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添加双酚A可以使其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和突出的防冲击性等特性,尤其能防止酸性蔬菜和水果从内部侵蚀金属容器,因此广泛用于罐头食品和饮料的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所用的密封胶、眼镜片以及其他数百种日用品的制造过程中。
双酚A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成为人们经常能接触到的物质。因此,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公众的关注的焦点,但其应用存在争议。
安全性研究及争议
目前国内外双酚A的毒性研究资料主要为动物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关于双酚A毒性作用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人体试验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
资料表明,双酚A属低毒性化学物。动物试验发现双酚A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长等作用。此外,有资料显示双酚A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显增加动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生。同时,研究显示,双酚A与小白鼠患哮喘相关联,初步人体实验显示孕妇在妊娠早期受双酚A影响可能会导致婴儿感染哮喘。
中国科学家专门针对双酚A对男性内分泌的影响进行了以人体作为试验对象的研究。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一组在中国工厂里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5年以上的男性工人,与另一组5年之内没有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的工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的男性工人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对照组的4倍,且出现射精困难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7倍。本研究结果是关于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对健康有害的第一项直接证据。
但有研究表明双酚A并不是人类致癌危险因素。目前,虽然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并对儿童大脑和性器官造成损伤,但是迄今未有充足证据证明婴儿或者儿童因摄取PC奶瓶释放的双酚A成分而受到伤害。
研究表明,制造塑料容器的PC材质可能会释放有毒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然而,塑料容器是否真会释放双酚A,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各界学者说法不一。
使用及争议
双酚A对健康有害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政府立即禁止双酚A的使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含双酚A的塑料容器,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正常使用。
但在“剂量大小决定危害”的传统毒理学观点引导下,人们一直以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接触的双酚A浓度很低,不足以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直到20世纪80年代,官方沿用标准方法检测双酚A之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只有当双酚A的剂量远远高于当前人体内的含量时,才有可能引起器官衰竭、白血病和体重急剧下降。在这样的认识下,双酚A被人们放心地广泛应用。在民间与厂商、官方之间久拖未决的“低剂量双酚A有害还是安全”的争论中,各大化工厂商仍在不停地生产各种含双酚A的产品,并远销海外。
由于关于双酚A的各项研究结果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事件,许多国家都对这种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整顿。比如,美国已经率先禁止婴儿奶瓶等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化学物质双酚A;加拿大政府去年就明令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成分的聚碳酸酯塑料婴儿奶瓶;今年早期,法国参议院人员就开始制定双酚A禁止政策;中国卫生部等六部门也于2011年5月30日下达禁令,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瑞典:2013年3月,瑞典法典公布了法规SFS2012:991,禁止3岁以下儿童食品包装涂料和涂层中含双酚A(BPA)。新规修订了食品法规2006:813,并将于2013年7月1日生效。[1]
挪威:最早将双酚A纳入受限物质的应是原定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后因许多议题尚未达成共识而延期的挪威PoHS指令,在其对消费性产品中的禁止使用的10种物质中就包括双酚A(BPA)。
加拿大:2008年10月18日,加拿大宣布双酚A为有毒化学物质,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双酚A列为有毒化学物质的国家,并禁止在婴儿奶瓶的制作过程中使用双酚A。
美国
1)联邦:2009年3月份提案禁止在“可重复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其他食品容器”中使用(BPA)。这一禁令在正式通过180天后开始生效。
2)纽约州萨福克县:2009年4月2日公布的决议将于90天后开始生效。根据此法律,在萨福克县任何人不得销售或为销售提供含有BPA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婴儿奶瓶和儿童饮料容器。
3)伊利诺斯州:2010年7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销售、为销售提供、分销或为分销提供含有双酚A的运动水瓶,或适用于3岁或以下儿童的儿童食品容器,不论该容器是否装有食品或饮料。
4)马里兰州:规定儿童护理品不得含有双酚A或其他任何致癌或对生殖系统有毒害的物质,同时生产商须在产品上标注不含双酚A。违反上述规定每项可被处以最高1万美元的罚款。
中国:2011年5月30日,卫生部等6部门对外发布公告称,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奶瓶的材质无非就两种:玻璃和塑料。塑料奶瓶特点是质量轻、不易碎,适合外出及较大宝宝自己拿用。但经受反复消毒后“耐力”就不如玻璃制的了。玻璃奶瓶更适合在家里由妈妈拿着喂宝宝。
常见的塑料奶瓶的材质主要有
1、PC:聚碳酸酯
2、PP:聚丙烯
3、PES:聚醚砜
4、PPSU:聚苯砜
妈妈们不用花脑筋去分析这些化学名词,你只要记住PC塑料是最常见的奶瓶材质,而另外3种是最近一两年才慢慢用来生产奶瓶的。为了方便你比较,我们从4个方面去比较不同材质的奶瓶:
耐热性(抗变形程度):玻璃>PPSU=PES=PC>PP
易洗度:玻璃≈PPSU=PES>PC>PP
强度:塑料>玻璃
透明度:玻璃=PC>PPSU=PES>PP
玻璃奶瓶除了强度不够,易碎之外,其他品质都优于塑料奶瓶。但塑料奶瓶有个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轻巧不易碎,可以让宝宝自己拿,可以出门时携带。所以,玻璃奶瓶主要还是适合小婴儿,父母在家亲自喂养时可以用。当宝宝长大些,想自己拿奶瓶时,塑料奶瓶就要开始派上大用场了。
这些高级塑料,质轻强度高,不易破碎,高度透明,性能都不错,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是首选。尤其新新材料PPSU和PES,比PC更易洗、耐用,几近于玻璃。
但是PPSU和PES奶瓶价格非常贵,同时可供选择的品牌也较少。选择时,爸妈可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合适的材质。一般而言,喂养初生婴儿使用玻璃奶瓶为主。3个月后,用塑料奶瓶多一些。
消毒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但无论妈妈们选择哪种消毒方式彻底消毒是大家应该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妈妈防范于未燃的健康措施。
高温蒸汽消毒:这种消毒方式安全又方便。
高温水煮消毒:彻底地高温水煮也是妈妈们比较常用的消毒方式,一般要盖紧锅盖煮5分钟以上,并且锅中水位要超过奶瓶。
此外,等宝宝长到6个月之后,添加了辅食,肠胃功能和免疫力都增强许多时,奶瓶则可以免掉高温蒸或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