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一 涨价是否理由充分
追根求源,奶粉涨价为哪般?国产奶粉大多抱着“追随”洋奶粉涨价心态,觉得自己不涨会吃亏。而洋奶粉呢?大多是以奶粉成本上涨的理由来提价,事实是这样的吗?有资深行家指出:现在奶粉原料价格下降,比起两个月前已经降了差不多5000元/吨,成本还上涨什么?若是以成本为理由,之前奶粉原料价跌到12000元/吨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降价?分明是想赚更多的钱而已!
如此说来,洋奶粉涨价无任何理由,只是想借机抢占中国市场,争得垄断地位。
担忧二 价格上去了,产品品质、服务是否能跟进
一分钱,一分货。而如今的国内奶粉市场,价格提上去了,奶粉的品质、服务也相应的提上去了吗?近日,记者采访到一位正在淮北育婴店选购进口奶粉的张女士,“都说奶粉涨价了,可是也没见有啥变化,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涨了几十块钱。”看着张女士的无奈,我们不免要问,奶粉的产品品质与服务不应该随着价格有所提升吗?如今的奶粉市场,竟变成了“花两分钱,买一分货”。
担忧三 国产奶粉如何理解涨价风
面对洋奶粉肆无忌惮的涨价风,国产奶粉该“跟风”还是“按兵不动”?
目前,国内的奶粉市场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作为国内奶粉品牌,首先应该帮助消费者建立起信心,提高自身产品品质、服务体系等满足消费者的一系列需求,来稳固自己的市场,而不是盲目跟风。如:三元奶粉,在其他奶粉品牌一片“喊涨声”中,逆势而动,不为利润诱惑,严把质量关,狠抓产品,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奶粉。
三元奶粉,一个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乳企。奶源选自绿色无污染的绿荷牧场,经过国外的先进奶粉生产设备,严格的加工流程,无不将奶粉的安全、质量放在企业的重中之重。正是河北三元的奶源自主优势与完整产业链强大优势,支撑河北三元在这个来势凶猛的涨价浪潮中不随波逐流,反而以关爱消费者为出发点,保持原价不涨的情况下,河北三元展开一系列的优惠促销活动,用真金白银的实惠来真情回馈社会。
据了解,目前,三元已推出“以母爱为最高标准”、深度结合中国市场诉求的爱欣宝、爱益、爱力优、爱育聪等“爱”系列奶粉,共有五大系列24个品种上市,深受年轻妈妈的青睐。接下来河北三元还将以更大的手笔,更多的方式来给消费者更务实的回报。
河北三元始终秉承“以母爱为最高标准”的产品经营理念,以消费者利益为先的深厚的爱心与责任感,促成其在涨价大潮中这份逆势而为、切实回报消费者的坚持。助力其打造中国最安全奶粉的民族品牌。对乳品行业而言,强化奶粉企业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真正将奶粉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才是众多国内奶粉品牌该思考的问题。
清远市消委会工作人员称,近段时间有关餐饮行业的投诉增多,投诉量上升源于潜规则盛行以及陷阱多多。
“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从消费者投诉和消委会调查的情况看,清远餐饮行业目前至少存在4种消费陷阱,暗藏7大潜规则。
四大陷阱
一是“时令价”模糊不清
海鲜、家禽、高价蔬菜,经营者往往在餐牌上标着“标时价”,消费者结账时才发现价格高得惊人。
二是优惠券限制多
一些酒楼以优惠代金券招徕生意。当消费者下次就餐并出示代金券时,店方则以“这种券只能在一天中某个时段使用”、“这种券只对某些菜品有效”等理由搪塞,并以代金券背后印制的“使用规则如有改动,恕不提前通知”、“本券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等条款开脱。
三是原料中途调包
即消费者所选择消费的食品与经营者提供的不一致,即便是要求当面验证,也不能避免商家在烹饪环节做手脚。
四是海鲜计量作假
由于许多海鲜要按斤称重且价格不菲,受利润驱使,经营者常常在海鲜计量方面做手脚。如在电子秤下面垫塑料泡沫,导致称量时缺斤少两;等消费者挑选好海鲜时才按单价数字并“开始计算”,将秤盘与海鲜一起称重计价;将海鲜猛地扔进秤盘,产生的冲击力使秤的计量数字瞬间加大,导致计量不准;在电子秤前堆放物品,或将秤放在较远处,让消费者难以看清。
七大潜规则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潜规则一私设“特殊收费”却不告知
最低消费、包间费、服务费等,是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价外特殊收费项目,已成为该行业的惯例;这些收费事前往往不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受骗不轻。按照《消法》规定,餐馆单方面规定的“最低消费、包间费、服务费”等价外特殊收费,必须在店堂公开具体的项目和标准,否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
潜规则二餐具收取消毒费
餐馆额外收取餐具消毒费的现象正日益普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障消费者的用餐安全,是餐饮经营者本身应尽的法定义务。其中,用餐安全应当包括食品、环境、餐具和服务人员健康等多个方面。一些餐饮经营者外包“餐具清洁、消毒”业务,再把相关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有的甚至还从中多赚一笔利润。
潜规则三免费茶为陈茶翻新
据有关部门披露,一些餐厅免费赠送的茶水实为“低档茶”,不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且掺杂大量灰尘,消费者饮用前应仔细鉴别。据了解,“低档茶”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茶场陈茶翻新时筛下的碎末,实际上就是“下脚料”。有人专门收购这些茶屑,卖到茶叶批发市场或茶叶店,最后再流入餐饮环节。
潜规则四自带酒水要收开瓶费
消费者自带酒水,相当一部分酒楼、餐馆要收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开瓶费。开瓶费收费项目及标准通常没有在店堂、餐桌或餐牌上予以明示,通常由酒楼服务人员口头告知,有些甚至暗地增加在账单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潜规则五打折就不能开具发票
为了在竞争上赢得主动,同时逃避应依法缴纳的税费,酒楼餐馆各出奇招。有的经营者以消费打折的手法来吸引消费者,结账时又提出打折就不能索取发票;有的经营者在消费者结账时提出,如果不要发票可以打折。为了少花点钱,消费者通常就范。
潜规则六纸巾小食收费含糊不清
消费者在酒楼经常遇到的情形:刚一坐下来,服务人员就热情地送上纸巾、餐前小食和茶水,其实多数情形下这些都是要收费的,有些餐前小食和茶水甚至价格不菲。但只要消费者不主动问,服务人员通常不会说明,即便是酒楼店堂、餐桌、餐牌上也大多不会明示这类收费项目和标准,消费者只有结账时认真查看账单才有可能发现。
潜规则七稻草当作海鲜卖
加工海鲜食品时,将海鲜连同绑扎的稻草一起称重,已成为多数餐馆、酒楼的通常做法。千万不要小瞧这稻草,被水浸湿了的稻草通常占去海鲜重量的一到三成,如果是每斤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海鲜,每称一斤消费者就要多花二三十元的稻草钱,这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潜规则。
吃吃喝喝背后暗藏“黑色陷阱”
俗话说:“m.tulaoshi.com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离不开吃,看着商家推出的五花八门的美味食品,真是让人垂涎欲滴。但是,有些不法商贩却偏偏把歪心思用在食品上,食用后损害健康不说,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更是让不少消费者“倒胃口”。再过几天就是“3·15”了,为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希望您在追求“好吃的”同时,也要注意“吃得好”。
蔬果类:小心农药残留超标
残留在蔬菜、水果中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极易对人体造成长期的危害,“无公害”蔬果一直是人们关心和呼吁的。在对蔬果市场的抽样检测中,已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而走街串巷的小贩,进货渠道来路不明,更使“公害”危机潜伏。市政府针对这一现状发出了不少通告,要求从事蔬菜经营的市场、商场等服务网点,必须设立无公害蔬菜检测点,配置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样的不法商家到目前为止却依然存在。
提示:设立检测点的市场将抽样检测的结果在明显位置公示,市民采购蔬果时,可将这一公示作为挑选的标准。
熟食类、食用油类:警惕小作坊“三无”产品
熟食的卫生质量对生产条件、设备和管理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大企业凭其雄厚的实力,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一些小作坊“只凭一口大锅”生产出来的熟食就不是那么让人放心了。食用油市场也存在一些城乡接合部加工的“三无”产品,某些小作坊制作的油不但质量、卫生无法保证,甚至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据了解,这些小作坊的生产条件普遍过于简陋,操作和管理严重缺乏规范性,在包装上也是敷衍了事,缺少明确的标识。
提示:购买这类产品时,要看其生产许可证和包装上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标识是否齐全明确,尽量选择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
海货类:积累常识辨清“以次充好”
目前,海鲜类产品的质量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某些人工养殖的海鲜经过激素催肥后,通过大小农贸市场、饭店进入消费者之口,但是目前却没有具体的检验方法及标准来规范。干海货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次充好”上,如劣质虾米采用染色、夹层包装等手法欺骗消费者。
提示:在缺乏规范检验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可在生活中注意积累和掌握一些辨别海产品质量优劣的常识及方法。
袋、罐装食品类:核对保质期防过期
包装过的食品最容易出现过期变质问题。这类食品都有在指定条件下的保质期限,过期和保存不当都会引起食品的变质。但包装过的食品不易从味道和色泽上加以判断,某些不法商贩就容易利用这一点暂时蒙骗消费者,将变质的包装食品拿来出售。
提示:包装食品的标识是重要的识别凭证,各种标识齐全的食品也要仔细核对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为防万一,最好不要选用那些接近保质期的食品。
在日前召开的"生命早期母婴健康分阶管理"研讨会上,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一致认为,宝宝在生命早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根据这些需求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宝宝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生命质量。只有读懂每个"第一次"背后的秘密,妈妈才能给宝宝最需要的营养和关爱!可是,这些"第一次"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
第一次胎动: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反映了胎儿骨骼和大脑的发育状况。准妈妈需要注重补充易缺营养,如钙、铁、锌以及多种维生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脑部和体格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口奶:从吮吸第一口奶开始,宝宝的消化系统开始由被动吸收营养转为主动摄取营养。这种摄取方式的改变,对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是tulaoshi.com个巨大挑战,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现象。妈妈们要多关注宝宝消化系统的问题,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并尽可能母乳喂养。
第一次打喷嚏:这也许就是宝宝抵抗力下降的信号!6个月以后,因为母传免疫因子持续降低,宝宝只能完全依赖自己的免疫系统,此时容易罹患感染及过敏性疾病。这个阶段,宝宝建立自己的抵抗力尤其关键,可以通过摄入独特益生元组合、核苷酸和锌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的营养物质。
除此以外,第一次问为什么代表宝宝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正在快速发展;第一次入园意味着宝宝将面临更多挑战……宝宝不会自己表达,妈妈却不能忽略宝宝生长过程中的每个变化与特征,透过解码宝宝"第一次"背后的秘密,洞察宝宝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营养支持,才能满足宝宝每个阶段成长的不同营养需求。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特别强调,"不能用同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同一种办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不同时段的营养需求,在每个时期为宝宝提供不同的营养方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作为达能婴幼儿营养旗下品牌,多美滋正通过大量的研究了解宝宝'第一次'背后的秘密,以及在生命早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多美滋医学营养部副总裁StephenStarr介绍,也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妈妈和宝宝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多美滋每年都会通过服务热线、消费者调研等方式聆听近300万妈妈的反馈,了解妈妈们在育儿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多美滋相信,根据妈妈和宝宝真正的需求而开发的产品,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宝宝。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路路最初的“不听话”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只是想运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到处摸摸碰碰,只有通过这种运动尝试,他才能不断地获得感性经验,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如果你像监视“犯人”一样监视宝宝,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绝,只会激发他更强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机会就会再去尝试。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尝试周围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可妈妈不仅不理解和支持,还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他的“破坏行为”,惩罚他的“不听话”。这不仅会加剧宝宝的“不听话”,严重时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可见,宝宝早期的“不听话”和儿童时期的不听话,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成长中的宝宝。宝宝“不听话”,你该怎么做?
1.给予理解和尊重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宝宝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宝宝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宝宝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宝宝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宝宝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宝宝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4.用正确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宝宝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宝宝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用宝宝能听得懂的话语。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时,他非认为那个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这时你如果对他说,“宝宝,小汽车现在想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家来看看妈妈。可是当我们回家时,妈妈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这样和宝宝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我曾经专门做过调查,孩子们对父母最不喜欢的行为就是“唠叨”,后来发现这远不是中国的“特色”,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全世界的孩子们都是如此。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而反抗的现象,在心理上叫做为“超限效应”。
这种“超限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下面这几个孩子的心声督促我们或许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A 妈妈总是唠叨,一件事可以唠叨一百次,烦死了。像我只是一次没考好,她就可以一直说,说到全世界都知道我考得不好,即使下次我考好了,她还要说。我都烦死她了。但是我顶嘴她就说得更起劲,我就不说,也不理她。
B 自己看图画书入迷时妈妈突然喊,让我写作业,我向妈妈保证十分钟后就做作业的,可妈妈不到三分钟就又来催我,还不停地数落。有时候真想自己有一种魔法,把妈妈变成小孩,把我变成大人,让妈妈也尝尝唠叨的滋味,也知道知道我的心情。
C 妈妈有时候唠叨,也不分青红皂白,还冤枉我,趁妈妈不在时就找没有生命的东西砸——发泄。
&nbsTulaoshi.comp; D 我的妈妈真没劲!昨天早上,我刚要起来,妈妈不停地喊我。一边就行了,可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多让人心烦呀!她越叫我起床,我就偏不起来。其实我本来就要起来了如果妈妈不那么爱唠叨,或许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的教导孩子,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其二是急于求成。总期望自己说到哪孩子就做到哪,马上见效。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再者,人的进步和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父母没有给孩子时间,中间又来催促反而破坏了孩子改变的进程。
其三不懂得倾听。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和观念和习惯和孩子往往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不用唠叨又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
1 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喜欢美好的东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够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他们本心不愿意让我们对他失望,更不愿意和我们作对。孩子表现不好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们的责任是和孩子一起面临问题,而不是不明就里的一味指责和要求。相信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适时适度的引导孩子,响鼓无需重锤。
2 尊重孩子。很多我们设定的人生路线,其实并不是非如此不可。对于必须作的事情,孩子有权利决定怎么做,以及什么时候做。孩子没有必要处处随我心意,如果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对此我们应该觉得欣慰而不是失落。
3 就事论事。既往不咎的同时,也不根据孩子的现状妄加孩子的将来,孩子是不断变化的,每天都不一样。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面对当下的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孩子忘记了什么事,我们就提醒他;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就高告诉他错在何处,如果孩子自己明白了,我们就不用再说;孩子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我们就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我们的期望,同时尊重孩子改变的过程。
4 抓大放小。说得越多,孩子听从我们的机会就越小,我们的威信也就越低。科学的方式是: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有好几件事要说的,就拣一件最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等这件视了结后再说;复杂的事情要分步骤说,先从孩子最容易做到的步骤说,完成这一步再说下一步。
5 适时放手。该孩子承担的,我们尽量不要参与,孩子做不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赖床导致迟到),孩子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长大,都需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很难懂得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我们提醒无效不妨放手,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
2岁孩子好奇地吸收着新的信息和知识,他觉察到这个世界的广大,而且随着他能力和知识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大。
这一年,2岁孩子要学习自己思考、学习语言、学习记忆、学习用两条腿平稳地走路,等等。
可是,在大人的眼里,2岁的孩子麻烦多多。
明目张胆的小气鬼
“宝宝,让小朋友玩玩小火车好吗?”
“不,这是我的小火车!”宝宝非但不肯借,还一把推开小朋友,结果小朋友大哭。
2岁孩子的确“小气又自私”。但不能怪他。他刚刚学会了区别他人和自己,他以为,自己的东西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他才不肯把自己的东西放到别人的手上。
对他而言,自己拥有的东西是延伸自我意识的一种方法。“这是我的”提供的是心理的稳定性而非单纯的财物,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占有欲,而且是理直气壮的。他根本搞不清“借”和“给”的区别,除了亲爱的妈妈,任何人想得到他的东西,都会遭到“断然拒绝”。所以,2岁孩子是一个明目张胆的小气鬼。
要避免孩子养成独享独占的习惯,只有让他经常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让他们在磕磕碰碰、打打闹闹中学习相互协调、相互谦让。
粗暴的家伙
很多妈妈叹气,自家那个2岁的小家伙为什么不能跟小朋友友好相处,像个小恶霸?
1岁的时候,他跟小朋友的社交活动倒还太平,他们玩的是“平行游戏”——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专注各自的玩具,对别人漠不关心。当然,不排除他们相互默默模仿。
2岁以后,孩子跟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但是,他通常缺乏技巧和方法,不知道怎样接近别人。他接触小朋友的方式,可能是热情无比地拥抱别人,以至于把对方推倒,或者撞倒。给大人的感觉却是“这孩子老打架,动作粗暴”。
2岁孩子多半还停留在“自我中心”的心理状态,万物皆备于我。我的玩具是我的,你的玩具我也能玩一下。于是,争抢玩具成了“2岁孩子世界大战”的永恒主题。
语言的发展能帮助2岁孩子更好地与人沟通。但是,目前这个时候他们通常说话口气霸道,出言不逊。他的同伴自然也不买账,争吵不可避免。
要学会跟同伴“好好玩”,2岁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多数孩子都需要经过这样的阶段,他很需要大人的教导。友善又会玩的哥哥姐姐是他最好的社交老师,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跟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一起玩。
玩生殖器
2岁的孩子正处在“发现和探视”阶段。在他发现的种种新奇的东西中,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就是他的身体。他学会说出或指出自己的膝盖、鼻子和脚趾头。褪去尿布和裤子,他就发现了自己的生殖器。他对自己生殖器的好奇就跟他认识其他器官一样。
对此,大人最好见怪不怪,这不过是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兴趣。花一点时间摆弄它、认识它也是正常的。
你不妨坦然地教他认识一下自己的生殖器,教他说正确的名字。当然,你得告诉他,大人和大孩子通常是不会把自己的生殖器裸露在外面的,更不会公开玩弄自己的生殖器。
孩子很快知道,男孩和男人都有这样的生殖器,但是,这属于人的私密。你大惊小怪,过度反应,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隐秘的事情,他的好奇心会被大大激发。你把这当作下流反常的举动,责骂他,会使孩子认为触碰生殖器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可能会使他对性产生错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