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制”到“自制”
低龄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家长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家规”了。
起初,孩子可能只是粗略地懂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即使不tulaoshi理解为什么,但是习惯成自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规”也应赋予更多的道德意义,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要注意,规矩不能太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建立合理的家庭制度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契约教育”。家长跟孩子定好规章制度,比如玩游戏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规矩一旦定下来就不许变动,孩子和家长都要遵守。当孩子行为不合规矩的时候,家长就要跟他讲道理,告诉他,他越界了。
循序渐进,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
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孩子缺乏自制力的时候,如:打坏东西、提一些过分要求等,父母应当宽容一些,粗暴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
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时,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奖励已形成的自制力
家长的奖励可能是孩子坚持的动力。
精神上,家长可以多赞赏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物质上,家长要注意奖励不要过于频繁,不能说“你今天要是能学习一个小时我就给你买件新衣服!”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制力带有表演性质,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
游戏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例如,让孩子充当哨兵的角色,跌倒了不许哭,站着也不许随意走动,再胆小或调皮的孩子也可以做到。
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心理学家把一群4岁的孩子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并告诉他们,有一些漂亮的花,孩子们马上就可以每人拿一朵。如果谁要是能等他办完事情回来再要,就可以得到两朵。结果,等他关上门走后,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见门一关,迫不急待地拿了一朵,而有的孩子能抵御诱惑,一直等着。
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用坚韧、顽强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孩子更稳重可靠,更能适应环境,更受人们欢迎。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则显得固执、孤僻,易受挫折,遇到压力易退缩,面对竞争就发慌。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m.tulaoshi.com)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作为父母,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法培养宝贝的自制力:
1、父母要为宝贝做出榜样
培养宝贝的自制力,并非父母口头上讲道理就行,应具体教他。例如,带宝贝去商场购物时,抗诱惑力差的宝贝见了玲琅满目的商品,可能会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该帮助宝贝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买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设法纠正宝贝见什么要什么的不良习惯,养成宝贝不为外物所动的自制力。宝贝经过一次次的“失望”,自制力就会逐渐提高。
2、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使宝贝自觉遵守规范,抵抗外界的诱惑
社会认知提示法是指在社会性认识(如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法律等)上给宝贝以提示和教育,使宝贝能够时刻想到他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例如带宝贝去超市,为防止宝贝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这时,我们就可以在超市门口对宝贝进行社会认知提示:“咱们说好了啊,你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今天我什么都不给你买,你只看看就行了。假如你看上了什么东西,回家后咱们好好商量一下再来买。”
当然,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最好“提示在先,奖评在后”,如果宝贝做得好,就可以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做得不好,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批评,对于稍大的宝贝还可给予适当的惩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3、通过趣味游戏训练宝贝的自制力
趣味游戏是宝贝特别喜欢的活动。而趣味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开展趣味游戏,可以使宝贝不断得到抗诱惑锻炼的机会,自制力得到明显的发展。例如通过玩“我们都是木头人”和“我是雕像”等活动,可以培养宝贝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宝贝的自我控制能力。
4、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控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宝贝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撒饭粒,摔倒了不哭等。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宝贝更加自制。
5、创设情境,进行抗诱惑训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方法1:宝贝弹琴前,父母对他说:“今天,我买了一本你特别喜欢看的《米老鼠》,你弹完琴,才能看。”待宝贝弹琴时,父母拿出书,故意放在钢琴上。
方法2:有客人来访,父母将宝贝喜欢吃的糖果、洗净的水果等摆在餐桌上,告诉宝贝:“现在不能吃,等客人来了才能吃。”
如果宝贝做到自制时,应给予表扬或让他得到满足。
人一生最大的难题,也许就是如何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要从事一项工作,人们需要机会,需要种种条件,更需要被称之为“素质”的那些内在而恒稳的因素,而注意力的培养占有重要地位。幼儿养成较好的专注能力,对其终身的发展是受益不尽的。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注意让孩子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书时,让孩子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玩具时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容易形成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
其次,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通过听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坚持每天给他讲故事,在讲之前向他提出要求,必须在听过若干遍之后,由他复述一遍,再讲给你听,并鼓励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复述完整。
第三,对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不要老是重复。有些家长对同一件事情或某一点要求总要反复交代,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于一件事要反复地听好多遍,才能听好。这样的孩子入学以后,听课会漫不经心,以为老师也会像父母那样重复地讲。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tulaoshi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控制外部行动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学习或做游戏时,不东张西望,不胡言乱语,不乱动,不乱摸等等。
最后,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孩子越小越不容易集中精力,因此,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时间上,要随其年龄渐大而逐步增加,开始可以要求5分钟或10分钟;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事情的难度和数量亦应与时间要求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