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溢奶情况需要警惕
网友问:是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有溢奶的情况啊?宝宝多大溢奶就不正常了呢?哪些溢奶情况需要警惕?
专家答疑:大部分的宝宝出生后会有溢奶的情况,但是以下这些情况需要家长特殊注意:
1、在新生儿阶段,在漾奶的时候,有的时候有血性的东西出来,漾奶在奶里面有铁血色陈旧的血液出来,这个时候要警惕孩子有没有上消化道的出血。因为孩子出生以后凝血机制不够健全,所以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就容易出现新生儿自然出血,胃出血的时候溢奶的呕吐物里边就容易有这种陈旧的血或者有鲜血出来,这种情况是需要注意的,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马上找医生求治。
2、孩子频繁的打嗝,其实打嗝也是一种生理现象,就是孩子吃奶的时候由于食道受到了刺激容易发生痉挛,孩子容易打嗝,但是如果打嗝打的很厉害,而且孩子表现得很痛苦,这使得孩子的食道受到了刺激产生了痉挛,频繁打嗝比较厉害的时候,要警惕孩子有没有其他的情况,比如有没有胃肠道的痉挛。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种办法加以鉴别,假如孩子打嗝很厉害,大人看见了也很痛苦,我们可以给他喂一口温水,用奶瓶也行、用小勺也行,带孩子吃进去以后打嗝现象就会见缓解。另外也可以给孩子吃几口奶,打嗝的情况也缓解一些,这时候就没有大问题。假如打嗝情况一直都不太好,呼吸受到影响,孩子打嗝嘴发青了,这种情况也需要到医院看一下。
了解了哪些溢奶情况是需要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的,那么在家宝宝出现溢奶的情况,我们该怎么护理呢?下面图老师小编就简单的给您介绍一下宝宝溢奶的护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护理使溢奶情况见好转,溢奶一般都是在吃奶以后,孩子只要一歪脖或者稍稍一挪动体位奶就溢奶来了,而且溢出的还很多。我们要把孩子轻轻的抱起来,让他下颚搭在肩膀上,手拖着臀部,用手轻轻在他背上拍几下。孩子吃奶的时候吐进空气,随着拍打打这个嗝就把空气排出来了,排出来以后孩子吐奶现象就会好转。所以一般来说这是一个tulaoshi.com尝试,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生孩子以后可能医护人员也宣传过这方面的知识。
假如抱起来以后拍几下,孩子不打嗝就不要拍了,最好轻轻放下,让他右侧卧位,慢慢排到肠子里,这样就减少了溢奶的情况。但是经常右侧卧位,容易把脑袋睡偏了,为了防止这个情况,经过20分钟左右孩子比较踏实也没有吐奶了,轻轻把孩子挪一下体位,左侧卧位。让孩子一般左侧卧位或者右侧卧位,这样孩子不容易窒息。一般孩子的溢奶是一过性的,一般4个月左右容易溢奶,以后就逐渐好转。
脚崴了的正确处理方法
1、分辨伤势轻重。轻度崴脚只是软组织的损伤,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还可能是内、外踝的双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轻的可以自己处置,重的就必须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和治疗。所以,分辨伤势的轻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不是剧烈疼痛,还可以勉强持重站立,勉强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头上而是筋肉上的话,大多是扭伤,可以自己处置。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有剧痛 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头上,或扭伤时感觉脚里面发出声音,伤后迅速出现肿胀,尤其是压痛点在外踝或外脚面中间高突的骨头上,那是伤重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去诊治。假如限于条件一时去不了医院,也可以暂时按照下列办法处置,然后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2、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得热而活,得寒则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时候要冷敷,以控制伤势发展。待出血停止以后方可热敷,以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细心的读者一定要问,怎么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没有呢?原则上是以伤后24小时为界限,还可以参考下面几点:一是疼痛和肿胀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脚时胀的感觉差别不大;三是伤处皮肤的温度由略微高于正常部分,变成相当差不多,这些都可作为出血停止的依据。
3、适当活动。在伤后肿胀和疼痛进行性发展的时候,不要支撑体重站立或走动,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动。待病情趋于稳定时,可抬高患肢进行足踝部的主动活动,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剧痛方向的活动。等到肿胀和疼痛逐渐减轻时,再下地走动,时间宜先短一些,待适应以后慢慢增加。
4、正确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揉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按在局部,压力以虽疼尚能忍受为宜。时间是持续按压2~3分钟再缓缓松开,稍停片刻再重复操作。每重复5次为一阶段,每天做3~4个阶段较合适。出血停止之后做揉法,用大鱼际或拇指指腹对局部施加一定压力并揉动,方向是以肿胀明显处为中心,离心性地向周围各个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钟,每天做3~5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5、合理用药。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内服或外敷活血药物,可用“好得快”喷洒伤处,内服云南血药。出血停止以后,则宜外敷五虎丹,内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后期可用中草药熏洗。如果手边没有中成药,也可以把面粉炒黄,用米醋调和敷在患处,来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盐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药效果也不错。
脊柱受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脊柱受伤护理方法有哪些?怎么样可以让脊柱受伤患者不受其他伤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脊柱受伤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1)对伤势重或伤情复杂难以判断的情况,如无木板或人手不够(少于三人),最好让孩子就地平躺,不要搬动,火速打电话请急救中心派车救治。在等车时托起孩子的下巴,让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对明确的(图老师整理)脊柱损伤的孩子不能随便搬动其头颈部和腰部,禁止曲伸、转动、搓揉其身体。
(3)将受伤的孩子的双下肢伸直,双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放在孩子的一侧。
(4)注意搬运脊柱损伤的孩子必须用硬木板,且不能覆盖柔软物品。
(5)在急救现场可用门板、黑板或工地的跳板。
(6)至少要有三人同时水平将受伤的孩子托起,轻轻放在木板上。
食品干燥剂的正确处理方法
廉价干燥剂危险性最大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干燥剂多以氧化钙(生石灰)、硅胶、三氧化二铁以及氯化钙为主要原料,其中以生石灰和硅胶为原料的干燥剂最为常见。特别是生石灰,因其吸湿效果好,且来源方便,价格便宜,所以大部分干燥剂以生石灰为主,在食品包装中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作为石灰类干燥剂的替代产品——硅胶干燥剂逐渐流行,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无毒、无腐蚀性,性状稳定且吸湿力较好。
而石灰类干燥剂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变硬便无法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导致其逐渐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另外,根据食品药品包装规定,应在干燥剂外包装上标注其主要成分及有害状况,并做出安全提示。从目前市场调查情况看,食品企业一般会在干燥剂包装上标注“不能食用”、“远离儿童”等警示字样。
碱性眼灼伤易导致失明
生石灰吸水后变为粉末状的氢氧化钙即熟石灰。这一过程不但会释放热量,而且氢氧化钙为碱性物,两者进入结膜囊后,会造成角膜和结膜的灼伤,且碱烧伤比盐酸、硫酸等酸烧伤的后果更严重。家长在给孩子吃零食时,一定要把干燥剂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以免造成伤害。一旦有生石灰不慎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并送医院治疗。
食品干燥剂主要为碱性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通过细胞膜使细胞的PH值发生变化,严重者还可导致角膜结膜的严重坏死、穿孔、角膜白斑以及眼球炎症、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甚至眼球萎缩。这些眼部病变严重影响视力,甚至会造成失明。有些患者即使手术,也无法挽回原有的视力。
误食干燥剂后如何急救
儿童由于好奇心强,误食用了包装袋内的食品后,对干燥剂的性能并不熟悉,可能会误服而导致食道灼伤;三氧化二铁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的症状,呈现铁中毒迹象等。如果孩子误食了干燥剂,家长千万不要慌张,首先要分辨干燥剂的类型,如果是无色透明的小球,这属于硅胶干燥剂,硅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来说,对人体没有毒性,误服后无需做特殊处理。除非孩子出现头晕、呕吐等特殊反应,一般不用就医。如果误食生石灰干燥剂,其最大危害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放热,易引起食道烧伤或胃溃疡。应尽快喝水稀释、催吐,减少体内吸收,但也不宜喝过多的水,以免造成呕吐再次灼伤食道,然后尽快送入医院治疗。
如何正确处理食品干燥剂
一般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袋上,都会写着不能食用、不能浸水之类的提醒,而且按照要求食品干燥剂必须是密封的,但这些提醒往往容易被忽视。家长买回食品后,如果包装袋内装有干燥剂,尤其是石灰干燥剂,在目前国家对此没有制定统一处置标准的情况下,最好将它直接扔掉。因为有些石灰干燥剂内不是颗粒状而完全都是粉末状的,拆开后可能会不小心喷进眼内,对角膜的破坏性很强。
食品干燥剂在防止食品吸潮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意外情况下存在安全健康隐患,但也并非洪水猛兽,更不能“因噎废食”。其实,无论是什么成分的干燥剂,只要不破损、不沾水,都是安全的;况且,作为石灰类干燥剂的替代产品——硅胶干燥剂正在推广,石灰类干燥剂逐渐会被淘汰。因此,对于大人们来说,关键是要尽到自己的教育监管责任,让孩子们远离它,不误用、不误食,即可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