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2.过分恐惧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3.敏感和焦虑
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4.攻击性强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图老师小编提醒: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只是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往往在宝宝的心理方面有些不太在意。认为宝宝就是需要自由成长,一些奇怪的小举动也认为是宝宝的普遍现象,这也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所以,关注宝宝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哦。
0-3岁宝爸们最好别离开宝宝身边
宝宝在0-3岁这个阶段在整个童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间段父母应该尽量的待在宝宝的身边,不然极有可能造成安全感缺失,或许一生我们都会寻找这市区的安全感而不得。0-3岁和宝宝分离甚至会导致宝宝出现心理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出现,到时候真的只能追悔莫及了。
4个月-3岁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
亲子专家林文采博士指出,宝宝4个月-3岁是安全感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如果宝宝此时得到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否则就将终生寻找,焦虑和缺乏自信可能会长期相伴了。
到4个月以后,孩子开始认识妈妈,或其他重要他人,这说明他在意识中开始半分化,意识到妈妈和自己并不是完全一体的。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无法和妈妈真正分离。
人类是早出生三年的动物,在前三年必须依赖成人的呵护才能成长。一旦和与他最亲密的妈妈分开,他就会感觉到恐慌,例如每天早上妈妈去上班时,他可能会哭得非常凶;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即便放开了妈妈的手,也会不时回头看妈妈是否还在。只有看到妈妈,他才会觉得安全。
直到3岁以前,安全感对他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就如同生命一样。
童年的安全感影响一生
研究依恋的美国心理学家曾指出,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强烈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一生中都将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种论断也许有些绝对,但其他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婴儿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到3岁半时,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恋的同龄儿童更为活跃,较多地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追随,富有同情心,表现出有领导才能。而那些没有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容易胆怯退缩,对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对环境适应力差。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信任别人。当他连信任都不愿意去付出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他能为对方负责任了。所以你会看到,安全感是一个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人们常常要求自己的孩子有自信,希望孩子有力量,希望孩子勇敢,那么就要从小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即便成年了却依然很胆小,害怕做决定,害怕承担责任,这多半跟他小时候在这个年龄段时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有关系。
3岁前千万别和孩子分开
一个孩子与父母亲不亲,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在0~3岁或0~6岁的阶段有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否则,孩子一生都会觉得家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个家。这种孩子的内心往往是孤单的、不安的,在智商和情商方面发展不及其他儿童,他们有可能更喜欢待在学校,或是长大之后更喜欢待在工作岗位。
图老师小编提醒:爱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和陪伴是同义词,爱也等于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宝宝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没有足够的厚度,所有事物都是一样更何况人?
本文由图老师网(http://www.mamaai.cn)整理收集,育儿知识栏目发布。牛奶的正确喝法,您喝对了吗?
我们都知道,牛奶一直是我们喜爱的补钙饮品,不仅仅是适合宝宝,成年人每天饮用也是有不少好处的。但是,今天图老师小编告诉您有可能您喝了这么多年牛奶可能都喝错了,您不知道是何感想?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告诉您,正确的喝牛奶方法和错的方法吧!
量、时、鲜掌握这三字诀窍,您就是喝对了!
第一字:量
成年人一天应喝400~500毫升,即两瓶牛奶,建议至少要喝250毫升,即一瓶牛奶。经济条件许可最好三瓶即750毫升左右,但不宜超过1000毫升。
第二字:时
牛奶是一种基础食品,以饭后饮用为宜。一天一瓶以早餐喝为好,一天两瓶以早晚喝为佳,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再喝。
第三字:鲜
奶粉是鲜奶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的微细粉粒,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但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所下降,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喝鲜奶更好。
喝光的牛奶盒能绕家里N多圈?那你知道正确的牛奶喝法吗?
1.掌握时间喝奶
早、晚是喝奶最佳时间,一般在饭后半小时或者睡前半小时喝比较好,早饭后喝牛奶,能保证人体一天的营养;晚上喝牛奶不但有助于睡眠,而且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份吸收。
2.日期和保质期
在喝牛奶时,一定要看好牛奶的生产日期,过期的牛奶一定不要喝,否则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的会导致上吐下泻。在存放牛奶时,也要看好保质日期,不要长时间的存放。
3.合理搭配食物
喝牛奶时选择好搭配食物,比如早上喝牛奶可以搭配面包、烧饼、各种面食等,但牛奶不宜与含鞣酸食物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容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tulaoShi.com时间长了影响消化。
4.控制牛奶温度
a.喝牛奶比较适宜的温度是40-50度,牛奶加温时不能过烫,也不要长时间煮沸,会破坏牛奶里的营养,特别是优酪乳只能用温水温热了喝,不能烫否则会损害里面的抑菌因数。
b.如果牛奶过凉的喝,就不容易消化吸收了,冷牛奶还会增加肠胃蠕动,引起轻度腹泻,特别对患有溃疡病、结肠炎及其它肠胃病患者,会使病情加重。
5.避免肚子空腹
牛奶不能空腹喝,因为胃酸可以使蛋白质凝固,使机体不易吸收,还能破坏牛奶中的免疫物质。还要避免在胃肠蠕动过快时喝牛奶,比如早上刚起床时。
贴心建议:最好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喝牛奶比较好。
6.根据个人状况
有人喝了纯牛奶后,肚子会咕咕作响,又痛又胀,还伴有腹泻等症状。因为牛奶中含有一种乳糖,乳糖会在大肠里发酵、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和乳酸,乳酸不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不习惯喝纯牛奶的可以改为喝酸牛奶,容易消化吸收。
颠覆你的思想!这些牛奶喝法都错了
1.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2.牛奶必须煮沸
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3.牛奶加巧克力
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使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
4.喝牛奶服药品
如果用牛奶送服如四环素累药物,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药品不宜用牛奶送服。食用牛奶及其制品,应与服药时间相隔一个半小时为宜。
5.牛奶越浓越好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
图老师小编提醒:饮食是人类所需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再饮食方面尽量做到面面俱到,病从口入,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由图老师网(http://www.mamaai.cn)整理收集,育儿知识栏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