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让我欢喜让我忧(下)
昨天晚上,我看了社区主人发的帖子,说摇篮宝贝太少了。我就想说说我的切身体会。首先,我很担心宝宝的个人资料安全性。尽管我给宝宝在摇篮安了家,我还是有这方面的顾虑。有时,我的一些朋友问我:“你就不怕摇篮在未经你的同意下,出售或转让宝宝的个人资料吗?”这一问,我还真是不好回答。我建议摇篮拟订一个与此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告,消除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担忧。第二,摇篮宝贝主页其实还有待改进。很多爱好者并不能满足填写框框式的主页,而是喜欢拥有一个空间,当然是免费的,大小合适的,能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真正的个人主页。第三,摇篮在推出的今日宝贝和社区小明星,一定要公正公平才好,最好是从内容的质量上去把关,而不能从人气上片面的去评判,毕竟如匡匡的主页那样既有好的质量又有很高的人气的宝宝不多见。再有,匡匡今天发的帖子,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我觉得好的网站一定要是开放型的网站,只有这样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是大家向往的地方。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利就有弊。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利,而减少弊,那么,摇篮就得努力了,除了技术要更新快一点,满足用户之外,更要紧的是一些该制定的制度条约也要尽快出台,“把丑话说到前头”总是可以的,而且大家也能接受。
最后一点,想要说的是,在祝贺摇篮电子商城开业的同时,我想提醒摇篮人,定好了自己的位置后,就努力去做,做的更好,而不要流于“孩子的钱最好赚”的俗套里。在此,我把曾赠于摇篮的《上善若水》写在这里,作为本文的结束,让大家,比如电子商城,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借用孙中山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希望以我们的努力来满足网友的要求;以我们的努力来促进网站的发展;以我们的努力来促进我们技术部同仁自身的发展。
“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
孩子说
我有个画家梦
上幼儿园的昆昆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课本的空白处、家里的墙壁上,都有昆昆的“杰作”。妈妈看见昆昆如此热爱画画,不禁大喜,心想好好培养孩子,以后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
点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建筑师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涂鸦”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CQ(创造力商,或称创造性思维),而CQ的提高将大大促进EQ与IQ的发展,让孩子全面发展。
日本幼儿美术活动专家长坂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应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涂鸦可发展孩子CQ,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能使得脑、眼、手并用,促进身心的成长发育。
家长说
上不上绘画班是个问题
苗苗3岁半,对画画具有较高的热情,父母就给她报了一个绘画班。上了一段时间课后,父母发现苗苗不仅不积极去上课,而且回到家里再也不愿意画画了。
点评:苗苗需要的并不是绘画班里的美术教育,而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画画的地方。而很多绘画班主要是教传统的绘画技能,习惯给孩子一个画画的标准模式,往往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等思维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从而引起“厌学”情绪。对于2~7岁的孩子,开展美术教育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以培养兴趣为第一目的,只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孩子自我表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uihua/)家长如果送孩子去上绘画兴趣班,应选择这样的:上课方式生动有趣,太知识性的方式不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氛围能让孩子身心真正舒展,使孩子充分发挥创造潜力;绘画颜料应是安全环保的,不会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伤害……现在,社会上的绘画培训班多有免费试听课,这是了解学校和老师的绝佳机会,家长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去感觉,然后再做选择。
专家指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uihua/)涂鸦也要分场合
孩子们从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天赋则是千差万别的。父母应该从孩子们的涂鸦中发现孩子的潜能,抓住时机培养。
发掘孩子的美术才能
一般说来,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求知欲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喜爱涂涂抹抹;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辨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了孩子的绘画潜能,家长应循循善诱。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一些艺术家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来看,他们的家长都具有以下特点: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文化修养;重视早期美术熏陶和教育;注意孩子性格及品德的修养;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寻求造诣较高的教师并注意与其配合。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拉斐尔等之所以成为绘画大师,就是与他们从小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分不开的。
尊重孩子的“画语权”
有个孩子趁着妈妈不注意,在白白的墙上画了一个蓝色的大方块,妈妈先训斥他又弄脏了墙壁,然后指了指窗外的太阳,纠正说:“你画错了,太阳应当是红色的,是圆的。”
蓝色的方太阳,多么难得的想象力!可妈妈却用成人的思维打击了孩子的创造和发挥。很多家长不懂得孩子,总是用大人的眼光和实物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画。有些父母按捺不住地自己动手,迅速画出个太阳或房子,让孩子照着画。这正是大部分家长的误区所在。要知道,这种&ldTulaoshi.comquo;不像”的画才是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
为孩子开设“涂鸦”地
当孩子开始有了涂鸦的兴起之后,家长应当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爱护童心,但也不宜鼓励孩子随处乱画,尤其是在公面之间没有“返回”连接,看了一个新页面,不能回到上一个页面。虽然浏览器上可以通过back按钮返回,但是还是图老师感觉不太方便。还有就是摇篮的搜索引擎,也不太好用,数据库里的资料很乱,搜索到的东西一个连接与下一个相关连接并不相关,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不能顺利地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有更为重要的是,访问速度不够快,特别是在白天,外地的朋友要到摇篮来,真的很难。与访问北京的其他网站相比,访问摇篮的速度真的很慢。
涂鸦解析
jgzwxw 转贴: (写于9/17/2002 4:33:07 PM)一、TuLaoShi.com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某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摹。我们设身处地地分析一下家长的心态,一般来说,大家是把孩子画画看作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衡量儿童画这种能力的主要标准囿于“像不像”、“美不美”和“行不行”。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比较,以与实物形象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所谓“美不美”是指用成人的审美观点来评价孩子的画,以符合或接近成人画的标准者为“美”,否则为“不美”;所谓“行不行”是指以成人画的画法来要求儿童,近于成人的技能技巧者为“行”,反之为“不行”。
诚然,儿童画的确是儿童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它是儿童自我表现能力的体现,它反映着儿童本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儿童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儿童画的发展需要成人的关注,需要成人的帮助。
第一,正确对待儿童画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画画动机,了解他想表现什么,理解孩子才能理解他的创作,这就要求家长把孩子的画与他的生活经验和他的认识、情感联系起来;
第二,一定要满腔热情地与孩子共同享受绘画的乐趣,使孩子感到他的画得到了成人的首肯和接纳;
第三,给予肯定和表扬,表扬儿童画不要太空泛,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应该言之有物,就图画本身的表现、长处和进步予以确实的肯定。这样才能使他得到真正的鼓舞,从而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和主动绘画的积极性。千万不要由于家长对儿童画的态度不够端正而使儿童产生挫折感,降低或损伤儿童创作图画的积极性。
二、不要一味注重绘画的结果,应该注重绘画的过程。
人们拿起一幅儿童画会轻易地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一番。评者不经意,但对孩子本人有很大的影响。有的教师和家长给幼儿的图画评分,这是不可取的做法。成人以自己的标准制定了5、4、3、2、1的尺子,给孩子的图画打上“好”与“不好”的烙印,可是孩子一点儿也不了解高低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实,从表面上评“好看”、“不好看”也好,给儿童画评分也好,都是简单地从画面上评价孩子们的画,是单纯重视绘画结果的表现。
首先,儿童画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的表现,内涵着他情感的变化,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内涵丰富的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孩子自身,最重要的是绘画的过程及其发展历程。重视儿童画的发展过程首先要把注重点放在儿童的绘画活动中,注意他是如何表现其内心活动的,是怎样反映他的周围环境的,也就是要了解孩子的绘画意图,引导他将绘画与生活联系起来;
第二,要看重孩子的劳动和努力。不可否认,孩子绘画存在着水平上的差异,差异本身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绘画热情、绘画兴趣和努力程度,特别是他的创造精神;
第三,要重视孩子自身的提高。可以说评价儿童画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不要将孩子的画与范画比较,也不要把眼光放在孩子之间的比较上,需要的是珍惜孩子自身的发展变化,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给孩子以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
三、不要让孩子模仿成人范画,培养他们自主作画的能力。
许多家长受模仿画的影响,热衷于让孩子模仿范画,或者代替孩子画画,让孩子模仿家长的画。如果强迫他们模仿,他们就会成为范画的依附者,模仿的工具,自己内在的创作欲望受到压抑,自我表现的热情受到挫折,从而使孩子的绘画失去活力,变成百万儿童千篇一律的呆板相似画。
既然儿童画是一种表现,就要给孩子表现的能力。我们不主张在孩子绘画过程中直接干涉他,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儿童自主绘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儿童的经验,扩大知识眼界,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比如通过游戏、参观商店、医院向孩子讲解,特别需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2、注重培养孩子的某些智力技能 图画是通过图形和颜色来表现的,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孩子多认识些颜色和图形--包括几何图形和实物图形是必要的训练;平时让孩子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讲故事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给儿童多种形态的图画印象,避免一种模式的束缚。
……
家长指导儿童画应该像对朋友那样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儿童,促使他们一步一步达到新的创作水平。
涂鸦,孩子才有的创新意识
孩子画画,被大人们称为涂鸦。孩子在涂鸦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带有创新意识的“力作”,而这些“力作”,往往不被老师、家长看好,常常是简单的一句“没道理”就把孩子的画作否定了。
前段时间,我和幼师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幼儿园去实习,碰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几幅这样的涂鸦。
幼儿园里有个叫琴琴的4岁孩子,当老师让他们自由画画时,琴琴画了一棵奇怪的苹果树,苹果结在树根上,埋在地底下。老师说:“你画错了,苹果应该挂在树枝上。”她忽闪着大眼睛说:“马铃薯、花生、红薯,它们的果子也是长在根上的,这样就不怕刮大风了。”老师无可奈何,只好向她摊开两只手:“唉,我怎么说你才明白,苹果只应该生长在树枝上。”
另一个男孩子兵兵画了只小猫,被来接她回家的妈妈看见了,妈妈说:“兵兵,你画的小猫怎么安上了狐狸的大尾巴?天底下有这样的小猫吗?”兵兵舔舔嘴唇说:“小猫冷的时候,大尾巴可以当被子盖呀!”妈妈说:“有了大尾巴,就不是小猫了。”他歪着头反问:“你刚才不是叫它小猫吗?”面对这样的反问,妈妈无话可说。
再说婷婷所画的鸡。她画了一只金黄色的老母鸡,愣愣地望着自己下的蛋。这是一只多么大的蛋呀,比老母鸡还大两倍!幼儿园老师笑她说:“婷婷的鸡,下的是气球呀,会越胀越大?”她一听,高兴得拍着小手说:“对呀对呀,蛋也可以长呀,越长越大,越长越大!鸡妈妈也感到奇怪呢!”老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那天,市文化馆的张老师到幼儿园来写生,她是位年轻的画家,休息时,在办公桌上随便翻翻孩子们的涂鸦,赞不绝口,说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创新。那天,张老师把琴琴、兵兵和婷婷的几幅涂鸦要走了。后来,这几幅画在全市幼儿绘画比赛中都获了奖。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为他们们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涂鸦,我们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像”与“不像”,而是要积极鼓励他们去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中得到创造的快乐。爱因斯坦、爱迪生在孩提时代就常常想些、做些成年人看来“没有道理”的事情,遭到老师的非议,可是实践证明,这对他们长大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是大有益处的。善待孩子涂鸦中的创新意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