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同补之给宝宝骨骼力量加倍
说起宝宝的骨骼发育问题,不少妈妈会第一时间想到补钙。其实,骨骼的健康发育不仅需要钙的作用,更不能缺少维生素AD。只注重补钙却忽略了维生素AD的补充,也会对宝宝的骨骼发育产生影响哦。
许多宝妈比较了解维生素D对骨骼发育的影响,知道宝宝如果缺乏维生素D,饮食中的钙营养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没有被吸收的钙会随消化道排出体外,会给宝宝的胃肠道增加额外的负担,同时大大增加了便秘的发生率。
但不少妈妈认为,眼下正值夏天,宝宝每天都能外出,既然宝宝能通过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就不用再额外补充了。其实,妈妈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虽然通过日照确实可以获取维生素D,但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而夏季阳光中紫外线强烈,晒太阳时间久会给宝宝皮肤、眼睛都带来伤害。按照婴幼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的标准,如果仅靠日光来补充,那么至少要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晒两个小时。因此,仅靠晒太阳给宝宝补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
相对维生素D,维生素A对于帮助宝宝骨骼发育的影响并不广为人知。维生素A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当机体缺乏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导致维生素A对于促进宝宝骨骼生长意义也十分重大。当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A时,骨组织将会发生变性,并且可使肾小管上皮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使骨量下降,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同样,维生素A的缺乏还会造成骨骺端成骨障碍,使孩子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缓慢。
维生素AD在促进宝宝骨骼成长方面具有很好的同向性,宝妈们要记得两者同补,会带给宝宝骨骼双倍力量,让宝宝骨骼更健康(m.tulaoshi.com)。
浅谈早产儿的骨骼成长
早产儿的成长需要各位宝爸宝妈多留点心,特别是在骨骼成长上要更加注意!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来深入了解早产儿的骨骼成长:
早产宝宝更容易骨折
国外某知名大学做了一项骨骼质量调查发现普通人的骨骼质量要比早产的人好得多,早产宝宝长大后骨密度不高,非常容易骨折,老了后很容易患上骨质疏松。我们每个人都含有一定的骨量,到了33岁左右骨骼是发展的最好阶段,进入了中年时期,我们的骨骼质量会越来越差,逐渐出现问题。而早产的宝宝,由于没有足月,在怀孕中晚期就来到了人间,自然就少了吸收钙营养以致骨骼得到正常发育的过程。如果在日后没有做好营养上的补充,到了33岁时,他们的骨骼质量就比同龄人差,而到了中年,只要骨骼稍有不适,就会引起骨质疏松。
宝妈要多补钙
为保护宝宝的骨骼,宝妈们就要做好功夫,在哺乳期里多补钙。
首先,一定要母乳喂养。早点给孩子开奶,让宝宝喝上高质量的乳汁。母乳含金量很高,里面的钙、蛋白质都是宝宝们急需补充的营养。有的宝宝因为太小对母乳有所抗拒,可以适当加入针对早产儿的辅食或者奶粉进行调理。
接下来,你要关注饮食上的搭配,多吃钙类食物。比如海鲜,豆制品,虾,奶制品等等,提高乳汁质量,最好每天还能吃上一片钙片,效果更佳显著。
最后,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一定要遵从医嘱来补充钙片或者是含钙的营养液,过量补充反而会让宝宝的身体产生毒素,影响健康。
早产宝贝要补充维生素D
想要补钙,就要给宝宝加强VD的吸收,刚出生时就要多补,随着宝宝的成长,还需要加倍的补充,一般到宝宝两岁才可结束。提到VD,有的妈妈首先会想到鱼肝油。鱼肝油确实是个好东西,它不仅含有VD还含有VA,有明目的功效,但食用鱼肝油过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吃多了VA变多,宝宝容易中毒;吃少了VD就少了,起不了效果了!因此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饮用维生素D制剂。此外晒太阳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孩子一个月大时,就可以带着他到小区里晒晒太阳,晒上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补充足量的VD了。特别是在夏天,太阳很是充足,每天晒一晒都无需额外补充VD。当然,对于肝肾不好的孩子来说,就要使用骨化三醇来保护这两个器官的发育。
帮助宝宝骨骼发育的小贴士
1.刚出生的宝宝需要经常按摩
对于刚出生的小家伙来说,妈妈们得多给他按摩按摩,从头到脚用两个手指头轻轻推动,注意关节的活动。这么做不但能够帮助宝宝的成长,还能调节宝宝的情绪,让他平静下来。此外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带宝宝去游泳,水可以托住宝宝,让宝宝自由伸展四肢,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柔韧性。
2.1个月的宝宝需要做小运动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做一些小运动,例如你可以把手放在宝宝的腋下,托住他,以便让他能站在你的腿上,然后上下浮动,让他跳动起来。
3.6个月的宝宝要加强运动
宝宝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坐起来,抬头或者是翻身,因此宝妈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宝宝的锻炼,同时还要引导宝宝自行锻炼。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几个不错的小运动:
1)模仿游泳
先让孩子趴下来,接下来用手托住他的小肚子,让宝宝的小手小脚都浮在空中,接着鼓励宝宝动一动,挥舞四肢,就像游泳一样。
2)弯腰捡玩具
先放一个宝贝挚爱的玩具在他的面前,接下来你站在宝宝的身后,一只手扶住宝宝的双腿,一只手扶着宝宝的肚子,引导宝宝自己弯腰捡玩具。
3)引导孩子走路
宝宝会站了以后,你就可以搀着宝宝鼓励他朝前走了,这个过程得慢慢来,不可心急。
等到孩子长大后,各位爸爸就要多带孩子去踢球,打篮球,跳绳等等,让宝宝多运动。此外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带孩子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不但能提高骨骼质量,还能帮助孩子长得更高。如果宝宝已经患有某些骨质疾病,就更应该积极配合治疗。
哺乳对乳母骨骼矿化的一些影响
很少有人测量母乳喂养孩子的妇女在生育循环的不同时期骨骼矿化程度。一般说来,哺乳期妇女的骨骼矿化程度急剧降低,骨骼丢失加剧。
根据对妇女怀孕前到停止哺乳后4个月的随访,发现妊娠和哺乳期骨骼矿化减少,而哺乳停止后骨骼矿化得到了恢复。
也有人报告,用母乳喂养婴儿的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2岁),其骨骼中矿物质含量高于没有用母乳喂养婴儿的妇女,提示母乳喂养与具有较高的骨质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妇tuLaoShi.com女与年龄匹配正常妇女的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骨质疏松的妇女绝经早(为46~49岁)、吸烟多(30%~59%)、用母乳喂养少(35%~16%)。
在产次、母乳喂养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方面,在用母乳喂养婴儿的妇女与不用母乳喂养婴儿的妇女间,没有检测到腰椎骨密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然而,母乳喂养婴儿超过2周的经产妇女比不用母乳喂养婴儿的妇女有较高的骨密度。据报告母乳喂养每个婴儿可使腰椎骨密度增加1.5%,而股骨颈骨密度与母乳喂养史没有关系。
这些数据提示,哺乳期间可能发生急性的骨骼矿物质含量的丢失;对已哺乳过婴儿的老年妇女,补钙可能更有效,或者其他有促进作用的行为特点对骨骼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的增加有长期效果。
新生儿佝偻病有哪些表现
主要是骨骼软化的改变。如前囟门增大,颅骨缝加宽与后囟门相连,颅骨边缘变软或按之呈乒乓球感,在顶骨中缝有锯齿状骨缺失。若有胸骨及肋骨软化,当患儿有呼吸困难时易形成漏斗胸,即吸气时胸骨下端向内凹陷呈漏斗状,早产儿易有肋骨自发性骨折。体重及日龄稍大的新生儿亦可有肋骨串珠,手脚镯和方头的表现。
所谓肋骨串珠即在胸骨两侧可触及或看到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而手脚镯是在手腕、脚踝处可触及,甚至看到肥厚的钝圆形环状隆起。
日龄较大的患儿还可有枕秃(是由于宝宝头部出汗多,常摇头擦枕局部脱发而形成的),以及神经兴奋的表现,如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多汗等。
镁可以有效的促进母婴骨骼生长
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正常成年人身体内镁含量约为25克,其中一半以上存在于骨、齿,少部分存在于软组织中。镁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很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疾病与镁有关。镁是多种酶激活剂,能催化和激活300多种酶,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起重的调节作用,与能量代谢也有密切关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镁可维持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镁是骨骼的构成成分之一,对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镁可参与核酸的合成,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还能激活脱氧核糖核酸酶,因此镁对遗传物质的稳定TuLaoShi.com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准妈妈缺镁易出现情绪不安、容易激动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水肿、蛋白尿,严重时还会发生昏迷、抽搐等症,这对胎儿正常发育极为不利。因此,孕妇要注意多吃些含镁丰富的食物。
育儿网小提示:
多吃粗粮、蔬菜、坚果和水果,就可以有效增加镁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需镁约350毫克,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约为400毫克。
孕妇骨骼不适症骨盆与腹股沟疼痛
有一个已怀孕8个月的准妈妈,她发觉自己近来除了腰酸背痛外,连下床、穿裤子的时候,骨盆和腹股沟等部位也会痛。她来问诊时一直很不安地频频追问,担心自己是不是会流产?其实准妈妈可能会有骨盆疼痛或腹股沟疼痛等不适症状。这种在骨盆附近出现剧烈的疼痛与压力,在抬腿准备下床或穿裤子的时候特别明显,有时疼痛还会扩散到背部,甚至大腿、腹股沟等部位。
孕妇骨盆与腹股沟疼痛的起因、症状
造成孕妇骨盆或腹股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胎儿下降到骨盆腔,而骨盆周围的韧带组织会为即将来临的生产做准备而不断拉扯、放松,使尾骨或骨盆中间出现强烈刺痛感。也因为骨盆和韧带变化引发的这些疼痛正是身体为了准备让胎儿顺利通过,所以妇女朋友怀孕的次数越多,这种类型的疼痛也就会越加明显。
纠正婴儿“偏头”很简单
常常碰到一些父母问:“宝宝的头形左右不对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样纠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睡偏头”的主要原因是刚出生的宝宝,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各个骨片之间仍有成长空隙,有相当的可塑性,加上宝宝的颈部肌肉尚无力转动沉重的头部,当某一方位的骨片长期承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时,其生长的形状就会受影响了。新生儿出生后如不及时注意睡眠姿势,头部长期偏向一侧,久后,头部就形成左右不对称状态。
预防和纠正这种“睡偏头”的方法很简单,即婴儿的头部不要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应定期更换睡眠姿势,或在一侧放上较软的枕头,枕头以三四厘米为宜,使头部不能随意偏向该侧,如此双侧交替进行(图老师整理),久后即能起到防治作用。当宝宝逐渐长大后,头骨的硬度也跟着变大,骨缝弥合,头形就不大会改变了,此时约为2个月大。如果2个月以后发现宝宝的头形不对称了,3个月以内赶快调整还来得及,年轻父母不用太着急。3个月以上的宝宝头形基本固定,睡姿可以自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