为人处事之道,想要深入学习,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