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商家无孔不入地打起了各种旗号,推销各类“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商品。这样以牺牲天性和兴趣为代价的训练是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长期的、大量的、枯燥的训练,会使幼儿失去天性和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在压力下过于自闭,独处的时间一长,以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不愿与别人交流。有的孩子则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挫折、批评,将来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跳下楼去。如果家长求胜心切,超负荷地让幼儿学少年的知识,让小学生学成人的本领,忽略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忽视孩子不同阶段的内在要求,弄巧成拙,慢慢地,就会亲手扼杀孩子的才能。
有人曾分析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的23位院士的学习档案,发现他们高三毕业时的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10名的仅有5人;从分数段看,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有2人,而居于后30%的有6人。如果追溯到初中、小学,他们中的大多数肯定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他们的结论是,通常赢在起跑线上的,很难在终点撞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我还很小时就风行,如今则愈演愈烈。每每听到一些父母郑重其事地说出这句话时,我都不由地生疑,究竟什么才是‘起跑线’?”其实,作为家长也没什么好着急的,要相信孩子,有时玩耍也是奔跑的起点。毕竟,孩子只有在不断成长的时候才对世界的好奇、探索、感受倍感清晰。人生处处都可以是起跑线。明智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选择起飞的航向,而并不限于所谓起跑线,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才是较优方案,竞争激烈并不能成为侵略孩子天真的童年和自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