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架子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这三种之中,以小架子为最难,每一势都发寸劲,所以进退步子很小,手与腰尤须一致。
学习上述三种架子,费时很久,没有一年半载是无法练成的,初学太极拳的时候,不要多练,练多就会影响姿势的准确性。
除戒求速成外,也忌用力。所谓不速求速伤气,无力努力伤血,若气血两伤则危矣!练非其法,就是每天练(盘)全套架子数遍,也无效可言。反言之,如练习得法,虽一势一式,也能得其益处。
练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头正悬尾,尾闾收住,上下一致。
落步分虚实,处处求圆满,周身轻灵,眼神视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阴阳刚柔分清,澄心敛神,无思无虑,而沉气松力,亦须顾及。因为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
每势每式求其外形势顺,内部舒适,毫不强梗,如此自能胸膈开展,血气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否则,气隔胸膈,浮而不定,不仅得不到益处,反而由此引出疾病。
所以,一套太极拳架子,不论练习者的智慧如何,至少都要学习半年。半年以后,更须教师数次详细更正,这也非一年不可。每次练拳势(盘架子)至少须有三遍。
因为第一遍练习无非舒展筋骨而已,在两遍以上,才能增进功夫(养生者可不拘泥遍数,每次半套亦可)。
练习太极拳的的场所,应当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初练拳时,拳场宜宽大,如地方狭小,就难以保证拳势绵绵不断,又易使姿势缺陷,而不能保持正确。
然而,练到功深时,就可以不拘泥于场地大小,即使四块方砖大小之地,也能练习。甚至坐时卧时,都可练习,这时所练习的是意,而非外式。
练拳的时间,每天至少两次,即于清晨起床半小时后和临睡前1小时,各练一次,每次练习(盘架子)约在20分钟至25分钟。练时从第一手(势)到末一手(势),都须求其均匀,不可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断续之处。
势势能贯串,用法能悟解,呼吸能自然,内外能合一,贵在不需思索,即能绵绵练习。练到完全纯熟,精气神都能显露,然后可将全套各势改为左式(即反式)。
如能将全套左式架子练至绵绵不断 ,如同右式,则功夫更进一层。因左右均能应用,就无偏重之弊。这一点欲求深功者不可不知。
练到右式、左式均熟练自如后,就可以学习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也需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练成。总之,练习太极拳需从缓而进,才能成就,否则真功难成。
太极拳练习技巧
第一种、练习拳架
物体与人的动平衡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重心的概念,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每个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当一个物体的重心偏移了支撑它的底盘时,就会倾倒。
陀螺在旋转时产生转动惯量,不断变化的各方向的离心力形成对称产生动平衡。此时,由于它的重心垂线与中心线重合,陀螺仅以轴端接触地面,就能保持稳定转动。
重心在物体的位置是可以根据它的体积和比重计算出来,如果是同一质量并对称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内的中心点位置。
以台球为例,他的重心在圆心,当杆子击到球面中心点,其作用力贯到球的重心,台球就顺着这两点的延长线滚出。如果,杆子击到球的侧面,它就偏转。
同理,人站立时,重心点大约在腹部中心,但是,由于人体的形态在运动中是变化的,所以重心也随着变化。
第二种、练推手
主要以各种用力技巧为主。领会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坠肘,如何手上不用劲而以腰为轴带动,用上周身的劲,如何引进落空,如何气沉丹田,如何棚履挤按等。
第三种、练习散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
第四种、神意气的练法
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
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有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五种练习方法的开始。
第五种、先天的练法
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不著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练习太极拳之初,身体会有不适反应,比如全身无力,手足发酸,这是生理上的反应,不妨碍练功。就是练到3、4个月后,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这是身体中新陈相替的关系,不足为虑。
只需每天多休息2、3个小时,过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而且精力会比以前更充沛。此外,还有其它现象发生, 如胃口大开等,这是因为练功使体内消耗增多,并且需要补过去所亏。
但等到身体内部气份养足,亏者业已补全,则气血调和,就没有上述现象了。其食量也恢复和常人一样,即所谓气足不思食”。
嗜睡也是练功的反应之一。初学者多贪睡眠,每天要睡8、9个小时,这是内部血行较速,身体疲乏的原故。必须有较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全身精神。
练功日久后,这一现象也会自行消失,恢复常态。练至功深时,就不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每只须4、5小时睡眠就足够了,即所谓神足不思眠”。
太极拳的特点
以肌肉为主的练法
刚开始习练太极拳难免会以肌肉为主的运动,也有很多人习练几十年也一直是以肌肉为主的习练,而且非常注重人体的姿势和招式,这与人的理解悟性有关。
注重身体招式的太极拳也是一种锻炼方法,科学的锻炼也会有很多益处,对人的脾胃有益,有助于气血的运行,从而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有个别人锻炼方法不当,会导致身体不舒,头疼、腰疼、关节疼等,甚至更严重的危害。
以意气为主的练法
这种以身体意气为主的练法要比以身体肌肉为主的练法更和谐一点,但故意的练气易使人体气血的和畅受到干扰,容易使气滞留在身体某些部位,不利于养生保健,更何况练气反而会丢失自己的整体意识。
故习太极者要忌重意、重气、重力、重形、重技、重法、重势、重外、重内、重世,意气鼓荡要和谐流畅,不可过于强行,要以慈悲善良的心态对待万物,使自己和万物处于和谐之中。此处可以用头脑和身体融为一体运行太极,但这只是初始的神形合一。
以神意为主的太极练法
这种方法就是太极中讲究的形神合一的练习方法,这个事太极最高的境界,由于每个人的领悟能力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练习的时间也会不同。
太极拳界为何争论多多,原因就在于此,真正的神行合一必需是一种抛弃自我意识以后自然的生命意识的展露,这才能称之为神”,但神”又分几种。
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有的是精神体的展现,有的是无形体的意识,还有的是内在那个真实生命的展现,那真实的生命是永恒的。
神意用之于养生祛病则功效凸显,用之于功夫则鬼神生惧,用之于形则美之于人心,用之于世则厚德载物,用之于道则发现真实的自己。如有自发动产生,要享受她,观照她,和她融合一体。
通过自发动使自己的神意觉知力增强,并进一步达到神形合一的全然状态,动则神动,静则神静,一片祥和,喜悦与爱共存。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掌握好方式方法,否则练不成功夫。初学太极拳要多想多看等,不要多练,多练容易导致姿势错误,失去了练拳的意义。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有很多好处,有强身健体等功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