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国传统健康科学理论,任脉从会阴部开始,向前沿腹胸正中线直上咽喉, 至于下颔,环绕口唇,沿着面颊,到达目下;督脉从会阴部开始,向后沿着脊柱内上行至风府穴,入于脑,经头顶,沿额、鼻柱至上齿,并与任脉交于龈交。
任脉为十二经之海”,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上通于脑,下贯心络肾,具有总督诸阳经的作用,阴阳二脉相互联贯。
太极拳以调身为主导,以动作导引对身体气血运行起调节作用,尽可能注意将调身、调气与调心三者有机结合,以打通督任小周天并使之循环。
在调身方面不仅讲究体松形正,而且要求虚实分、开合明”等,利用其内劲”功夫,拓开三阴、三阳经脉在手与足,阴经在腹,阳经在颜面交接的气化通道,以达到大周天循环。
这种功法的调节作用,不仅可治神经衰弱、手足凉、头痛、月经失调等症,还可增加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更利于降低脉搏和呼吸频率,四肢灵活,面色红润,神清志远。
练太极桩功修生养性
一是胸怀
太极桩功的动作要求为松、柔、圆、活。从外形看似行云流水,其实是动是求静,内涵深邃。长期修练,习拳者会变得胸怀宽广,性格豪爽,正气凛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一个人如果有了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依照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事原则行事,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太极桩功第一要练胸怀。
在太极桩功各项技法运用中,都可以体现出太极桩功广阔的胸怀。
二是心态
太极桩功外形要求动作沉稳,速度均匀,舒展大方,开合自然,要求练习者要在一种十分平衡、稳定的心态下去动作。>>>当心做这动作让你尽失男人本色
尤其是在太极推手中,只有凝神静气,心态稳定才能通过皮肤的接触听”到对方的意图,然后再随曲就伸,因势利导夺取胜利。
练习太极桩功的大忌就是急躁和盲动。久而久之,练拳者就会形成稳健老成、善于应变的心理状态。
太极桩功注重慢练,这也是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在当今复杂万变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具备了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处理好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因此练习太极桩功要追求心态的锻炼。
三是智慧
太极桩功的推手和技击都强调要以柔克刚,要用四两破千斤,后发先至等等。总之,无非是要练拳者开动脑筋,善于谋划,而不去硬碰硬。
太极桩功对待矛盾的态度就是要从侧面入手,不去硬碰硬激化矛盾。如太极推手中的走化和引进落空都是这些动脑原则的具体体现。
练习太极桩功要掌握的奥妙在于动脑。就技击而言,太极桩功的境界是不战而胜,因此需要一个具有高等智慧能力的头脑去思考和谋划。
四是修养
太极桩功是文化拳,它的拳理深奥,涉及的知识面极广。事实证明,对太极桩功的理论认识了解到什么程度,再通过下苦功夫才能练到什么程度,否则只能是架子。
所以要想弄通练好太极桩功必须提高哲学、文学、医学、力学、美学、音乐等方面的修养。如:太极桩功的拳理拳论拳谱大都是前人所传,不懂文言文,难于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必须学习古汉语。
太极桩功的哲理深奥,不学习哲学难以理解阴阳。太极桩功的行功、练功、太极推手中的引化拿发等均与人体的骨骼、脉络、穴位、关节有关,不掌握医学力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就不可能把拳打好、打出内劲,就不可能提高推手的水平。
现代太极桩功作为表演项目很受欢迎,人体的协调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又都离不开对美学的音乐的了解。因此研练太极桩功会使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水平,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太极拳疏通经络预防百病
1、太极拳运动道法自然, 平衡阴阳
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容。《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凡阴阳之要, 阳秘乃固, 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夏。
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 又是养生论的主旨。
太极拳理论源于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因此,阴阳之道乃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也是核心。
因此, 有太极拳家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 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 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
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具体化, 更富指导作用。
2、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 形神兼修
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我国古代著名长寿老人陆游在动静结合方面做得非常好, 一生坚持读书三万卷, 写诗万余首, 但仍坚持每天练剑, 终生不懈, 最终享年85岁 。
太极拳运动无不体现了对称变化,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并能促进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黄帝内经》的养生专论《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 即所谓守神全形”、保形全神”。这说明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养生必须同时注重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 。
在传统中医养生术中既有以调形为主的五禽戏,又有以调息为主的放松功。而中医学推崇的最高养生方法是形神共养, 太极拳运动恰是一项结合了导引术”与吐纳术”发展起来的具有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特点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在外主动而养形,在内主静而养神。其外在的肢体运动讲究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 整体动作舒缓大方、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
通过外在的肢体运动能够使练习者全身放松, 经络疏通, 气血流畅。在内则重视精神内敛, 以意导气, 以气导动; 习练过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 毫无杂念, 通过意识的主导作用进行调息、调身的锻炼。
事实上太极拳的动作节节贯穿, 重心的虚实转换、刚柔变化、快慢相间、蓄力发劲等都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总之, 意念不止, 动作不息体现了太极拳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的特点, 从而达到内外合一。
练太极拳对睡眠的好处
一、通过调理五脏气血阴阳的平衡,使人体机能恢复平和,遵循昼夜节律因时入寐
五脏的阴阳失衡会造成失眠,如恼怒烦闷导致的肝郁化火、暴饮暴食导致的痰热内扰、纵欲过度导致的阴虚火旺、劳心伤神导致的心脾两虚、遇事易惊导致的心胆气虚,都会造成失眠。
太极拳身法要求心静”体松”,调身聚气,使五脏得以平静的休养。太极拳柔绵连贯、轻灵缓和的动作对内脏有按摩的作用,促进脏腑功能,调理气血畅通。
现代人每天都要面临各种生活压力,身体早已被打垮,在城市里,很多人心理多多少少都些毛病,练太极拳带您走出灰暗的生活。
太极拳蕴含着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使人的内心返璞归真,遵守天地的时节,按时入眠。
慢性失眠宜采取慢性调理治疗,长期习练太极拳既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也可以辅助治疗失眠。
二、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辅助治疗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
饮用咖啡、茶造成的失眠,可通过停止饮用含咖啡碱的饮料在次日恢复正常。晕车、晕船、晕机造成的失眠,可通过平静的休息恢复正常。因其他病症如咳嗽、牙痛引起的失眠可通过相应病症的痊愈而得以治疗。
失眠看似不起眼的习惯,但是却能引起很多疾病,最直接的就是三高,再严重的神经衰弱,甚至严重到正常生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睡前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睡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慢性失眠则可以通过习练太极拳来治疗。中医认为,使人不能入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情志受伤、五脏阴阳失衡。太极拳通过动静功法和行气方式调节和训练神经系统,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正常,缓解因情绪、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能防癌抗衰老,常练太极拳能提高中国人均寿命。太极拳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练习太极拳都有不同的收获。太极拳的防癌功效非常显著,癌症患者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