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小孩不可以照镜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这是老人传统迷信的说法,说宝宝容易被吓到,但这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而且照镜子是能培养宝宝能力的。那么,宝宝该怎样照镜www.Tulaoshi.com子呢?
首先,要选择不失真的镜子,镜面不能有破损,以免划伤宝宝。从3个月开始就可以带宝宝照镜子了。家长带宝宝到镜子面前,可以先不逗他,看他自己会不会对着镜子微笑和发音,如果不会则可以用各种语言和表情去逗引他。
对于4个月大的宝宝来说,家长在教宝宝对着镜子做表情和发音的同时,还要一边动手指一边告诉他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如鼻子、眼睛和手等。因为出生不久的宝宝还没有自我意识,不知道身上的器官是自己的,更不能将自己与外界分开,而照镜子是对宝宝进行初步的自我认识教育,从而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当宝宝学会主动抓握后,他会伸手去拍镜子,主动与镜子里的人交往,从而为未来建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铺垫。
慢慢地,1岁半左右的宝宝就能够指认镜子里的人了。指认看似简单,实则是他认知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宝宝会指认后,家长可以同时教其用语言来表达出他自己的名字。
(责编:小洁)
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出现这种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做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从3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从生理层面进入社会层面,他们开始从外貌、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个过程中,怎样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要一致
情景一:晚饭后,爸爸兴致勃勃地教小天下围棋,小天老是听不懂爸爸的讲解,爸爸急了,训斥他:“你怎么这么笨呀!”小天抬起头来,一脸困惑:“爸爸,昨天你还夸我聪明,今天又骂我笨,我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啊?”
学龄前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最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家长很自然地成为“第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很多个第一次。作为重要的“第一面镜子”,家长不仅要注意积极正面评价孩子,还要注意评价的一致性。如果家长的评价前后差异很大、或者家长之间对孩子的评价分歧很大,孩子便很难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众多自相矛盾的“镜像”面前,孩子会茫然,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镜子——教会孩子学着正视自己
情景二:丁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老师夸他最能干,手工做得又快又好。一天吃过晚饭后,妈妈说:“手工做得好,收拾碗筷可不一定能做好。”丁丁一听急了,非要收拾,笨手笨脚地弄了半天后,妈妈问他:“你觉得你做得好吗?”丁丁摇了摇头。妈妈又说:“所以,你还有很多不懂不会的,需要学习。”丁丁认真地点了点头。
有时候,孩子的不足就像“鼻子上的红点”一样,别人看得很清楚,孩子自己不知道。家长要在合适的时候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帮他及时地擦掉它。孩子能够逐渐正视自己,就会拥有积极的成长动力。因为他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镜子,他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带孩子去玩哈哈镜——教会孩子认清自己
情景三:可可上小学后,爸爸妈妈发现她变了,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不及时表扬她,或者表扬得不到位,她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原来,学校搞所谓的“成功教育”,老师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时候会夸大其词地表扬学生。
情景四:球球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幼儿园总是沉默寡言,回到家里也很少说话。原来,因为他说话比较慢,有时还结巴,而且长得胖乎乎的,小朋友常常笑话他,说他是“笨球”。球球觉得自己又笨又难看,所以非常自卑。
周围人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表扬或过分的指责,就仿佛照“哈哈镜”,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带孩子去玩哈哈镜,观察镜中自己各种变形扭曲的形象,借机向孩子解释,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时就像哈哈镜一样,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平时,要鼓励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多跟小朋友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也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让不同角度的镜子见证孩子的成长,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来自:搜狐母婴)
俺家小妞到5个月大的时候,产生了神奇的变化:我发现这小丫头每次看到镜子的时候开始莫名其妙地激动,当你抱着她站在镜子前扮鬼脸的时候,她会非常开心,不仅手舞足蹈,嘴巴里还恩恩呀呀地发出开心的声音!
一开始我和老公都说小家伙自恋而已,但前不久在爱乐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作了讲解,我才知道小朋友照镜子可是大有讲究的:照镜子原来是她认识自己、以感官体验建立与周围事物联系的最好训练方法!
不过,我们在爱乐上课时发现,宝宝发自本能的照镜子行为已经演变成一个名为“镜子时间”的亲子小游戏,适合0-6个月的宝宝,这里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一下,非常简单,在家也可以做哦:
1.需要准备:一块大的软垫子;一个平滑完整的圆镜子,最好大一点的;一些色彩艳的宝宝小玩具。
2.游戏过程:让小宝宝舒服地趴在镜子前的垫子上,这时她会很自然地被漂亮的小玩具和镜子里的自己的样子吸引。在好奇心驱动下,她往往会非常专注地盯 着镜子里的镜子看啊看,看累了后她会自己爬过去拿玩具玩Tulaoshi.com,如此反复;我家宝宝还不会爬,但老师说应坚持这样的小游戏,也能促进宝宝爬行。
3.要注意的是,作为家长,要在旁边观察她的反应,多用语言鼓励她看镜子,拿玩具什么的,还可以利用镜子里的反射和宝宝做鬼脸、对话。
建议大家从宝宝2个月左右就开始,每周安排至少2次这样的训练,玩具最好能常常换一换,增加宝宝的兴趣,老师告诉我们,经过这样的训练,你会发现宝宝的小胳膊小腿将变得强壮,尤其是她的手臂和上半身力量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一点对一岁前的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小宝宝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不管是风吹草动的声响,还是镜子中自己小小的身影,一切都那么新鲜。“我们家闺女生下来就爱对着镜子看啊看的,有时候还冲着镜子里的自己乐,小小年纪就挺臭美的。”尤女士问:“不知道孩子这样看自己时在想什么呢,用不用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其实,孩子照镜子,不光是为了看一个活动的影像,这是他们发现自我的一个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解释道,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婴儿熟睡时,在他们鼻子上抹上胭脂,醒来后让他们照镜子,结果发现,15个月左右的孩子会看着镜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就能区分自己和他人了——因为他们知道那个红点是自己鼻子上的。”
从很小的时候,宝宝的视线就会随着自己在镜中的移动而移动;等宝宝再大些,他会伸手去触摸对面镜子中的人,看着镜中的自己做个怪样,吐吐舌头,开心地笑起来。宝宝对镜中“小伙伴”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宝宝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所以说,镜子是培养宝宝社会亲和性的有益玩具,对丰富宝宝的视觉体验很有好处。
作为一种训练方法,一般可将镜子挂在距宝宝眼睛15厘米处,以宝宝可以平视为宜,不能太远、太近或太高、太低。等宝宝头颈能竖起来后,可以经常把宝宝抱到镜子前,逗他与镜子中的自己碰碰头、拉拉手,告诉宝宝镜子里的“小朋友”就是他自己,并向着镜子里的小朋友呼唤宝宝的名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镜子是易碎品,宝宝照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tuLaoShi.com看护。
通过照镜子、捉迷藏游戏可以让宝宝学习认自己、认五官、认身体,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发展感知能力。
1、照镜子:
可将宝宝抱在穿衣镜面前,让他捕捉、拍打镜中的人影,用手指着他的脸反复叫他的名字,再指着他的五官(不要指镜中的五官)以及头发、小手、小脚,让他认识熟悉后再用他的手,指点他身体的各个部位。经常练习,可让宝宝学习认自己、认五官、认身体,了解实物和镜影的不同。
2、捉迷藏:
妈妈在床上盘腿而坐,让宝宝面对面坐在她的腿上,妈妈一手扶着宝宝的髋部,一手扶着他的腋下保持平衡。爸爸在妈妈的背后,让宝宝一只手抓着爸爸的手指,另一只手抓住妈妈的胳膊,爸爸先拉一下被宝宝抓住的手,当宝宝朝这边看时,爸爸却从妈妈背后另一边突然伸出头来亲热地叫宝宝的名字,当宝宝转过头找到爸爸时会“咯咯”地笑起来。这个游戏可让宝宝快乐,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发展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