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占成年男性50% ;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比较过去50年显著下降;已婚夫妻患不育症比率占15%,其中男性因素占50%。
好消息是:现代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对于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防治取得了变革性进展,男科疾病诊疗技术不断规范升级换代,将为提高人类生殖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辛钟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医师)
以下是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秘诀
孕妇可以使用计算机吗?不少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计算机,当她们准备怀孕时,往往会对计算机是否可能对胎儿造成损伤而忧心忡忡。
妇产科专家进行孕期跟踪时发现,两位妇女长期接触电脑屏幕,结果双双产下畸胎,而她们既没有不良家族史,也没有在孕期内滥用药物。因此专家怀疑,会不会是电脑屏幕电磁辐射造成的呢?
专业方面的调查结果是:对1583名孕产进行了病历对照研究,结果自然流产OR值1.2,但在接触VDT时间每周超过20小时的孕妇中,自然流产OR值1.8,说明大量接触时,自然流产的危险有增高倾向。
权威结论:
电脑周围存在的辐射包括有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特高频、高频、极低频、静电场。但是他们发射的强度都是非常微弱的。远低于我国和国际卫生组织所要求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影响电脑操作的妊娠妇女妊娠结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工作疲劳和过度紧张,其次才是来自电脑的极低频电磁场。
防止电脑辐射的产品,如防辐射围巾、围裙、背心等,屏幕遮蔽物,射线吸收仪器等,对电脑辐射的保护作用到底有多大,专家们认为这些防护品对显示器辐射没有任何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即使有些防护品的确能够减少辐射,也没有实际价值,因为显示器产生的电磁场和射线远没有超过国家和国际标准允许的暴露范围。
医学专家建议:
1、从事视屏作业的育龄妇女不必担心视屏辐射对下一代健康的影响。显示器辐射对生殖健康没有危害。
2、每周在电脑前工作时间不要超过20小时,防止流产的发生。
3、工作环境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没有必要穿防护装置。
5、要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担忧。
6、加强户外活www.Tulaoshi.com动,注意锻炼身体。
7、定期产检,做好孕期保健,避免导致胎儿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
女性的生理特点与男性差别不小,在防治牙病方面,许多男性无妨的事,却是女性不宜。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在防治牙病的方面与男性不同,因此,现代女性应了解牙病防治知识,这对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青春期少女易患牙周病。出现口臭、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等牙周病症状。青春期牙周炎发展迅速,容易引起牙齿松动,牙齿之间出现缝隙,影响美观。因此,青春期少女如果发生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要及时找牙科医生治疗,防止牙齿松动。
2.月经期不要拔牙。在月经期,女性的血液凝固性降低,如果在月经期拔牙或做其他各种手术,都可能发生大出血。因此,月经期间不要拔牙。另外,月经期间妇女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全身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月经期治牙病常感到疼痛,而且容易发生感染。故此,女性最好避开月经期再治疗牙病。
3.怀孕期的牙病防治。怀孕后头3个月和后3个月不能拔牙。怀孕初期拔牙易引起流产,怀孕后期拔牙易诱发早产。孕妇可在怀孕的3至6个月时积极治疗各种牙病。
4.更年期妇女要更重视防治牙病。处于更年期的妇女,身体衰老速度加快,骨质变得疏松,其中牙槽骨最先疏松萎缩,牙齿逐渐松动脱落。如果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按摩牙龈,可预防和延缓牙槽骨的萎缩,使牙齿脱落时间向后推迟10至20年。
5.有妇科病的女性要及时护牙。女性的牙龈是雌激素的作用器官之一。有妇科病的女性往往存在内分泌紊乱,患者通常都伴有牙周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妇科病的女性,其口腔中的细菌比正常的妇女高3%至5%。有妇科病的女性由于口腔内细菌较多,容易引起炎症。因此,有妇科病的患者比一般人更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6.女性治疗牙病的最佳时间。月经期后的8至14天为女性治疗牙病的最佳时期,其中以月经后第10天为最好。拔牙后出血少,痛感轻,手术后感染率低,伤口愈合快。因此,女性应选择此时治疗牙病为最好。(谷峰)
在有些人眼中,生不生孩子,不光由夫妻意愿决定,它跟物质条件还主要相关。决定生不生孩子的标准,你怎样看?收入是生孩子的必要条件吗,收入到底要达到多少才能生孩子?如果你已经做了爸妈,就来给犹豫彷徨着的小夫妇们算算账吧,按你家的月收入,养个孩子够不够?
在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年龄的调查中发现,因为经济基础、住房等现实条件,预期生育年龄推迟了2.1年。
北京等一线城市,小两口月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
调查·生育条件
月入8000元才敢生孩子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在目前未生育子女的受访者中,不论城市、县城还是农村,都普遍认为 有一定经济基础、有自己的住房是生育子女的两大前提条件。其中,农村受访者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比例相对更高,占85.4%,而城市和县城受访者选择有自己的住房的比例高于农村,分别为63.8%、71.3%和58.8%。小两口月均收入达到多少才敢生育子女?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武汉、哈尔滨、太原、西安和昆明等省会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5169元;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
调查显示,整体来说,已生育受访者的实际生育年龄与预期中最佳生育年龄基本上比较吻合,分别为25.1岁和25.3岁,而未生育受访者的计划生育年龄则明显要晚于预期中最佳生育年龄,为27.4岁,大概晚了2.1年。在实际生育年龄上,城市受访者要比县城和农村受访者(分别为27岁、25.1岁和24.3岁)分别晚1.9年和2.7年。
专家解析
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八十年代四五百元,九十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一网友日前在网上晒出了每月花费成本,包括医疗、吃穿、玩具等高达5000元,而他的工资仅是2500元。早在2004年底,上海社科院一项调研报告称,如估算到上学等支出,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高达48万元。
调查·生育意愿
武汉丁克最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eiyun/)居民是否已有子女对他们生育数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在城市中,目前只有1个孩子的居民中有56.4%表示希望有两个孩子,实际上这些居民年龄偏大,同时出于家庭、健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在实际生活中生育两个子女。而在目前未生育的相对年轻的居民中,表示希望生两个孩子的比例还更低,仅为43.2%,再加上现实因素的制约,实际生育两个子女的比例会更低。
专家解析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分析师姜健健表示,如果放开生育限制,对于目前未生育者来说,选择生两个子女的比例仅为四成,而出于现实诸多因素的考虑,实际生活中的这一比例还会更低。丁克意识的存在,从侧面上反映出了社会生育意愿的多元性,对于放开生育限制也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这意味着放开生育限制的后果其实并不会如同我们想得那么严峻,从长远来看,因势利导将是生育政策调整的重要思路。
姜健健还分析,孩子走出孤独,进而培养宽容、分享等性格以及减轻孩子今后的养老负担等思想,则对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何评估放开生育限制后人们的实际生育水平,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制约因素和刺激因素。随着独生子女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与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即便放开生育限制,人们的生育行为也会趋于理性。
调查·数据
你认为生孩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
1.一定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给孩子提供比较稳定的生活。8866票 73.1%
2.要有房子,给孩子一个安稳的家。1940票 16%
3.只要自己思想上准备好了就可以生,物质上的东西不重要。833票 6.9%
4.压根不想生孩子。386票 3.2%
5.不知道,没想过。101票 0.8%
“现在没有一项官方统计能说明中国有多少人在同居。对于享受其中的年轻人来说,同居的感觉是天堂,对于深受其害的人来说,它却是地狱。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流行于全球的同居现象,是最脆弱的两性关系。”中华女子学院教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罗惠兰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任它像流行音乐那样传播开来,由小众乐趣转变为大众趣味,只能让更多的人迷失在这种关系中。”
同居现象普遍化
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一书中谈到,一对男女没有过性经验就结婚,就如同一个房屋买主到了要搬家那天才看到自己的房子,万一不合适,该怎么办呢?
正是带着这种心态,未婚同居从一件令人反感的事变成许多年轻人婚前的一种选择。不少人视其为向传统婚姻宣战的战场,自称体会到了它带来的“便利”:大龄青年未婚同居可以更了解对方,生活也变得更经济;大学生校外同居为的是解决性需求,提前寻找家的感觉;离异后的中年人,因为对再婚十分谨慎,所以用同居来考验彼此的心意;在农村,因为只承认婚礼庆典,不在乎法律登记,所以非婚同居者也大有人在;还有居心叵测者,已有配偶却仍与他人同居,只为一时痛快。
但罗教授认为:“同居现象的普遍化,与整个社会婚姻观念的松动有重要关系。尤其是在第一批独生子女逐渐步入婚龄之后,他们的婚姻观念更开放,更随意,不再视婚姻为神圣的契约,不希望被婚姻关系束缚住,害怕失败婚姻带来的伤害,虽然家庭背景不同,但不少人最终走向同一条道路:婚前同居。”“从全球来看,同居现象流行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相当多的人对它认识(图老师整理)不清。从他们分不清什么是试婚,什么是同居就可见一斑。”
同居与试婚有本质区别
同居有风险,绝大多数同居者都赞同。但很多年轻人仍然觉得:“同居就是试婚,既了解了彼此的好恶,又节省了生活开支,还学习了该如何经营婚姻。”据调查,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结婚前同居是个好主意。
罗教授强调,同居与试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同居者之间完全没有婚姻承诺,不合则分,而试婚者都抱着最终走向婚姻的共同目标,会像真夫妻那样尽力维护两人关系。
其次,因为没有追求婚姻的主观愿望,所以同居者一旦遇到问题,反而更增加了失落感,甚至引发暴力冲突。近年来同居伙伴对非婚生孩子的虐待和性骚扰,构成了一类特殊的社会问题。国内有统计显示,同居伴侣间的暴力问题远远多于家庭暴力。而试婚者不同,追求婚姻的目标可以让两人关系更有韧性。
另外,同居关系的双方更看重自己的自主独立和个人利益。在“共同生活”的外衣下,是两个彼此独立的个体。而试婚者有相互沟通的愿望,他们会努力促进两人的匹配程度,寻求建立更稳定的二人世界。
罗教授反问:“本质差别如此之大,还怎么能从同居生活中学习婚姻经验呢?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经历的同居关系越多,就越容易选择同居而不是婚姻。”
同居关系满意度差
在国内,同居关系研究仍未成系统,但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新泽西州罗杰斯大学就有两位教授,大卫·波彭诺和巴巴拉·D·怀特赫德,对同居关系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
罗教授介绍说,他们的报告揭示出,经同居而结成的婚姻,比未经同居而结成的婚姻,离婚率高46%。婚前同居时间越长的夫妇,就越容易想到离婚,他们的性关系也同样脆弱。并且,同居时间越长,双方将更追求独立自主,更不情愿受婚姻的约束,因此永不结婚的可能性越大,同居关系的破裂率也比婚姻关系的破裂率更高。
“同居现象如此普遍,媒体要负一定责任。因为如今的影视作品过多夸大了离婚现象、家庭暴力和感情背叛,而缺少对白头偕老的描述,这会让更多的年轻人惧怕婚姻,从而选择同居。”(孙凌)
夫妇双方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子女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在选择对象时,除了注意对方的道德品质外,还必须注意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有以下四类情况之一者,不能选为配偶:
1、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不准通婚:直系血亲是指以本人为中心,垂直上下三代以内的血亲。包括父母、祖(外祖)父母、子女、孙(外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源而出的男男女女,如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叔、伯、舅、姨、姑、堂、表兄弟姐妹等。
2、男女双方均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或重度智力低下者不准婚配:据调查,夫妻双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的发病机会为57.8%一68.1%。重度智力低下者生活多不能自理,如果双方同病,非但不能互补,尚需他人照顾,既无法承担家庭义务,又无能力教养子女,若系单基因遗传所致,其后代同样为智力低下的机会增多,更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3、无法矫正的生殖器官畸形者不能选为配偶。
4、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患者如血友病、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未经治愈者不能选为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