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音乐胎教,对胎儿的身体和将来性格、智力、情感的发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此种胎教法已为许多国家运用,如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产科大夫曾让35名孕妇,每天按时来医院欣赏音乐,胎儿出生后,个个体格健壮。10年后有27名儿童获音乐奖,4名儿童成为舞蹈演员,其他人成绩均为良好,无一人有不良行为。音乐胎教在我国兴起不久,市场上出现过音乐胎教磁带,引起不少年轻夫妇的兴趣。对音乐胎教的作用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可以肯定地说胎儿能够听到音乐,因为根据对胎儿的听觉产生期所做的确切研究表明:六七个月的胎儿能够听到母亲外音乐的声音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怀孕六七个月的女同志尽可能买来音乐胎教磁带,或者选用些优秀的曲目对胎儿施教。至于给胎儿听音乐的好处,更不必怀疑。音乐生理学家们的实验早已证明:进行音乐胎教,对胎儿的身体和将来性格、智力、情感的发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音乐除了艺术上的价值之外,还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效应。心理学家认为,音乐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无意识超境界的幻觉,并能唤起平时被抑制了的记忆。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同时,优美动听的胎教音乐能够给躁动于腹中的胎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朦胧地意识到,世界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好。
在生理作用方面,胎教音乐通过悦耳怡人的音响效果对孕妇和胎儿听觉神经器官的刺激引起大脑细胞的兴奋,改变下丘脑递质的释放,促使母体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胆碱等,使身体保持极佳状态,促进腹中的胎儿健康成长。
怀孕4个月以后胎儿就有了听力,尤其是6个月后,胎儿的听力几乎和成人接近,就可以选择胎教音乐,置于腹部或放在距母亲1~1。5米的地方给母子同听。这样,音韵可以直接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大脑,促进大脑发育。
在做好了以上的心理和身体准备以后,再介绍一下常用的胎教方法,供准父母们参考。
抚摩法:主要是通过母亲对腹部进行抚摸,从而使胎儿间接获得皮肤触觉刺激,感受外部环境。
具体方法是:孕妇躺在床上,放松腹部肌肉,用双手在腹部顺着一个方向用手指轻压腹部(切勿用力或旋转,有早期宫缩者禁用)。此种方法可在睡前进行,用5分钟做完一次,休息5分钟后再重复,可连续做2~3次。一般在妊娠18~20周开始做,因为此时胎儿开始出现胎动,胎动表明了胎儿泛化运动的发展水平,婴儿的各种精确运动都是从这些方面分化出来的,在孕期通过抚摸来诱导胎动,可促进胎儿期泛化运动发展,到出生后精确运动就分化得更快,增强胎儿出生后的适应能力和行为能力。婴儿出生后出现受惊、躁动不安的情况相对较少,抬头、独坐、扶站、扶走等动作发育相对较早。
音乐胎教:也是现在比较流行和常用的方法。此法可自妊娠足4个月开始,因为此时胎儿内耳发育基本成熟,并可以听到宫外的声音。良好的音乐刺激可使胎儿的反应意识增强,并促进胎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育,为智力和想像力的发育提供良好的先天条件。
具体时间可根据孕妇的生活规律安排,在孕妇休息时实施。一般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所选胎教音乐的节奏宜平缓、流畅,不带歌词,乐曲的情调应温柔、甜美。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收录机直接放在孕妇腹壁上给胎儿听。不合格的胎教磁带,不仅不能促进胎儿脑细胞的发育,而且还会对胎儿的大脑和听觉造成一定的伤害。音乐频率过高会损害胎儿内耳螺旋器基底膜上的神经细胞,使其出生后听不到高频声音;节奏过强、力度过大的音乐会导致中耳听力下降,严重者还会把孩子推进一个无声的世界。因此,在选择胎教音乐时千万不可马虎,所选音乐的频率、节奏、力度等方面最好能与宫内胎音合拍。
还要注意,实施胎教不可过多过频,因为,母亲需要休息,腹中的宝宝也需要休息!
母子、父子交流。此法可随时随地进行。母亲可在抚摩腹部的同时对胎儿讲话、唱歌、朗诵诗等,使胎儿更多地接受来自母亲的信息,有利于增强母子感情,并可促进孩子学习语言。尽管胎儿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但他能够逐渐熟悉语言的特点,从而在出生后形成辨别语言与其他各种声音的能力。也可在孕20周时,给胎儿起一个中性的乳名,如“平平”、“乐乐”等,经常呼唤之,内容不用太复杂,反复重复一两句话,以便使胎儿大脑皮层产生深刻的记忆。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