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大学的雪莉·盖勒说道:“对一些孩子来说,咬咬大拇指,抚摸一阵毛毯,或者坐在妈妈的膝上听一个故事就能平静下来,而另一些则可能需要尖叫一阵,如果尖叫能够阻止他们把东西砸坏,尖叫也行,因为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镇静下来的办法。”
但是,即使你以为你找到了孩子平静下来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在下个星期还是可能失效,当孩子在超级市场突然大发脾气的时候,你还是可能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我们在这儿就一些有经验的母亲与儿童教育专家来谈谈她们的秘诀。
1、抱紧孩子
许tuLaoShi.com多父母都知道把孩子包在襁褓里能使大哭的婴儿平静下来,“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大一些的孩子”,已有两个孩子的克莉斯汀·班尼特说道“比如,当孩子摔了一跤,擦破了皮的时候,他的安全感被粉碎了,因此她可能大哭大叫,你可以把她抱起来,轻轻地摇她直到她的肩膀松驰下来,这样,她的安全感会慢慢回来。”
2、让他用小拳头发泄
如果孩子发怒要砸东西,给他一个枕头让他打个够,幼儿园教师琳·菲利普建议:“或者给他一个塑料锤子,让他砸到他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愤怒为止。”
3、父母保持平静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最要紧的是父母不能发脾气。”辛格门博士说,“培丽亚是我们七岁的女儿,她常常会情感用事,有时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告诉她我需要离开房间静一会,我发现她已经到了能够宽慰自己的年龄,所以我告诉她感到悲伤或愤怒是正常的,然后我让她的愤怒自个儿慢慢地消失。”
小孩子常常需要向父母“借贷”平静的心态,孩子要平静下来之前必需把父母的平静内化,如果父母自己行为失控,孩子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4、倾听孩子诉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即使是一个小孩也应该有倾诉她感情的权利,我们三岁的女儿麦迪生,每次听到她十五岁的姐姐要她离开她的房间时,都很生气。南卡罗本纳州的海蒂·斯坦波尔·皮雅说,麦迪生会大声地叫道:“她叫我滚出去!”然后就大哭起来。我会认真地听她倾诉,因为她的感情的确受到了伤害。等她说完了,我就让她帮我准备晚饭或者做一些大女孩在家干的事,这样她就感到她受到了特别的对待。
5、使用纺织品与玩具
纺织品对有些孩子有特别的宽慰作用,特别是那些性格喜欢抱毯子或抱小猫小狗的孩子,试试看对孩子说:“你可以和这头毛茸茸的熊坐在一块,它会使你好受一些。”你可能会发现柔软的物品与抚摸它的感觉使孩子渐渐静了下来。
6、逗孩子发笑
“如果孩子着急的在地上跳脚,我们也跳脚。”班尼特说:“有时,孩子发怒发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我就参加她与她一块大哭,”我会说,“哭的好听,再响一些,我听不见。”用不了多久,我们两个就在一块大笑了,“但是,虽然幽默有时能拆除愤怒的雷声,你还是需要小心从事。在纽约工作的心理治疗专家大卫·舒马克勒说:“在有些情况下地把事情弄的更糟,孩子可能会感到你在取笑他,不把他当一回事,如果你发现这种迹象,赶紧改变策略,或者抱抱他,或者同情地听他倾诉。”
7、转移注意力
学步的幼童很想探索许多区域,如果被阻止的话很容易发怒,因此,不要火上浇油告诉他不能爬上餐桌,相反,转移他的视线,给他一些新的探索的东西,可能的话,走到门外去。“每次我把我19个月大的克莉斯蒂娜带到后园她都很高兴,她听着园中的鸟叫声就会完全忘记几分钟前使她大发脾气的事了。”佐治亚州的克鳃格女士说。
8、深吸一口气
告诉孩子深深吸口气可能使孩子更为愤怒,但是如果你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然后自己做几次深呼吸,他很可能会不自觉地模仿你的呼吸方式,不久,他就会冷静下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哭哭啼啼地闹个不停了。
不管你使用上述的哪些方法,还是使用你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知道你可能不是每次都能很快地让孩子平静下来的,“有时孩子需要发怒,”菲利普解释道:“有时他们发泄那么厉害,你只能让他哭,只是当心着不让他们伤害到自己,直到集聚起来的紧张被释放了,你才可能抱抱他们,轻声地安慰他们使他们好受起来。”
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你在护理宝宝的小耳朵时需要十分注意,下面就列举了五大正确的做法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1、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在讨论喂奶姿势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鼓管。
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如果是侧躺着喂奶,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和头部支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2、给宝宝清理耳垢需要去医院
前面我们说道,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
而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垢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软化的耳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3、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4、宝宝患了感冒、中耳炎时,不要坐飞机
在孩子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但是在宝宝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时候,最好不要坐飞机。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
5、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戴耳机
有些父母感觉MP3很时尚,于是也想让小宝宝“享受”一下。但是,因为宝宝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话,对于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害的。另外,耳机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里面,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时间长了,鼓膜很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听力下降。所以,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外放的方式,而且音量不要过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父母们都花了很多心思。可是,虽然你很用心,但也许方法是不恰当的。那么,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自尊心、自信心都有影响。下面,我们就要说一说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当孩子开始独自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Tulaoshi.com自尊心将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石。下列10条策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爱孩子。家长爱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更有尊严,更自重。多抱抱他、吻他、拍拍他的肩膀,别忘了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别敷衍孩子。如果他想跟你说话,你只要离开电脑或者关掉电视,回答一个问题的时间就够用了。眼对眼地看着他,以此来表明你是真的在听他说话。这对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有奇效,因为它传递了一个信息,孩子会觉得他在你的心目中是重要的、有价值的。
合理家规。给你的孩子定几条合理的规则,一些硬性的家庭规定会让他更有安全感。你可能要一遍又一遍地重申,但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如你所愿地遵守这些规定。
冒健康风险。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品尝一种不同的食物、交朋友、学骑自行车。尽管他很可能失败,但是不冒险怎会成功呢。所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独自去试验,克制着别介入。
允许犯错。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从错误中汲取的教训很有价值,能帮孩子培养自信心。所以,若是你的孩子把盘子放得太靠近桌边,结果翻了,那就鼓励他,想想下次怎么做才不会翻。这样,他的自尊心就不会受到伤害,他会明白,偶尔犯错是允许的。
及时祝贺和赞赏。每一天你都要努力对他好的表现、好的做法表示感谢和认同。享受着妈妈真诚的表扬和爸爸鼓舞人心的回应,孩子会觉得温暖、舒适,心里更受用。
倾听。如果孩子想说话,你就放下手里的活,认真听他说什么。孩子有了情绪,不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你要做的就是认可他的感受,并向他表明你重视他所说的话。如果你跟他分享你的感受,他将更有信心向你表露他的所思所感。
切勿攀比。“为什么你不能多学学你的姐姐呢?”诸如此类的评论只会让孩子备受煎熬,把他往羞辱、嫉妒、争强好胜上引。即使是正面的对比也同样具有破坏性,如“所有选手中,你最优秀了”,孩子会发现他与这一形象相去甚远。但是,如果孩子知道你欣赏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独特的人,他将更容易认识到他自己的价值。
献出同情心。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比不上他的兄弟姐妹或同龄人,那么首先你要对他表示同情,然后着重指出他的某一强项。这能帮孩子认识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势,也有劣势,他不必因为自己不够完美就自我否定。
多鼓励,少表扬。每个孩子都需要亲人的支持,他们都想从亲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我相信你,我知道你很努力。加油!”鼓励看重的是过程,表示你认同他取得的进步——而不只是他的成就。鼓励不同于表扬,前者奖励行为,而后者奖励人。表扬会让孩子觉得他只有把事情做完美了,表现出色才是“好”孩子。所以要慎用表扬,多加鼓励。
小编点评:做父母的我们,对待还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往往鼓励和支持的眼神会给孩子很大的勇气和力量。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阳光、健康、快乐。那么,请你纠正你的一些“错误”做法。为孩子的未来多加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