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拒绝孩子的“再一次”
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父母不愿意总扫孩子的兴,更不希望成为孩子眼中的“大恶人”。但是,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没完没了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许多家长发现,经过种种努力后,自己总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其实,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刚刚主宰了一小会儿自己的生活,享受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可是大人一声令下“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或者“就这些,再也没有了”,就要将他们自我掌控的权利夺走,想一想,他们又怎会乐意呢?
父母往往说到做不到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当大人宣布“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时,最终他们得到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也可能长达30分钟。他们意识到大人的立场并不那么坚定,因此,常常寄希望于发脾气、撒点儿娇、软磨硬泡、撒泼打滚,或故作可怜,让大人有所松动,而事实上,家长们往往也遂了他们的心愿。
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觉呢?
第一步:亮出自己的底线
与其给孩子一颗糖果,之后因招架不住他们的央求,而再给第二块糖果,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你可以吃两颗糖果”;与其告诉孩子该关电视睡觉,之后因经不住他“再多看5分钟”的软磨硬泡而妥协,还不如一开始就声明“你还可以多看10分钟”。妥协让步无异于奖励孩子依靠纠缠不休而达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应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线。
第二步:做好离开的准备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们该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还可以和表哥再玩10分钟。”在时间到之前你应该做好离开的准备,把东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完别。等10分钟一到,就对孩子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然后立刻抬脚走人。如果不这样,下次你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时,孩子很可能将你的话当耳旁风。
第三步:保持平静不妥协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耍五花八门的小把戏,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不要妥协。
如果孩子赖在地上不肯起来,不要理会他。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然后微微转身,装作要离开的样子,一般情况下,他会跟上来。
如果他就是不跟你走,你可以把他抱起来。此时应尽量保持平静,并将你的脸转向一边,不要与他面对面。不管他怎么尖叫和反抗,都不要理会,也不要计较他说“我恨你!我讨厌你!”之类的气话。
如果孩子更加激烈地反抗,那就给他一个“警告”,告诉他可能会面对什么“后果”。为了让这一招行之有效,“后果”最好是取消他很在意的某件东西,或者做某件事的计划,如提前15分钟上床睡觉,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玩最喜欢的玩具等等。
我敢保证,在以后应对孩子“再多一次”的要求时,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的。
与孩子巧妙谈性的方法
某儿童剧团演出,结果高朋满座,但也出现怨声连连。有些激动地父母甚至投书报社,指责该剧充满且陋地性暗示,根本不适合孩子观赏。
我无缘欣赏该剧,自然没有理由妄做评论,但这样激动,却让我联想起久蛰于父母心中地禁忌——性。
也许该剧真地具有浓浓地“性暗示”,但以心理及幼教地观点而言,这无疑也是壹种教育,壹种企图告诉孩子什么为“性”地想法。
好几年前,我辗转听到两则笑话:
孩子问:“我从哪里来?”
父亲心想,这怎么得,这么小就有性问题,于是神色诡异地回答他;“长大之后,你就知道。”
孩子听完之后、非常不解地告诉父亲:“为什么要等长大之后呢?人家小明很早就知道他是从台南来地。 另外壹个笑话是这样子地:
孩子问:“我是怎么生出来地?”
妈妈壹听这个问题,马上有点不自在,然后轻声地说:“因为爸爸送妈妈壹颗QQ糖、所以就生你。”孩子也记住这样地答案。
过不久,妈妈地朋友生小宝贝,孩子跟着—起去探望,当看到小娃娃之后,这个小孩马上回头问妈妈:“叔叔是不是也送壹Tulaoshi.com颗QQ糖给阿姨吃呢?”
这就是我们典型地性教育方法。
12
怎样巧妙的对孩子说“不”?
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满足,迁就和顺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实际上是助长他们的“自我为中心”,这种自我意识的无限膨大,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完全不懂得对父母的感激,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父母要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可以为所欲为,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一个不曾被拒绝的孩子长大后是经不住挫折考验的,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应施以理智的爱, 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也就是说我们要狠下心来,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言出必行
我们对孩子承诺的一定要兑现,对孩子禁止的一定要坚持!
以理服人
首先,每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时,父母应当亲切、耐心地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就给以满足。
但合理的满足一过头,也可能变成不合理,因此父母必须一是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另一方面,即使是合理的要求,父母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才能换取这种满足。所以,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后,也应当真实地告诉孩子,父母为了满足他的要求付出了哪些劳动,以便让孩子在愉快的时候,也知道劳动的艰辛,从而培养体谅父母的情感。
在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把拒绝的理由明确的告诉他们。
坚持进行冷处理
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应当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慢慢平静下来,并要耐心严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他的要求不合理。
当孩子不听劝告、示威性地反抗时,父母既不应妥协,也不应暴跳如雷,而应冷静严肃、态度坚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后,往往会以哭闹来要挟,我们必须要冷静的先简单说清楚你拒绝他们的理由,然后做自己的事情,对于他们的哭闹行为不予理睬(不过,我们要留意他们的安全,还要控制我们自己不要让孩子的哭闹声变的心烦意乱的去哄劝他们)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除了可以给孩子语言上的告诫外,还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不稳定的心理特点,巧妙的吸引到别的事情上,是他们不知不觉中放弃他们原来的行为和愿望。注意事项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父母只要保持冷静,而不被柔情所左右,就能够想出有效的对策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会慢慢提高。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拒绝一定要前后一致。拒绝不是因为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一个让孩子对周围环境、对行为规则进行认识的好的教育机会。一个不曾被拒绝的孩子长大后是经不住挫折考验的。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应该狠下心来理智的爱他们,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子成长变化很快,一味的事事顺从孩子,孩子以为父母会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以为父母可能有些怕他们,所以,他们想怎样就怎样,有时甚至会根本无视父母的存在,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的变得自私自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巧妙应对孩子的情绪语言好方法
巧妙应对孩子的情绪语言好方法案例:2岁的军军最近特别喜欢去附近新开的玩具店,在那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展台上的小火车。可那天刚去玩具店,什么都还没有玩呢,他突然就不高兴起来,暴怒得脸都红了,大声囔囔,想说什么又说不明白。这时,军军妈妈蹲下身来,和儿子保持同一视线,就用他最能理解的方式和口气对他大喊:“你现在太激动了!你想玩火车、你不想回家!你再说不走!是吗?”说这些话时,军军妈妈显得对儿子特别关注,并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没想到,孩子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专家点评:军军妈妈与儿子平视,并且用孩子语言进行沟通的方法,常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想听妈妈究竟说了什么。持续关注可能比语言更有力量,声音里传递的情感指数常会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明白你的真实用意。研究发现,安静的、善解人意的孩子对情感指数要求要比容易暴怒的孩子低。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这个方法需要反复操练,才能使孩子很快从疯狂的状态中回转过来。
小孩多用右脑生活
医学研究显示,tulaoShi.com成人惯用左脑解决问题和进行语言表达,而孩子更多的是用右脑生活,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完成右脑的“看”和“认识事物”的任务,却无法完成左脑的用“语言表达感受”的任务。所以,他们越生气,左脑反而关闭,只能原始地用本能表达:哭泣、踢打、尖叫等。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父母尽管努力地用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根本听不到父母在说什么。任何耐心和温柔的劝诫也无法在他的大脑里留下痕迹。
提示:如果父母能学会使用孩子语言,必要时与孩子一起喊叫、抗议等,孩子会更能理解,这样父母就和孩子之间有了可以共同沟通的解码器了。
用孩子语言来应对
2岁的孩子很矮小,也很脆弱,又不太会说话,只有让这般大的孩子知道父母能明白他要干什么,才能够得到他的信任。而要想做到这样,父母就应该把孩子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这是很考验妈妈能力的一个技巧:从声音、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都必须跟孩子当时情绪的激烈程度相匹配。当孩子意识到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那么眼泪和尖叫就会在几秒钟内停止。一旦他能平静下来,就可以开始解决问题了,如从小火车上转移他的注意力,解释为何晚饭前不能再吃零食了,告诉他不能抢别人的玩具等等。
提示:如果孩子很生气,那么父母表现出的生气程度只要掌握在他的1/3就够了。千万不要和孩子一样扭曲面孔、攥紧拳头,甚至做出挥拳要打的样子,这是很不妥的。因为蹒跚学步的孩子右脑非常发达,对非语言的行为有很强的理解力,如果父母反应过度,就可能刺激他。所以还是蹲下身子,用最简单的语言对他喊:“你太激动了!”并大声地重复5-6遍就可以了。
其他应对方法
表扬:每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就在他的小手背上或者衣服上贴一个小贴画,每天晚上睡觉前数一数贴画的数量;或是让孩子在无意中听到妈妈对他的表扬,其效果要比直接对他的表扬要增强5倍。总能发现孩子好的表现并及时表扬,就能避免孩子出现异常行为。
装傻:如果父母偶尔表现得比较愚笨,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当孩子自我感觉口良好的时候,他就会很自然地更加合作。譬如和孩子摔跤,可以让孩子轻易地把你摔倒在地,然后乞求他给你一样他的宝贝东西,这件东西孩子肯定不想给你。可能这时他只能以笑来应对你。
10个惩罚孩子的巧妙方法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12
应对孩子性别好奇感的巧妙方法
在孩子两三岁时,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好奇,想知道男孩和女孩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时,父母该怎么做才好呢?
案例:玲玲今年2岁,平时胆子很小,尤其到了晚上,妈妈如果在她没有睡着前离开了她的房间或是关了灯,就会吓得大哭起来。妈妈总对她说,要学男孩那样勇敢点。
玲玲发现经常来她家玩的隔壁小哥哥,胆子确实比她大,但他没有小辫。玲玲便以为,只要自己把头发剪短了,就会成男孩,胆子自然就会大起来。一天,她天真地对妈妈说要剪掉自己的小辫,并且要把头发剪得跟那小哥哥一样,很短很短,自己就一定会勇敢的。妈妈听后真是哭笑不得。
性别差异:后天逐渐加大
专家们曾经一度认为,是男性和女性激素“构成”了大脑。但是通过对未出生的老鼠大脑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激素起作用之前,男性和女性基因在数量和类型上就存在差别。但那并不意味着男女之间的差别就此成为定数,加拿大有关研究发现,男孩生来就比女孩活跃,这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以及其他社会因素也在不断地鼓励并加大这种差别。
提示:男孩的大脑要稍稍大于女孩,但女孩左右脑之间的联系却更为紧密。两种性别都能够有效地利用大脑的不同部分,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女孩的语言能力、感官发展以及认知能力会发育得更快些,男孩发育稍晚,但在涉及某些视觉和空间感方面要超越女孩。
男孩女孩:各有模仿对象
通常,孩子都特别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这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什么是男孩或者女孩应该做的。女孩可能会学妈妈,在她的玩具厨房里玩得不亦乐乎;而男孩通常更喜欢那些玩具枪、单双杠等,或是学父亲的说话语气和处事方式。他们喜欢别人称他们为“大男人”和“勇敢的小伙子”等。当然,在孩子幼小的时候,这两种性别角色的模仿,也可能会有交换。
提示:如果看到男孩正在穿妈妈的高跟鞋玩,不必感到惊讶。有时孩子只是在模仿一个大人,并不一定是特定的男人或女人。只要孩子喜欢,就不要干涉他玩什么玩具或是游戏。不然,就有可能抑制他们开发各种不同兴趣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衣服或爱做什么事情。
中性玩具:适合此时孩子
孩子在3岁前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是模糊的,在他们心里,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有些神秘,所以他们会产生好奇,此时他们更在乎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玩具。如果父母借机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会有效地促进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然而,只是按照传统男女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会限制孩子的学习范围和途径,不但会增加孩子在选择上的麻烦,更有可能会限制了孩子的潜能,以及探索他全面性格特质的机会。
提示:让孩子慢慢了解性别角色,给他提供一些中性的玩具,让他们回到最自然本色的一面。父母可以在旁好好地观察和欣赏孩子所表现的特质和能力,并提供他需要的支持和空间,不要因为是男孩或是女孩而有所差别。
推荐阅读:
开展儿童性教育抓住五个时期
儿童性教育该避开的3个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开展儿童Tulaoshi.com性教育
12
与生气宝宝巧妙沟通的5个方法
问:我的小孩今年3岁,发脾气的时候,喜欢说“我不睬”,然后掉头就走,根本不听你的劝说,请问如何与他沟通,如何教育?另外,他在幼儿园里表现还好,就是学习和自由活动时活跃了点,爱带头乱跑,老师教育帮助时,对老师做出些攻击性行为,请问又如何教育?
答:你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正是他的情绪处在极端紧张的时候。在这个当口和他讲道理是听不进去的,这并不怪他。
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自己要冷静,否则孩子会受到你的刺激而更加生气。
(2)控制自己在孩子气头上对他也“不予理睬”,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和他讲道理。很可能当他慢慢冷静下来以后,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哪儿错了,这样,你再对他说点道理,他就能接受了。
(3)四岁的孩子是可以接受“语言的教育”(即说理)了,但要想一想,怎样把道理用最简单最具体的方式讲给他听效果最好。必要时可举几个例子,让他对比自己,从中受到教育。
(4)在给他讲道理时,也可以让他说说他的感受。他之所以发脾气可能是受到挫折、委曲、认为不公平、因为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以动手打了一个同伴等等,你可以针对情况和人谈话,有时还要安慰他呢!这样你们就会比较好地沟通了。
(5)有时可能通过讲故事、看图画书,间接地触及他发脾气的原因,这样来进行教育,效果会比较好。 另外,他在幼儿园表现还好,就是学习和自由活动时活跃了一点,爱带头乱路。实际上3岁的儿童刚刚接受集体教育,不是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一样的,有的可能安静些,有的却不能长时间地坐下来听课,有些跑动,是正常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集体生活经验的增多,会逐渐好转的,不用担忧。 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对老师做出攻击行为,我想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老师的教育帮助不得法,没有说到“点子”上,他不爱听;另一种是在家自由惯了,很少受到过阻拦和批评,到集体生活中,也跑来跑去,控制不了自己,老师说他,他就“反击”,没有规矩。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和老师交谈,把孩子的优缺点对老师讲,使老师对他的教育帮助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对于第二种情况主要要给孩子立点规矩,要他懂提以集体生活中不能随心所欲,乱跑乱闹。当然,由于他在家已经自由惯了,按规矩行事很困难,要多次反复地教,但也要有耐心等待。再过一段时间,他年龄大一点了、生活经验半富一点了,控制能力增强了,则守规矩成为习惯了,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能比较安静地坐下来学习的。 在教育过程中切忌打骂,因为你打骂他,他就会认为打骂是对的,只要他认为不如意,就出手打人、张口骂人、对老师也会如此。(茅于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