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智能(上)
定义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适合职业与代表人物
音乐智能强的人适合选择调音师、指挥家、作曲家、乐手、歌手、音乐评论家等职业。音乐大师贝多芬,男高音演唱家多明戈,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等都是具有较强音乐智能的代表人物。
重要性
音乐智能不像语言或逻辑数理智能那样对于人类发展不可或缺。但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儿童进行音乐智能的培养,能够锻炼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此外,音乐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从小学习乐器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头脑反应速度较快,悟性较高。这是因为,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协调和反应,甚至是通过识谱来锻炼记忆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并且,童年期是一个人音乐智能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尤其是3—5岁,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音乐智能,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智能发展,还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风景的需要。
父母自测
1、您是否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 是 不确定 否
2、您是否对节奏很敏感,能轻易把握一首歌曲的基本节奏? 是 不确定 否
3、您是否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 是 不确定 否
4、对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大致地把它唱或弹出来? 是 不确定 否
5、您是否能很轻松地把握一首音乐作品中的情绪? 是 不确定 否
6、学外语的时候,您是否善于模仿语音语调? 是 不确定 否
7、您是否能绘声绘色地朗诵文章? 是 不确定 否
每道题回答“是”得3分,回答“不确定”得2分,回答“否”得1分。
17—21分,您的音乐智能很强;
12—16分,您的音乐智能较强;
7—11分,您的音乐智能一般。
特别提醒:
音乐智能可以说是八大智能中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多的一个,但不能绝对地认为只有音乐智能高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乐感好的孩子。确切的说,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培养方法是否得当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即使您的音乐智能测试得分不高也没有关系。注意早期的胎教,让孩子从小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成长,适当引导孩子学习一些乐器(当然前提是孩子感兴趣)都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音乐智能。
儿童特征
一般来说,音乐智能较强的儿童具有如下表现特征:
喜欢选择音乐活动,喜欢听音乐、唱歌;
能准确地定音;
容易记住曲调,还能顺利地并正确唱出或演奏出这个曲调;
能很快地学会识谱;
能自己创作简单的曲调,善于发现生活中简单的乐器。
宝宝测试
1、唱一首2/4拍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让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
观察重点:宝宝是否能准确模仿2/4拍的节奏。 是 否
2、放一首活泼轻快的儿童歌曲,对宝宝说:“和妈妈一起来跳舞好吗?”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能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身体。 是 否
3、准备一只小鼓,或者其他可以敲击出声音的东西,对宝宝说:“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打鼓好吗?”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会有节奏地敲击鼓。 是 否
4、选一首简单的短童谣唱给宝宝听,对宝宝说:“跟妈妈一起唱好吗?”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能跟唱短童谣。 是 否
5、经常对宝宝唱同一首较长的童谣(也可以放磁带给宝宝听),一段时间之后对宝宝说“还记得那首歌吗?宝宝能不能唱唱看?”
观察重点:看看能重复童谣中的一部分 是 否
6、播放一首简单的童谣给宝宝听,帮助他(她)理解歌词大意。对宝宝说:“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示,告诉妈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意思啊?”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能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是 否
此测试适用于25—30个月的宝宝。
每道题回答“是”得2分,回答“否”得1分。
测试分值在6—12分之间,您的宝宝得分越高,说明他的音乐智能发展得越好。
环境创设
想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习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特别是要鼓励孩子的自发性音乐活动,以保持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下一篇:音乐智能(下)
宝宝学音乐,提(图老师整理)高音乐素养是重点
家长、教师担忧:孩子缺乏音乐方面学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le/)在一些育儿网站上,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的幼儿园偏重科技方面的培养,在音乐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咨询在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而一些家长说,孩子上小学有两年时间了,但平时唱的歌曲却仍是在幼儿园里学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le/)不少幼教界音乐专家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邵黎柳说,目前学前教育对音乐的关注度有所下降,这不仅表现在二期课改后,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有所调整;同时,不少音乐老师只需用一根手指,摁下录音机,就能完成整堂的音乐课。而不是以前由老师弹着钢琴,孩子们跳着舞开始音乐课了。
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音乐教师王老师也表示,一些幼儿园和家长如今较偏重于孩子音乐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的音乐素养方面的认识。
名师建议:将音乐与语言相结合
胡瑛婷建议家长,可从让孩子探索大自然中的声音入手,先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妙声音,以此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听听不一样的水的声音,例如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洗澡时花洒流出来的水的声音等各自有何不同,并让孩子用语言描述出来。这可以刺激孩子辨别不同的声音,让孩子的耳朵敏感起来。同时,家长也可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儿歌,让孩子形象化地学习。
邵黎柳则建议,家长可以将故事与音乐结合起来,如听配乐故事,因为语言对音乐起到了指示作用,而音乐对故事情节也起到了渲染的作用。这既能让孩子更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虹口区早教中心教师谢春萍说,孩子天生就有听音乐的能力,所以不论是多小的孩子,都应让他们多听音乐。当然,也要注意保护小孩子娇嫩的耳朵,每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她建议,让孩子听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也可在音乐流淌的过程中,带着孩子做一些活动。家长可以带着年纪大点的孩子,牵着手一起跳舞;或将小宝宝抱在怀中,跟着音乐的节奏抚摸他们。
王老师指出,对孩子的音乐培养,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今后各方面的想象力的发展。家长可在家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也可放不同的音乐给孩子听,让他们感受不同音乐的表现力、节奏感和渲染力。
运用音乐的“非艺术功能”
当tulaoShi.com孩子听到激昂的歌曲,就会感到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全身充满了力量。而当哀乐传来时,成人与孩子的心会猛地缩紧了,产生一种不详的预感,连呼吸都急促、沉重起来……这种现象称之为“音乐效应”或音乐的“非艺术功能”。在家庭中,成人怎样利用音乐的“非艺术功能”来调节孩子的情绪呢?
1、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用音乐来调节孩子的情绪,首先应在环境的创设上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例如孩子早晨不愿起床,可在他床头上挂一只会唱歌的闹钟,孩子听到音乐声后就会从昏昏沉沉中清醒过来,高高兴兴穿衣服。
2、用“非艺术功能”来促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即好动、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应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例如情绪不稳定,可以放一段安定孩子情绪的歌曲《蓝色多瑙河》,孩子随着舒缓、优美、恬静的旋律渐渐安定下来。对忧虑、胆怯的孩子,可以经常放活泼、开朗的乐曲来陶冶孩子的情操。
音乐的“非艺术功能”在家庭中运用非常广泛,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从而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促进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
音乐智能(下)
提升孩子的音乐智能,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听唱简单的童谣
喜欢唱唱跳跳是孩子的天性,不妨多为孩子挑选一些活泼欢快,歌词简单易懂的童谣,时常带着孩子听听、唱唱、跳跳,同时引导孩子关注童谣的节奏,音色,旋律的起伏,乐曲的情绪等。让孩子喜欢音乐,带着愉快的情绪感受音乐。
背景音乐
与前面主动地感受音乐不同,这里是指让音乐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譬如,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玩耍的时候放一些音乐,让孩子身在音乐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音乐的元素,增强乐感。有时,播放背景音乐还能达到一些特殊的目的。当孩子过度兴奋,和缓的音乐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下午当孩子昏昏欲睡时,节奏欢快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
游戏
不少孩子很喜欢玩音乐游戏。譬如,敲碗打盆,跺脚拍手;爸爸拍手拍出一个节奏,让孩子模仿一下,也可以让孩子做示范者,用自己发明的节奏来考考爸爸和妈妈。在易拉罐里放上数量不同的豆子或石子,有节奏地摇晃,或轻或重,或缓或急。人手一个,一家人就可以开一个“沙球”家庭音乐会了。
乐器
学习乐器需要手眼协调分工,这对带动孩子其它方面的智能锻炼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4岁以前的儿童,由于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学习乐器可能有点勉强。再加上小年龄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比较喜欢玩,枯燥单调的乐器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可能会造成他们的厌烦情绪,所以,学习乐器最好还是在孩子4岁之后再进行。
各种音乐会
家庭有浓厚的音乐氛围固然重要,带孩子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进入艺术的殿堂也是很好的方法。音乐会、芭蕾舞、歌剧、各种演唱会和各种音乐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参加,让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乐感和节奏感等,尤其能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陶冶审美情调,开阔艺术眼界。
特别提醒: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学习乐器。我们要提醒那些心急的家长:要从培养孩子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着手,不要强迫孩子。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对音乐感兴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一味的强求,只能造成孩子对音乐的反感。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所喜欢和擅长活动上,也许可以令他们有更好的发展。
培养孩子音乐智能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要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较为宽松和自由的音乐氛围。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在幼儿期的天赋发展》一书中指出,他所研究的那些天才钢琴家,很多并非来自音乐世家。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温和、关爱和支持他们的家长,有一个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
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傅敏敏 周念丽
摘自《为了孩子》
孩子对音乐的反应
天分的展示可能是很早。两岁的时候,他主要反应出来是对于音乐节奏的感觉。实际上有节奏的阅读也会产生一种韵律的感觉。我在云南教学的时候,也会运用这种音乐的节奏感去教学,当然中文也是很有韵律的,所有的语言都是有韵律的,对于中文来说还有个四声,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学习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容易学四声,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听到过。我发现中文的语法跟德语的语法非常接近。8岁的时候,孩子就开始喜欢玩乐器了,女孩子喜欢弹钢琴,男孩喜欢弹吉他,当然也有一些音乐课程,可以从5岁6岁开始教乐器,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欢的TuLaoShi.com话,他稍微大一点可能就放弃,不再学了。哪些主要是为父母去学的,并不是他自己想学。
当然每一个父母都喜欢孩子成功,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爱因斯坦,但是只有一个爱因斯坦。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贝多芬,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贝多芬。让你的孩子来决定他将来做什么,而不是你。当然孩子仍需要父母的引导,需要父母和孩子持续不断地良好互动。
本文由《父母必读》授权图老师育儿网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