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培养宝宝生活规律
如何培养宝宝生活规律
一般当宝宝长到3个月大左右,才开始渐渐地能够区分白天和黑夜。但如果此时期就勉强宝宝适应大人们的生活节奏,往往很大了也不能区分,甚至发生昼夜颠倒。总之,当宝宝3个月大时,如果想要明确哺乳时间间隔,明确宝宝的睡眠时间,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可以试着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对于1、2岁的宝宝,也是适用的。)
(1)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比如早晨6点—7点之间)叫醒宝宝。
(2)起床后,让宝宝感受早晨的阳光。帮助宝宝认识“早晨”。对于无论如何都起不来的宝宝,可以在起床前一点点地调亮房间的光线。
(3)进行早晨的“仪式”,如洗脸、换衣服等。关键要养成习惯。
(4)晴朗的日子里,在午前或午后可以适量地安排户外散步。不方便散步时,可以在阳台或庭院里晒晒太阳。帮助宝宝认识"白天"。
(5)白天尽量安排活泼一些的游戏,夜晚则尽量安排安静些的游戏。
(6)晚饭和辅食尽量要在晚上7点半之前完毕。
(7)洗澡最迟要在睡觉的1个小时之前进行。
(8)夜晚睡觉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寝室保持黑暗安静。
(9)进行睡觉前的“仪式”,如换睡衣、刷牙、讲故事、聊天等。养成睡觉前的这些习惯,帮助宝宝认识“夜晚”。
(10)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进入寝室,关闭电器,使房间变得黑暗。
(11)最好有爸爸妈妈陪伴宝宝睡觉,有利于减少宝宝对睡觉的恐惧。
(12)每天安排2小时左右的午睡。然而,午睡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妈妈们最好一边观察是否对夜晚的睡眠有影响,一边来调整适合自己宝宝的午睡时间。如果孩子不想午睡,尽量让她做些安静的事,比如看书、画画,这也是休息的一种形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shenghuoguilv/)(13)将夜晚睡眠的时间与早晨起床的时间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入睡时间略微错后,则起床时间也可以略微后延。
(14)尽管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冬季的睡眠时间要长于夏季。冬季如果让宝宝在与夏季相同的时间起床,宝宝们往往会非常抵触,所以需要妈妈们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在不同季节,适当调整睡眠的时间。
一般来说,在宝宝3岁之前,如果能一直保持一定的生活规律,这就将成为他的基本生活规律,幼儿期节奏混乱的生活状况也就将得到控制和减少。相反,如果不从小就帮助宝宝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长大些后即使再想调整也为时已晚了。
二、建立宝宝作息也要灵活对待
1、你两周大的宝宝醒来了,而且在哭,但是离下次吃奶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你怎么做?首先你可以拍拍他的背,或抱抱他,让他能够安稳地躺回床上。另一个选择是把他放在婴儿座椅上。第三个选择是喂他,然后重新设立他喂奶、清醒及睡眠的周期。
2、在飞机上,宝宝开始大声哭闹,你两个小时前才刚喂过他,你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不要让你的宝宝的日常规律影响你在道德上所应该做的对的事。没有这么做,将使父母及机上的乘客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你可以跟宝宝玩、逗逗他,或是喂他。虽然你平常喂他的间隔不能短于3个小时,但是当时的处境需要你改变你正常的作息。当你到达目的地,你再调回他正常的作息。
3、已经开车开了4个小时了,现在喂奶的时间到了,你的宝宝仍在睡觉,而还有40分钟就到目的地了。身为父母的,你可以自己掌握选择叫醒宝宝喂他,或到了目的地再喂。
4、你刚喂宝宝,然后你把他交给看顾宝宝的人或送去保姆那里,1.5小时后你会回来,你是否应该留下一瓶牛奶或母乳给看顾的人以备不时之需?答案是肯定的。看顾宝宝的人提供宝贵的服务,因为他们还要看顾其他的孩子,他们没有义务照你的作息来做。如果你的宝宝吵闹,你可以让照顾宝宝的人选择是否要喂他奶。它将不会使你的宝宝在这个星期好几次需要短于3个小时吃奶。
大部分的时候,你的生活是相当规律且可预测的。
但是,总有一些时候,因为特别的情况,你需要更有弹性。如果你考虑当时的情况,且为了别人的益处做适当的反应,你的生活会比较没有压力。被时间所捆绑,与被不加思想的情感所控制,一样糟糕。
三、宝宝日常睡眠正常规律
睡眠两阶段:宝宝的睡眠旅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和大人是保持一致的。一个是有迅速的眼睛转动的阶段(浅度睡眠阶段),另一个则是没有迅速地眼睛转动的阶段(深度睡眠阶段)。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睡眠阶段,宝宝就完成了一次睡眠循环,而每个宝宝一个晚上大致要完成5—7次这样的睡眠循环。而妈妈感觉宝宝最容易醒来哭闹的时刻,正是从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循环的过渡时刻,即使此时房间里很安静。
睡眠中的旅行
宝宝的睡眠“生物钟”的经历就如同我们乘坐的大巴旅程,分为候车进入行驶道路第一个下坡驶入顶峰进入另一个山谷再次登上山峰旅程结束。
候车(从上床开始的30分钟):宝宝从上床开始到进入睡眠,大致要有30分钟的准备时间。
第一个下坡(50—70分钟):第一个下坡进入的山谷是整个旅程中最低的地方,这时宝宝逐渐放松,进入深度睡眠期,即使你去抱他或轻轻触动他,他也不会醒来。
驶入顶峰)70—90分钟):宝宝的神经系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眼睛会在眼皮下迅速地转动。这时他们会将白天妈妈教给的新本领牢牢记住。
进入另一个山谷(100—130分钟):宝宝又恢复了安静的睡眠,他们会均匀地调整呼吸。
再次登上山峰(130—150分钟):这是宝宝最容易做梦的一个阶段,大脑皮层开始迅速活动,宝宝有时会发出喃喃细语或是尖叫,有时可能因为受到惊吓而醒来。
旅程结束:宝宝的睡眠旅程终于来到了终点。这时他们的体力和精神都已经回复到较好的水平,因此也就又来了力气“折腾”你。
四、宝宝日常饮食正常规律
1—2岁期间,孩子体重只能增加2千克左右,那么是不是说1岁到l岁半的孩子就能恰好增加l千克呢?未必如此。往往在炎热的夏季里,孩子体重几乎没有增加,而到了秋天凉爽起来后体重会突然增加。
孩子过了1周岁,几乎可以与成人吃一样的饭菜了。但每个孩子的饮食情况是有明显差异的,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总的来说,这个月龄的孩子不太喜欢吃米饭,只有极少数能吃的多的。听到母亲说她家的孩子很能吃,而不太能吃米饭的孩子母亲就担心。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能吃的孩子与不能吃的孩子,他们每天的饮食情况。
能吃的孩子
9:00 面包2片、牛奶200毫升、奶酪、苹果
12:00 米饭2碗、整个鸡蛋1个、香肠、蔬菜
15:00 饼干、鲜牛奶200毫升
18:00 米饭2碗、鱼或肉、蔬菜
20:00 牛奶200毫升
不能吃的孩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shenghuoguilv/)8:30 牛奶180毫升
10:00 点心少许
12:00 米饭几勺、香肠、鸡蛋
15:30 牛奶180毫升
18:00 米饭几勺、鸡蛋糕、鱼、西红柿
21:00 牛奶180毫升
能吃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很能喝奶,周岁生日时的体重能达到10千克;不太能吃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喝奶很少,从来没喝光过1奶瓶的牛奶,而周岁时的体重也只有8千克左右。所有的孩子母亲都是一样,对孩子的饮食特别关心。在这里,我们不能认为是他们的喂养方法或是调制方面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孩子的食欲强弱的不同罢了。详细>>>
五、宝宝大小便正常规律
小儿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四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食的小婴儿,其正常大便多为糊状,稠度均匀,颇像细沙和水后的膏状,可有少许如辣椒籽大小的颗粒状物。
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浓羹样,可微带绿色,有酸味,无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
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
另外,出生后一至二个月内,孩子每次排便时,好像非常用劲,全身肌肉都收缩,小脸涨得通红。这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还不健全,神经冲动还不能分化,一个排便冲动引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二至三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滤。
妈妈在小孩3个月时训练把尿,6个月在成人守护下坐便椅,逐渐培养婴儿坐盆大小便的习惯。培养宝宝独自坐盆排便,可以从宝宝会独自坐稳以后的八九个月时开始。切忌强迫宝宝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紧张情绪,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养成。
六、培养宝宝日常卫生习惯和规律
培养宝宝日常卫生习惯和规律:
讲卫生要从小做起,而且父母要以身作则。从孩子开始会爬,有可能把手弄脏的时候起,就应该让他自觉地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在培养婴儿生活习惯时,要因人而宜。在喂奶、活动和睡眠的不同阶段,可配合不同的音乐,以帮助婴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婴儿被动操,对婴儿进行抚触、户外活动等,以促进婴儿的身心发展。活动应安排在喂奶1小时左右,以免因活动而吐奶。
另外,应注意以下问题:
1、每天早晨起床后,宝宝必须洗手、洗脸、漱口。定期为宝宝洗头、洗澡、理发、剪指甲,培养他随时注意仪表整洁。饭前便后洗手是保证手卫生的关键,在宝宝日常活动中,手会沾染色体些寄生虫卵和细菌,如果不经常洗手,这些细菌很容易被食物带到肠胃,引起疾病。
2、养成使用纸手帕并及时清洗的习惯。人们给宝宝擦汗、擦鼻涕、擦食物残渣都用同一块手帕,如每天不及时清洗,在宝宝再次使用手帕时会被二次污染,所以让宝宝要养成天天洗手帕,并天天使用干净纸手帕,避免细菌交叉传染。
3、注意口腔卫生。每日三餐后或吃零食后均应用温水漱口,以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
爸爸妈妈要教育宝宝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还要耐心纠正宝宝吮手指头、挖鼻孔、抠耳朵等不良习惯。这些坏习惯既不利健康,又不利于宝宝公共健康卫生道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