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web 2.0 (3)
Blogging与大众智慧
Web 2.0时代被高度吹捧的一个特点是blogging的兴起。个人主页在互联网初期就开始活跃,个人日记和每日评论专栏比这个时间还要长,那么这一切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最基本的,blog只是日记形式的个人主页。但是正如Rich Skrenta指出的,blog按时间顺序的组织形式“看上去好像是微不足道的差异,但它推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传输、广告和价值链。
造成这些区别的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黑客认识到CGI可以被用来创造数据库支持的网站以来,互联网基础体系中最有意义的进步。RSS允许人们不仅是链接到一个页面,而是订阅它,当每次有页面更改时,都会有通知。Rich Skrenta称之为“增加的(incremental)互联网”,其他人则称之为live web(活的互联网)。
当然,现在“动态网站”(也就是数据库支持的网站,有动态产生的内容)在过去10年里代替了静态网页。Live web所说的动态不仅仅是页面,而是链接。指向一个weblog的链接可能指向一个不停在变化的页面,每一篇单独的条目则有一个永久链接(permalinks),每个更改都有通知。就这样,RSS feed是比书签或单独页面链接要强大的多的链接。
RSS也意味着浏览器不再是浏览网页的唯一工具。一些RSS聚合器,例如bloglines是基于网络的,其他是桌面客户端,还有一些则允许用户通过便携式设备订阅不断更新的内容。
RSS现在不仅被用来发布blog新条目通知,也被用做各种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数据和相片的有效性。这种应用实际上是RSS本源的一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来自Dave Winer提出的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一般用来推送blog更新。网景公司的”Rich Site Summary则允许用户用不断更新的数据流创建自定义的Netscape主页。
Netscape后来失去兴趣,这种技术由blog先驱Winer 的公司Userland继续发展。在目前的应用程序中,我们看到,尽管这是父母双方的遗产。
但是,RSS只是blog区别于普通网页的特点之一。Tom Coates有关于permalink意义的陈述。看起来,它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功能,但却是使得blog从一个易于出版现象转变为重叠群落的对话混乱(a conversational mess of overlapping communities)。它使得直接表示他人网站上非常明确的帖子第一次变得相对地容易,以及讨论。讨论形成、聊天形成了。结果,友谊形成或变得更加确立。Permalink是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在blog之间搭建桥梁的尝试。
在许多方面,RSS和permalink的联合给NNTP增加了许多特性,在HTTP网络协议上。Blog圈可以被理解为早期互联网某些事物新的、对等的等价物,例如Usenet、BBS和会话水坑(conversational watering holes)等。人们不仅可以订阅彼此的网站、轻易在一个页面链接个人评论,同时通过trackbacks机制,当其他人链接到此页面时,他们可以看到并进行回应,不管是通过相互链接还是增加评论。
有趣的是,双向链接是早期超文本系统的目标,例如Xanadu。超文本纯化论者(purists)庆祝trackback,认为这是通往双向链接的一步。但是注意,trackback不是完全的双向,他们实际上(潜在的)是对称的单向链接,创造了双向链接的效果。这其中的区别看起来似乎很小,但在实践中却很大。社会性网络系统――例如Friendster, Orkut和 LinkedIn,他们要求得到接受者的承认以建立链接――他们和互联网都缺乏相同的规模可伸缩性。正如flickr合创者Caterina Fake指出的,注意力只是巧合的相互作用。(flickr就这样允许用户设立监视表――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RSS订阅其他用户的照片。注意力的目的是得到通知,但不必链接)
如果web 2.0的核心之一是利用集体智慧、将互联网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全球大脑,那么blog圈就是前脑中不断呓语的等价物,我们在大脑中听到的声音。它可能不反映大脑深层次经常的无意识的结构,但却是有意识思想的等价物。作为有意识思想和注意力的反映,blog圈开始拥有强大的影响。
首先,因为搜索引擎利用链接结构,以帮助预测有用的页面。和大多数多产、及时的linker相似,blogger在修正搜索引擎结果方面有不对称的角色。第二,因为blog社区太过依赖参考自己,blogger关注夸大可见度和能力的其他人。批评家谴责的回响室(echo chamber)也是一个放大器(amplifier )。
如果这仅仅是放大器,Blog将变得无趣。但就像维基百科,blog也利用集体智慧作为某种过滤器。James Suriowecki 所说的“大众智慧”开始产生效果了。PageRank产生的结果比其他任何个人文档分析都要好,blog圈的集体关注决定价值取向。
主流媒体可能认为个人blog是竞争者,其实真正让他们失去勇气的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整个blog圈。这不仅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世界也是Dan Gillmor /所称的“自媒体(we, the media)”。在这里,此前
什么是web 2.0 (3)
关注图老师设计创意栏目可以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电脑,知道有关于电脑的更多有趣教程,今天给大家分享什么是web 2.0 (3)教程,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小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