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早教知识
马上就要到五一假期了,所以在这里我们给家长提醒一下,一定要预防宝宝的“假期综合症”。
专家简介:赵红梅--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现任北大幼教特教资源中心副主任。进行中德两国17-18个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跨文化研究以及3个月到3岁儿童的追踪研究。参与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基金申请及其他合作项目基金申请,负责儿童同伴交往专题部分,参与香港青协课题研究,负责考察大陆香港两地青少年同伴交往状况'进行中美两国1岁到1岁半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两次对加拿大华人收养的中国儿童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参与翻译《发展心理学》、《女性心理学》、《青少年同伴交往》。
主持人: 马上要放假了,所以在这里我们给家长提醒一下,预防宝宝的“假期综合症”:1、24小时粘着妈妈,等妈妈上班后难免不适应。2、不用定时起床去幼儿园了,不用再定点吃饭了。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如何处理呢?
赵红梅: 适应其实是双方面的,不单单指孩子,进入假期这种特别的日子,孩子的作息最好在幼儿园时保持一致,按照常规起床、吃饭,这样能够预防孩子返园后的作息不适应。
为了防止孩子假期后粘着妈妈,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在进入假期前妈妈就可以把假期的活动计划告知孩子,也让孩子参与制定计划,同时告知孩子返园的时间,这样孩子就做到了有心理准备,出现粘着妈妈的可能性会非常小。
主持人: 比如假期会带宝宝参加一些聚会,宝宝可能会模仿其它小宝宝的一些行为,家长如何纠正?
赵红梅: 已经独立的宝宝在接触被家长呵护备至的宝宝之后可能会变得被很依赖,比如能自己吃饭的突然也让妈妈喂了,这个时候要对宝宝的独立行为给予更充分的肯定,而且要求周边朋友的协助,让宝宝为其他小朋友做榜样,还可以让能自己吃饭的宝宝去教给让大人喂的宝宝,形成同伴互助的模式。
赵红梅: 对于宝宝对一些不受鼓励行为的模仿,家长要明确告知孩子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而且要很平静的、很坚定的予以制止或是鼓励,关键是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明确,这样孩子才能获得清晰的认识。
主持人: 另外,参加聚会的时候难免会喝些饮料,而不给宝宝喝又可能会闹,家长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赵红梅: 4岁以前的宝宝一般还没有完全建立守恒的概念,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认知上的发展特点,来处理饮料问题,比如可以为孩子准备又细又高的杯子,这样能够使孩子心理得到满足,认为自己喝了很多,其实很少,最好不要用矮胖的杯子,同时还可以在饮料里冲兑一些白开水,稀释饮料的浓度,当然最好是家长和宝宝一起都不要喝浓度过高的甜味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对小孩子的身体影响更大。
主持人: 假期有时候也是家庭聚会的时间,有些宝宝平时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很乖,但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等长辈的时候就会表现得任性,这时候家长如何处理?
赵红梅: 当教养者很多的时候最好是先达成一致,孩子很多时候任性就是因为家长的教养不一致,比如这个要求在妈妈那被拒绝,但是在奶奶那里就可以得到满足,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宝宝的任性哭闹,因为宝宝发现自己还有机会满足需求,最好的措施是一个教养者为主导,其他辅助,避免呈现多个教养者多种主张的局面。
主持人: 有些宝宝在假期后会拒绝上幼儿园,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宝宝这样的呢?
赵红梅: 宝宝从一个约束较少的环境重新进入一个规律性比较强的环境出现一些拒绝和反抗是很正常的,对于孩子拒绝上幼儿园不需要做任何或过多的说教,只要坚持送孩子去就可以,家长往往会发现孩子又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他只是在去之前会发泄一些,家长要适当的采取忽视的态度。
1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