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个案-一悠然8561(3)
主题:再次请教教授,关于我的问题宝宝小聪聪。
作者:悠然8561 发表日期:2006-04-20 16:21:29 [表状]
弟弟回来了一个多月,tulaoshi.com家里的战争明显少了很多。对于我抱弟弟,聪聪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而且也不再总是抢东西,想玩弟弟的东西,已经学会拿别的东西去换,虽然换的不一定是弟弟喜欢的,而且每次也不一定等弟弟同意就要换过来,但总的来说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在以前的贴子里,已经说过聪聪和然然小兄弟两性格上的差别。一直以为,聪聪是占优势的,他聪明、精灵、独立性强,动手能力强,也更霸道,“凶”一些。一直以为弟弟细腻,胆小、性格更温和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错了。
比如,聪聪喜欢抢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别人拿的就是好东西,就要抢过来,是不是说明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呢?
再如,他表面上看着凶,喜欢打人,但如果弟弟真的凶起来,他又很害怕。 还有,有几次吃完饭带他们下楼去散步,发现聪聪经常说害怕。比如,有一次我说:“宝宝快走,这里很黑,有蚊子”,小家伙就一把抱住我说:“好怕”。我发现他怕黑,还有就是怕狗,怕小朋友骑单车,怕月亮等等。
回想起来,聪聪除了去奶奶家呆过三个月,一直在我们身边,应该不会是依恋上有问题导致他没有安全感吧?但因为我和他爸爸都很忙,平时多是保姆带他,我发现保姆有时候喜欢吓唬他,比如:“要不要姨妈?不要我就走了”等等。
小聪聪,一岁八个月
张仲华教授回复:应该是依恋问题
聪聪不一定是害怕,可能是有意寻求你关照。
简单讲吧,弟弟以前不在妈妈身边,感情的关爱主要是外婆、外公给予。对一岁多一点的孩子,妈妈不在身边,没有给予他,他是不知道,只要有人喂饱他就可以了。现在回到妈妈身边,外婆也在身边,妈妈因为没有照顾到小的,可能心理有愧疚,认为老二少了一份妈妈的爱。但是对老二(小的)来讲,妈妈现在的关爱等于另外多来了一份,既是妈妈认为不够,小的会感到以前的没有少,现在又多了一份。但是对老大(聪聪)就不一样了。他的感受是硬生生的少了一份。所以他会变得比较敏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两个小家伙已经能够相处,但是老大的敏感就表现出来了,并会投射到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所以我上次让你特别关注一下老大的感受。
我上次看你写到现在外婆、奶奶都在一块照顾这两个小家伙,你可能还要让奶奶多关心一下老二,外婆要多关心一下老大。
天鹅型妈咪应该如何教子
性格关键词:严谨、负责、理智、谨慎、有思想、沉静、克制
经典案例:
王医生是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内科医生,工作十年,个性加之医生的职业把她造就得更加严谨、负责、冷静、克制。
儿子宁宁快5岁了,在对待宁宁的教育上,王医生也保持了她一贯的作风,就连日常生活琐事都管得非常具体,从不马虎,有时几近于刻板与苛求。比如,行必挺胸,坐必直背,穿衣必须清洁、端正,衣扣必须全部扣齐,包括衣领和衣袖扣子也得扣好。吃饭时拿羹匙要合乎规矩,食不准言,睡不准语,绝不允许说脏话等等。
一天晚上,睡觉之前照例是要给宁宁读童话故事。王医生读得很有感情,希望能用自己的语气、声调去感染儿子。宁宁靠坐在小床上,依旧玩着手里的小玩具,并不肯放下,但从他的眼睛里,能够感觉到他也在认真地倾听,偶尔在一个小故事结束后会说上一句自己的想法。
王医生告诉儿子应该放下手中的玩具,听故事就要专心致志地听。当读到最后一个故事的时候,刚刚读了一小段,宁宁就忍不住插嘴说:“妈咪,我听过这个故事了。”王医生没有理会,继续读故事(因为以前曾经提醒过宁宁,不可以随意打断别人讲故事或说话)。
宁宁见妈咪不理他,就越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你看,这不就是阿里巴巴的故事吗?我说的没错吧!”这次,王医生只好停下来了,静静地看着儿子,说:“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吧。你随意打断我,这是不尊重我,所以,我只好结束了。明天再继续讲吧,如果你想听完这个故事,那么请你一定记住不要随意打断我。”说完,王医生放好书,关灯离开了宁宁的房间。
心理分析:
从王医生的行为表现来看,她的气质类型应该属于黏液质。这种类型的人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为沉着、平静、迟缓、心境平稳、不易激动,很少发脾气、情感很少外露。在行为方面表现为沉默寡言、面部表情单一,胸怀宽广,不计小事,能委曲求全,自制力强。在活动方面表现为有条有理、深思熟虑、坚韧不拔。但这种性格的不利之处在于,可能发展到近乎萎靡、迟钝、消极、怠惰等不良品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性格优势:
这个类型的妈咪就犹如天鹅,沉静、勤勉、有条不紊。在教育子女方面,天鹅型妈咪培养出的宝宝一般具有沉稳、内敛,深思熟虑的个性。
值得妈咪注意的2个问题;
1. 由于妈咪的为人处事方式过于冷淡、拒绝、程式化,宝贝受此影响,有可能出现冷淡、执拗或逃避的倾向。
2. 过于内敛的个性在面对激烈竞争时会陷入困境,从而使宝贝失去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
教养小建议:
* 在宝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和他最亲近的人,也是他最愿意倾诉的对象。所以不论多忙,每天都应该抽出时间充当宝贝的听众,不管是2小时、1小时,甚至只是短短的30分钟,耐下心来,听听宝贝心中的想法,才能真正了解他,知道他的困扰然后给予帮助,分享他的成功然后给予赞美和鼓励,在沟通和交往中进一步激发他的潜能,形成良好的才智和人格。
* 过于严谨和认真,在育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条条框框,使宝贝仿佛生活在规矩中,缺乏亲情。妈咪应该具有平等、交互的意识,在遵守规矩的同时体会一下宝贝的内心感受,比如王医生,在宁宁插嘴后,没有给宁宁申辩的机会,就关灯走人了。可以想象一下黑暗中的宁宁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 过于克制,不利于宝贝不良情绪的发泄,长期发展下去容易造成宝贝性格压抑,羞于真情的流露和表达。妈咪不妨设计、安排一些家庭游戏或聚会,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并教会宝贝如何正确表达。
主编育儿月记:教养宝贝
为人父母,虽说没必要给宝贝的未来划定什么目标,或者苛求自己做完美的父母,但我们都希望宝贝长大后会受到社会的肯定。而对于父母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打算把宝贝教养成什么样的人。至少,在别人评价我的宝贝时,我愿意听到:这孩子有教养,家教好。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熊壮壮最近经常有令我惊喜和动容的表现。
比如说,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吃东西,就走过去——很明显,他有点儿馋。但他只是看,人家把食物递给他吃,我以为他会很自然地接过来,他却坚决地、又有些羞涩地拒绝了。周围的人都很惊讶,问我:“你是怎么教的呀?”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还没顾上教这些呢!”
还有一次,熊壮壮看上了一个小哥哥的玩具,小哥哥很大方,主动把玩具给他玩儿。奶奶告诉他:“玩完了就还给哥哥。”他果然玩了一会儿,没兴趣了,就把玩具放回到小哥哥的箱子里。
我真的被宝贝的行为打动了,他才刚刚一岁两个月。难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也像性格一样,有先天的成分?
朋友却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了我的疑问:“你平时怎么对他的,他就怎么对待别人。你总是跟他讲道理,他自然觉得要按道理办事。”
给小小的婴儿讲道理,连家里人都对我这一行为有所不解。从熊壮壮一出生,我从来都是以商量的口吻对他讲话,即使是他在夜里醒来哭闹的时候,我也会问他:“你要不要喝点奶?”家人说:“你问他有什么用?他能听懂吗?”
这不是一句半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我们都不能低估了自己的宝贝。我相信他能听懂,只不过还理解不了。但我的语气、我的表情,会传递给他一种信息——凡事我都要跟他商量,我很尊重他的意志。一个经常得到他人尊重的人,才会懂得去尊重别人,并且乐观自信。而这样的人,无疑是受人欢迎的。
我们都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所以,我们都希望宝贝具备竞争的能力。但有些父母却曲解了“竞争”的含义,从小就教宝贝与人争抢,甚至主动出手伤人。虽然1岁多的孩子还不懂得怎样与别人分享、和平共处这些道理,但更多的父母还是会教育宝贝与人友好相处。因为我们本身也处于竞争的环境,所以我们懂得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在职场中是多么重要。竞争决不是比拼斗狠这么简单。
熊壮壮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宝贝都想玩一个玩具,于是便有家长在一旁“煽风点火”:“抢!你们两个看谁抢得过谁!”我通常都会和熊壮壮商量,把玩具主动让出来。如果他实在不情愿,就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而避免这种人为的争抢。
这么小的宝贝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大多是无意识的,我们也不会强化“打人”的意识,他爸爸还会说:“我们不打,我们都是好朋友。握个手吧。”熊壮壮已经习惯了,出门见着小朋友我们就教他打招呼、握手,临别“再见”。刚开始因为正好是认生的阶段,他会有些不配合,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自然就习已为常了。
宝贝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父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这也包括各种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按时作息、在固定的地方吃饭、把玩具收拾好等等。
从熊壮壮6个多月能自己坐了,我就给他买了餐椅。可是,有段时间,他不好好吃饭,为了让他能坐得住,我们便让他手里有个把玩的东西,结果养成了他边吃边玩的习惯。养成容易,改掉却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一点点地让这一现象消失。真是一点都不能放松,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宝贝的心是一片净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你所有付出的努力,他都会用成长中的一次次进步、一个个惊喜来回报给你。
让孩子们也想读《论语》
和女儿的约定
1.每天花半小时;
2.每天读1段(特别短的,每天读2段);
3.每段读20遍(读到第10遍时试背一次,读到第20遍后正式背一次);
4.每天读之前,对意义进行简单讲解,讨论;
5.特别长的段落,另行处理;
6.一年完成。
缘起
这个约定,缘起于2004年上半年的一天。晚饭后,小学4年级的女儿按照老师规定,在家背诵语文课文。
课文是《家乡的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密如蛛网。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家乡的桥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
很无聊是吧?大约15分钟,一篇300余字的课文背了下来。
这篇课文对她意义何在?文字很美?讲了很有价值的道理?都不见得。很可能,明天语文课上背过之后,它就失去了意义。
于是便想,有这点时间,与其背2天后失去意义的课文,不如背20年后对她还有点意义的课文。
于是便在脑海里搜索,搜索半天,最后沉淀下来的,也就是《论语》。
想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21000余字的《论语》,如果只是循着注释粗粗浏览一遍,即便很认真,也像没读一样。
那么,我开始想,500来段语录的《论语》,每天读个一段两段,要读半年一年,值得吗?感觉下来,情愿每天少读几段,每段多读几遍,其他书不知道,就《论语》来说,应该值得。
只是,能坚持吗?我们现在都很少老老实实、有始有终地读一本书了,不妨就以此作为每天的修身课,考验一下自己的意志力吧。何况,很多没意义的功课也坚持了,这应该也行。
还有,对大人来说,惭愧得很,古训久已忘怀,正好,借此机会复习或警策一下自己。
说法
讲解和讨论,尽量停留在平常的、情景的、动态的层次,不去上升(或者说下降)到深奥的、理论的、封闭的体系──不然的话,女儿听不懂,孔子也不同意。
平常的:孔子的特点,就是平常。常是日常,平是平等。围绕日常的道理,孔子从不作惊人之语,也从不高高在上显得高深莫测。我们也尽量这样,就如《论语》所呈现的,平白如水,如见其人。
情境的:孔子的风格,是喜欢聊天。《论语》不是孔子一个人在家里写的格言集,其中每一句话都针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我们也尽量这样,给出一个情境,避免没有来由与对象的高谈阔论。
动态的:孔子的心态,是开放。《论语》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孔子讲的道理,都是与特定对象的互动,在互动中提供一个领悟的平台,没有固定结论。我们也尽量这样,重过程的互动,不重结论。
看法
曾有一段很可疑的文字,被广泛引用──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1988年召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还有一段很可靠的文字,不太被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第一卷谈“中国哲学”时,直言不讳地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会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我们很愿听,但真实性据说已遭到怀疑。黑格尔的话不很中听,但可能是真理。孔子确实没有黑格尔那么理性。他讲得对:孔子是实际的,他属于世间。
前者很伟大,后者太理性。还有一种比较切近的看法。日本作家井上靖在撰写他那部名为《孔子》的小说时,曾说:“无论是执笔阶段,还是创作前研读《论语》阶段,我的心情始终是愉快的……”井上先生不是预言家,也不是哲学家,他是个生活者,所以怀着一份“心情”在阅读──相信这是非常个人的心情,平和,感性,并且愉快……
我们也是生活者,我们也很简单。阅读《论语》的过程,可以很阳光,很生活,很有韵律感——是不是有助于培养一种积极的、明朗的人格?或者,朦朦胧胧分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结果
女儿有没有受影响?半年多下来,倒是她不断的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令人不得不用另一种眼光打量《论语》。
至于她自己,感觉上,既没受到正面影响,也没受到负面影响。
用“三无原则” 教宝宝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幼儿。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一旦幼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幼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岁-3岁的幼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幼儿,让幼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幼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有些父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盲目运用(图老师整理)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幼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幼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幼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当前家庭教育的几种不良倾向
根据最近进行的一项家庭教育方式问题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不良倾向:
一、在教育方法上重言教,轻身教。在教育方法的一项问卷调查中,能坚持把“以身作则”放在首位的家庭仅占7%。
二、在投资方式中“物质投资”,轻“精神投资”:在问卷调查中,孩子们每月伙食费支出平均在九十元以上的占77.2%,其中半数家庭用于孩子的生活费用占全家总收入的50%;相反,在家庭中备有孩子专用书桌的仅占25%;有100本以上书籍的家庭占11.5%,。在精神生活方面,孩子大都天天与电视为伴,或者淹没在题海之中,久而久之,必然带来“物质超前,精神迟滞”的后果。
三、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轻能力:“你对孩子的着重哪方面培养”一项中,家长把“能力”放在首位的占2.9%,把学业放在首位的占15%,把健康放在首位的占42%,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习题比参加家务劳动更有价值。
四、在健康投资上种肌体、轻心理。在家长的眼中里,孩子永远也不会长大,过多的保护,溺爱和包办,必然导致孩子缺少个性和独立人格。
我会穿衣服了
3岁的童童起床后看妈妈不在身边,就自己穿起了衣服,然后跑进厨房,兴奋地朝着妈妈大声嚷嚷:妈妈,我会自己穿衣服了,快看我穿的衣服!正在做早餐的妈妈回头一看,天哪,简直就是一个小邋遢兵!毛衣反穿着,裤子后面穿到了前面,鞋子左脚穿到了右脚上,袜子更是袜底朝上。看到女儿穿成这样还一脸的得意洋洋,童童的妈妈真是哭笑不得。“哎哟,小捣蛋,看妈妈这么忙,你就别添乱了,快把衣服全部脱掉,妈妈给你重穿!”可童童却一个劲地摇头:“不!不要妈妈穿。”然而,童童的妈妈不由分说就将孩子的衣服脱掉,很快重新穿好,但是,童童却说什么也不依了,坐在床上开始大哭大闹。
2岁的美国小男孩亚夫一个人在床上睡觉,他的妈妈在厨房里做早餐。亚夫睁开眼睛,很想起床到地上去玩。于是,他就自己开始穿起了衣服。费了好大的劲,小亚夫终于将衣服穿好了。可是,衣服的一只袖子没穿上,上面的扣子扣到了下面。由于不会穿裤子,他就穿上了一条小裤头,袜子是两只不一样的,鞋子是反穿着的。然后他来到了厨房门口。
妈妈回头一看,睁大了眼睛,这个小鬼,竟会自己穿衣服了。“哦,亚夫,你都会自己穿衣服了,真棒!不过,来,让妈妈看看,有些地方小亚夫做得好像不是很到位。”于是这位妈妈边教孩子怎么穿,边纠正孩子穿错的地方。很快,妈妈讲完了,衣服也穿好了,小亚夫高高兴兴地到一边玩去了。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去做事情的愿望很大。可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很弱,所以常常事没做成,反而给大人添了不少乱。但父母要明白,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标志。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他们就是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来确认“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应该好好珍惜,并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而上边提到的童童的妈妈就处理得不得当,她的这种做法使童童刚刚产生的自我意识受到了忽视和压抑,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父母应该承认孩子的自我意识,要用“你能行”、“真不错”等鼓励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这会使孩子潜在的自我控制机能表现出来。父母用信赖、爱护和鼓励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信赖感,并能控制自己按大人说的话去做。这一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父母承认孩子的自我意识,并采取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去做事情,就会培养出一个充满信心、拥有爱心、性情平和、主动勤快的孩子。反之,则是相反的结果。
同样的场景,美国的大多数妈妈就是另外一种处理方式,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她都对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和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又在详细的讲解中让孩子知道穿衣服时应注意的事情,以便孩子下次改进。
有的孩子长大以后,遇事胆怯,依赖性特别强,而有的孩子却不惧困难,自信能干,他们的差异就在于自我意识的强弱不同。所以,父母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