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月左右的宝宝
游戏一:,爸爸妈妈让宝宝躺着或者靠着被子坐着,让宝宝看着自己的脸。然后,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脸,嘴里一边说:喵——,喵——”,一边露出脸来。宝宝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当爸爸妈妈蒙住自己的脸时,一定要发出声音让宝宝知道你在身边,因为宝宝最怕看不到妈妈会因此而大哭起来。
游戏二:玩过游戏一后,可以换个方式,把干净的手帕轻轻蒙在在宝宝脸上。宝宝第一次被蒙住脸可能会不知所措,这时妈妈就握住宝宝的手帮他把手帕拿开,并说:喵——,喵——”。多次练习以后,宝宝就逐渐学会自己拿下手帕了,并且会乐此不彼。
小贴示:躲猫猫游戏使宝宝发现,爸爸妈妈的脸虽然看不见了,但爸爸妈妈并没有消失,并使宝宝学会去寻找,拉开手帕探索,引导他主动发掘身边的事物。
2、10个月左右的宝宝
游戏一: 将宝宝喜欢的玩具藏起来,但要留下让孩子寻找的线索。比如,露出玩具的一小角,平整的床单鼓起来了等等。引导宝宝自己爬过去寻找。当整个玩具如宝宝所料出现在眼前,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快感。
游戏二:可以先让宝宝熟悉闹钟或手机的音乐声,然后将它们藏起来,但仍然发出声音。让宝宝学会循声去寻找。
小贴示:让宝宝学会根据线索寻找物体的游戏可以发展宝宝因果推理的能力,并且能够学会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2岁左右的宝宝
游戏: 爸爸妈妈可以用指偶和宝宝玩游戏。用几块浅色的小布缝手指大小的十个指套,在十个指套上分别画五种小动物,例如两个大拇指画小狗,两个食指画小牛,两个中指画小猫,两个无名指画鸟,两个小拇指画小鸭子(也可以是其他动物,还可以变换指偶,用家庭成员、水果等指偶图象来进行表演),然后把它们套在妈妈十个手指头上,开始表演:
两只小狗,藏到哪里去了?(把两个大拇指藏在手心里)
汪-汪-汪, 我在这里。
(分别伸出两个大拇指)
你好吗?见到你很高兴! (一个大拇指做鞠躬的样子)
你好!见到你我也很高兴! (另一个大拇指做鞠躬的样子)
再见!再见! (两个大拇指再次藏在手心里)
其他手指的游戏与此类似。熟悉后试着让宝宝练习表演
小贴示: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熟悉各种常见的人物和物品,并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发展语言能力。
4、3岁左右的宝宝
游戏:爸爸妈妈可以轮流和宝宝藏玩具,请对方寻找,比比看谁厉害。找到玩具后必须说:我是在……找到的。”如果对方找不到,藏玩具的一方就要给予提示:我把它藏在……了。”这里,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和使用过一些方位名词,如理解下面”、上边”、背后”、前面”、后面”等词汇字面及字面背后的真正含义。
小贴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于左”、右”的概念还不清楚,爸爸妈妈不必急着做要求。
5、 4岁左右的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游戏:邀请家庭成员甚至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集体游戏。先请一个人当猫”,在哨所”闭上眼睛,背对其他人,并数到30。
在猫”数数时其他人要赶紧找最适当的地方躲起来。数数结束后,猫”去找人。更难一点的还可以要求找到人后比赛谁
先跑回哨所报道才算赢。
小贴示: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儿童的数数能力,训练孩子观察并利用周围的环境。但爸爸妈妈要注意游戏前先规定那些地方不能躲,以免让孩子躲到密闭的,或隐藏着危险的空间。
小测试:你知道宝宝是怎么玩捉迷藏的么?
a.宝宝不会藏,好象没有理解游戏规则。
b.宝宝自己会藏,但还没等去找,他就自己跑出来了。
c.宝宝自己会藏,但不会藏住整个身体,只是把头藏进去。
d.宝宝藏得很好,但无论玩几次,他总是藏在同一个地方。
e.宝宝藏得很好,而且还会变换不同的藏匿地点。
您的宝宝是怎么玩的?
解析游戏奥秘”
著名早期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婴儿和幼儿时期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显著的自我中心”现象。
他认为,婴幼儿时期思维从我向思维”逐步向现实性思维”转化、从自我中心”向社会化思维”转化,这一过程称作去自我中心”。
幼儿到了一岁半以后,已经能够分清主客题,有了自我意识。但他们还是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事物。在捉迷藏”这个游戏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的发展过程。
分析:
(1) 如果您宝宝的表现和a、b、c宝宝相似
您不要以为宝宝是智力有问题,可能是因为您的宝宝年龄太小,他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游戏规则。而且太小的宝宝还处于自我中心现象”的初级阶段,他在认识外界事物或理解游戏规则等很多过程中都存在倾向性,还不能做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您不用担心,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逐渐提高对自我和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2) 如果您宝宝的表现和d或e宝宝相似
宝宝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去自我中心”的心理发展,您会发现宝宝开始变得多愁善感”,他会因为听到小朋友找不到妈妈而着急,会因为看到小狗被主人教训”而伤心;当您告诉他要像??一样勇敢”的时候,他真的会停止哭泣,让医生给他打针。从宝宝会玩捉迷藏开始,偶像”和榜样”会对宝宝显现作用,您对孩子的教育就更要注意方法和方式了,应该积极地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