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人酷爱教育类书籍,特别是父母如何养育儿女的书籍,但美国妈妈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育儿书籍里的众多知识而使养育孩子变得更省力,相反,她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育儿上。
而法国的家长就轻松的多。孩子出生3个月还没有睡整夜的觉,这就是父母的失职;宝宝四个月就正常一天四餐,没有零食,这被认为是常识;四个月还在喂母乳就会被看不起;断奶之后就可以申请入日托中心,法国妈妈就可以有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法国是再平常不过了。
人生开始时的重要一课:“学会等待”
法国人非常重视对孩子耐心的培养,常常有意让他们处在等待的状态。几乎是从出生不久开始,法国父母在孩子啼哭要抱抱时,都会有意识地等上五六分钟,让孩子习惯等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法国妈妈从孩子会坐开始,就会在每个周末带他们一起烤蛋糕。法国甚至有一种专为孩子设计生产的酸奶蛋糕,可以让孩子用空的酸奶杯子用来度Tulaoshi.Com量材料,自己制作蛋糕,从中让孩子学习自我控制,严格遵照程序。当然,在蛋糕烤熟之后,妈妈也不会马上给孩子吃,而是要等到喝下午茶的时候才能吃,孩子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学习等待。
正是因为这样从小的等待培养,法国孩子更为理性和能够自我控制,很少会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尖叫发飙,不像要求一直都能够得到父母即时满足的美国孩子那样没有耐心。
如何让不同年龄的宝宝学会等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0~1岁的宝宝
策略: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期望他人响应自己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注意他们的需要,所以0-1岁阶段,父母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让宝宝等待的时间要控制在以秒计算的时间内,最好不超过1分钟。
操作: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扔东西。一件小玩具,宝宝扔出去了,却又够不到时,宝宝大喊大叫,让父母帮忙。你可以尝试这样做:“宝宝,等一等。”一边说话,一边去捡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停顿几秒后再递给宝宝。
1~2岁的宝宝
策略: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能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采取哭、闹等举动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候,父母可以边说边做,而且要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
操作:宝宝想喝奶,但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太凉,他却有些迫不及待。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做:“宝宝,你摸摸,奶太凉了,喝了会肚子疼,你等一等,温热了再喝。”在日常游戏和生活中,多设置一些让宝宝等待,延时满足的机会。比如“躲猫猫”“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可以慢慢增加“静止不动”的时间;在吃水果的时候,让宝宝分发水果,他最后一个吃,或者将水果用纸包住,让宝宝打开后才能吃到水果等延迟满足宝宝的满足时间;告诉宝宝,妈妈要换件衣服,请宝宝等2分钟,妈妈数到1、2、3、4、5就好了等等。
2~3岁的宝宝
策略:随着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理解“等一等”的含义了,但因为他们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所以遇到需要等待的情况时经常会表现出不耐烦。这时父母要有意识地让他多体验,让宝宝等待的时间也可以从几分钟延长至一两天。
操作:带上宝宝去超市。当宝宝看到里面那么多好吃的时,禁不住拿起来想吃。你可以试着这样做:“宝宝,在超市里面不让吃,只有妈妈付过钱,你才能打开包装吃的。你看这里面穿制服的叔叔,就是管着不让人随便吃的。”虽然宝宝还小,但对宝宝讲清道理,宝宝逐渐就会变得懂事,学会等待。带宝宝到公园游乐场玩,宝宝喜欢玩秋千,而秋千那里已经有一个小朋友在玩。你可以尝试这样做:“等那个小朋友玩够了,你再去玩,好不好。”不要因为有人玩就阻止孩子去等。因为这会使他明白耐心等候的结果,最终会让他满足自己的愿望。
3岁以上的宝宝
一般宝宝3岁以后很多道理已经非常明白了,这时候就可以适当延长延迟满足时间。比如宝宝想要某样东西,可以让他等待一个星期再给予,或者等到宝宝生日或某个节日那天。这样宝宝就会对礼物更加珍惜,也会体会到得到礼物的满足感。
楠楠妈妈:我家的小男生现在四岁半了,在幼儿园里,老师总是说他乖。在家里,儿子也让我们很省心,客人来家里,他总能安静地坐在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吵不闹。虽然很多朋友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带”的孩子,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也有人说孩子天生就应该是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小时候太乖,长大后可能成就不大……
有一次我带孩子出去买菜,在小区楼下看到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正在玩遥控车,别的孩子一看见遥控车都会凑上去,想加入一起玩,可我的孩子看了两眼,仍然牵着我的手往前走,还学我的口气说:“楠楠乖,陪妈妈去买菜。”让我哭笑不得。
丈夫工作比较忙,平时我一个人带孩子,有时做家务忙起来,免不了对孩子下命令。孩子现在那么乖,是不是和我在家管得太严有关?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听话”、“乖”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尺。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调皮,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乖。面对楠楠妈妈的疑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孩子太乖有问题?
乖不是问题,没主见才是问题
南宁市兴华文化教育培训学校首席讲师李铮认为,孩子乖不是问题,主要看的是乖的背后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小孩子乖,不是问题,乖到没有主见才是问题;小孩子跳,也不是问题,跳到不跟人配合才是问题。”李铮说,教育要把握好“度”。如果一个孩子非常顺从,喜欢配合别人,但当他在独立做一件事情时,仍会有自己的主见,那么这样的&ldq(m.tulaoshi.com)uo;乖”便不是问题。
李铮认为,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就是同情心比较强,自己的主见比较少,这样的孩子也能成才,现在的社会需要多种形式的人才,如配合型人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培养成管理者的,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如果一个孩子乖得很自在,在迎合别人的同时没感到自己受委屈,甚至是快乐的,那是没问题的;如果孩子总是让自己受委屈去迎合别人,那就有问题了。”一些孩子小时候很顺从大人的意愿,但长大后可能会不愿意继续保持自己的这种形象,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出现问题。
过于顺从可能会丧失创造性
南宁市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老师卢丹映表示,孩子太乖,过于顺从,就会养成凡事听别人安排,而失去自主做事的主动性。这样的孩子在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过于顺从,并不是好事。
“讨好型的人,总是琢磨别人需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而不能活出自己,没有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李铮说。
孩子为何太乖?
教育时强化导致
李铮指出,有些孩子的乖是天生的,有些孩子的乖是被教育出来的。如果是乖而没有主见的孩子,父母就要反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了孩子什么理念让孩子出现问题。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比较顺从、配合,父母就很高兴,“看,我的孩子多乖!”这样的赞扬就会强化孩子的“乖”,导致他慢慢失去主见,所以父母在面对乖的孩子时,最好是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就算说错了,说得和父母的意见相左,还是要给他一个改正的空间。
如,父母如果常说“乖,我给你买块糖”“乖,妈妈喜欢”,其实就在不断地告诉孩子:只有乖,妈妈才爱你。于是孩子就会用乖来换取爸爸妈妈的爱,这是孩子生存的智慧。“乖与不乖都是孩子生存的智慧,有些孩子用乖来获得爸爸妈妈的爱,有些用不乖来获得爸爸妈妈对他的关注。”李铮说。
父母太过强势
听话顺从的孩子也常常有比较强势的父母。李铮认为,强势的父母常常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允许孩子自由的成长,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为“退缩型”的儿童,因为父母太严厉了,孩子不乖不行,孩子会认为,“我不能活出自己,我只能活出爸爸妈妈理想中的样子”。李铮表示,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能活出自己,同时能在社会中很自如的生存,但这是需要很多磨练、体验才能达到的。
父母本身就喜欢顺从
一些喜欢顺从的孩子,也许有着喜欢顺从的父母。例如父母如果在与外人打交道时,都是顺从的,那么孩子便无法从父母身上学到别的用来代替“顺从”的方式,便只能学父母,形成喜欢顺从的性格。
乖到没主见怎么办?
多询问孩子意见,少否定
卢丹映表示,如果家长想让孩子避免过于乖巧、顺从,应该让他自由成长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于太乖的孩子,家长应该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少否定孩子。”
孩子和爸爸、老师在玩积木。专家指出,对于过于顺从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