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选择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
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发达,无痛分娩也越来越流行,让准妈妈生产时也没那么痛苦了,那么什么是无痛分娩呢?无痛分娩有哪些优缺点呢?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无痛分娩的好处是什么呢?看看下面小编整理的资料吧!
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叫做"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时,子宫收缩,子宫血管就会受到压迫,这样就造成了子宫缺血。子宫颈口开大的时候,肌肉会变薄、韧带会拉伸,肌肉韧带的神经末梢理所当然发生变化。而且,生产时胎儿对母亲产道也会产生压迫,这些都会使产妇感到分娩时 剧烈疼痛。这种方式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让准妈妈们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积攒了体力。当宫口开全时,就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无痛分娩的优缺点
无痛分娩的优点:
无痛分娩能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它让产妇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该用力时,因积攒了体力而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无痛分娩的经过是医生和产妇一起参与并共同制定计划的,有利于医生和产妇的沟通。还能够使医生及护理人员更多关注产妇的变化,如果母体或胎儿一旦发生异常,就可以及早被发现而得到及时治疗。熟练的麻醉科医生只要约5-10分钟即可完成麻醉操作过程。整个过程产妇一直处于清醒的状态,有条件的甚至能够下床走动,产妇可以比较舒适、清晰地感受新生命到来的喜悦。
无痛分娩的缺点:
后遗症是因人而异,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发生任何后遗症。无痛分娩一般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这宗麻醉总体来说是安全的。有极少数人可能会感觉腰疼、头疼或下肢感觉异常等,发生率很低,而且这些不适都不会很严重,短时间内就可以自然消失,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理论上讲,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方说低血压等等,但发生机率都非常低。
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
无痛分娩并不能做到完全无痛。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其目的是有效缓解产痛,而不是让产痛消失。分娩镇痛主要作用是利于增加子宫血流,减少产妇因过度换气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分娩镇痛的方法有不同,包括陪伴分娩、水中分娩都可以纳入分娩镇痛的范畴,还有笑气吸入镇痛等,这些方法的镇痛效果并不非常明显。目前应用最多的,最好的方法是硬膜外麻醉镇痛。即使是这种方法,镇痛效果也可能不完善,且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一定就一点痛感都没有。但不可否认的是,无痛分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分娩的疼痛。
无痛分娩的好处是什么?
无痛分娩的好处有:
1、安全:无痛分娩常用硬膜外麻醉,医生在分娩妈妈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药管,药管中麻醉药的浓度大约相当于剖宫产的十分之一或更少,即淡淡的麻醉药,是很安全的。
2、方便:当宫口开到三指时通过已经放置的药管给药,分娩妈妈可以带着药管活动。
3、药效持久:大约在给药十分钟后,分娩的妈妈就感觉不到子宫收缩的剧烈疼痛了,有的能感觉到的疼痛就好似来月经时轻微的腰痛,直至分娩结束。
4、适合人群广:大多数准妈妈都适合无痛分娩。
5、不用进手术室:无痛分娩的全过程是由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正常的无痛分娩在产房中即可进行,无需进入手术室操作。
无痛分娩虽好,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有阴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以及凝血功能异常,不可使用这种方法。有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准妈妈则应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有副作用吗?
无痛分娩的确存在如暂时性的发抖、低血压、呕吐等不适,但这些不适都不会很严重,短时间内就可以自然消失,并不会对产妇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也没有不良后果。而头痛、腰酸背痛、感染、抽筋、药物过敏或麻醉止痛不全的情况则较少发生。
实行无痛分娩是以维护母亲与胎儿安全为最高原则的,无痛分娩是在满足了以下3个原则才会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
1、对产程无不良影响或加速产程。
2、安全,对产妇和胎儿不良作用小。
3、药物起效快,作用可靠,给药方法简便。
在实际生产中,无痛分娩一般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有极少数人可能会感觉腰疼、头疼或下肢感觉异常等,发生率很低。这些不适都不会很严重,且短时间内就可以自然消失,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从理论上讲,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方说低血压等,但发生机率都非常低,而且医生一定会在准妈妈选择无痛分娩的时候就开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折腾了好久,5点10分左右,我被送出了产房。从进产房开始算起,我的顺产过程历经1小时10分。还算是非常顺利的。
通过这次顺产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女人虽然要受这么多苦,但为了做妈妈,是值得的。我也是愿意的。我的分娩经验是:一定要听医生的指示来用力;进产房前要保持好体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生出来的宝宝将来也会很有魄力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