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家长可“一心两用”
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都需要后天培养,而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期。“一心两用”的条件是,其中一件事是孩子较熟悉又较简单的,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注意力。
理由
孩子未来做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同时把握全局、通盘考虑。比如开汽车要留意地形、注意路上的环境和行人、还要关注红绿灯的变化;弹钢琴时,眼看琴谱、耳听琴音、脚踩踏板,大脑则要分析、判断音乐的节奏。学会“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就能很好地应付。
好处
研究表明,在“一心两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在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也有出色的“业绩”;而且,大脑反应快、身体协调性好、记忆力强、富于创造性。
实际操作
1岁: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说话;一边学走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儿歌,一边玩游戏。
2岁:一边学儿歌,一边双脚跳;一边唱歌,双手一边有节奏地舞动;一边听故事,一边做动作。
3岁:一边自言自语讲故事,一边给娃娃穿衣服;一边涂鸦,一边听音乐;一边拍球,一边和小朋友说话。
4岁:一边走平衡木,一边数数;一边捏橡皮泥,一边唱歌。
5岁:一边滑轮滑,一边数数;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一边(m.tulaoshi.com)折纸,一边听歌。
6岁:一边穿珠子,一边和小朋友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背诵唐诗;一边弹钢琴,一边唱歌。
家长要做好三件事
1、首先要鼓励孩子多读书,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及其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合适的书籍。
2、提供图书后,还要督促孩子读书。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书,多和孩子交流图书的内容,以培养孩子的兴趣。
3、要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氛围。可以考虑在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提供安静的读书环境,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
不同年龄段选不同的书
孩子9个月时,就会对图书产生兴趣。
1岁左右,孩子能够说话了,家长就可以给他提供以图为主的儿童图书,并陪伴他阅读。
1岁半后,孩子会有读书的愿望,家长为其增加图文并茂的图书,并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让他学习复述。此时期以童话故事为主。
2岁以后,孩子逐渐有识字的愿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编构故事,让孩子学会描述,更多地通过读书学习说话。
3岁后,让孩子学会独立阅读,以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书为主;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读,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并准备一些读书用的桌椅等。
小学低年级仍以图文并茂的书为主,在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故事、英雄模范故事、寓言故事等;小学中高年级则以文字为主,增加历史故事、科幻故事,可以涉猎古典名著的简写本。
初中后,可以更多地看一些中外名著,甚至中英文对照版本,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有思想的连环画、卡通画。
孩子各个时期要读的书,都应注重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不妨建立“家庭读书会”
最关键的一点,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和读书的氛围。
孩子3岁起,家长就要为他创造独立读书的条件,准备一张小书桌,一只可以靠着读书的小垫子,乃至一个小书筐。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读书,但到小学高年级后,就应让他独立阅读了。孩子较小时,还可以提议他大声朗读,去体会其中的意境。长大后,则可以根据体裁选择朗读或默读。
建议设立“家庭读书会”,或者利用早晚散步、郊游的时间,全家一起朗读诗歌、文章。所有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读书兴趣。
早教究竟是教孩子还是教家长?这一论题在某亲子网上引发了网友们激烈的讨论。到底家长们在孩子早教过程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需要注意哪些点?就此类问题,我们特意采访了源自澳洲的早教品牌——KindyROO瑞德探知学堂。该品牌的教育总监,儿童心理学专家杨淼女士告诉记者,“早教,教孩子,更应教家长!”
“0-3岁的早教更重要的是教会父母如何养育孩子,而非直接训练婴幼儿。” 杨淼表示,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早教应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早期教育不仅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教育父母。”在 KindyROO瑞德探知学堂,中心会要求家长每周至少带宝宝来上课一到两次上课期间,家长全程陪同。专业老师若看到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都会及时给予提醒,并把原理给家长解释清楚。
杨淼老师表示,0-3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都于此时“打桩成形”。3岁以前,宝宝的脑神经发育已经完成了60%。我们倡导的是在此阶段尽可能的通过合理的外部刺激促进宝宝的脑神经发育,最大限度的避免宝宝未来在学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学习障碍。在教学中,我们会把这些理念传递给家长。家长认可了这些观点,并在家庭不断温习在中心学到的东西,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竞争压力大,他们通常把教育、喂养宝宝的任务交给祖父母或保姆。这部分人群在育儿观念、喂养方式及教育方面都需要革新。我们现在也在做大量的公益讲座,传达专业的早教理念,帮助年轻的父母和家人统一育儿知识。”杨淼老师告诉我们。
多数网友认为,父母在早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乐乐妈说:“我周围朋友的孩子有不少都在上早教,我平时也很注重收集早期教育方面的信息,但单纯从网上获取育儿知识显然不够,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交给专业的国tulaoshi际早教机构。”
何绍清说:“儿子乐乐今年三岁了,我经过这三年多来的摸索体会,认为不一定非得让宝宝进早教班,其实父母就是宝宝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宝宝的成长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和宝宝玩的时候就尽量和宝宝多说话,哄宝宝睡觉的时候也会哼唱一些幼儿歌曲、唐诗等,不要以为宝宝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宝宝的记忆力是超惊人的。”
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网友谢楠毅然成为全职妈妈。她说,为了帮助孩子早教,她到处听早教讲座,上网搜集资料,带孩子上早教班,大量学习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修养。“除了周末上早教班外,每天仍按计划在家对孩子进行早教,老公闲时也会和孩子一起亲子同读圣贤书、到大自然玩耍……效果让我们很满意。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生性活泼的儿子对陌生的西方社会充满了新奇感,而纽约是一座特别充满性色彩的城市。不用说曼哈顿四十二街有臭名昭着的红灯区,就是儿子每天上学要经过的那些性用品商店就足以让她担心:橱窗里的展示一览无余,赤裸裸的男女亲昵画面令她这个过来人都脸红心跳。
她的担忧或许不无道理。儿子进中学后不久性格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仅言谈举止变得较以前深沉,一向不注重外表的他还开始认真拾掇自己,每天都要用洗面液涂抹脸部的痘痘。显然,步入青春期的儿子开始在意自己在女同学眼中的形象了。她早就听说美国中学生“早恋”现象司空见惯,从老师到家长均不干涉孩子的恋爱自由。但她仍时不时提醒儿子,现在是读书的年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一天,儿子带回了一份学校给家长的通知,说周末学校有一堂性知识教育课,内容包括避孕和预防性病。通知上注明,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听课,必须在回执上签名,将来孩子如果发生了堕胎、艾滋病 等,家长不可指责学校教育不力。通知末尾说欢迎家长到校旁听性教育课。早就想到儿子学校“侦察”情况的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原以为性知识教育课的气氛会严肃而拘谨,可结果并非如此。上课开始,那位漂亮的年轻女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SEX(性)”,然后面带微笑地问大家:“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性’这个字时,你们想到了什么?”她没料到老师会对涉世不深的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个满头卷发的男生第一个发言:“‘性’让我想到了遗精 。”立刻就有人笑出声来。一个略带羞涩的女生轻声说:“‘性’让我想到了怀孕。”她看见好些同学都在窃笑。一个黑头发的亚裔男生冷不丁冒出一句:“‘性’让我联想到做爱!”教室里马上骚动起来,好多女生的脸都红了。
这时,一个体魄健壮的黑肤色男生瓮声瓮气地说:“‘性’让我想到了一丝不挂的女人……”话音刚落,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有几个同学将笔和本子朝他扔了过去,教室里像开了锅,她瞥见儿子也笑得十分开心。
接下来,孩子们继续无所顾忌地发言,他们的想象力是那样丰富,年轻女教师不停地在黑板上写着:“做爱、姿势、流产 、接吻、性感……”一些平时大人都觉得难以出口的词被孩们说出来,完全没有羞涩和龌龊的意味。
教室安静下来后,女教师看了看满满一黑板的词汇,皱着眉头说:“你们说了这么多,唯独漏掉了一个与‘性’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东西……”
孩子们窃窃私语地猜测起来。这时,女教师转过身,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了“LOVE(爱)”!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爱情!”女教师的声音充满感情。“‘爱情’是两性之间最圣洁最崇高的感情,缺少爱情的‘性’是最没有灵魂的躯壳!人们在大谈性感、快感时,却忽视了‘性’是要以‘爱’为前提的。生活中的早孕、随胎、性病等,往往是由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导致的……”
女教师的话极富感染力,刚才还嬉皮笑脸的孩子都变得庄重起来。接下来,女教师告诉孩子们,性爱 没有下流之说,也没有罪恶性,它是自然的、美妙的,但中学生过早涉足性生活对身体和学习都不利,发生意外妊娠和堕胎是十分痛苦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最后,女教师播放了一张介绍避孕方式的碟片,孩子们看得格外认真,那种专注的神情就像在看一幅数学三维图。
课后,她与儿子的班主任聊了一会儿。当她向老师打听儿子在班上是否交了女朋友时,那位高鼻凹眼的洋老师有些吃惊:“很遗憾,我从不过问学生的隐私。您儿子很优秀,如果有女孩爱上他是很正常的事。”她赶紧解释说自己是担心儿子过早恋爱会影响学习。洋老师连声说“No”,并振振有词地开导她说:“恋爱会使你儿子变得更聪明,更自信,家长的责任只是告诉热恋中的孩子应如何避孕!”
离开学校回家的路上,在地铁车厢里,她又看到了一则广告宣传画,画面上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上面的广告词却令人费解:“If you do, do it right。”(如果你要做,就要做得正确)再往下看才恍然大悟,一行小字是:“请别忘记使用安全套。”
如果说她曾经担心儿子在纽约“性海”中会迷失方向,那纯粹是杞人忧天。在美国性文化的背景下,经历了性启蒙和青春期性教育的儿子对“性”已能够泰然处之。
“性爱”在儿子心目中是自然而美妙的,毫无神秘羞耻可言。在充斥着色情诱惑的西方社会里,儿子以一颗平常心理解了“性”,他以成熟健康 的性意识克制了青春期的生理躁动。
● 该如何预防初次性交大出血的出现
网友经验网友说: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排卵,通常有3个办法: 1、看白带拉丝(拉丝——子宫颈分泌大量蛋清状透明的能拉成长丝的分泌物,是由于雌激素到达高峰的结果) mm们回想下,自己是不是发现过白带有拉丝现象?透明的,拉丝越长,说明排卵功能越好。通常的排卵会发生在拉丝后的二、三天内,如果发现自己有拉丝,就说明危险期来了,如果要嘿咻的话必须做措施!!! 2、用排卵试纸 这个方法比看拉丝准多了,有了拉丝现象,到底马...查看全部网友说: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2)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已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了,她很快成熟起来,画小红花的奖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最主要的是圆圆个性、思想、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良好状态,我们更注重的是和她的交流沟通。所以她上初中二年级以后,小本基本上就再没记什么,很自然地停下来了。 现在圆圆上大学了,“记功簿”已成为我家的一件“文物”,成为她幸福成长的见证。我们感觉,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查看全部网友说: 萧望野老师灵性教育工作坊感受(一) 初见萧望野老师,瘦瘦小小,衣着简朴,恬静的坐在那里,面带疲惫,眼睛却清澈。 如果说看那美的书,让我感觉到了美好和莫大的吸引力,但是参加萧老师的工作坊,以及和萧老师的交流,却让我感觉到了震憾。 萧老师让我想起《问中医几度秋凉》里女主人公描写的中医妈妈,同样有着纯净如金子的心,同样有着能穿透本质看到真相的智慧,同样的朴实真诚瘦弱,同样的灵性,同样的心有大爱,同样的...查看全部一个三岁多的女孩喜欢把脚踩在椅面上,妈妈在旁边提醒,“宝贝,把脚放下去。”女孩把脚放下。没过多久,女孩又把脚踩上去,妈妈又提醒,“宝贝,不能把脚放在椅子上,妈妈说过多少次了,鞋子太脏,待会儿椅子不能坐了。”女孩条件反射似的又把脚放下,可没过多久,女孩的脚又踩上椅面了……
有个5岁男孩胆子较小,不敢冒险,不敢玩游乐场的任何一种游乐玩具。妈妈觉得这样不像个男孩,男孩就应该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某日,一家三口到公园玩,妈妈鼓励男孩去玩公园的游乐玩具,男孩不敢。妈妈再鼓励,说:“你是一个男子汉,要勇于冒险,你看人家小女孩都敢玩,要不,爸爸妈妈陪你一起玩?”男孩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妈妈失去耐心,强行让孩子玩了一次。男孩在痛苦中玩了一次,后来更加不敢玩大型玩具了……
以上是两位妈妈“纠正”孩子缺点的两幕情景,妈妈们的道理都没错,可是教育效果却很糟糕:女孩照样踩椅面,甚至踩得更频繁;男孩照样胆小,甚至比以前更加不敢冒险。为何给孩子说理却说不通呢?面对孩子的缺点或不良习惯,我们该怎么办?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感到反感,要么孩子会公然作对,对大人的说教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说教无效的原因。对孩子的“缺点”或“不良习惯”,一次次的说教实际是在提醒孩子:你胆小,你踩椅面。这样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行为。
好的、有效的教育是不露痕迹、“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也是一个胆小被动孩子的转变。这位妈妈是大学老师,2009年12月给我发来一封名为“令人担忧的图图”的邮件:
“我女儿图图2岁10个月,胆子比较小,有点偏内向型。对不熟悉的人和环境,开始表现得比较羞怯,玩上半天才会熟识起来。比如说,这个周末带她去儿童乐园,里面的小朋友很多,其实她很喜欢里面的东西,但就是有点怕,不敢去玩。等过了半天,兴头才表现出来。这个时候要有大人陪着。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来玩,她就会主动跑到家长身边。平时,在小区坐滑梯也是这样,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她就不愿意上去滑,不会和别人争抢。
“图图在幼儿园并不开心,老师说她在幼儿园一直不太吭声,也不主动去和小朋友玩,也不喜欢幼儿园的玩具。和一两个小孩子玩的时候,挺好的,就是集体活动不太乐意(我估计她很想参加,但是不敢参加,或者不知道怎么参加)。图图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的,但就是不太爱说话,只有老师问她的时候,她才说。”
在跟图图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孩子是不惹事的类型,他们对孩子保护得比较多,遇到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会立即介入。而幼儿园老师由于害怕孩子被抓伤对家长不好交代,也是一发生冲突就立即介入,所以孩子几乎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抢,因为拉不下面子去说别人,图图妈的做法是让孩子谦让,这种“不公正”的做法让孩子觉得委屈和受伤害,因而变得更加退缩。
我建议图图妈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社交圈子,大人少介入,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的能力。小朋友抢孩子的玩具时,要鼓励孩子想办法拿回来,不要顾及面子,维护规则的公平最重要。同时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胆小”之类的字眼,也不要急于让孩子主动和别人交往,以免给孩子压力。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胆大”的行为时及时肯定。
1个月后,我看到了图图妈的反馈:“今天带图图去玩,3个小朋友一起在玩滑梯,图图表现很好。当前面的小朋友准备躺在滑梯上睡觉时,图图有些着急,但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向妈妈求助或者自动退下来,而是在那里跺脚,以提醒她的小同学(同一个托班的孩子)。一会儿,在孩子奶奶的招呼下,那孩子自己滑下来了,图图也很顺利地滑了下来。这点变化tulaoshi.com,给我带来些惊喜,图图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式,变得大胆些了。但这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我会失去耐心,告诉她‘应该自己去做!应该和人家打招呼’……但效果并不好。也许,家长可以做的是相信孩子,并给予更多的交往机会,关注她好的一面,忽略她弱的一面。时时提醒孩子‘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等于在暗示孩子‘你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这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孩子就会成为自己所说的那个样子,我还是要多培养自己的耐心,耐心!欲速则不达!”
图图妈真是一个有悟性的妈妈,她意识到了必须“关注其好的一面,忽略其弱的一面”,这样好的一面被强化,好的一面的“面积”便会越来越大,覆盖掉弱的一面。反之,如果时时提醒孩子“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弱(坏)的一面被强化,弱(坏)的一面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覆盖掉好的一面。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出现打人、吐口水等“不良”行为后,如果家长大惊小怪、或哈哈大笑、或气急败坏、或一番说教,总之只要家长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孩子就会越来越起劲,哪怕家长厉声喝止,孩子也会继续其恶作剧似的行为。如果家长忽略他的行为,就当没看见,孩子搞两下,索然无味便罢休了。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五岁多的女孩芳芳,只要闲下来就喜欢吮手指,经常把手指咬出血。她妈妈急得不得了,想了很多办法,讲道理、打骂、涂苦药水、戴手套等,都改不了这个习惯。有一天她碰到我,发愁地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吃手,手都啃出血了,这可怎么办呀?”我对这位妈妈说:“孩子吃手是表象,本质是缺乏安全感,要完全纠正这个行为,就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你的这些措施都是对孩子行为的一次次强化,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加强她的行为。”芳芳妈说:“那我怎么才能改掉她这个坏毛病呢?”我说:“首要的肯定是建立安全感,这个命题很大,父母需要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让孩子和你们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碰到孩子吃手的时候,不要指责,不要提醒她‘不吃手’,轻轻拿开她的手即可。然后以她感兴趣的活动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平时找事给她做,不让她有闲下来发呆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活动上面,就会减少吃手的行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她的这个习惯,以免强化她的行为。养成一个习惯容易,要改变一个习惯难。改变一个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可以改变的,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没多久,芳芳上小学了,也不知这个习惯到底改了没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妈妈仍然是以前那样的方式,这个习惯是改变不了的。
我的小侄女晓晓喜欢一边捻头发,一边做吸吮状,这个习惯导致她形成了“地包天”,即下面的牙齿包在上面的牙齿外面(正常情况是上牙包在下牙外面)。经过牙齿矫正后,医生叮嘱,必须改掉吸吮的习惯,不然换牙时还会形成“地包天”。晓晓的这个习惯本来不是太严重,仅仅是在显得无聊的时候偶尔为之。我妈心情急切,唯恐晓晓的“地包天”再次复发,每当晓晓捻头发的时候,她就大声喝止“别捻头发”“怎么又捻头发了”,有时还打晓晓的手。在奶奶的“监督”之下,晓晓越发紧张,捻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从以前的偶尔为之发展至时时刻刻都举着手捻头发!
重点提示: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感到反感,要么孩子会公然作对,对家长的说教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某个弱点或不良习惯,一定要记住“教育无痕”四个字,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说教太多孩子听不懂,就算听懂也接受不了。不要提醒,因为每一次提醒都是一次强化。我们要忽略掉孩子不好的一面,善于发现孩子好的一面并给予大大的关注,这样好的一面就会慢慢放大,覆盖掉不好的一面,孩子的缺点和不良习惯将慢慢改变。
家长应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从孩子开始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该逐渐教会孩子,当遭遇不测而父母不在身边时,如何让自己转危为安。以下假设的几个场景以及应对方法,供父母参考。
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应对方法: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很自信地一个人走了。茵茵边走边玩,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