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个子矮,究竟矮到什么程度,就应该去看医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身材低于本民族、本地区健康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负两个标准差以下或第三百分位数以下者、年生长速度(厘米/年)低于4~5厘米,被认为存在身材矮小的可能,要及时咨询儿科内分泌专家。
导致孩子身材矮小的病因很多,找出增长缺陷的原因,然后进行矫治或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王伟教授指出,儿童矮小的病因主要有内分泌和非内分泌两个方面,这是需要到医院诊治的。而后天因素则可以通过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定期监测得到改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ertong/)对怀疑身高有问题的孩子要定期监测,至少每三个月到医院测量身高,观察孩子的生长情况。
孩子个子矮,究竟矮到什么程度,就应该去看医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身材低于本民族、本地区健康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负两个标准差以下或第三百分位数以下者、年生长速度(厘米/年)低于4~5厘米,被认为存在身材矮小的可能,要及时咨询儿科内分泌专家。
导致孩子身材矮小的病因很多,找出增长缺陷的原因,然后进行矫治或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王伟教授指出,儿童矮小的病因主要有内分泌和非内分泌两个方面,这是需要到医院诊治的。而后天因素则可以通过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定(图老师整理)期监测得到改变。
对怀疑身高有问题的孩子要定期监测,至少每三个月到医院测量身高,观察孩子的生长情况。
青少年儿童长高,拼的就是同样期限内的“争分夺秒”,骨龄时限一到,就如芝麻门关闭,再难开启。到底什么在决定生长快慢?家长要学会三招
周末,医院接待了一位十分着急的家长:高考完毕,孩子想报考国防班,一量身高,离要求还差那么2厘米。家长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在半个月里长两厘米,需要多少费用只管说。专家经过检测,孩子已满18岁,已经有两三年没怎么长了,别说半个月,就是一年也长不了2厘米。通过这一事例,中心的专家再次告诫那些孩子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比同龄同条件的孩子矮了一截,或是没到“抽条”的年龄就快速生长、在十三、十四岁正该长时又突然停长,或长得慢吞吞的,一定要引起重视,别等到孩子骨骺真性闭合,都定型了才来想办法,已经为时晚矣!家长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障碍,专家通过以下三招可让还有生长潜力的孩子快快成长。
第一招:骨龄检测找出孩子矮小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影响孩子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长仅凭肉眼观察很难准确判断孩子矮小、长得慢的真正原因。而孩子目前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骨龄检测却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骺软骨还没有完全闭合,就还有再长的希望;如果骨骺已经闭合,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参考骨龄检测结果,结合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情况,专家能比较准确地找到孩子矮小、生长缓慢的原因。
第二招:制定个性化调整方案
孩子身材矮小、生长缓慢,要么是营养不均衡,生长元素缺乏;要么是受食物、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早发育骨龄偏大……每个孩子的生长障碍各有不同,要帮助孩子快快生长,只有在科学检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孩子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在专家的指导和孩子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让孩子科学成长。对每个孩子都有效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未找到原因就盲目选购增高产品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
第三招:补充必要生长元素
人体生长发育专家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人体身高的增长过程主要受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生长素调节、控制,而脑垂体中的生长素是由嗜酸细胞分泌出来的。一个人的嗜酸细胞多,他分泌的生长素就多,个子就长得快长得高;反之,如果嗜酸细胞少,分泌的生长素少,个子就矮,就长得慢。经过大量实验,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细胞激活转化肽,能激活脑垂体前叶分泌足够数量的生长素,帮助青少年生长。与此同时,用于控制早发育的药物也研制成功,可延缓骨龄成熟,确保青少年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每110个儿童就有1人患自闭症 男孩患病率高出女孩四倍
每110个儿童中就有1人患自闭症。他们被称为误落入人间的“星星的孩子”:目光澄亮,却不愿意跟别人对视,听力灵敏,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
4月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二个“世界自闭症知晓日”。昨日下午,广州日报“健康大讲堂”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联合举办“关爱‘星星的孩子’”专场讲座,大洋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记者获悉,国际自闭症研究中心今年发起了“点亮蓝灯”行动,在4月2日当天,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国际大都市的地标建筑都会点亮蓝色的灯光,提醒公众更加重视自闭症问题。主讲专家、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昨天疾呼,广州“小蛮腰”也应响应倡议,当天为本地患儿亮一晚蓝灯。
年轻父母来听讲 奶奶提前去咨询
作为广东首个自闭症防治中心的创办人,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出诊时总是一号难求。与以往健康教育讲座满场“白发”不同,这次的听众几乎全是年轻的父母,有不少人带着宝宝前来听讲,还有北京家长听到讲座消息后,赶来为宝宝咨询治疗事宜。
身着蓝衣的3岁女童囡囡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听讲座。长得眉清目秀的她安静地看着MP4里播放的《猫和老鼠》,好像周围的喧闹跟她无关。突然间,她尖叫起来,在座位上扭着身体,爸爸赶紧哄她,但她的眼神却越过爸爸,盯着坐椅。
“我们叫她,她不理,必须大声叫才行。人家说她反应还不算差,但我们总觉得她不对劲。”妈妈忧心忡忡地说,从囡囡很小开始,家人就发现她从不跟人目光对视,似乎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我的大孙子七岁了,不爱跟人交流,也不能正常学习。”跟老友一起来听讲座的麦奶奶说,儿子一家在挪威生活,几年前发现大孙子可能有自闭症。虽然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错,会叫爸爸妈妈,但是却不能跟人正常相处:下个月孙子回国,她就提前赶过来咨询现在干预是否有效果。
康复训练别等到三岁才开始
“自闭症患儿越早进行康复训练,不是非得等到三岁才开始,可能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功能的恢复效果就越好。”邹小兵说,中山大学一项科研项目对两岁以内明确诊断的孤独症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干预效果很不错。”
最理想的康复训练模式是“专业康复+家庭训练”,即让患儿上半天的专业康复课,再回家进行半天的家庭训练。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进行学龄前两年的早期行为干预治疗,可以让他们的智商和语言能力有很大的改善。因此,一旦孩子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请尽快开始行为干预治疗。有效的治疗方案专注于培养患者的交流能力、社会互动能力及认知能力。
“在很多国家,自闭症的患病几率已经超过了患儿童癌症、糖尿病及艾滋病三者的总和。”邹小兵说,对患者家庭来说,康复训练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希望卫生部门能对患儿居家训练和在专业康复机构训练给予经济支持。
三岁男孩天天念广告词
自闭症又叫做孤独症,每110个儿童中就有1人患自闭症。邹小兵表示,作为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先天性神经生物性障碍,自闭症似乎更“偏爱”男孩,男孩患病率高出女孩四倍。这种病是导致儿童残障的重要疾病之一,30%至50%的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超过一半的孩子将终身无法离开父母的照料。
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Tulaoshi.Com行为是自闭症儿三大核心症状。如今许多人都知道,孩子过三岁还不会说话,并非中国传统所言的“贵人语迟”,很可能是得了自闭症。实际上,许多患儿会说话,可以流利地报出“巴布亚新几内亚、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等拗口的话。
“有个孩子跟妈妈来看病,妈妈说他不会说话,他扭头就对我说‘医生你吃饭没?’问题是,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他重复说了三十遍。”邹小兵说,还有的孩子每天不停地念广告词,口齿很伶俐,模仿得很到位。但是,他们不会主动向别人学说话,常回避眼神交流。因此,要想早些发现孩子的症状,家长必须细心鉴别可疑症状。
自闭症小知识
六个月不会大笑
或为自闭症征兆
副讲嘉宾、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唐春主治医师建议,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任何以下迹象,请立即到儿科进行检查是否属于自闭症早期征兆:
1.六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有大笑,或做出其他温暖和快乐的表情。
2.九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不能与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他面部表情。
3. 一岁大时还不会咿呀学语。
4.一岁大时,孩子还没有做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如指东西,给父母看东西,伸手拿东西,或挥手等。
5.十六个月大时,孩子还不会说话。
6.两岁大时,还不会主动说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不包括模仿)。
7.十个月大时,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还没有反应。
8.在任何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或社会互动能力出现退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