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之子张默吸毒被拘留的事件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张国立与张默母亲离婚后,张默近年时不时搞出一些如打人等新闻,有圈中人评价:年近30的张默好像从未走出叛逆期。事件也让庄女士的心一直不能平静,她与丈夫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庄女士迟迟下不了离婚的决心,就是担心仍处幼年的儿子因此受伤,长大后成为张默的翻版。如何让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这也许是许多“既成的”或“将要成的”单亲妈妈、单亲爸爸们最关心的问题。
家庭失和,孩子为何易叛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志中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分离”,出生时与母亲子宫的分离,断奶时与母亲乳房的分离,上学时与父母的分离,更不要说父母离异时的分离了……这些分离发生时,孩子往往仍处于幼年或青春期,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分离焦虑,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使孩子变得更为叛逆,甚至出现病态性个性。
一些夫妻虽然仍生活在一起,但感情失和,争吵或冷战不断的家庭中,孩子长期置身于冲突中,也易产生叛逆、攻击性格。
这种攻击性既包括攻击别人,也包括攻击自己。攻击自己包括身体上虐待自己,往身体上烫烟头、揪头发,甚至自杀,也包括在生活中自暴自弃,故意活得很糟糕,这样都可以让“对方”或“家庭的抛弃者”(比如主动提出离婚的父亲或母亲)感到内疚、自责、后悔。
这些孩子长大后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对外人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但对自己的亲人或密友经常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其实这些被他攻击的人都属于其3米范围内的人,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仍属于攻击自己。
他们的叛逆性有一部分是攻击性所带来的后果,还有一部分是他们故意制造事端,引起“相关人”的关注。以张默为例,长大后他每惹一次事,张国立都出来道歉,等于每一次都向公众宣称“我是张默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在潜意识中,张默可能是很享受这一过程的,可以让他的内心获得某种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孩在耍大人的过程,只不过这不是在意识层面的,而是无意识的一种行为,自己都不知道。
家庭解体,别让孩子恨双方
夫妻俩真的过不下去了,如何分手,才能让孩子不受伤,或少受伤?韦志中说,如果把婚姻比作公司,那就应该是无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即使公司解体后,公司的负债等后续问题仍需要处理。孩子就好比公司以前的产品或员工,解散时双方股东要协商好如何妥善解决。
在现实中,很多夫妻离婚觉得只是大人间的事没必要告诉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觉得讲了他也听不懂),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不经意间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比如孩子可能会产生负罪感,是不是我做得不好,爸爸妈妈才离婚的;或者孩子以为自己被爸爸或妈妈抛弃了。
即使孩子再年幼,父母也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或她“爸爸妈妈将不住在一起了,但我还是你的爸爸(或妈妈),还是会一直爱你的,我们分开不是你的错,也不是爸爸妈妈的错”。分开后一方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另一方的不满或抱怨,更不要让孩子和你一起去恨对方。这样做对很多人是非常难的,韦志中表示,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试着自己开解,不行的话再去求助亲友,再不行就去求助心理咨询师,让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没有怨恨、放下对方。这样才能有个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才能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最有利。
父母离异后,即使处理得再好,孩子难免还是会出现心理的影响,比如变得不开朗、不合群,家长要注意这些变化,必要时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青春期还是心理发育的另一个关键期,家长也要留意孩子的变化,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陪伴他(她)度过。
当然,新的家庭的成员加入后,继父或继母也有责任熟悉和照顾孩子,学习与孩子相处。因为你是新股东,不管有没有书面协议,再婚已经表示你承诺对过去公司“产品”负责。
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呢?孩子到了幼儿时期就会出现分离焦虑,不愿与爸爸妈妈分开,这可怎么办呢?家长不可强行和孩子分离哦,不如试试小编介绍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吧。
宝宝分离焦虑的原因
宝宝自理能力不强。年幼的宝宝欠缺独立自理能力,如不能独自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物等,离开主要照顾者后难以独自面对碰到的生活问题,从而产生不安和焦虑。
宝宝自身性格所致。有些性格内向的宝宝,不太愿意与周围的人亲近,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对父母的依恋更强烈,焦虑的表现也更为剧烈。
宝宝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由于一直受到父母的关怀和保护,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弱,对父母有很深的依恋,所以不愿意与父母分离。
父母对宝宝干涉太多。父母对宝宝过度严厉和干涉,使宝宝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各种机会,这样会导致宝宝社会性发展缓慢而产生焦虑。
父母给孩子的心理暗示。有时,父母的言行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增加其焦虑的程度,例如和宝宝分开时,看到宝宝哭,自己不忍心离去,依依不舍,这种行为会感染宝宝,诱发其伤心、忧郁的不良情绪产生。
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果宝宝突然换了一个新环境,例如上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人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感受到离开父母的痛苦,也会在心理上出现不适应的症状。
找到了原因,下面就来看看要如何应对宝宝分离焦虑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
降低亲子依恋强度。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积极的引导。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为了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家长要科学应对宝宝分离焦虑哦。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