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反射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反射反应是因为婴儿的脑部为适应身体所受到的刺激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许多妈妈在与婴儿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时,对于婴儿竟能主动寻找妈妈的乳头并且进行吸吮的动作而展现出的惊人的求生意志,感到不可思议。有时,婴儿出现如紧握爸爸妈妈的手指头,或是眼睛闭着却仍张着嘴想喝奶等的行为,这些看起来很可爱、很有趣的动作,其实许多都是婴儿众多反射反应中的一种。
虽然反射反应听起来彷佛如同大人的膝反射一般是再自然不过事情,但是在此要告诉妈妈们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所有检视婴儿反射反应的执行动作,都应该是由专业医生来操作,因为这些众多的反射反应,除了外显动作外,还含有许多专业的知识在其中。
医生会考虑每位婴儿各个不同的状况,判断他必须要做哪几种反射反应的检测,并非所有婴儿都需要接受全部的反射反应检测。妈妈们别急着将婴儿的反射反应与发展状况划上等号,反射反应虽然的确可作为妈妈们观察婴儿发展情况的参考,但无需过于担心。如果妈妈担心婴儿有发展异常的状况,建议可咨询儿童神经专科医生或是到各地区早疗评估中心索取学龄前儿童发展评估表,而非仅以婴儿出现或消失反射反应的时机,便断定婴儿发展状况。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要点(图)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要点
环境:新生儿室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0%为宜。
注意:避免对流风及阳光直射面部。
日常护理:
●新生儿衣物应柔软、宽大、淡色,尿布可用吸水性强的得软布或纸类尿不湿。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注意头颈、腋窝、会阴等皮肤皱褶处。每日应洗澡更衣,注意保暖,室温24-28℃,水温37-41℃(分盆浴和淋浴,温度不同)
●每次换尿布后应以清洗臀部,拭干后涂以护臀软膏。
●脐部护理:注意保持脐www.Tulaoshi.com部清洁干燥,浴后用75%的酒精涂擦脐根部及脐周皮肤。
●口腔护理:新生儿粘膜薄嫩,容易擦破而致感染,不要擦洗口腔,可在奶后喂少量白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凡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及传染病时不可接触新生儿,每天为新生儿更换衣物,注意用衣物除菌液除菌(建议使用滴露衣物除菌液)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必着急。但是,吃奶不好、饥饿及便秘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提倡新生儿游泳,可以加快肠蠕动,使胎便加快排出。多晒太阳并且尽可能是皮肤外露,这样也可加快黄疸消退。
●合并炎症等各种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有无疾病的征象,如发烧、呕吐、精神萎靡等。
●母乳喂养时要有心理准备,宝宝出现黄疸的时间可能会较久。若实在担心黄疸偏高,可以停喂母乳2~3天,黄疸会很快下降,以后仍可继续喂哺母乳。
●若观察新生儿黄疸加重,并且出现精神萎靡、哭声尖叫,怀疑病理性黄疸时,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诊治。
爱心小贴士:
如何减少致病菌对宝宝的危害
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因为新生儿免疫力低所以对卫生要求也特别严格。为此,专家指出,新生儿的父母要特别关注卫生、清洁工作,保护宝宝的健康。以下是您需要特别关注的卫生细节:
探视新生儿时避免传染致病菌
新生儿的降临,亲戚朋友会去探望,宝宝很容易在与大人们接触时感染病菌。一定要避免带有感冒和发烧症状的大人接触宝宝。大人触摸宝宝前应该选用专业的滴露抑菌洗手液清洗双手,阻断细菌的传播。
新生儿 应该常换睡眠姿势
新生儿从早到晚几乎都在躺着,他们的醒醒睡睡都在床上,因此,采取什么样的睡姿对新生儿的健康有利,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生儿的睡姿主要由照顾人决定,一般中国人的习惯认为要让孩子及早把头躺平,因此多采取仰卧位,而且还用枕头、棉被、靠垫等物固定他们的睡姿,这是不科学的。而欧美人的习惯是让孩子俯卧,认为这样不影响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护养的疏忽问题,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比率也居高不下。
睡姿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不应固定睡姿不变,应该经常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屈曲,为了帮助他们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水和粘液流出,在生后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侧卧位睡眠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地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
但是,新生儿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始终或经常地向一个方向睡,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这都影响外观仪表。
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吃奶后要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新生儿抚摸能促进大脑发育
新生儿抚摸能促进大脑发育
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是0—3岁,因此在这个阶段他的神经细胞是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我们对这个孩子的早期训练,就是从出生就要开始了。
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是0—3岁,因此在这个阶段他的神经细胞是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我们对这个孩子的早期训练,就是从出生就要开始了。
新出生的婴儿做抚触,实际上是用妈妈温柔的手去刺激宝宝的皮肤。通过皮肤感受器,使大脑更加的聪明。还有再做抚触当中,妈妈在不停的说话,和孩子不停的交流,旁边还有美妙的音乐,其实妈妈也在一边做,一边说这是手、这是脚,声音的刺激,还有妈妈注视着宝宝,宝宝也在看妈妈,这种互相情感的交流,再加上音乐的配合,所以这是非常生动的情感交流的场面。
做抚触时候一般都是要把孩子的衣服脱掉,尽量暴露皮肤。所以环境的温度要有一定的要求,夏天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m.tulaoshi.com)如果冬天的话,屋里要暖和一些,妈妈的手要用温水洗一下,另外做之前给孩子身上摸一些润肤油,减少对孩子皮肤的损伤,另外妈妈做的时候,手法要轻柔,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力度,这样的话才能大家抚触的目的。
还有一种被动运动叫婴儿操,这个婴儿操是通过对骨骼和肌肉的锻炼,给孩子做一些全身运动,让宝宝更健康。
婴儿操:
第一步是全身放松运动,这能让婴儿更好的享受妈妈的抚摸。
第二步活动活动婴儿的肘关节,上举小胳膊,这个动作有点像平时的伸懒腰。
第三步是抚摸婴儿的小肚皮,这个动作可要轻轻做啊。
第四个动作是活动婴儿的脚踝,为下一步运动做准备。
第五个动作是屈伸婴儿的小胖腿。
最后一个动作和第一个动作一样,在运动结束后能够起到整理运动的作用。
小儿流口水忌乱治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小儿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由于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小儿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这些都属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疗,切忌乱投医。
但是,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专家解答宝宝护眼3大疑问
专家解答宝宝护眼3大疑问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虽然刚生下来的宝宝还不足以用眼睛表达内心的情感,但光是看着他们那又黑又亮的眼睛,就足以让人迷醉。不过,欢喜也常常伴随着困惑:怎么样才能保护宝宝美丽的眼睛不受伤害呢?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呢?妈妈们提出了诸多的疑问,而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项道满。
1 宝宝睡觉时应该开着灯还是关着灯?灯光的明暗对宝宝眼睛有影响吗?
专家答疑:首先要明确的是不主张开灯睡觉。这里有几个原因:孩子在睡眠过程中会分泌生长激素,灯光一亮,生长激素水平就会下降;另有一个说法是:长期开灯睡觉可能会诱发近视,因为即使隔着眼皮,眼球仍能感光。而从灯光的明暗来讲,光线太强或太暗都不好,太强的光往往眼睛需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太暗的光让人看不清楚易导致视疲劳。适合的光线应该让人体感觉舒适,譬如平时用来学习的台灯灯光或普通照明光,相当于40瓦白炽灯的强度。但要注意交流电的灯光总是处于频闪状态,当频率低到一定程度,容易诱发视疲劳,所以最好选择频闪比较高的直流电灯。
答案延伸:除了灯光,很多妈妈对闪光灯的强烈光线以及太阳光也颇为担心。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项道满表示,八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黄斑没发育完全,面对闪光灯的强光且瞬间照亮的刺激,眼睛往往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如果给宝宝拍照时总打闪光,很容易对宝宝的眼睛造成伤害。但对日常的太阳光,宝宝会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如眯眼、闭眼等,除非在七八月太阳暴晒的时候要适当注意,通常只要不直接照射太阳就好。
2 听说把彩色玩具长期挂在婴儿摇篮的中部会让宝宝变成“斗鸡眼”,是这样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专家答疑:有这样的说法,主要因为家长们以为宝宝的视力在出生几个月内就能和成人的视力差不多。但事实上,刚出生的宝宝视力非常低,只有零点零几,眼球运动也只是没有目的地乱动。出生几天后,宝宝才能看到灯光。
两周后,用电筒光照射宝宝的眼睛,他(她)可以注视并跟着电筒光震动眼球。3-6周宝宝可以看一些大一点的东西。2个月眼睛可以追随大人的手,6个月眼睛随头转动,此时宝宝对颜色鲜艳的玩具也可以看半分钟。直至9个月大,宝宝视力才达到0.1。所以挂在摇篮上、隔宝宝有几十厘米远的玩具很可能更多是被“听到”,而不是看到,不必担心因此变成“斗鸡眼”。
答案延伸:尽管宝宝的视力差,却仍然需要适宜的光线刺激和形觉刺激,否则可能变成弱视甚至致盲。一些宝宝喜欢盯着电视看,项道满主任表示,电视画面对眼睛也是有效刺激,但不能长时间看,且不能离电视太近,以免被辐射。一岁以内是视力发育敏感时期,如果没有障碍,视力就会突飞猛进,但若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病,不仅会阻碍视力发展,甚至会致盲而不可逆转。对此,医生建议最好在3个月左右做手术,拖久了则效果难以保证。
3 宝宝出生后眼睛总有不少眼屎,好像擦也擦不干净,难道是天生就分泌旺盛吗?
专家答疑:正常婴儿刚出生眼睛不应有很多分泌物,当发现分泌物多、有眼屎、流眼泪等症状,要考虑存在异常情况。像出生几天内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是新生儿结膜炎,病因包括经过产道出生导致眼结膜感染。有些结膜炎比较严重,如眼睛有脓性分泌物,叫“脓漏眼”,可由母亲带淋菌而感染,也可由衣原体感染而致。出生后一个多月出现以上症状则可能是新生儿泪囊炎,表现为眼泪汪汪、浑浊、看东西模糊。导致泪囊炎的原因主要是泪道阻塞,正常眼泪无时无刻不分泌,而泪道负责把眼泪输送到鼻子,通过咽喉吞下去。一旦管道不通,眼泪堆积就会引发炎症,如果角膜有外伤,问题可能更难控制。
答案延伸:以上眼病主要针对足月婴儿。早产儿出生后有一种更为严重的眼病,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常早期无症状,等到症状出现眼睛已瞎,不可逆转。这一类家长需有防病意识,在宝宝出生两至三个月就要带孩子到医院筛查。
剃胎毛头发变得又黑又多吗
皮肤上的问题也要提高警惕,例如,皮肤颜色不正常,或是宝宝出生后没有头发、眉毛、体温过高或是有发烧等现象,都可能有遗传性疾病的问题,如先天性的外胚层发育不良等。因为人体的毛发和皮肤是经由外胚层发育出来的,所以皮肤和毛发图老师若有不正常的现象,就有可能是发育出了问题。此外,先天性代谢疾病也会影响新生儿头发生长的颜色和品质,所以宝宝的头顶大事,爸妈可要好好注意了!
常见掉发 枕部落发
枕部落发就是后脑勺骨头突出的地方,由左到右,横的一圈掉头发,其他部分则不明显。以前认为可能是因为婴儿平躺睡觉时,与枕头摩擦而产生落发,其实最主要是因为生理性的落发(属于正常的生长循环现象),再加上婴儿若是平躺,头会左右摇摆,自然会对原本就脆弱的后脑勺头发产生伤害,造成落发,这就是所谓的“枕部落发”。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在1岁半后就会稳定,并不需要特别治疗,也无需过度担心。
头号问题3 秃头
新生儿头发多与少
有的宝宝出生后就是一头黑发,有的则看不到几根头发。虽然刚出生时宝宝头发的多少和以后会不会秃头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宝宝头发少的父母常因此担心宝宝以后会有秃顶的问题。实际上新生儿头发的的生长速度快慢不一,许多宝宝出生后不久枕骨区会经历脱毛期,这些部位脱落之后还会陆续长出新发。其实在医学上,宝宝一般到了1岁左右头发才会长得比较好、比较多。
剃胎毛头发会变得又黑又多吗
剃胎毛是一种传统习俗,小宝宝出生后大都会剃除胎毛。有些人认为反复地剃头可以让头发变得又粗又黑又密,在国外也有一小部分人存在这种想法。实际上,反复剃头并不能使毛发变得粗黑或能改善毛发质量。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产生,可能是由于婴儿在出生后,胎毛到6个月左右时都会有明显脱落,而之后所新生的毛发都比胎毛要黑。所以很多人认为是剃头所致,其实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即使不剃也会变黑。
秃头的真相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每人平均有10万根头发,它们生长速度缓慢,而每天也会掉下50~100根头发。至于秃头,可分为局部或全部;又可以分为免疫和非免疫系统两大类。基于某些因素,免疫因素令身体的免疫系统自我制造出抗体来破坏头发根部。有时候也会因为其他典型的免疫系统疾病,如因红斑狼疮而引发。
至于非免疫系统问题,则是因为感染而掉发或是患儿自己把头发抓掉。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小朋友身上,4个月左右的宝宝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大病过后也可能引发秃头。但康复后,头发会很快再长出来。如果内分泌出现问题,如甲状腺或因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抗癌药,也可能引发秃头。
背抱新生宝宝有讲究(图)
背抱新生宝宝有讲究
抱新生宝宝,是父母和一切看护者日常护理新生儿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方式。拥抱是妈妈释放母爱的一个不可替代的载体,也是宝宝感受美妙世界,沐浴妈妈的爱,获得心智成长的需要。此外,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拥抱还能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血压、心率,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无论是对妈妈还是宝宝,拥抱的积极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怎样拥抱才科学合理呢?出生不久的宝宝骨骼较软,特别是脊柱,还没有像成人一样形成固定的弯曲,需要在以后的生长中逐渐完善,所以,此时抱宝宝颇有讲究。
抱新生儿的方法大都采用手托和腕抱两种。手托指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用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腕抱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着背和腰部,右小臂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护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
稍微大的婴儿可进行这几种抱法:单手抱,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这种抱法可以让你单用左手抱宝宝,腾出右手来做别的事。不过,单用左手抱宝宝时一定要注意,左手要握住宝宝的大腿,以防失手将宝宝滑出。横抱,一边抱一边轻轻地摇晃,这是很能让孩子觉得舒服的姿势,特别适用于手脚粗大的爸爸们。无论哪种抱法,妈妈和爸爸或其他看护者,应该利用宝宝的视力特点和宝宝进行充分的眼神和语言交流。这种充满爱心的拥抱和抚慰对于孩子的生长,心理发育等都是很有好处的。
育儿金点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夹着宝宝的腋窝抱起来!这个姿势宝宝会觉得很不舒服。而且新生儿的头颈还很软,无法支撑起自己的头部,采用这种姿势有可能会让宝宝的颈部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