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宝宝学会玩儿
不会玩儿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很难找到健康的娱乐和减压方式,害怕独处、不爱运动、沉迷网络等情况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
专家认为,这些都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起会玩儿的好习惯造成的,时间长了会让孩子丢掉了简单的快乐,玩儿这件事也要从娃娃抓起。
家长烦恼:不会玩儿的孩子越来越多
女儿晓琳的体重让周女士特别担心,才上二年级,已经是班上的重量级学生。她的生活挺规律,但是就是不大健康,锻炼的机会很少,也不喜欢做户外活动。周女士说。每到周末,晓琳就更让周女士无奈。在周女士颁布了限看令的第一个周末,就发现女儿不对劲儿,她不知道该玩儿什么,小区里也不认得其他孩子,让她到楼下玩会儿她也不乐意,家里有课外书她也看不下去,看起来很无聊,不知道怎么玩儿,除了发呆就是吃零食,真让人着急。
家长单女士上个周末带上一年级的儿子参加同事的婚礼,席间遇到了尴尬事。单女士发现每个桌上的孩子都安安静静地坐着,手里都拿着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人手一机地自顾自地玩儿。儿子感到挺无聊,单女士就主动帮助孩子外交,可孩子们都不大领情。无奈之下,儿子只能拿妈妈的手机玩儿,直到回家路上儿子还在抱怨为什么没带ipad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专家支招
参观 运动 种花都很好
河西区第四幼儿园唐晓岩主任认为,家长应当从吸引孩子的兴趣方面入手,教孩子如何玩儿,比如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海洋馆,有对一样事物产生的兴趣能让孩子投入很久,家长有时间的时候带领孩子多出去运动,有假期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多亲近自然。可以考虑在家里多养些花草植物,教孩子使用工具,带着孩子一起种植,让孩子每天去照顾,不但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成长离不开玩伴
天津市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室王利明教研员表示,孩子不应当长时间独处,这样会使孩子本身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一方面家长应该多陪孩子,有时间的时候要多陪孩子玩儿,另外,成长的玩伴可谓必不可少,对于普遍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应当努力地多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条件,邻居的孩子、亲朋的孩子、孩子的同学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儿伴,孩子之间的玩儿也充满着快乐、冲突、竞争、分享等丰富的情感,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最好方法。
给孩子选择酸奶的四大误区
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选购酸奶,酸奶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选择酸奶也是有讲究的,父母时常走入选购误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父母给孩子选择酸奶的四大误区。
教您走出为孩子选购酸奶的几大误区。
误区1、 酸奶喝得越多越好
有些家长认可酸奶的保健价值,于是将酸奶当做孩子的日常饮品,甚至当水来喝。对此,专家指出,酸奶虽营养,也要把握量才行。
专家建议,一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开始喝酸奶,每天可喝1-3小杯(125克/杯)。如果把酸奶作为两餐之间的零食,下一餐的时候适当减少一点食量,则喝酸奶不会带来任何害处。假如孩子已经肥胖,那么可以把酸奶当成晚饭前一小时的点心,晚饭主食和肉食减半,蔬菜照常吃。
此外,酸奶中的益生菌成分对人体有利,但是儿童对益生菌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多,因为本身他们正处在发育中,无须太多的外力。如果喝太多,反而对娇弱的肠胃产生不良影响。
误区2、 酸奶补钙效果不如鲜奶
酸奶虽好,但孩子正在长身体,还是给孩子喝鲜奶更补钙吧?读者王女士对于给自己一岁半的宝宝到底是选择鲜奶还是酸奶很是犹疑。不过,专家指出,认为酸奶补钙效果不如鲜奶的想法并无科学依据。
据介绍,酸奶在发酵过程中,其中的钙并没有损失多少,而且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分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奶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专家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儿童饮用酸奶反倒更利于钙质的吸收。
误区3、果粒酸奶美味更营养
儿童多偏爱口味好的食物,在选择酸奶时也不例外,市场上一些老酸奶、果粒酸奶是孩子的最爱。不少家长也认为,果粒酸奶中加入了水果,老酸奶更浓稠,应该是营养更丰富。
对此,专家表示,为孩子选择酸奶时要注意看其中的成分表,很多调味酸奶中添加的成分可能并不是纯正的水果等,而只是添加剂,选择时需避开此类酸奶。
专家特别强调,为孩子选择酸奶时,一定要选择真正的酸奶。所谓真正的酸奶,要看其中的蛋白质含量。
据介绍,酸奶按照原料不同,其中又分不同类别:纯酸TuLaoShi.com奶,其中蛋白质含量≥2.9%;调味酸奶以及果料酸奶,其中蛋白质含量≥2.3%。按照外观不同,也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凝冻状的叫做凝固型酸奶,黏稠液态的叫做搅拌型酸奶,其中含有少量果汁、果肉以及增稠胶体等配料。
按照成品的脂肪含量,酸奶可分为全脂酸奶、部分脱脂酸奶和脱脂酸奶三类,供需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消费者选择食用。对于儿童来说,正在长身体,不妨选择全脂酸奶。
需要提醒的是,市场上如老酸奶等产品呈强度较大的冻状,不能搅成较稀液态,这种酸奶在给孩子喝时要注意安全。
小儿脑性瘫痪不代表就是傻子
宝宝得了脑瘫是不是代表以后就成了傻子、瘫子?实则不然。专家提醒,小儿脑瘫贵在早发现、早康复治疗。
如果能及时、持续不断、全面的综合性康复,脑瘫宝宝也是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完全融入社会,回归社会的。
陈女士家的宝宝今年1岁3个月了,出生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个多月的时候看到同龄的宝宝都会翻身了,可自己家的宝宝还不会,甚至趴着的时候整个头都耷拉下去,怎么逗都抬不起头来,可看到宝宝其他方面好像也没什么不妥,想着再大点宝宝应该自然就会翻身了,可一直等到9个多月的时候宝宝还是不会翻身,不会坐,也不会爬,这可把陈女士给急坏了,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却被告知宝宝得了脑瘫。这消息对陈女士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脑瘫?是不是宝宝以后就成了傻子、瘫子了?为什么宝宝会得脑瘫呢?这是不治之症吗?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俗地讲,是指从怀孕到新生儿期脑部受到各种损害导致肌肉的神经控制失调,他的肌肉本身没有病变,病变在脑,所以称为脑瘫。脑瘫宝宝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视觉、听觉、感知觉、癫痫、心理行为异常等。
造成脑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病毒感染,或接触放射线,或吃了不合适宜的药物,或酗酒、吸烟等;第二,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早产、缺血、缺氧、窒息、黄疸等造成颅脑损伤。
由于近几年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建立,新生儿辅助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脑瘫比例却随之上升,此类患儿的治疗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脑瘫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人口素质问题,因此,小儿脑瘫也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脑瘫宝宝的三大表现
脑瘫宝宝治疗起步时间越早,康复的效果越好,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要错过时机,抓紧治疗。通过以下方式,您可以及早发现脑瘫宝宝的迹象:
第一,宝宝的协调障碍或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儿,程度较轻的只是手脚不灵活或比较笨拙,程度比较重的孩子表现为不会抬头,不会翻身,不会独坐,不会爬行和不会独行;
第二,宝宝姿势异常。把宝宝放在床上时可以看到宝宝呈击剑的姿势,医学上称为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的姿势,还有的宝宝会表现为睡觉时一只手举起来一只手举不起来的偏瘫姿势,还有肌张力低下的孩子可以表现为死青蛙仰着的姿势,这是颈紧张反射和原始反射没有消失所致。当活动的时候,宝宝呈足尖交叉的芭蕾舞脚的共济失调姿势。
第三,有的孩子会表现为进食很缓慢、吞咽困难、情绪不良等;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面几种可能,并在围产期有过缺血缺氧、早产等情况,则应该尽早带去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在宝宝出生后6个月以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这样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并且可以防止肌腱萎缩和关节畸形等并发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晚上开灯睡觉宝宝易患近视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夜里开灯睡觉的婴幼儿将来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更大,尤其不到2岁的孩子。因此,建议家长能够陪着孩子入睡,等孩子睡着后再把灯关掉,减少灯光直接照射孩子眼睛的时间。
近日,权威期刊《自然》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称,开灯睡觉会使宝宝以后更容易近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中心的理查德·斯通及其同事,对479名2至1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夜里开灯睡觉的婴幼儿将来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更大,尤其不到2岁的孩子。宝宝两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若是睡在装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则为55%(图老师整理)。
因此,建议家长能够陪着孩子入睡,等孩子睡着后再把灯关掉,减少灯光直接照射孩子眼睛的时间。更好的办法是,把卧室外走廊上的灯打开,或让屋外的自然光源调节亮度。如果孩子非常怕黑,可以在卧室角落留盏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