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千千万万,怎样帮助幼儿选择最好、最适合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跟你说几种。
一、选择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间故事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开展民间文学的课题时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颇具中华民族特征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帮助孩子知道真爱是无敌的,可以与一切TuLaoShi.com的坏势力斗争,激发幼儿爱憎的情感,明白爱可以战胜一切。也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是个充满爱的国家,人们向往真挚的爱情的同时,也企盼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呼唤整个社会的爱。
2、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过年的传说》、《元宵节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也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习俗,积极参与节日的庆祝和传统活动中。在清明节到来时,我们不仅与孩子分享清明节的故事,还与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在实践中纪念祖国的烈士和自己的家人。
3、龙的传人,龙的故事。
《龙的传说》、《巧妹绣龙》、《锦线女龙》等龙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我们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过去的东方的巨龙,现在更是一条越来越强大的龙,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元宵节到来时,和孩子一起听故事,一起舞龙,孩子在舞龙时亲身感受到龙的威猛和庞大,孩子在一个个活动中,体会着民间故事。
4、名人、名家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金城公主的故事》等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孩子明白了,为了整个国家的兴旺,每个人都会付出自己的力量。每一个人,作为祖国的一员,都会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国家的。
二、选择最具有教育性的民间故事。
与孩子分享民间故事的愿望就是要通过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民间故事中的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和睦、立志勤学、谦虚礼让、律己宽人、公正无私、明理、诚信等良好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爱的教育
《孔融让梨》、《木兰从军》、《老虎拜师傅》、《三个和尚》、《渔童》等这些故事使孩子明白了要学习故事中的人物,要做一个爱父母、爱老人、爱老师、爱伙伴、爱集体、爱祖国的好孩子。
2、德的教育
《聪明的阿凡提》、《小兔子洛珠》、《狼来了》、《三把斧头》、《珍珠翡翠白玉汤》、《白头翁》、《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鲁班学艺》在这些故事中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像正直、勇敢、诚实、信用、勤学、持之以恒等,为孩子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当我们知道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生命的冲动,是一种他们自身无法抗拒的练习行为时,我们如何帮助他?如何扶持他?如何让他根据自己的发展速率,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学习呢?这是我们成人需要理解与学习的。
让我们从幼儿发展最根本的基础谈起。动作发展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幼儿在出生的时候,没有具备像动物一样的生存本能,可是他们却有一种能力,就是学会所有帮助自己生存的动作。从大肌肉活动如翻身,转身,坐起,站立到步行,到持物平衡步行,到跑、跳、攀爬等等,到小肌肉动作的抓、握、拿、捏双手协作等精细动作的发展,都是他们自己主动练习,自己发明,自己调整方式和方法。没有人可以教会孩子如何从不能步行,到能预测、思量、变换、平衡自己的步伐。这些努力,是孩子主动自发进行的,我们需要肯定这个事实,并尝试去理解与支持他们。
动作是在感官接受到刺激、把讯息传送到大脑、在通知肌肉做出回应后的行为。因此,当我们看到幼儿做出一个动作时,我们就可以从他的动作发现他的智能与精神层面的发展状况。(m.tulaoshi.com)不让幼儿动,或不允许他们根据自己内在生命的冲动去表现自己,就等于是对孩子说:"你别学习了。"
动作的发展可以刺激语言能力的产生与表达方式,也可以帮助孩子在环境中的人、事、物建立关系,促进她的社交能力,更可以平和他的情绪,因为如果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动作,调整自己的动作来回应环境对自己的挑战,那个人的情绪自然可以平和,如若不然,情绪就会不稳定,学习也会因此而停顿。
蒙台梭利发现:"动作(会)帮助心智的发展,而心智又更新下一个动作与活动的表达方式"。他们是一个发展的循环动机。精确动作的产生不但证明婴幼儿具备自己学习、自己成长的能力,还向我们成人表达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讯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gushi/)动作发展是婴幼儿成长的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的冲动,我们必须肯定他们的努力,并提供他们实现自己的机会;
当婴幼儿能完成一个动作之前,他们已经自己开始练习并自我预备,我们必须支持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需要着急于他们还无法表现的能力。
成人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是如何HOW发展出一种能力(动作)而不是注意他是何时WHEN作出这个动作。因此一个动作的产生,除了因为婴幼儿自身的内在驱动力之外,还需要环境的配合与家长的肯定;
掌握平衡是动作发展中最精确与最难拿捏的部分,只有婴幼儿本身可以完成,成人的帮助反而是一种阻碍。因此当婴幼儿在学习坐立、站立、步行时,我们只需要保证环境的安全就可以了,过多的扶持与帮助,反而乱了自己平衡的尺度。
用新的眼光看婴幼儿,表示成人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帮助孩子。
生活中,为了宝宝,父母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只要他吃好喝好就行。可专家表示:正是因为这些百般疼爱,反而害了自己的宝宝?
精食与近视眼
很多父母经常给宝宝吃精米精面。医学专家认为,长期吃过于精细的食物,会由于减少了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会因损失过多的铬元素而影响视力发育,成为近视眼的一大成因。
铬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荷尔蒙,不足时可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之中。最终,导致眼睛的屈光度改变形成近视眼。
对策:人体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到50—200微克铬元素,而加工过的精米白面已丧失了80%的铬。因此,要适当给宝宝进食一定量的粗粮糙米,以保证足量铬元素的摄取。
方便面与营养不良症
方便面是时下流行的快餐食品之一,是由油炸面条加上食盐、味精所组成。由于它的特殊风味,所以很多宝宝都喜欢吃,父母便经常作为饮食中的主要食物。然而,方便面最大弊端就在于缺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而这些恰是儿童各个器官和组织发育时必不可少的养分。
对策:不能让方便面成为宝宝的主食,否则诱发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鱼片与氟斑牙
鱼片干是由海鱼加工制成,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元素,而且味道鲜美,宝宝很乐于接受,但其中氟元素含量多。据测量,鱼片中的氟元素是牛、羊、猪肉的2400多倍,是水果、蔬菜的4800多倍。而人体每日对氟元素的生理需要量仅为1—1。5毫克。如果每天从食物等摄入氟超过4—6毫克,氟就会在体内积蓄起来,时间一长可引起慢性氟中毒。
慢性氟中毒首先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会使牙齿变得粗糙无光,牙面出现斑点、条纹,呈现黄色,形成氟斑牙。氟斑牙一旦形成,则再也无法恢复。
对策:偶尔可作为两餐之间的零食,绝对不可长年累月让宝宝大量摄入。
冷饮与肠套叠
一到夏季,不少宝宝没完没了地要冷饮吃。殊不知,宝宝的肠管相对较大人长而薄,肠系膜松弛,固定能力又差。一旦受到冷饮刺激,很容易导致肠管平滑肌痉挛和蠕动增强,进而诱发肠套叠、肠道梗阻而危及生命。
对策:给宝宝吃冷饮的量要小,尤其是2岁以下的胖宝宝。限制宝宝吃冷饮的数量,饮料每天只给喝1瓶,雪糕每次吃1根,而且不要在餐前吃,一般饭后1小时较为合适。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冷饮,在室内放上一会儿再给宝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