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老师和家长要求做事。
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殊不知,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专家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专家认为:不听话并非绝对坏事情。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隐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有哀伤,也有快乐,有的可以让别人知晓,有的却是自己一生都要保护的隐私。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原先敞开的心扉也会随之渐渐关闭起来。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秘密花园,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这些行为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不尊重自己,感到自己受了很大的侵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再相信父母,而是选择与父母对立。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许多父母并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
五年级女孩刘佳在妈妈眼里一直都是乖女儿,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惊讶地发现,女儿竞藏着许多秘密。
一个周六的上午,休息在家的刘妈妈像往常一样帮女儿整理房间,无意间发现了刘佳遗忘在书桌上的抽屉钥匙,平时这把钥匙总是被女儿像宝贝似的带出带进,在好奇雌的驱使下,刘妈妈犹豫着打开了抽屉。抽屉里曝光的宝图老师贝把她吓了一跳全是歌星、影星的大头像,同学们送的生日卡片、崭新的CD刘妈妈一边看一边火冒三丈。在她看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但女儿的喜好却让她痛心不已。女儿回来后,刘妈妈便不问青红皂白地给了她一顿训斥,并且打了女儿。
事后,刘佳在给妈妈的信中写到:如果说孩子没有隐私,那就大错特错了!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天空,请大人尊重孩子的隐私,请妈妈还我一片自己的天空。
读完女儿的信,刘佳妈妈才忽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其实,在大多数孩子的日记里,很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更多的是孩子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心里话。当父母的,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在大人们看来,这都是些小事, 连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何况一本日记、一封信?可对孩子来说,大人的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尊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秘密和隐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要用心去理解和关怀孩子,让孩子主动地列‘父母敞开心扉,而不是想方设法想要探测孩子的隐私。
如何让宝宝面对挫折?
案例:
葱葱早在两天前就与爸爸妈妈约定,星期天带上刚买的小皮球,去公园的草地上玩。
周六晚上,小葱葱临睡前就把装入袋子中的小皮球放在床边。第二天清晨,一向都要妈妈叫醒的葱葱早就醒了,很快在妈妈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刚要出门,没想到天却下起了大雨。葱葱等啊等,雨就是下个不停。葱葱满脸失望,眼睛里闪烁着泪水
分析:生活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失望,很多父母都想尽量使孩子远离它。其实,如果孩子能够早期学会如何应对失望,那么整个孩童时代甚至是成人以后,他们都可以保持快乐的心态。关键在于孩子面对失望时,父母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寻找合理的帮助、与人沟通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孩子对失望的反应进行必要的帮助。
反应1:情绪激动型
如果孩子面对失望的反应是放声痛哭,或是倒地耍赖,情绪反应非常强烈,那么父母首先要让他知道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其次让他知道任何无理取闹都无法带来他想要的东西。但要注意的是,此时父母切不可由于孩子的坏情绪而影响了自己,转而再对孩子施压。
建议:
可以告诉孩子,你很了解他的失落感,并安慰他你感到失落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下我也会失落的,让孩子了解失望是很正常的,然后和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或是让孩子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直到他找到自己喜欢的为止。一般而言,如果孩子能够从他擅长的事情中寻找到乐趣,那么他就知道了自己有能力掌控某些事情。这种训练通常可以使孩子的思考模式很快从失望转变为做其他事情一样也很快乐上来。
反应2:独自生气型
这类孩子面对失望,通常不会大哭大叫,而是在一旁酝酿生气的情绪。此时父母要帮助孩子自己从坏情绪中解脱出来,可以提示孩子我们换件事情做做,你有什么好主意?这样做能使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能力把糟糕的情况变好。
建议: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譬如我们现在不能去公园玩球了,那就在家玩你最想玩的玩具,好吗?或者可以问你愿意不愿意下周日再去呢?也可以在准备晚餐时,让孩子搭把手,虽然这样做会让你更加忙乱,但是却有助于调节孩子的情绪,用积极的态度,从悲观的情绪中恢复过来。
反应3:转而忘记型
虽然这类孩子不会把令人失望的事情看得很重,当他知道自己不能去公园时,会立即要求换个其他项目玩玩。但是作为父母仍然需要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抗挫折方法。
建议:
为孩子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圈子,让孩子在失落时可以求助他们。这个圈子里不光有父母,还有家里的其他亲人以及孩子的小朋友等。
研究表明,能够从失落情绪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孩子通常有能力让其他人帮助自己。此外,可以问一些暗示性的问题,启发孩子学会应对所面临的失望。
如何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
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独特之处。因此,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需要有一双慧眼,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真正了解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是一个样,在学校里的表现又是一个样。为此,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加果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家庭教育就会失去方向,久而久之,家长会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竟然变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对于苦心培养孩子的父母来讲,这无疑是一件可怕而且可悲的事情。因此,在日常生活tulaoshi中,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细心观察,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真正掌握孩子的爱好、兴趣、长处和不足,这样才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尝试着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地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
父称职与否的标准就是你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你的孩子并对其实施相应的教育,而了解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多同孩子交谈。哪怕父碌工作阿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问和孩子坐往一起交谈,要像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一样,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是不是常常会因为不是特别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呢?我们是不是会由于没有真正掌握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把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呢?如果是的话,那请您从现在开始认真、细心地关注自己的孩子,看看他们真的需要什么。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步走弯路,同时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少承受痛苦。
学会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
在孩子的眼里,他们对世界有着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了解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思维已经深深地烙下了生活的印迹,当我们再用这种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时候,就如同戴上了有色眼镜,很难再理解孩子的本真。但是,如果我们能放下自身的思维定势,随着孩子们简单的行为,去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内心的思想,我们常常会豁然开朗:原来我的孩子是这么想的,其实这么想也挺好的,我原先误解他了。
如果父母能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能够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那么,家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呢?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当孩子跟休沟通交流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首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设想自己如果处于孩子的情况会怎么样?会难过,会尴尬,还是会气愤?换位思考有助于你体会孩子的心情,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心平气和,换个角度看世界。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不理智的。一遇到问题就暴跳如雷,对孩子横加指.责,这样伤害的不仅是孩子的心灵,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何不心平气和地换个角度看待这些问题,也许事情不是你想得那样呢!
真正理解孩子。
要想理解孩子审视世界的方式,首先要真正地理解孩子,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时时审视一下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与孩子是一致的。很多时候,只是由于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呢!
如何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如何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在为打造天才宝贝而寻觅良径。大脑研究的专家也证实多年来的观点:早期的社交和情感经验是智力发展的关键。
在宝宝成长的各个关键期鼓励和支持宝宝多多接触周围的事物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刺激大脑
研究表明:通过不断地刺激大脑,可以使大脑飞速发展。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可用以下四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刺激宝宝大脑
低度刺激:让宝宝观赏花草、听音乐等,有利于开启宝宝的心智。
中度刺激:观看电视大赛、智力比赛等,可培养宝宝观察、欣赏、鉴别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度刺激:插花、下棋、饲养小动物等,可以磨砺宝宝的耐心和鼓励开动脑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更高度刺激:吟诗、作画、木刻、石雕、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及航模等,可培养宝宝的求知欲、应急能力和创造精神。智力开发的关键期
·关键期1:01岁,声音辨别关键期
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出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后就具有对不同声音的辨别力。
训练方法:
1 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
2 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
3 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
4 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www.Tulaoshi.com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
5 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
6 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7 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
·关键2:02岁,动作发展关键期
训练方法:
1 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2 宝宝3个月时,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3 在宝宝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关键期3:13岁,口语发展关键期
训练方法:
1 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2 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3 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
·关键期5:13岁,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训练方法:
1 选择适合宝宝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故事音乐等,与宝宝一起欣赏,同时进行讲解,或向宝宝提出问题,激发他的想象。
2 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歌曲,教宝宝唱。
父母守则开发智力的辅助工作
保证营养,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宝宝从出生起大脑就需要不断地吸收各种帮助大脑发育、发展的营养元素,ARA和DHA成分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
多进行益智游戏,用游戏和玩具,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学习方法,向宝宝输送精神营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脑部潜能,升级孩子的智力。
多和宝宝交流。在宝宝玩游戏的同时,亲人的参与很重要,父母的爱心和耐心能够很好地诱导宝宝投入到游戏当中,将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有机地联系起来,给予宝宝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