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善待孩子的“顶嘴”
父母们少些权威教育,善待孩子的顶嘴,把他们的思辨和不讲礼貌分别开来,让他们在争辩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对与错,从而更坚定自己的正确想法。
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说明的权利。
专家表示:父母的这种专制作风,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危害:
产生逆反心理
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勇气才这样做的。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父母的批评他就根本无法接受,把训斥权当耳边风。
形成认识障碍
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与父母争辩。而这时父母简单粗暴地不给孩子争辩的机会,不让其通过辩来分清是非。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由此,孩子的认识就会逐渐产生偏差。
扼杀新思想
一个想顶嘴辩解的孩子,往往能将是非善恶权衡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上,显示了不惟命是从,求是明理的思想特质。许多孩子正是在有所听和有所不听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父母不许顶嘴的高压使孩子产生了唯唯诺诺的心理,这让他们以后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面对顶嘴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做:
宽容对待
这需要父母们应有足够的民主风范,切忌为了面子和尊严,而置孩子的委屈和苦衷于不顾,以势镇人,以大压小,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逆反和逃避心理的形成。
耐心倾听
要真诚地去倾听孩子辩解的理由,并且加以具体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而下结论。
营造辩论氛围
因势利导,充分让孩子申辩,培养他们敢想、敢说的良好习惯,能使他们既明事理,又练口才。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分析
从鼓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他们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信心去克服它。
最后,请父母们少些权威教育吧!善待孩子的顶嘴,把他们的思辨和不讲礼貌分别开来,让他们在争辩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对与错,从而更坚定自己的正确想法。
十个妙招 帮助启发幼儿的语言天赋
宝宝的语言能力大部分是环境所造成的,照顾者应尽可能在孩子能够发挥潜能时,大量为他输入更多的词汇。
幼儿时期是宝宝练习口语的最佳时机,如果照顾者能在此时培养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为其奠下教育基础。提升宝宝的语言能力,应从发音、组句等方面进行。
1 注意说话技巧
使用标准中文发音,不要用方言或儿语。因为中文与将来孩子入学后阅读及语言学习衔接较为连贯。当宝宝刚开始学习说话时,照顾者对宝宝说话应清晰且标准,让宝宝有正确的学习范本。
2 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语言发展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照顾者在照顾宝宝时,应尽可能和宝宝说话。例如洗澡时可跟宝宝说这是眼睛、鼻子在哪里等,从宝宝6个月大开始,你可以带着宝宝一起阅读,跟孩子说故事,让大量的词汇不断进入宝宝的耳朵里。当宝宝主动要求爸爸妈妈念故事时,家长最好能回应宝宝的要求,并且重复地念给孩子听,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
3 听儿歌、看卡通
宝宝非常喜欢具有节奏的韵律及跳动的画面,建议你可以带宝宝跟着音乐或画面一起唱唱跳跳,宝宝虽然不一定懂歌词的含义,但对于律动的学习,他们会非常喜爱,无形中也可培养孩子区分字、词、音节的能力,对宝宝日后学tulaoShi.com习发音有很大的帮助。
4 回答问题
多与宝宝对答,问问孩子这是什么、你喜欢爸爸妈妈对不对,鼓励宝宝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取代以是或不是来回答的简短句子,借此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及学习大量的词汇。
5 买东西
带宝宝外出购物,和宝宝一起挑选物品,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也能让孩子有参与感,了解商品名称及学习更多的字,还可以借此增加宝宝的记忆与观察能力。
6 户外活动
宝宝对于外面新鲜的事物很好奇,不妨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他们能学习更多的事物;回家后,你也可和宝宝讨论外出时发生的事情。宝宝都喜欢外出活动,他们也会牢记外出等对于他们来说比较特别的事物,而且通过反复的行为,可以让宝宝学习更多的词汇。
7 编故事
你可以和宝宝讲他曾经做过的事情,虽然宝宝不一定有印象,但他会很愿意听你说,例如他曾经怎样在妈妈的肚子里运动,出生时哇哇大哭的样子,或是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叫爸爸妈妈这个方式可以丰富宝宝的想象力,提高其表达能力,在没有图书解说的情况下,宝宝会听得更专心。
8 帮孩子说完整的句子
宝宝呀呀学语时所说的话,大多都是几个简单的词,却包含很多内容,例如要吃饼干、看爸爸等,他们总希望大人能理解他们的意思,照顾者应帮助孩子说出他想说的完整句子,然后让宝宝跟着说一遍,教孩子完整的表达方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9 适时鼓励
当孩子会运用新的词汇时,别忘了马上鼓励他,尽可能运用不同的词语,这也会让孩子有动机想要学习说更多的词汇。
10 使用概念用语
对于1岁半以后的孩子,你可以配合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情,随时让他理解概念用语的含义和用法。例如上下,可跟他说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中间可说宝宝坐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快慢可说车子跑得好快等,一旦宝宝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能更恰当的使用文字述叙。
宝宝的语言能力大部分是环境所造成的,照顾者应尽可能在孩子能够发挥潜能时,大量为他输入更多的词汇。对宝宝说的话越多,越能让他提早学会表达。提升宝宝的语言智能,其实从出生就可以开始了,唯有你的用心与耐心,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
孩子出生一个小时内就得抱
国外最新研究发现,母亲应该在宝宝出生后1个小时内,就抱他入怀,与自己进行肌肤接触。
许多新妈妈都知道,给宝宝进行抚触好处很多。但或许许多人不知道,越早开始抚触,好处越多。记者采访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卫生部母子系统保健合作项目国家级专家、原北京儿童医院儿保中心特级专家刘纪平。
刘纪平教授说,国外最新研究发现,母亲应该在宝宝出生后1个小时内,就抱他入怀,与自己进行肌肤接触。因为抚触可以减少宝宝的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增进亲子交流、减少哭闹、增加睡眠,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刘纪平教授主持过一项婴儿期抚触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的效果观察,结果证实,出生后02个月开展抚触的儿童,比不做抚触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MDI)高7.4分。换言之,做抚触的孩子比不做抚触的孩子更聪明,早开始抚触的比晚的(3个月后开始)效果更好。
家长正确看待“童言无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年幼的孩子童真、率真却令人发笑的无忌童言。
成人中了以后会觉得孩子天真可爱,在嗔怪之余大笑一通。笔者以为这无忌童言背后也有文章,成人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笑过之后,还得仔细分析、正确看待童言无忌。
1、 无忌童言是幼儿缺乏生活经验的表现
幼儿正牌似懂非懂的阶段,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又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于是就有了上网就是屋顶上的蜘蛛网小白兔的耳朵是被拉长的这一类无忌童言了。
对于这样的无忌童言,我们既要提供正确的知识经验,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适时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什么是上网?除了可以解释给幼儿听之处,也可以让幼儿和父母一起上网,亲身感受,还可以带幼儿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2、 无忌童言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再现
幼儿的词汇不够丰富,语法还没能较好地掌握,因此常常会引发一些无忌童言。例如:图老师我要拿棒棒打小狗会变成了小狗拿捧棒打我,等等。
对于这样的无忌童言,成人切莫一笑了之。一方面要及时纠正幼儿的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则应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多说多练,使其更熟练地掌握语言。
妈妈奶水不足试试混合喂养
婴幼儿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决定了婴幼儿的生存质量、营养状态、生长发育、潜能表达以及能力获得的水平,并与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婴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然而,对于那些缺奶水的母亲,她们很纠结,也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在母乳(纯母乳喂养、持续母乳喂养)、配方粉和泥糊状食物添加之间的衔接喂养中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将母乳喂养作为指令性任务
一部分健康且营养状态良好的母亲纯母乳喂养6个月,在正确的泥糊状食物添加喂养的支持下持续对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到两岁都是有可能的自然现象,应当受到鼓励和支持,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母乳喂养方式的指标或指令性任务。因母乳不足,或某些医学、社会、文化乃至家庭情况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母亲,同样应当受到尊重,不应有任何社会歧视或压力。
经常遇到年轻妈妈为母乳不足而烦恼不已,看着嗷嗷待哺的宝贝,逼着自己猛喝汤,然而想尽各种办法似乎仍不能满足宝贝的食欲。由于总是饥饿,宝贝睡眠也不好,容易哭闹,尤其是在夜间,闹得全家都不能好好休息。此时妈妈们应果断选择混合喂养,将不足的母乳用配方奶补齐。这样既可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又能让母亲不必过于焦虑。
误区二:喂配方奶是亏待宝宝
许多休完产假后刚开始上班的妈妈,为了继续坚持母乳喂养,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做背奶妈妈。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吸吮刺激、乳汁排空不及时等原因,母乳就会越来越少,此时适当添加配方奶粉进行混合喂养势在必行。配方奶粉也是婴幼儿的粮食,不要以为给孩子喂奶粉就是在亏待孩子。
从纯母乳过度到混合喂养,有的孩子可能在初期会拒绝。但是如果在饥饿的前提下,孩子慢慢就会适应并接受。毕竟饥饿反应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坊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孩子出生后第一口吃什么,之后就只接受什么。意思是指,如果孩子出生后吃母乳,之后就不会接受配方奶,反之亦然。其实,这样的说法毫无道理,只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适应,上述的转换并不会太困难。
误区三:泥糊状食物可有可无
年轻妈妈应该认识到,母乳、配方粉、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婴幼儿喂养自然进程中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不能忽略。泥糊状食物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阶段,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现在仍然有很多孩子会出现贫血和佝偻病,并非是食物不充足,而是家长的喂养不科学。而在喂食泥糊状食物期,如果家长不注意科学喂养,很容易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父母应该选择恰当的喂养时机,及时、正确地添加泥糊状食物。
添加泥糊状食物应该从单一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容易消化的食物开始,例如果泥、蔬菜泥等植物性食物,之后再加米粉等碳水化合物,最后才是肉泥。这个过程是不断叠加的,食物品种不断丰富,食物总量也不断增多,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发育需求。孩子在初次品尝某种食物时大多会拒绝,需要家长不断尝试,反复几次后大多都能接受。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长期拒绝,应该注意排除过敏的可能
小儿春季里要谨防三类疾病
众所周知,春季的气候容易引发宝宝疾病。那为何春季会使宝宝疾病多发呢?家长又要怎样做,确保宝宝春天少生病?
春天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亦沉寂活跃起来。在春天温暖的环境中,各种细菌和病毒都开始滋生。宝宝的抵抗力还属于较弱的阶段,因此最容易受到图老师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加之天气古怪多变,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而四处飞扬的花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因此,随着春季的到来,到医院就诊的宝宝又有增加的趋势。
宝宝春季易患三类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疾病包括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及哮喘、感冒等,还有可能直接引发其他系统的严重病变,如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心肌炎、败血症等。要为孩子建立牢固的防病屏障,就要从重点保护呼吸道开始,截断细菌、病毒进入人体内的传播途径。
对策: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由空气传播,故预防此类疾病要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提高幼儿抗病能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一定湿度;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出入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按时按规定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水痘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防患于未然。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接触性皮炎、湿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这类疾病一方面与小儿自身的体质有关,另一方面与春季弥散于空气中的易引起过敏的粉尘(如花粉)有关。对花粉过敏者,最好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此外,春季螨虫比较活跃,螨虫叮咬人后除导致局部瘙痒外,也易造成少数人对螨蛋白过敏而引起哮喘、湿疹或紫癜。
对策:对花粉过敏者,最好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对那些保管了一冬的衣物,在穿用之前务必在日光下暴晒,以减少螨虫叮咬及螨虫过敏。
维生素缺乏症
春季水果和蔬菜品种较少,易使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出现维生素B、C缺乏症。其中缺乏维生素B族易引起消化不良、口角炎、舌炎等疾病,缺乏维生素C可致下肢肿胀、疼痛及齿龈出血。另外,春季也是小儿佝偻病的多发时期。
对策:家长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尽可能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并鼓励小儿适当外出活动,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小细节,给宝宝穿上防护衣
重视脾的调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人体的脾有造血、滤血、储血和免疫4大功能,当外来病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脾内的卫士淋巴组织就会立即组织有效的防御和进攻,对抗入侵的敌人。可见,脾是多么重要。
无独有偶,中医也非常重视脾胃。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来源,同样为宝宝的免疫力构筑起一道重要的防线。脾胃弱的宝宝,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弱,人体的气血水平降低,还容易出现厌食、食积、腹泻、便秘等症状,并影响其他脏腑的发育,进而导致肺气不足,更容易得病。另一方面,宝宝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乃稚阴稚阳之体,各器官的发育和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和完善,如果妈妈给宝宝吃很多油腻不消化的食物,损伤了脾胃功能,就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很重要。
这个季节,可选择的食物较多,但要挑那些有益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红枣、山药、新鲜水果等),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如:香菇、黑木耳、牛奶、鱼类、鸡蛋、豆类及其制品等)和有杀菌作用(如:大蒜、葱)的食物适量地给宝宝吃。
小提醒:
春季调补脾胃,不宜采用黄芪、枸杞、当归、党参等易上火的药材,否则就失去了调的意义。
春季养肝正当时
田里菜花盛开的时候,人的一些情志问题会浮出水面。成年人在春天有时都会肝火旺,宝宝的脾气如果突然变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养肝先养性,爸爸妈妈要先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才能教出好脾气的宝宝。春天的绿色蔬菜(如:荠菜、菠菜、芹菜、香椿)正当令,在宝宝辅食中多加一些菜泥、菜汁,可清肝和养肝。
锻炼从春天起步
春天多风,时寒时暖,体质差的人容易受风寒而得病。可是,不能因为害怕得病就把宝宝关在房间里。宝宝需要看外面的世界,需要在阳光的滋润下伸展手脚。在风小的日子里,多带宝宝去户外晒晒太阳,运动运动吧!
☆8个月以下的宝宝,坐在婴儿车里,我们出发啦!妈妈抱着,在花园和绿地的椅子上,让小手、小脚、小屁股多晒会儿太阳。
☆8个月以上会爬还不会走的宝宝,除了晒太阳之外,增加室内运动的时间,每天2小时左右。
☆1周岁以上的宝宝,早晚的户外散步和亲子活动,对增强体质十分有利。
小提醒:
对花粉过敏的宝宝,需要避开那些好看的鲜花;勤洗手,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家居环境勤打扫,可防灰尘和尘螨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