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教养十分重要,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吃喝拉尿睡,早期教养是日后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基础。其做法如下:
1、成人利用一切机会与新生儿说话,内容与生活内容相结合。如“吃奶吧!”“渴了吗?”“宝宝真漂亮。”“妈妈来了”等。
2、经常抚摸新生儿前额和全身皮肤,经常搂抱孩子,喂奶或换尿布时要感情充沛地望着孩子,不停地说啊说,以满足婴儿心理需求,加深母子的相互信赖和感情。
3、促进新生儿视觉的发育。用红气球,经常移动位置给婴儿看,并用深情的眼睛注视孩子,不仅可促进婴儿视力,还可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4、锻炼新生儿听觉。可用铃铛在头部的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摇动,使孩子追随铃声活动头部,也可选优美的乐曲给新生儿听。孩子哭闹时,将其抱在怀中紧贴母亲心脏部位,当新生儿听到熟悉的母亲心跳声时,会立刻安静下来。
一些儿童没有自己的想法,做什么事都是按照大人或者是老师的嘱咐,很是听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儿童”。这样的儿童真的好吗?
许多家长都有相同的心理,认为孩子太顽皮任性会令人烦恼,只有懂事听话、不惹祸、不任性、听大人的话的孩子才让人珍爱,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一个懂事的标准儿童。那么,什么是标准儿童呢?标准儿童就一点缺点也没有吗?
所谓标准儿童,就是一切听大人嘱咐,一切按大人意图办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儿童一般比较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这样的儿童一般很受老师喜爱。殊不知这样的孩子才是有问题的儿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心理学上及早过分防卫,一切按成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成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见解,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而且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因此,教育儿童和对儿童的要求不要面面俱到,而应让儿童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孩子遵守生活制度,讲卫生,有礼貌,不自私,不说谎,其他问题则不必多加干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身心健康的好儿童。
我们很多人都会怀疑刚出生的宝宝怎么tulaoshi会有心理活动呢?宝宝们应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啊?同时会主观的认为这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根本不可测定,但是研究证明,新生儿的心理活动是确实存在的。
新生儿出生后,除一般神经学或反射性行为(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外,还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自出生后,即有对客观发生视觉固定的能力,特别对人脸感兴趣。
新生儿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某些行为,称为“适应反应”。当一种新的刺激抵达听、视及其他感觉系统时,新生儿会变得较为警觉,此时头可向刺激方向转动,并伴心率加快等生理方面的改变。当对这种刺激逐渐适应时,则心率减慢。
新生儿最大的特点是: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都极为迅速。婴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另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3个月的新生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因此,父母可以根据新生儿的心理特点,更好地与宝宝沟通,更好地培养宝宝的反应能力,并融洽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