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
婴儿马牙的生长原因
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马牙不是病,它是牙齿发生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人人都长。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
针挑或布擦马牙不科学
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新生儿口腔粘膜很娇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以后,会引起粘膜损伤很可能使细菌 从破损处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仅使孩子受罪,而且 局部繁殖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可能引起新生 儿败血症。
有些人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发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发生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tulaoshi.com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有许多要学习的知识,现在带妈妈们来了解一下囟门的常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
囟门(xìn mén )指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且在头顶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一般来讲,宝宝在1岁至1岁3个月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多在出生2-3个月时关闭。
囟门只不过是颅骨的骨缝而已。囟门部位虽然没有骨质,但它仍有头皮、皮下结缔组织以及硬脑膜等覆盖着大脑组织,只要不受重创打击,仅仅是触摸洗头是不会损伤大脑的,也不会影响聪明灵光。
囟门的分类之前囟门与后囟门
前囟门
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后囟门
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闭合。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妈咪应该对宝宝的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多了解一些。
如果不给宝贝除乳痂,会使宝贝的乳痂越来越厚,影响宝贝的健康,下面教妈妈们安全为宝贝去除乳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
植物油泡洗法
原料:可选用菜油、橄榄油、杏仁油 跟我做:
1.为保证清洁,先将植物油加热消毒,放凉,备用。
2.清洗时,先将冷却的清洁植物油涂在头皮乳痂表面,滞留数小时或一天,不要立即冲洗,乳痂被植物油浸泡松软后,薄的一般会自然脱落,厚的则需多搽些植物油。
3.当乳痂脱落时,妈妈用小梳子轻轻地梳一梳,乳痂很容易就脱落下来。最好选用齿软而钝的婴儿专用梳子。
4.最后用儿童洗发液和温水洗净头部的油污。一次不彻底,重复几次。
洗发乳清洗法
原料:洗发乳是含有乳化剂的油水混合物,它能使油变成微小的粒子,均匀地溶解在水中,使水和油混合。 跟我做:
1.给宝宝选用温和的婴儿洗发乳,将洗发乳倒在手心里,轻轻蘸湿宝宝长乳痂的头皮。
2.妈妈用手掌或指腹轻轻地揉搓。
3.两小时后,再用温水洗去。图老师每天坚持一次,直至乳痂清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