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何时开始?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压力做了令父母伤心的事情,我想请问专家,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教育要从多大的小孩抓起?具体有哪些做法?谢谢!
专家解答:孩子从一个稳定,有规律的生活中,从父母的爱中感受到支持和安全感,并建立自信心,这些是孩子勇敢面对挫折的基础。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注重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自主活动给与支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提升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耐性。【http://ask.yaolan.com/question/0903151612289e3c9d70.html】
如何对女儿进行挫折教育?女儿自尊心特别强.这学期结束,幼儿园评奖她没被评上,当时就扑在我怀里大哭一场,好象不能接受别人比她强的事实,告诉她坚强点下学期努力改正缺点,一定能评上,她还是好长时间不能接受.原来她的性格就比较内向,经过这次事件好象更自卑了,我该如何开导她?
专家解答:孩子没有被评奖,感觉难过,用哭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随着哭泣的行为被化解了。在孩子成长的生活中会不断遇到挫折和烦恼,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也随着情绪的变化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的认识,家长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给与陪伴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孩子不能承受。家长太多的言语会影响了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加重了孩子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家长在平时注意观察孩子,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发展乐观向上的态度,孩子的情绪会随之转移的。【http://ask.yaolan.com/question/080705134608cc2e3c75.html】
挫折教育就是一味地打击孩子吗?
专家解答: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家长们应该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治疗”。
第一阶段:培养孩子的信任感。
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格外的照顾与养育,家长应该积极的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人及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感觉,为与孩子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适用年龄:1~3岁,幼儿阶段。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
适用年龄:3~5岁,幼儿园阶段。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阶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龄:5~6岁,学前阶段。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http://ask.yaolan.com/question/110510134122302e3851.html】
我儿子快到入园的年龄了,可是有一次我带他去游乐园玩,他却和一个小朋友因为一点事,想打架,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期付他怎么办,我该怎么教育他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孩子呢?
专家解答:2岁的孩子逐渐有了自主意识,没有明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遭到拒绝时采取攻击的行为很正常。在上幼儿园以后孩子在团体中学会与人相处,会本能的采取很多方式,也可能会和同学打架,家长不要担心,让孩子自然的在同伴中建立关系,保持友谊及解决冲突,学会竞争和合作,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就好了。孩子对攻击行为的利害并不了解,如果他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家长可以告诉他,打人不对,被打得小朋友会疼痛,希望他不要打架,应该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如果担心孩子受欺负,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小朋友欺负他,要学会避开,并告诉对方不要打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教育子女避免用打骂的形式,多和孩子讲道理,并关心他的情绪,孩子会模仿家长的做法与小朋友友好相互。【http://ask.yaolan.com/question/080323171824ace37015.html】
相关阅读: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挫折教育 宝宝的必修课、真正的挫折教育要注意6点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就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tulaoshi。
非但如此,相比其他幼儿而言,这些幼儿还是幼儿园里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幼儿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幼儿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对儿童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谈几类常见的幼儿交往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问题描述 不愿交往
有些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幼儿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三。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应以幼儿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幼儿“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幼儿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幼儿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家长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家长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幼儿“壮壮胆”,当幼儿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家长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大约在3岁以下)不愿交往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处在“单独游戏时期”或“平行游戏时期”。但3岁以后,幼儿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家长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原因。除此之外,家长应考虑“自闭症”的可能,不要讳病忌医,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治疗。 12
1岁半
宝宝挫折:不会自己吃饭
给他一个小木碗,一个木头勺,把他抱到特制的婴儿高椅上,鼓励宝宝自己吃饭,他会吃成什么样?大花脸儿、满脸饭粒,桌上和地上撒的饭菜都可以画地图了;有的宝宝没吃到嘴就翻了碗,哭着要妈妈喂。还有的宝宝如使铲子一样使木头勺子,吃得那个别扭,吃到凉,饭也没浅下去多少,怕宝宝吃冷饭胃不舒服,妈妈也妥协了。
对策:先吃“手抓饭”,后用勺吃饭,建立宝宝自己吃饭的自信心。一开始,妈妈和洗净宝宝和自己的手,对面坐下,妈妈先示范如何吃“手抓饭”。此时宝宝宜吃将青菜、香菇、肉丁或猪肝泥拌在一起的混合菜饭,饭要煮得不软不硬,易于捏成小饭团送到嘴里。妈妈也可在这一阶段准备易于用手拿取的蒸制食物,如菠菜鸡蛋香菇蒸饺,菜瓜泥猪肉蒸饺,小块的蒸南瓜、蒸山药、蒸紫薯等,以丰富的色彩吸引宝宝。等宝宝满两岁后,可教他如何用勺子,可以准备多种漂亮的木头勺供他挑选,考虑到宝宝吃饭慢,妈妈可以将一顿饭量的1/3盛到他碗里,吃完后再给,这样可以赋予宝宝“我吃完了”的阶段性成就感。
1岁8个月
宝宝挫折:上下台阶
超过一岁半,路走得越来越稳,“出门去”就成了宝宝最想做的事,你要是抱他,他就会在你的腹部踢蹬着两腿:“宝宝自己走!”但把他放下来自己走,就会面临大挑战——再平整的台阶他也不敢自己上下,商场或饭店门口的台阶、市民广场上的台阶、过街地下通道里的台阶,都是他的畏途,他会一再紧抱着你的腿:“妈妈抱!宝宝怕!”踏上台阶的勇气就这么难以积攒吗?
对策:先找爸妈一同出门的机会,让宝宝站中间,爸妈一人拉着他的一只手,不要跟他说上台阶,跟他以“手拉手,荡秋千”的方式荡上上一级台阶。以此近乎游戏的方式来消除宝宝对台阶的恐惧感后,再拉着他的手,蹲下来,教他上台阶的方式:“右脚上台阶,左脚跟上来,找到好伙伴;右脚再上台阶,左脚再跟上来,找到好伙伴……”要先教如何上台阶,然后再教如何下台阶;要先学会上浅台阶,再学会上中等陡度的台阶,要有耐心,对宝宝的每一点突破都鼓励。
2岁
宝宝挫折:倒水喝
这个年龄的宝宝运动量开始增大,出汗多,时时感到口渴,也对家里的饮水机出水龙头感兴趣,要是不小心打开热水龙头被烫到过,倒一杯水喝也成了畏途。有的妈妈为了安全,严禁宝宝尝试倒水喝,以至于宝宝上了幼儿园,照样不敢倒水,口渴就熬着,熬到唇上都起皮儿。
对策:不管是从解决宝宝好奇的角度,还是解决他的口渴问题,都应当教他自己倒水,办法很简单:给宝宝准备一个摔不破又轻巧的木头杯或竹节杯,口径要大,教他认识蓝色的冷水龙头和红色的热水龙头,教他先把杯口对准蓝色笼头,放小半杯冷水;再把杯子移到另一边,对准红色笼头,放到大半杯水,尝一口,是不是温温的正可口?要对他解释为何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这样万一宝宝中途泼在身上,也不会烫到了。”
2岁半
宝宝挫折:扣纽扣
保育专家并不赞同宝宝穿拉链衣裤,铜拉链太重,尼龙拉链很容易错齿坏掉,拉拉链时还容易夹到手指和皮肤,所以还得学会扣纽扣!宝宝一开始扣纽扣总是笨手笨脚的,妈妈会替他扣,说宝宝的手部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好,其实两岁半正是手部小肌肉的加速发育期,学习扣纽扣可以锻炼小肌肉的控制力和灵巧度。
对策:妈妈准备一块布,上面从大到小锁好3个纽扣洞,给宝宝一把五颜六色的纽扣,让宝宝玩“纽扣钻洞洞游戏”,凡是钻过纽扣洞的纽扣扔在另一个碗里;都钻过了,有奖;可以逐渐增加钻过纽扣洞的难度,如规定从大纽扣洞里钻过的纽扣只能有三个,从中纽扣洞里钻过的纽扣只能有五个,其它都要从小纽扣洞里钻过……这样慢慢让宝宝适应纽扣大小与纽扣洞的匹配度,最后再在衣服上实践。一开始,宝宝会把纽扣扣错位,妈妈要给他一面镜子,让他学会把两襟抚平,为每个纽扣洞找到它的纽扣伙伴,再从下到上一一扣起,这样就不会扣错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3岁
宝宝挫折:上下自动扶梯
宝宝越来越重了,妈妈要是拎着大小购物袋,背着背包,还要腾出手来抱着宝宝上下商场或通往地铁的自动扶梯,是很够呛。怕宝宝被自动扶梯“咬伤”?如果从小没有教他乘坐的规则,这种可能性到十岁都存在。
对策:先教宝宝乘坐上行自动扶梯,等他完全熟练后再教他如何克服恐惧,乘坐下行自动扶梯。提醒宝宝观察自动扶梯上的黄框,告诉宝宝只要不踩在涂黄的地方,就不会有问题。走上自动扶梯时,只要迈出一大步,站稳,马上就可以看到阶梯从面前一级一级冒出来,神奇极了。教导宝宝扶好扶手,够不着,拉住妈妈的手,别动就行;走下自动扶梯时,千万不要停留,要快步向前走,给后面下扶梯的人腾出地方。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3岁半
宝宝挫折:骑小自行车
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够到儿童自行车的踏板了,小自行车可以载他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你很快会发现,会骑自行车的宝宝不但身体的平衡能力变得更好;性格也变得更胆大和外向,交友的范围也更广。
对策:选购小自行车时,一定要购买轮径与宝宝的身高相衬的,千万不要因为想让宝宝多骑几年,买尺寸大很多的小自行车,这样不但宝宝骑起来吃力,加上大尺寸的小自行车自重更沉,万一翻倒在宝宝身上,也会造成损伤;另外就是要选购有可拆卸辅助轮的小自行车,宝宝刚开始学骑车时装上辅助轮,增加稳定性;可以给小骑手准备头盔、护肘、护腕,封他为“骑行侠客”,可以在家中客厅准备一个小舞台,妈妈假装需要拯救,让宝宝从另一头骑过来拯救妈妈;在宝宝骑行得很熟练后,可以拆掉辅助轮,开始自由骑行。
4岁
宝宝挫折:拧瓶盖
之前,宝宝要喝水喝饮料,都是妈妈帮他拧开瓶盖的吧。其实拧开瓶盖这个动作,可以大大锻练宝宝手指和手腕的协调性和配合度。
对策:准备几个白色的空药瓶,洗净,将长颈鹿或袋鼠、松鼠等可爱的动物图案拼贴在瓶盖的侧面到瓶身上,确保当瓶盖拧紧时,小动物是“合体”的;而拧开时,小动物可以和旁边的动物“换头”,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宝宝“旋紧——拧开”瓶盖的兴趣。等宝宝熟练后,就可以把饮料瓶子递给他自己拧了。有时宝宝会犯懒,撒娇说:“拧不动,妈妈拧!”妈妈可以假装拧一下,把瓶子交还给宝宝自己拧,你会发现,宝宝一使劲儿就彻底拧开了。
精彩推荐:宝宝对一些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还很肤浅,他们常常做他们想做的事而又不能成功,并且生理上也没成熟到可以独立做某些事情的地步。所以,他们经常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同时,家长常常对他们不成熟的独立意识、要求加以阻止,从而使宝宝经常受到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影响。那么,家长怎样对待宝宝遇到的小挫折呢?
分清轻重 —— 学习自己处理
面对宝宝遇到的挫折家长要分清轻重,宝宝自己能够处理的事情,一定要让他学着自己处理。如:自己摔倒了,自己站起来;积木碰倒了,不着急,重新搭tulaoShi.com …… 让宝宝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对付一切。
解决不了 —— 共同面对
有的挫折是宝宝一个人所处理不了的,家长要与宝宝共同面对。如:遭到同伴的粗暴行为和拒绝或发生争执,家长与宝宝要及时分析受到同伴拒绝的原因,与宝宝商讨和同伴交流的技能、发生争执如何学会谦让别人等。
遇到挫折 —— 平和对待
当宝宝遇到挫折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外显态度(如:声音、语调、表情等)要平和,不要大惊小怪,一惊一咋,本来很小的事,反而把宝宝吓坏,以为遇到什么大事了呢。
挫折使宝宝不断接受考验,也不断学会操作和处理事物,如果家长能够巧妙、合理地运用好宝宝遇到的挫折,会使宝宝越来越感到自己很能干,树立遇事我能行的自信心,为其今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为成人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小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提高宝宝情商,对宝宝一生发展都是财富。
实践证明,凡成功者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比如如何去感受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与合作等,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作为幼儿来说,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以下表现:能够安静地听别人讲话,理解、安慰和关心别人,喜欢和小伙伴玩耍等。这些能力需要家长耐心培养。家长不能错误地认为孩子天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如果家长不对孩子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孩子难免会发展成独来独往、唯我独尊的人,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会扭曲,并影响其他方面的成长。
案例一:
飞飞和龙龙为抢玩具发生争斗,结果飞飞被推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飞飞妈见了非常生气,把飞飞拉回家,限制其与同伴来往。
案例二:
静静妈对孩子可谓关怀备至,除了上幼儿园以外,几乎不离左右。结果有次,妈妈要去买酱油,静静不敢独自在家,妈妈说一会就回来,可静静就是不肯,非要跟着去。
案例一家长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慢慢形成内向、懦弱、孤僻的性格。案例二中,明明显然对家长过于依恋,家长在身边就没事,一旦离开其视野范围,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痛苦,不能独立处事。
由此可见,家长“感情用事”将引起孩子不擅社交,出现交往心理缺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愈发明显,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交往能力并加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