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宝一起共读轻松五要领
和宝宝一起读书,要适合宝宝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爸爸妈妈需要掌握一下要领,这样就能轻松应对了。
要领一:选得适合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需要不同种类的读物。1岁以内的宝宝视力发展还不成熟,要选择色彩丰富的大图片;1~2岁的宝宝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像他一样能动、会说话,非常想知道它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因此情节丰富的童话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等对宝宝很有吸引力;2~3岁的宝宝可以读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书,掌握一些诸如分类、颜色、形状、大小、远近等概念。有时候,宝宝的生活中无法直接接触到这些概念,书中具体的图像能使他快速地理解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从而跨入一个更宽广的知识领域。
要领二:读得生动
在给宝宝读书、讲故事的时候,语言要清晰缓慢,音量一般只要使宝宝能听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父母读书的声音平淡如水,语调始终如一,宝宝听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心不在焉地乱摸乱动了。只有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适当地变化声音和语调,才能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的思维跟着故事发展转动。
有些父母抱怨自己不会像老师一样讲得生动活泼,其实,在给宝宝读书的时候,把生活中的高兴、惊讶、伤心、生气等情绪用较为夸张的语气和神情表现出来,就足以使宝宝屏息凝神地进入故事情节了。例如,讲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的时候,可以将语气转急,表达出伤心的感情,宝宝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也会感到难过和不平,急切地想知道下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1/)要领三:演得形象
宝宝头脑中的图式多为形象性的,为此,要提高亲子共读的质量,必须把“讲”延伸到动作表演当中。例如,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时,宝宝不知道“扑”蝴蝶是什么样子,父母就可以表演一个“扑”的动作。宝宝看了,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个情节了。
在讲宝宝已经熟悉的故事时,可以让宝宝表演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起初,宝宝可能会手足无措,笑料百出,但还是会乐此不疲的。慢慢地,经过父母的鼓励和指导,宝宝能够通过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提高情绪智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1/)要领四:问得关键
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宝宝提问非常关键。发现宝宝听故事心不在焉时,给他提一个问题,就能够提醒宝宝集中注意力;即将讲到重要部分时,提一个问题,可以增加故事的悬疑性;当需要宝宝记住某一个知识点时,提出的问题会辅助宝宝主动地加强记忆。
故事结束后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宝宝理解和感受故事。例如,讲完《小红帽》的故事后,可以问“大灰狼为什么要变成外婆的样子?”“小红帽是怎么发现外婆是大灰狼变成的?”需要注意的是提问的技艺性,宝宝只能理解一些表面的意义,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符合宝宝的理解力。父母最好把提问当作一种辅助学习的方式,而不是考察宝宝学得如何的考试,当宝宝回答不出时,要以鼓励的态度提出辅助性的问题进行引导,从而拓展宝宝的思路。
要领五:想得发散
宝宝的想像力极其丰富,他可以把一根草当成打仗时的枪、打针的针管、主的头饰、写字用的笔等等。宝宝常常不按照书上的说法理解故事,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从他的口中冒出来。了解这一点对父母而言很重要!父母不要因为这些想法与书上的内容不一致,就强迫宝宝把思路统一在书本的标准上,这样做的结果是扼杀宝宝的想像力,打消宝宝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故事书不过是父母给宝宝讲故事的一个“脚本”,故事的情节可以按照书上写的发展,也完全可以不这样进行。如果宝宝能够另辟蹊径,编导自己的小故事,表明宝宝在自觉地展开想像,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父母应为宝宝动脑筋的精神感到高兴,尽量鼓励宝宝这样做。
爱心提醒:
和宝宝一起读书时要确保光线充足、柔和,以保护宝宝的视力。周围环境不能太吵,以免宝宝分心。亲子共读重在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因此最好规定固定的读书时间,如果此时宝宝的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十分兴奋,也不要勉强宝图老师宝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