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太多 扼杀孩子的兴趣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孩子的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温馨提醒: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孩子的兴趣。而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其实孩子喜欢学什么,是他们自己清楚的,也是家长能看出来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家长会把自己的心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明明孩子不是很喜欢学习的东西,非得报个兴趣班学习一下,到最后好几个兴趣班会把孩子搞的很累,反而让孩子对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也失去了兴趣。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
奥唐纳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没有自信,无论去酒吧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带头人,直到17岁或以上,一些年轻人才拥有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育儿专家最后建议家长说兴趣班太多,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因而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最好还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意愿,还得看他的精力能否应付的过来,正确认真的对待孩子的兴趣。
中班娃娃每天十道数学题
“我每天让孩子回家做十道10以内的加减法算术题,他现在已经蛮适应了,我打算到了大班就升级让他做2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到了小学学起数学就会得心应手了。 ”前不久,一位父亲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黄瑾这样说,脸上还带着沾沾自喜的表情。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小威(化名)在小班时,因为身为中学老师的爷爷在家提前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他对数概念的掌握已经达到中班水平,但是,小威到了中班下学期,不仅失去了优势,而且成为班里学习能力和探求兴趣较弱的孩子。
0-3岁宝宝也开数学课
陈女士前不久接到某早教中心的电话邀请,到现场试听早教课,她惊讶地发现,早教中心居然开设了对0-3岁宝宝的数学课,咨询之后得知,老师们会教孩子认数字、点数、分类等。“这么小的宝宝,能够接受抽象的数字概念吗? ”陈女士不禁产生疑问。
陈女士在给孩子买玩具时发现,现在很多早教机中tulaoShi.com也涉及了复杂数概念,比如某早教机会问“小朋友,8在哪里? ”、“2+5等于几? ”,如果答对了就给予表扬,答错了就要求“再试试”。她尝试让2岁多的女儿玩,女儿根本没兴趣。
专家:过早学运算扼杀兴趣
黄瑾副院长表示,很多家长喜欢在宝宝刚刚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就教他们念1、2、3,但3岁以前的幼儿对抽象概念理解力很低,即使他们会念,也并不理解真正的数概念。
包括时间概念等,都是比较抽象的,需要以一定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父母不必操之过急。
黄瑾觉得非常痛心,不懂孩子发展规律的家长可能只看到眼前用强化训练得来的“成绩”,但这却是以扼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代价。眼下有许多父母认为会算加减法就体现了孩子“有数学脑子”,但其实,运算只是评价学龄前儿童数学能力中一个并不十分重要的指标。数学能力包括分类、空间、配对、排序、模式、测量、统计等,这些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更加重要。而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会影响他们3-8年的数学课成绩,而且会影响语文课成绩。
她表示,过早“开垦”对敏感期尚未来到的幼儿没有好处,家长要克服功利、攀比的心理。
游戏、生活中学数学最有效
昨天,在静安区南阳路示范性幼儿园现场,一堂学习分类的公开课让观摩者耳目一新。十来个大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玩“娃娃开商店”的游戏,饮料店、玩具店、鞋店里的商品处于无序状态,老师顺水推舟地建议:“顾客到商店来挑商品,这么乱怎么挑呢?我们来帮助他们分分类吧。 ”
“好啊!”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在五分钟的自由分类时间里,孩子们跑东跑西,用分类棒把不同种类的商品分隔开。大类分好之后,老师又启发孩子们“有的顾客爱喝牛奶类的饮料,有的顾客爱喝带汽的水,请小朋友再帮忙分一分好吗? ”,就这样,一层一层,孩子们在游戏中展开了多重分类。整个过程老师参与并不多,大部分时间在一旁观察、鼓励。
南阳路幼儿园园长李文静说,日常生活,是数学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们的老师常常用心挖掘日常教学中的契机,提供幼儿丰富多样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积累简单的数学经验,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黄静副院长也表示,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数学教育。比如,给筷子和碗配对,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时分类摆放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如何教孩子学儿歌?作为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无不饱含期望,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才多艺。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这一理论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你是否知道,教孩子唱儿歌也是有诀窍的呢。母婴专家指出,教孩子学儿歌从兴趣开始。
教孩子学儿歌从兴趣开始
学习儿歌首先要父母和孩子都感受到乐趣,一定要避免的两个错误做法。一是不能采取妈妈和孩子每周精学一首的策略。如果妈妈要求孩子每周学会一首儿歌,把歌词查出来,一个词一个词的教,一句歌词一句歌词的学唱,之后要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那乐趣就无从谈起了。另一个就是孩子的注意力时间都比较短,如果听儿歌时孩子走神或去玩儿别的,父母千万不要批评孩子,要求他们像上课一样认真听,快点儿学会,这样会损伤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教孩子唱歌时应选择哪些儿歌?
1、儿歌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不同地域的文化是不同的,家长要选择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题材。在不同的时节教孩子唱不同的儿歌,使得儿歌具有主题明确、语言浅显、节奏明显、容易唱、方便记忆等特点。
2、结合动作,一些儿歌是以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穿衣》,父母在教孩子唱的时候就可以拿件衣服并结合动作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记忆。
3、有的儿歌故事性强,父母可以给孩子详细地讲解故事内容,孩子理解了,才有兴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