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何时会消退?
 由生理性黄疸所致的皮肤、粘膜黄染,大部分足月新生儿在生后7~10天已开始自行消退。但也有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要稍长些,对这样的小儿可先请医生检查一下,如无其它异常(如肝脏转氨酶正常、无肝炎病毒感染、体重增长正(m.tulaoshi.com)常等),可继续观察,多在生后一个月内自行消退,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必特殊处理。但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正常就可延迟到生后第2~3周才消退,也不必特殊处理。
如果小儿黄疸过重、持续时间过长或消退后又出现,就可能不是生理性黄疸了,也应该请医生检查。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1994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就提出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2002年7月卫生部与中国残联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为三级预防措施。
我国于1981年开始新生儿疾病筛查,现许多省市都建有筛查中心,主要筛查的是PKU和CH两种疾病,不同地区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性进行筛查半乳糖血症、G-6-PD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较简单,刚出生三天小儿哺乳后,由医士在其足跟取2~3滴血于专用滤纸上,晾干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通过先进仪器进行有关检测,可疑病儿经专科医士检查确诊,及时治疗,减少残疾,保障健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刘一心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 主任医师
新生宝宝为何肚子大(图)
新生宝宝为何肚子大
孩子小,而肚皮却鼓鼓的,很多家长都很着急。那么,肚皮内究竟有什么东西呢?
肚皮内最常见的是皮下丰富的脂肪。只要用拇指与食指把腹部的皮下脂肪一捏起就能发现,腹壁下面都是厚厚的脂肪。腹腔内如果有过多的水、气或者内脏增大;多数情况是疾病的表现。
腹腔内有水,称为腹水。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的腹水,如果水分过多,肚皮就会向外鼓。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如全身营养不良、慢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腔内原发或转移的肿瘤等。肠梗阻时,肠子上下不通,胃液或肠液照样分泌,积聚达到一定的量时,也会使肠腔内充满水分。
肚皮里有气。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的气可以通过肠蠕动经肛门排出;原先腹部胀气很严重,排气后腹腔就会变软。如果有肠梗阻或者肠子蠕动减弱,就会使肠腔内积气。有些婴儿由于肠绞痛而剧烈哭闹;会吞下了较多的空气进入肠腔;极少数孩子由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山芋或面粉)也会使腹腔胀气。
腹腔内的脏器增大,尤其是腹腔内的实质性脏器,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肾、淋巴结的增大,也会产生腹腔胀气。有时,以上几种情况也可以同时存在,例如肠梗阻或肠套叠时,肠腔内既有液体,也有空气的积聚;腹腔内脏肿瘤增大并可转移到腹膜,出现腹水;胃、肠穿孔或腹腔外伤;使腹腔内充满气与液体。
如果发现孩子肚皮鼓,应到医院会通过B超检查和腹部叩诊,看腹腔内是否有水或者脏器是否肿大(增(m.tulaoshi.com)大)。另外;也可做直立位腹部X线摄片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较多的气体。
新生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
1 胎脂
新生儿初生时皮肤上覆盖有一层白色的胎脂,有保护作用,不必洗去,一般于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但如果耳后、头皮、腑下及其他皱褶处遗留的胎脂过厚或粘有血迹时,应于出生后用温湿毛巾轻轻除去,而后涂以少许消过毒的植物油。
2 胎粪
是由胎儿期的肠粘膜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组成,呈墨绿色。一般于出生后2-3天开始排泄,约2-3天内排完,新生儿粪便转为正常的淡黄色。由于胎粪对新生儿肛周皮肤有刺激性,故在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后敷以薄层植物油,以预防红臀(尿布皮炎)发生。
3 马牙
新生儿的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或“板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毛巾去擦,以防引起感染。
4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减轻体重约6%-9%,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约在生后10天左右恢复正常,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遇此情况无需特殊处理,加强观察即可。
5 脱水热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增加,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使新生儿发生脱水热。脱水热的热度一般不超过38℃,如能及时发现,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预防脱水热的护理:一是新生儿衣着宜松软,不可紧包;二是炎热季节要保持室内通风,同时需供给充足的水分。
6 生理性黄疸
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7-14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具有自限性,不需治疗,预后良好。
7 生理性乳腺肿大
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在生后3-5天出现,乳房肿大如蚕豆鸽蛋大小,甚至可挤出少量乳汁。这是因为孕妇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分娩后孕妇雌激素的影响中断,催乳素的作用增加,以致乳腺肿大及分泌乳汁。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不可挤压以防继发感染,约在生后2-3周消退。
8 假月经
少数女婴生后5-7天可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似月经,持续1-3天自止。此乃因孕母后期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造成的影响,于出生后突然中断所致,一般不需处理。如果出血增多或时间延长,则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给予维生素K、维生素C、安络血,止血敏等治疗
文/韩咏霞
新生儿皮肤的感觉特征(图)
新生儿皮肤的感觉特征
皮肤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新生儿的痛觉已经存在,但相对于触觉、温度觉来说就不太敏感,尤其在躯干、腋下等部位。由于神经传导不够准确,痛刺激后会出现泛化现象,也就是说不能够准确感觉到疼痛的部位,表现出反应迟钝。给这年龄大的孩子打针时就能发现,孩子哭往往不是在针戳进去时,而是等针打完以后拔出来时哭,或者干脆就不哭,这时候家长往往会夸奖孩子勇敢,实际上是孩子对痛觉的反应迟钝的表现。
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的敏感性,尤其在眼、前额、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而大腿、前臂、躯干处就相对比较迟钝。你看,孩子一哭,只要把他抱起来,搂在怀里,亲亲他、拍拍他,他就很快会安静,这就是孩子通过触觉感受到大人给予的温暖,得到了安慰,得到了安全感,使自己安静下来。所以说,早期给予新生儿皮肤的触摸,抚摸就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培养他良好的情绪,而且还能早期增加母子之间的交流,建立母子之间的感情。
新生儿的温度觉也比较敏锐,他能区别出牛奶的温度,温度太高太低他都会作出不愉快的反应,而母乳的温度是最适宜的,所以新生儿吃母奶时总会流露出愉快、满足的表情。新生儿对冷的刺激要比热的刺激反应明显,受环境的温度影响很大,需要给以适当的保暖。如用热水瓶、电烫壶保暖时,要注意安全,切忌靠近孩子的皮肤,尽管孩子能感觉到温度的高低,但他的痛觉比较迟钝又无能力做作反抗来保护自己,所以一不小心会容易造成烫伤。
新生儿大便的几种异常情况
 新生儿的胎粪一般在生后3~4天内排尽,现已转为正常的黄色粪便。如果小儿是用母乳喂养的,则大便呈金黄色、稀糊状;如果小儿是完全用牛奶或奶粉喂养的,则大便呈淡黄色、常常较干可堆起来;混合喂养者则大便性状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不定,一般为2~5次,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要多一些,有的新生儿每次换尿布时尿布上都有大便,如果大便较均匀、水分不多、不含粘液或者偶尔带有少许奶块,这都是正常现象。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如果发现大便呈灰色、质硬、较臭,多表示所吃东西中蛋白质过多而糖分过少,应改变所用奶粉的品种或改变牛奶和糖的比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如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多表示母乳不足,孩子处于半饥饿状态,须增加母奶量,如母乳确实不足则应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新生儿大便有以下异常情况时,就要检查喂养情况或请医生诊治:
①蛋花汤样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用母乳喂养,一般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仍应继续喂养,但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②绿色稀便: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③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较多。由于小孩丢图老师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小儿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④粘液或脓血便:多见于夏季等天气较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引起,也应及早就诊。
⑤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等),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⑥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象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⑦便秘: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为天热、出汗多而饮水又过少所致。小儿排大便困难,大便很干,可呈颗粒状,往往几天才大便一次,小儿还可出现腹胀、不安等表现。
注意新生宝宝的喂养和睡眠
有些家长对宝宝观察特别仔细,夜间宝宝睡眠时有一点动静就怕宝宝饿了、渴了或尿湿了;给宝宝过多的护理或关照,这样反而会打扰宝宝正常的睡眠。
因为婴儿时期浅睡时间较多。浅睡时在成人是在做梦的时候。宝宝当然不会说是否在做梦,但表现为面部有很多表情,如微笑、皱眉、撅嘴或做怪相,有时四肢伸展一下,发出哼哼声,呼吸快慢不匀等。
据研究,浅睡对宝宝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神经生化的研究提示,浅睡时能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使学到的新知识保留起来。梦的活动促进神经发育。浅睡时做梦可以提高视觉、听觉等内源性刺激,补充外源性刺激的不足。
因此,希望家长不要误认浅睡为睡眠不安或有什么不适,过分照顾反而会打扰宝宝的美梦。
新生宝宝吃饱了吗?
母乳喂养时,为了掌握宝宝的饱饿、安排好母子的生活,乳母可根据喂奶前后的观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1.喂奶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变柔软;
2.喂奶时可听见宝宝的吞咽声;
3.母亲有下乳的感觉;
4.宝宝的尿布24小时湿6次以上;
5.宝宝大便呈黄色,稀软便;
6.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很满足、安静;
7.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增长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左右。
慎防婴儿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是新生儿及小婴儿的一种意外紧急情况,也称闷热综合征、蒙被综合征、蒙被缺氧综合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捂热综合征大多发生于深秋、冬季,当前正是暖气供热前夕,也时有捂热综合征发生。其中,未满月的新生儿约占一半,其余多为1—6个月小婴儿。引发捂热综合征多见的几种情况是:睡觉时怕孩子被冻着,衣服被褥一层又一层地紧裹;和孩子同盖一条被,当母亲熟睡后婴儿头面部全被置于被子底下,口鼻亦被捂盖;外出乘车途中,包裹过紧、过厚、过暖等。
捂热综合征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现提供几条:夜间不要给孩子盖被太多太厚,更不能蒙被睡觉;带孩子外出时,包裹要露出缝隙;母亲不应紧拥孩子,边喂奶边睡觉;孩子伤风感冒,千万不要捂汗,尤其不可蒙头捂汗。婴儿最好睡自己的小床,即便与父母同睡一床,也应避免与母亲同被。
总之,缺氧是本病的核心,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使婴儿的面及口鼻被盖住或受压。
新生儿太乖和异常动作解密tulaoshi
小生命降临人世,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动作和表情,都会给父母带来无比的喜悦。有的父母面对新生儿的下巴抖动、小拳头紧握、四肢蜷曲等正常现象,会提出疑问:“这是正常的吗?”而对有些新生儿四肢直伸、活动少,面部缺乏表情,吃奶吸吮力不强,很少哭闹等不正常的现象,却误认为孩子很“乖”。殊不知孩子在“乖”的假象下,可能隐伏有各种严重的疾病。
就四肢活动来讲,同样表现为安静、动作少的小婴儿,有的是肌肉张力增高,下肢强直呈交叉状。这种小儿往往精神呆滞,反应不灵敏,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智力发育落后逐渐明显。这种现象可能患有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症。有的小儿因营养不良致使肌肉发育不良,或患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肌张力低下,表情呆钝,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这些都需去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
总之,正常新生儿应该是面色红润、哭声响、吸吮有力,随着月龄增长有相应的变化。例如,3个月以后认识亲人,发出“咯咯”的笑声等。如果小儿由原来的活泼好动突然变得“乖”了,很可能是得了急性病的表现,宜速去医院诊治。
要知道异常动作先要了解什么是正常动作,因为正常和异常都是相对的,当然也可以说失去了正常的样子就是异常现象了。新生儿由于不会说,只会哭,所以就得靠父母的细心观察来及早发现问题,才能及早诊治。
从动作来讲,正常新生儿在睡醒情况下,手足活动是相当频繁的,尤其在热天洗澡前脱去衣服时这种表现更为明显。看到了这些正常动作就容易发现异常动作了,例如,一只手或脚动作甚少或始终不动,就要仔细检查有无骨折和神经损伤。正常新生儿啼哭时,嘴巴张开左右口角位置相仿,假使在出生过程中面神经受压有些损伤时,哭的时候就可见口角歪向一边。正常新生儿没有四肢强直、两眼上翻、凝视、抽搐、面肌跳动和手脚颤动等现象的,一旦发现或频繁出现上述现象,就属于异常的了。
新生宝宝的满月考试成绩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过280天的认真“备考”,宝宝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宝宝是否能顺利地通过这次考试呢?考试的成绩又如何?一起来看看宝宝的第一张成绩单吧!
“考试”科目——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呼吸
宝宝一出生,医生就要给他打分了。在中国,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打分方式是“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考前答疑
问题1:什么是阿普加评分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是一种经典易行的方法。其内容包括新生宝宝的肤色(appearance),心率(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肌张力(activity),呼吸(respiration),阿普加(Apgar)为上述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问题2:为什么要对宝宝进行阿普加评分
这种评分是对新生儿从母体内生活,到外环境中生活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程度进行的判断,也为宝宝今后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了一定的预测性。可以说,宝宝人生的第一张成绩单对他的一生有着重大意义。
“考试”时间
对新生宝宝进行阿普加评分,一般是出生后立即(1分钟内)及5分钟进行两次测评,以了解宝宝有无窒息以及窒息的程度。必要的时候要延长“考试”时间,应进行10分钟甚至1小时重复评估。
评分标准
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呼吸这五项的打分标准分别用0、1、2分来表示,五项总分最高为10分。
1.皮肤的颜色:宝宝全身皮肤粉红为2分;躯干粉红,四肢青紫为1分;全身青紫或苍白为0分。
2.心率:宝宝心跳频率大于每分钟100次为2分;小于每分钟100次为1分;没有心率为0分。
3.对刺激的反应:用手指弹婴儿足底或插鼻管后,宝宝出现啼哭、打喷嚏或咳嗽为2分,只有皱眉等轻微反应为1分;无任何反应为0分。
4.四肢肌张力:如果宝宝四肢动作活跃为2分;四肢略屈曲为1分;四肢松弛为0分。
5.呼吸:宝宝呼吸均匀、哭声响亮为2分;呼吸缓慢而不规则或者哭声微弱为1分;无呼吸为0分。
评分结果
一般根据1分钟内评分,可将新生儿分为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和有窒息的非正常新生儿两类。
优秀:如果宝宝在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为8分或8分以上,恭喜!说明宝宝的身体素质和神经系统发育基础不错,在第一次“大考”中成绩优秀,无需任何治疗;
考后分析:能顺利通过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妈妈的努力功不可没,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健康成长,妈妈作息规律,营养均衡,而且,爸爸也全力配合,戒烟戒酒,没事陪妈妈散步,还给准妈妈和胎宝宝讲笑话听,妈妈高兴,宝宝的心情也好得不得了,大家共同努力,当然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及格:如果宝宝1分钟内评分为4—7分,则表明宝宝有轻中度窒息,需要医生采取一些心肺功能复苏的措施,而且,宝宝刚来到人世的一段时间可能要在保温箱里度过了,不过妈妈不必着急和担心,这些必要的措施是有利于宝宝日后身体和神经系统发育的;
考后分析:造成宝宝窒息的原因比较复杂。羊水状况、脐带绕颈、出生时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宝宝窒息。但现代的生产技术高明,急救措施及时得当,对于恢复宝宝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甚至挽救宝宝生命,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及格:0—3分为重度窒息,需要立即组织抢救。第1分钟的评分可以全面判断窒息程度,第5分钟的评分可以反映抢救的效果以及帮助判断预后。
考后分析:新生宝宝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父母不仅要定期到医院随访,还要抓紧一切时间,对宝宝进行必要的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