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专用的消毒纸巾。
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润肤油或乳液。
消毒棉棒。
爽身粉。
洗耳棉球。
小滴管。
二有了日常必备的护理用品清单,也要注意日常护理时的方法和洗护用品的使用:
1、预防感染很重要:
照顾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
在每次接触新生儿前均应洗净双手,以防手上沾染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而引发感染。
如果新父母患有传染性疾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
如果新生儿发生传染病,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在产妇哺乳时最好避免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2、皮肤护理要小心: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流动水为新生儿洗浴。
生产后在医院住院时,护士会指导新父母如何正确地为婴儿进行洗浴。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其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擦少许痱子粉。
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可能使婴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擦少许无菌植物油。
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臀红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新生宝宝要求高怕冷也怕热
新生宝宝要求高 怕冷也怕热
寒冬腊月出生的小宝宝,离开母体来到人间这个新环境中,对外界气温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安危,在护理时年轻父母应高度重www.Tulaoshi.com视。
1.要命的新生儿皮脂硬化症:
新生儿身体稚嫩,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较薄,特别是早产儿体内棕色脂肪含量少,产热储备力不足,新生儿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成人低,容易发生凝固。如护理不当受到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体内热量就会大量散失。
当体温降到35℃以下时皮下脂肪组织就会发生凝固皮肤变硬。这时患儿全身冰冷、体温不升、表情淡漠、嗜睡,小腿和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胸背部、面颊部及上肢的皮肤发硬、光滑、冰冷呈暗黄色或青紫色。用手触摸患儿皮肤有年糕团样或硬橡皮样感觉。如果用手指按压皮肤有凹陷者说明有水肿,则为“新生儿硬肿症”;不出现凹陷者为“新生儿皮脂硬化症”。
这种病对新生儿威胁极大'死亡率达35%至50%,多数患儿可因并发肺炎、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肺出血等病而夭折。对此预防的关键是防寒保暖,室内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5℃以上,早产儿则不应低于30℃。此外,衣着要包裹好,还要注意喂养,补充热量及水分,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2.凶险的蒙被过暖引起窒息综合症:
数九寒天,有人怕冻坏小宝宝,除了穿上新做的棉衣外,还用棉被盖得严严实实,身子底下铺上电热毯,再加热水袋保暖。殊不知暖上加暖,极易引发新生儿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使宝宝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高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
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何以这样凶险呢?这是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孩子和妈妈睡在一起,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当被窝内温度过高时,身体散热困难,为了调节体温,就以大量出汗来散热,严重者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危及到各脏器的功能。此外,被窝里极易引起缺氧,时间久了,脑子因缺氧会迅速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可引起抽搐,又加重了氧的消耗,造成恶性循环。脑细胞脱水加上缺氧,引起脑组织变性坏死、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腔积液等一系列病变,还会引起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肝坏死等。
侥幸存活的患儿,因脑组织损害严重,会留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聋哑、呆傻、癫痫、瘫痪等后遗症。一旦发现宝宝发生窒息综合征后,应急送医院抢救治疗。预防办法是,莫让宝宝过暖,更不可蒙在被窝里睡觉。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育儿,冷暖适宜,让宝宝安全地度过冬天。
在家中怎样给新生儿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比成人薄,保温能力差,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按体重计算的话,是成人的3倍,因此,新生儿身体散热的速度也快,比成人快4倍。完全靠新生儿自己来保持正常体温非常困难,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除了控制新生儿的室温外,还可以借用衣服被褥的保暖作用。也可采取其他一些保暖措施。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暖呢?在家中可以摸一下小儿的手脚冷暖来粗略估计,如果小手暖而不出汗,说明不需另外再采取保暖措施了。如果热而出汗,说明体温升高,在37.5℃以上。如果手脚发凉,体温可能低于36℃,对新生儿就要采取措施了。新生儿体温过低,严重时可发生硬肿症,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必须予以处理。
在家庭中对新生儿保暖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给他们准备好适宜的衣服。因为新生儿身体与衣服之间的间隙的温度在30℃-34℃之间最适宜,可防止身体散热,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因此,新生儿的衣服过于宽松或太紧身,都不利于保持体温。有的家长喜欢给新生儿穿上几层衣服,如内衣、棉背心、几件毛线衣、棉袄,感觉是很暖和了,其实保暖效果不一定好。最好在内衣外面穿一件背心,再穿一件棉袄,保证身体与衣服之间有一定间隙,上面再盖上小棉被或毛毯就可以了
如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保持正常体温,可用热水袋、热水瓶进行保暖比较方便,热水袋中的水温不可太热,而且不可与新生儿的身体直接接触,以免烫伤,最好用布包好,放在距新生儿脚20-30厘米处,经常更换热水袋中的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电热毯对成人来说是很好的保温方法,但不适用于新生儿,因电热毯的温度难以控制,往往会过热,而使新生儿体温升高,发生“脱水热”。另外新生儿的小便也多,万一弄湿电热毯,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最好不用电热毯来取暖。
今年入夏以来广州天气高热多雨,容易诱发皮肤病。有些年轻父母为免宝宝受湿疹、念珠菌皮炎、尿布皮炎等广州地区夏季婴儿常见皮肤病的侵扰,频频给宝宝洗澡,殊不知这样做却有可能适得其反。 近日在上海发布的一项最新婴儿肌肤研究成果显示,和成人相比,刚出生的婴儿肌肤具有七大特性,也需要保湿防晒,频繁洗澡或者过度晒太阳是宝宝皮肤护理的大忌。
这七大特性包括皮脂分泌量低,皮肤薄易受伤,皮肤维持PH值平衡的能力弱,皮肤较易干燥,抗紫外线能力差,新生儿不具备“眨眼反射”保护机制,容易“红屁股”。研究显示,为促进骨骼生长,特别是维生素D的合成,婴儿应该适度晒太阳。但家长特别要小心的是,婴儿的皮肤黑色素功能远比成人低下,不能有效阻隔紫外线,很容易晒伤。
婴儿皮肤更易干燥
婴儿皮肤非常娇嫩,主要是因为表皮和真皮的结合区发育不完全,而人体负责将表皮和真皮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叫做“半桥粒”的结构,层与层之间黏合力弱,表皮容易剥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缺损。因此,外界的刺激物、抓挠、稍带力度的触碰都会损及皮肤。刚出生的宝宝有一层天然保护层——胎脂。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总皮脂含量与成年人相当接近,但出生后皮脂腺分泌量迅速下降,这和婴儿的大汗腺较小,细胞内也没有皮脂分泌颗粒有关。到出生一个月时,皮脂分泌量已经降低到原来的20%,直到8岁才开始回复,12岁才能稳定在较高水平。而皮脂对形成皮肤表面的保护性酸膜至关重要。
专家表示,新生儿的皮肤PH值接近中性,即为7。出生后一周内,由于角质层细胞生成的磷脂酶A2使皮肤逐渐酸化,皮肤的PH值降低至成人水平的5.5~5.9,甚至更低。然而,皮肤表面的正常酸化有赖于角质层的完整和皮脂的保留,因此,婴儿皮肤不像成人那样可以中和外界的碱性物质,更加脆弱。
婴儿皮肤含水量比成人高,新生儿皮肤含水量为74.5%,婴幼儿为69.4%,而成人皮肤水分仅为64%。不过,尽管婴儿皮肤吸收外界水分的能力强,但由于屏障功能的不完善,水分挥发也快,因而更容易干燥。
夏天晒太阳莫超15分钟
夏季宝宝容易出现“红屁股”。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的渗透性高于成人。由于大小便的原因,宝宝臀部的清洗次数特别多,脂溶性物质和酒精类溶剂容易借机渗透进入皮肤。再加上婴儿臀部处于尿布的包裹之下,环境潮湿而又不透气,且与尿布有较多的摩擦,因而出现“红屁股”现象。这也是尿布皮炎这种婴儿最常见的皮肤病发生的原因。根据统计,受潮湿、粪尿里酶类的刺激和摩擦损伤的混合作用,每个婴儿平均每3个月就要发生一次尿布皮炎。
婴儿皮肤比成人要显得白嫩,原因是皮肤细胞合成黑色素的功能低下。研究显示,婴儿的光敏感性更高,日光照射使得皮肤细胞的更新速度以及胶原/弹性蛋白的交联程度显著下降。由于紫外线可破坏细胞的DNA,且越是分裂旺盛的细胞越容易受伤害,而婴儿皮肤细胞分裂和合成代谢活动正处于旺盛期,因此, 紫外线对宝宝的杀伤力比成人更大。
专家建议,宝宝晒太阳的最好时机是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的晴好天气,晒的部位则以脂肪积累较厚的臀部和腿部为佳,最好根据地区和季节不同调节晒太阳时间。例如,夏天阳光强烈,每次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冬、春、秋三季则控制在半小时,需要强调的是,控制晒太阳的时长要以孩子皮肤不发红发烫为准。
注意眼睛别受刺激
成人眼睛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眨眼。这种“眨眼反射”其实是人体在后天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反射。
专家表示,新生儿并不具备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直到1.5~2个月大时才能形成眨眼反射,因此受到异物刺激也不会通过眨眼来“提醒”父母注意,等到宝宝用号啕大哭来表示抗议时已为时晚矣。因此,对于两个月以下的宝宝,父母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眼睛是否受到异物、强光的刺激。
注意五个原则
一是对婴儿进行洗护时动作要轻柔,平时需要对皮肤进行保护和润滑,避免摩擦和外力作用导致表皮破损,洗澡和抚触力度以皮肤不要发红为准。
二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皮脂腺分泌迅速降低,洗护时要尽量保留皮脂。新生儿的胎脂不必洗去,洗浴时也不要过度清除皮脂。0~3岁的婴儿一般一天洗一次澡,早产儿可以2天洗一次。气温超过30摄氏度且宝宝特别容易流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但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三是出生仅一个月的新生儿使用的沐浴用品不能对眼睛有刺激性。
四是为预防“红屁股”,除了减少清洗次数、保持屁股干燥外,婴儿不能使用成人的碱性沐浴产品,也不宜使用含有酒精等溶剂和其他成分的清洗液和用品。应使用中性产品,以免破坏婴儿皮肤的PH值和皮肤表面的正常菌落。
五是要保持婴儿皮肤的高含水量,就需要减少经表皮的水分流失,应选择注重保湿功效的润肤品。
专家指出,新生婴儿的皮肤和毛发与成人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着差异。角质层加上真皮层的总厚度,早产儿为0.9毫米,足月儿为1.2毫米,而成人为2.1毫米,婴儿皮肤厚度仅为成人的43%~51%。
从结构上看,婴儿皮肤的角质层由类似贴壁细胞样的细胞一层层组成,在15层左右,而成人有20~25层。婴儿的真皮层较成人薄,弹性纤维较少且较不成熟, 胶原成分不同,胶原/弹性蛋白之间的交联尚未形成。
专家剖析新生儿啼哭
啼哭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啼哭能使呼吸加深,增加肺活量,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健康发育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孩子日夜不停地啼哭,会影响孩子和母亲的休息,有时候啼哭是孩子疾病的征象,应加以区别。
(1)饥饿或口渴 可用乳头去逗他,如果孩子张嘴,一含住乳头立即可停止啼哭。
(2)腹痛或腹胀 触摸孩子的腹部,如果很胀实,可把孩子抱起来轻轻地拍背,这样可以帮助他将吃奶时吞进的空气排出来。有时可让他趴着睡,这对减轻腹痛很有好处。如经以上处理孩子啼哭未见减轻和改善应及时就诊。
(3)尿布湿或衣着太多 可检查一下孩子的尿布或触摸孩子身上是否出汗。
(4)鼻痂堵塞 如果室内空气太干燥或温度较高,在孩子的鼻中可形成鼻痂,使孩子感到不适啼哭。这时可以用湿棉签轻轻地给孩子卷一下鼻孔,把鼻痂掏出来,以保持鼻腔通畅、湿润。
(5)想睡觉 如果孩子房间较嘈杂,或家中来客人吵醒孩子,就会啼哭,这时应当设法让孩子安静下来,轻轻地拍拍孩子,让孩子睡觉。
(6)要人抱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让人抱着他,一抱就停止啼哭,这时除了抱抱孩子,没有其他办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7)疾病 有时孩子患病不适时也会不停地啼哭,要结合看孩子的其他表现,如流涕、 腹泻、发热、呕吐等情况,发现孩子是因为疾病而致tulaoshi的啼哭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女儿在育儿问题上是很前卫的,她积极地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尤其是看到一些朋友在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开始训练孩子游泳,更是跃跃欲试。女儿的好朋友知道后,马上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婴儿用品店给小铭铭定购了一套婴儿游泳器材。
我对孩子出生后学习游泳是赞同的。因为孩子在胎儿阶段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羊水包裹着的子宫里,但出生后失去了这个环境。环境的改变使得孩子不适应,通过把孩子放在温暖的水中,让孩子重又回到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有利于建立安全、积极的情感。另外因为皮肤是新生儿最大的感觉器官,通过水流的按摩刺激,促进孩子的触觉和平衡觉的发育,也有助于本体觉的建立,使得孩子的感觉更加灵敏。孩子在游泳过程中,可以促进食欲增加和食物的吸收,有利于孩子的发育。而且运动促使肠蠕动增强,有利于胎便排泄,减少肝肠循环,由此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或者使发生的程度减轻。游泳也使孩子的肌肉、骨骼、关节都得到了锻炼,使运动功能的发育更好。同时游泳也能够更快地促进神经系统的通路,更快地铺设和回路的建立。游泳训练由于水温和室温差异,也锻炼了皮肤的调节功能,有助于提高抗寒能力,增强体质。游泳运动还促进了循环系统的发育,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每次游泳过后都使得孩子愉快入睡,而在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旺盛。通过一些科学家研究证实,进行过游泳训练的孩子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怀抱着的孩子,而且少生病。
游泳虽然很好,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严格选择游泳的孩子。
如出生时发生窒息的孩子、患有需要治疗的疾病的孩子、小于32周的早产儿、体重低于1800克的低体重儿都在禁忌之列。
掌握严格的水温和室温,水温保持在37~40℃,室温38℃。
游泳同时还要伴随着按摩抚触,有利于克服孩子的恐惧感,有利于孩子的睡眠。
游泳应该在奶后1个小时进行。
必须有专门设计的游泳池、游泳水、游泳圈和辅助设备、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指导。
必须保证一人一池,如果孩子的脐带没有脱落还应该在下水前贴上防水贴,以防造成感染。
但是在新生儿阶段我没有同意让小铭铭学习游泳,因为室温很难达到38℃,另外我也怕脐带长得不好,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孩子已经40天了,可以训练孩子游泳了。
婴儿游泳专用游泳设备是一个直径大约80厘米的绿色的软塑料桶,高约1米,用金属条固定起来,有一个排水口。游泳圈是一个开了口的气圈,套在孩子的颈部,共有2个,用于不同月龄段的孩子。同时还有一个测量水温的温度计。
当游泳圈充好气后,需要一个人很费力地掰开气圈开口的两侧,小心翼翼地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另一个人需要配合拿气圈的人,抬高孩子的下巴,把孩子的脖子准确无误的放进气圈的内径里。然后将粘在气圈开口的尼龙搭扣按上,才能将孩子放在水里,孩子凭借颈部游泳圈的浮力在水中游动。
新生儿的睡姿主要由照顾人决定,一般中国人的习惯认为要让孩子及早把头躺平,因此多采取仰卧位,而且还用枕头、棉被、靠垫等物固定他们的睡姿,这是不科学的。而欧美人的习惯是让孩子俯卧,认为这样不影响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护养的疏忽问题,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比率也居高不下。
睡姿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不应固定睡姿不变,应该经常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屈曲,为了帮助他们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水和粘液流出,在生后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侧卧位睡眠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地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
但是,新生儿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始终或经常地向一个方向睡,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这都影响外观仪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吃奶后要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新生儿的乳头挤不得
有些传统的做法,对刚出生女婴的乳头进行挤压,认为如果不挤出乳头中的小硬物,将来孩子长大后会影响哺乳。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新生儿的乳房是饱满的,偶尔会有少量水样或乳汁样的分泌物流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本身的内分泌腺虽然还没有发育完善,但由于受母亲怀孕时体内雌、孕激素的影响,胎儿通过胎盘接受了母亲体内的这些激素,它们有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的功能,便可能出现乳房肿胀和泌乳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不用处理。新生儿出生后不再接受这些激素的刺TuLaoShi.com激,乳房肿胀和泌乳的现象会自然消失。切忌不要挤压乳头,以免发生感染。
新生儿的肚脐碰了水很容易发炎,很多父母因而不敢为孩子洗澡,更有一些父母以为用尿布将肚脐包起来就不易感染了,其实,这些错误做法很容易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甚至引发全身性的感染。
脐部护理其实很简单。在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1天后会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或宝宝大小便不慎弄脏了脐部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脐部。消毒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撑开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这样消毒10天,如果没有感染就可停止消毒。至于洗澡,其实脐带结扎后,脐带外部的血管基本上已经收缩,水不会进入而引发感染。但洗澡后,应立即把水擦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