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磨”不成“器”

xuilei530

xuilei530

2015-10-13 21:58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图老师小编接下来分享孩子不“磨”不成“器”,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初春的一个早晨,窗外下着小雨,我在诊室里接待了老同学李苹,她告诉我,她姐姐13岁的女儿文文离家出走了。

“文文是在全家人百般呵护下长大的。我姐姐李静而立之年才生下文文,一家人都视之为掌上明珠。刚添孩子那阵,姐姐家境并不富裕,但对孩子吃的、穿的、玩的,花多少钱都舍得,生怕委屈了孩子。他们夫妻俩的生活却很简朴,内衣袜子什么的,都是在市场上购买批发价的。餐桌上,鸡大腿、鱼腩肉自然都落到孩子碗里,正如文文初中时在作文中描述的:爸爸吃鸡头、鱼头,津津有味;妈妈对鱼尾依依不舍;我对鸡腿情有独钟……

“文文从小内向胆小,带她去公园玩儿,见到同龄小朋友捉迷藏,她很是开心,也想加入一起玩,但又不敢开口请求,于是就眼巴巴地乞望着爸妈。姐姐见状,立马就上前为她打开局面。姐姐说,孩子还小,何必让她为难呢?

“文文上幼儿园了。有一天,她一回来就哭着说,幼儿园里有个叫小宝的小朋友,要换她最喜欢的玩具玩,她不肯,小宝就抢,还抓破了她的手。姐姐心疼了。第二天下午,她早早去幼儿园接孩子,虽见文文和小宝正玩得开心,但还是忍不住上前数落了小宝一顿。小宝经不住训斥,哭了。幼儿园的阿姨闻声赶来,语重心长地对姐姐说,孩子间的纠纷,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不要什么事都包揽代替,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姐姐却不以为然:孩子还小嘛。

“文文上小学了。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竞赛,姐姐姐夫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他们一心希望文文能考上名牌学府,将来能出人头地。就算苦一点,累一点,他们也心甘情愿。于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事无巨细都实行一包到底。姐姐每天下班就匆匆赶回家,准时烧菜做饭。招呼文文吃完饭后,就急急张罗她洗刷,然后把她推进房间,督促她做功课。洗碗、擦桌子、打扫卫生,姐姐从没让孩子动过手,就连孩子自己的衣裤,至今还是姐姐代劳。文文初一时,学校举办保护环境的爱心活动,组织学生上街义务劳动,清扫街道废弃物。姐姐心疼孩子,也跟着去了。她跟着文文满地搜寻垃圾,很快,文文的垃圾袋就装满了,第一个完成了任务。有同学问,阿姨,您怎么也来参加活动了?姐姐就自我解嘲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嘛。

“一年前,因工作需要,姐夫从湖南调到广州,姐姐和文文自然也跟去了。初来乍到,文文也开始知道时髦了,不时地吵着衣裤要这个款式,鞋袜要那个品牌……姐姐咬咬牙给她置办,心想:孩子开始长成姑娘家了,爱漂亮是天性,只要学习好,值得!的确,文文还算争气,考进了市里一所重点初中。学校离家很远,孩子上学很辛苦,于是姐姐姐夫考虑让文文住校。这样一来,问题开始出现了:天气热,文文要把公用电风扇对准自己的床;宿舍轮值,她却不肯打开水、拖地、熄灯;个人用品丢三落四,常常找得心慌意乱;裤子上沾了月经血,洗不掉就扔掉了事;打饭要排队,饭菜不合口味,就干脆不吃;洗澡像是打仗,你抢我夺……一个学期下来,文文死活不肯住校了。望着孩子悲苦的面容,姐姐姐夫一筹莫展。最糟糕的是,文文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跌到了差生的行列,老师的投诉也不断增多,诸如不关心集体、同学关系处理不妥、自理能力差等。一直顺风顺水的文文这下可受不了了,她失去了以往的学习激情,终日闷闷不乐、不声不响、精神委靡,回到家后也不跟爸妈打招呼,径自躲进房间,或者呆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向来聪明伶俐的孩子变得木头木脑,没精打采。姐姐两口子伤心得直叹气,试着安慰文文,文文流着泪,半天才哽咽着说出一句话:‘爸爸妈妈,我没有信心了,我很累……’第二天,文文留下张字条,离家出走了。后来,在亲朋好友的全力帮助下,几乎崩溃的姐姐姐夫终于在湖南老家的火车站里找到了虚弱无助的文文,一家人抱头痛哭……”

说完,李苹想听听我的分析意见。

我说,文文一受到挫折,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用离家出走来躲避困境的做法固然不对。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像你姐姐那样“总要搀扶孩子走路”的家长而言,更需要反思一下。

像文文这种备受呵护的孩子,通常有“一强三差”的特点:即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差。他们待人处事,往往惟我独尊,对人缺乏感激,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尽力,一遇到挫折,就显得束手无策,一败涂地。历史上也有前车之鉴:满族八旗先代,凭着游牧民族的吃苦耐劳精神,成就了金戈铁马、入主中原的辉煌时代。随后八旗子弟却在祖辈的荫庇下养尊处优,终日吃喝玩乐、声色犬马,最终一事无成。于是,八旗子弟成了“败家子”、“不肖子孙”的代名词。事实证明,孩子受到的保护越多,承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差。故古人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说。

挫折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又能改弦更张,给人以教益,使人变得成熟、坚强,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从逆境中奋起。

“不错,文文缺乏的正是这种承受挫折的能力。可是,家长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呢?”李苹频频点头称是。

我继续说道,现代发达的西方世界就很推崇一种“挫折教育”。在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所培养的学生,几乎百分之百考入名牌大学,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才。其经验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英国冬天很冷,但这所中学不设暖气,冬天洗脸也得用冷水,刻意以此磨炼孩子。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这首先体现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其保育大纲明确规定3~6岁的孩子必须学会什么。每年,日本中小学校都会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的活动,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中国,近十多年来,许多家长甚至学校,对孩子的要求只是“惟有读书高”,而非常重要的心理和体格素质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在中国,从小对孩子过度呵护,“一切由父母代劳”的家庭比比皆是。有一项来自美、韩、法、英等国的调查表明,中国小学生每日在家的劳动时间最少,为0.2小时,仅为美国孩子的六分之一。因此,早有一些专家学者发起呼吁:让孩子适当感受一些不愉快或不舒服吧!

动一动孩子的“奶酪”儿时的特权,必将铸成自私自利、惟我独尊、对人缺乏感激、对己不克制的性格。孩子的“奶酪”,该动的时候一定要动,而且要煞有介事地动,让其习以为常,学会与人共享“奶酪”,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被群体认可和接受。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让孩子感受一下饥饿、寒冷和劳累 有苦难的生活经历的人,由于常与不幸和挫折打交道,所以具有较高的挫折耐受力,这种人往往能经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从而更易获得成功。对许多现在的孩子而言,吃要挑品种,穿要选款式,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饥寒、劳累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饿一饿、冻一冻、累一累,特别是要经常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家务活、清理个人卫生,并让其感到疲劳。一方面,既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艰难”。

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适时、适度地让孩子面临一些困难,如遭遇寒冷天气、挨雨淋、丢失或弄坏心爱的物品、遭别人欺负、独自去买东西等,试着让他独自面对困境,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开拓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克服困难的毅力,掌握摆脱困境的方法。与此同时,也让孩子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在努力获得成功的同时,对困难乃至失败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适当批评和指责使孩子从小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怎么做才符合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比如,打骂人、乱拿别人的东西、糟蹋东西等是绝对不允许的,孩子犯了这类错误必须立刻制止,予以批评,并且给一定时间让其反省。只有这么做,才能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做错事,受到批评和指责是正常的。正确听取批评意见,对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今天可真是上了一堂课。我回去得跟姐姐好好谈谈。”雨停了,李苹含笑向我告别。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他的兜里发现了两张来路不明的电影票,看到了他手机里的暧昧短信和来电显示,他吞吞吐吐地坦白交待还有另外一个“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女孩,请不要等到最后一步才傻乎乎地发现他的异常,其实,早在这些“实际证物”发现之前,有些情绪上的小变化就已经出卖了他:这个男人在劈腿。

  1、他比平时明显地更加关心和关注你,尤其是那些他以前没有投入过任何注意力的方面。比如突然提出和你逛街(他最讨厌逛街),邀请你的某个闺密一起吃饭(他最讨厌你这个朋友)等等。

  分析:这是他内疚的表现,通常发生在“变心”的最早阶段,是一种潜意识的补偿心理,主要是让他自己觉得好受点儿。

  2、莫名其妙地开始给你买礼物,可他本身并不是一个浪漫或者爱这样讨好你的人。

  3、他突然变得喜怒无常,经常没事找事,无论你做什么他总是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整天用“挑衅”的态度来对待你。

  分析:这是人在心虚状态下的反应,他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是“错”的,所以如果能不断地证明你也“错”了,那在心理上他就会产生一种“扯平了”的感觉。

  4、他的一些行为会让你心生疑虑,可能你也说不清到底是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就是觉得“怪怪的”,这个时候,不妨相信女人的直觉吧!

  5、只要你一“反击”有时候甚至只是撒娇装装样子,他却马上说“那就分手吧;那就结束吧”,根本没有心思和你沟通,或者提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6、只要你要离开他一段时间,比如出差、“回娘家”或者和朋友出去旅游,他就会显得莫名兴奋,当然不是那种“欢送”般的感觉,而是变得比较情绪化,比如不停地帮你准备行李,对旅程过分关心,或者表现出夸张的沮丧。

  7、冷漠。不爱说话,也不爱交流了。可你仔细回想一下,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惹着他的事情啊!

  8、品位突然发生变化。他开始欣赏不同的音乐、电影、书籍,参加不同的健身俱乐部,甚至会关心以前全然不想理会的东西,比如娱乐明星和猫猫狗狗等等。

  9、突然开始自信。

  分析:如果你并没有发现有其他事情激发了他的自信心(比如升职),那他很可能从“男人的魅力”这个方面得到了心理满足。

  10、开始挑剔你,并大声宣布“我最讨厌这样的”,但他可能是“忘了”,这个挑剔点正好是他原来最欣赏你的地方。

  11、对两人之间的“亲密接触”毫无兴趣,晚上宁愿独自看电视等你先睡或者干脆加班不回来。

  12、不断地谈论sex,而那些是你们全然没有尝试过的。

  13、用新的词汇,说不同的笑话,表达不同的观点。

  14、开始抓着你讨论一些你明显不擅长的话题,比如体育,比如汽车,只要你露出迷茫和懵懂的样子,就开始嘲笑和露出嫌弃和不屑的表情。

  分析:这是他开始故意在精神层面上与你拉开距离,希望你自己产生“我们不般配”、“我和他并不搭调”的想法。

  15、对自己的精神隐私开始变得在意保护,换了密码,不许你翻动他的任何物件。

  16、你对他特别好的时候,他会莫名地表现出羞愧、闪躲,不知道如何面对你。

  17、做梦时提到某人的名字,多过一次。

  18、早上睁开眼见到你或者周围环境的时候,显得有些迷茫和惊讶。

  分析:别放过他这个小表情,这是他“睡两个床”、“过两种生活”一时反应不过来的典型表现。

  19、你们的朋友开始旁敲侧击地开始问你,最近过得好不好。

  分析:朋友们往往会注意到他的一些被你忽略了的变化,如果发现周围的朋友对你俩私生活的关注度突然增加,很可能“有问题”。

  20、你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小了。以前他会在工作、朋友关系的处理和购物等方面征求你的意见,而现在即使你主动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在单位我是主管,在家里我是主妇。

单位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等着我拿主意。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李姐刚问完市场分析会安排,小张又冲进来催问促销折扣的事,小梁则在一旁等着我在她的统计表上签字确认……而我心里正在着急:还有十分钟就得去参加部门主管的例会了,可是资料还没拿齐!唉,眼前永远有大堆的杂事没处理完——每件似乎都需要尽快做决定。

家里也忙,老公儿子衣食住行样样都得管着。特别是那宝贝儿子,万一哪天我忘了把他当天要穿的衣服先准备好,等他醒来睁开眼睛,就会听见他喊:“妈妈,今天穿哪件毛衣?”半分钟后,“妈妈,今天穿哪条裤子?”

一件小事,促使我改变了这种状况。

几个月前,小张给我送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方式的请示,可因为忙,这份材料放了一个月也没有看。当小张第三次询问我的时候,我无可奈何地对小张说:“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时间,你自己分析一下,提出个措施来吧。”结果,第二天小张就把问题解决了。通过这件事情,我开始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是不是管得太多、太具体?从此,我有了个主意:把每天的工作分成两类,一类是本来就该我干的;另一类是员工“分配”给我的。凡属替员工做的工作,不论自己有没有时间,都一概拒绝,请员工想好解决办法后再来汇报。这样做的结果,使部门里的管理人员人人勤于动脑、提高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自己也轻松多了。

在和一位管理顾问谈到这件事时,他说,对,你这就叫“拒绝依赖性请示”。当你学会对下属说“你自己分析一下,提出个措施来吧”的时候,问题便解决了。这样既鼓励员工自己解决问题,你也可轻松上阵,干更重要更关键的事。否则,你自己累,效果还不一定好,下属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大大妨碍了他们的进步。

我突然想到,我天天替孩子拿主意,是不是也妨碍了他的进步?

儿子轩轩今年9岁,倒是特别的乖巧听话。

从小我对轩轩就管得特别严——我认为,孩子就该管得紧紧的,才能保证不出问题,才算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在我的严格“管理”下,轩轩每做一件事,都得事先征得大人的同意,或者问过大人的意见。大人的决定,是说一不二的。特别是前几年,回想起来,我对轩轩说得最多的一个句子可能就是“轩轩,听话!”。有时候,明明不存在原则性错误的问题,我偏偏要作出与他不同的选择,然后“强制执行”,我觉得,这样才能树立长辈在轩轩眼里的权威,才能让孩子更听话。

所以,轩轩一举手一投足,跟他的同龄人比起来,显得特别的规矩。我和他爸爸说过的话,他都特别上心。记得轩轩上幼儿园大班时的一天下午,轩轩的姑妈出了点事,我和轩轩爸爸急着赶去,就把轩轩寄在邻居邱姨家了。结果,当我们晚上9点多赶回家,发现轩轩竟滴水未进。邱姨说不管她怎么哄,轩轩就是不肯吃任何东西,只是一个劲地说:妈妈说了,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看着轩轩饿得发白的脸,我真的好心疼!可是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听话,我又感到无比的欣慰。

上了小学,别人的孩子总因为调皮捣蛋“出状况”,惟独轩轩从来没有惹过祸。这孩子本来就文静,加上凡事小心,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还能出什么状况?老师家访,都一个劲地说,轩轩是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最听话的好孩子。

可当我把对轩轩的教育与工作中的经历联想起来时,不禁感到有些忧虑。轩轩一天不知要给我来多少次“依赖性请示”,我是否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我工作中所犯的同样错误?

思虑再三,我决定做出改变。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真的得给他点自由发挥的空间了。可他毕竟和我的下属不同,我能依样画葫芦做出同样的转变吗?

我开始了我的尝试。事实比我想像的要更困难,因为轩轩并没有像我的下属那样,一旦我放权,就兴高采烈地发挥起他的主观能动性。轩轩显得特别的迷茫,而且,他“请示”的次数更多了,好像我不肯替他拿主意,他有点害怕了,更频繁地“请示”,仿佛想证明点什么似的。

我慢慢地开导他:轩轩现在长大一些了,要学会自己决定事情。

时间过去两个月,效果却依然不太好。很多他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他还是习惯性地问我,而且还非要我决定不行。有时候我故意不帮他拿主意,他干脆就整件事情置之不理了。比如,我要是不帮他决定到底吃苹果还是吃梨子,他可能干脆就不吃了。

我非常后悔,也许由于自己错误的观念,轩轩从小被我限制得太厉害,使他养成了“懒得”思考的习惯,到现在似乎已陷入一个难以扭转的尴尬境地。而且,对我的做法,轩轩看上去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好像我不帮他拿主意,就是不想管他、就是不爱他了,所以为了这些事情也没少闹情绪。到后来,偶尔有一些不该自作主张的事情,他倒是一声不响就做了,事后追究起来,他又觉得委屈:是妈妈让我学着自己决定事情的啊,我决定了你怎么又反对呢?

轩轩的爸爸说,本来不是好好的吗,轩轩那么乖、那么听话的孩子你上哪找去?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唉,我现在觉得,管好一个孩子,真的比管好部门里一百多个员工还难哪。真不知道,我该不该再拒绝孩子的“请示”?

医生点评:小孩对父母存在依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的规律是越小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越强。

充分关心、爱护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可以说是父母的天职,这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正常发育所必需的。事实证明:有父母关爱、保护的孩子与缺乏父母关爱、无助的孩子,两者身心发育的状况有明显的差异。

父母的关爱可以说是无限的,但绝对不是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把孩子一切大小事都给包办了。更不要将关爱变成对孩子所有活动的支配和控制。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对孩子提出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合理的行为准则,而且父母家长要一致维护这些行为准则。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给孩子的自由度也要逐渐加大,让孩子自己决定的事要不断增多。不要给孩子规定得太多、太死,更不要过分挑剔孩子行为而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如果对孩子的活动干涉过多,这也限制,那也约束,什么都由父母替他想,替他做。其结果,这孩子就如同该断奶而不断奶的孩子那样发育不良。而且,这种心理上的发育不良,比长期不断奶所引起的体格发育不良更难以矫正。

父母的包办代替是对孩子手脚和头脑的束缚,将可能导致如下两种不良后果:一种是孩子被束缚住了,自立能力和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一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就困难重重,寸步难行。等你想把孩子放飞的时候,他已如你手上的风筝,在牵制下才能飞上天。另一种是孩子突然挣脱束缚,将可能走向另一极端,从反抗家长起步,形成反社会人格,犹如断线的风筝漫无目标、无所顾忌、随风飘舞,最后体无完肤。

孩子有自己的决定是孩子自信心的一种表现。自信心是个人成长过程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孩子有自信心,智力才能不断发展,做事才有成功的希望;若缺乏自信心,无论大事小事,一概依靠父母,将影响其智力发展,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做事缺乏责任感。这种孩子很难适应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呢?

首先,从孩子懂事开始,父母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加一些事情的安排。如节假日的活动,玩具、图书、衣服的选购等。从小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次,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多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责任。例如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和书包、自己洗脸和洗澡等。

当然,安排这些事情应循序渐进,开始时孩子可能做得不够好,但应以鼓励为主,在适当提出帮助的同时,对孩子的进步做充分肯定和支持。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独立行为,只要是正当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对孩子主动提出的要求要作出及时、亲切的回应,不要模棱两可,更不要粗暴拒绝。对合理的要求应予以充分的支持;对不合理的要求应明确予以拒绝。而且不要忘记向孩子讲明支持或拒绝的原因。

孩子就是这样逐步从“依赖”向“独立”转化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今天的父母和老师都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可是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许多父母和老师还是把习惯养成当成是说教的内容,而忽略了习惯培养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换句话说,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规律来做才可见效。如何才能科学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首先,准确定位循序渐进提要求

  习惯的培养要从我们对孩子的目标出发。这就需要客观分析孩子的长处和短处,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定位,并激励孩子不断地向目标努力。

  定位的方法,一种是横向比较法:让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同龄人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孩子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但很多家长往往在这比较中,总是一山望着一山高,让别人的优点蒙蔽了自己孩子的优势,因此需要学会纵向比较法:让自己孩子的今天与昨天相比,看到孩子的发展。

  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在学科学习上的发展状态,他的优势在于英语和语文,呈上升趋势的科目是科学,而亟待努力提高的是数学。

  有这样一个故事: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取了世界冠军。当有人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所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越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把看似远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去实现它。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个“跳一跳,够得到”的小目标,使其稳步前进,减轻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坚定其学习信心。

  其次,追根溯源踏踏实实养习惯

  可以通过交流、观察或调查形式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状况,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1)制定可操作性的计划

  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开始。计划越具体、细致,要求越明确,效果就越好。如安排计划内容上,包括学习上做到“四环节一总结”:把握好预习-上课-整理-作业,一个章节结束,还要进行系统复习总结,使每课时环环相扣,形成整体,除以上环节外还包括美术、钢琴等特长培养、日常生活(吃饭、洗刷、睡觉、起床)、交友、休闲等;时间上要求每项内容要有规定的起止时间、学科安排的先后、建议学习主要环节要有一个完整的单位时间,不得边学习边玩耍。

  有了计划,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可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2)积极监督

  有了计划还要有监督人员,做到家长的评价和孩子自己的评价相结合。如设立《好习惯终身受益-2+1家庭学习实施方案设计》,依据规律,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制定计划,家长做监护人,及时反馈。

  (3)及时反思

  让孩子学会及时反思,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是孩子对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作为家长看后也要做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如有位学生的自我总结说:“今天我认为在校的表现还不错,但是数学课上老师教的知识却做错了,这是很不应该的,我应该重视数学,有不懂就要问。”从中我们了解了孩子对自我的要求,同时看到了学习数学方面的不够用心和自信,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及时鼓励,后来他的家长写了这么一句话:“很不错,孩子,你能懂得及时掌握的重要性,以后好好改正,继续加油哦!”一句简单的话语,看到了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架起了亲子之间心与心交流的桥梁。

  第三,结交“学伴”互帮互助增兴趣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了,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由对父母的依赖转向对同伴关系的重视。这就需要家长积极引导孩子结交良师益友。可以通过向有专长的同学如学习态度优秀的,或成绩特棒的或某方面值得学习的同学进行拜师或当作PK对象,也可以让自己成为同伴的师傅或PK对象,同时设置拜师柬或PK柬。

  一张PK柬粘贴在家里显要的地方,让孩子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竞争中施展才华,在互帮互助中增添学习的乐趣。

  第四,家校合作齐心协力促成长

  家长应迈开双腿,勤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共同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以探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方法。让孩子有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实现在学校的5天教育和2天的在家学习,达到5+2>7的效果。

  第五,家庭和谐良好环境伴成长

  家庭环境包括适当的空间、合理的时间和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还应学会多给孩子一些肯定。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处于愿学、乐学的氛围之中,玩得开心,就学得舒心。同时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过程,如果今天刚表扬孩子一句,明天就想看到效果,那肯定会失望的。家长要学会及时肯定,学会在欣赏中等待。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孩子不“磨”不成“器”

分娩
孩子不“磨”不成“器”

新皮鞋怎么穿不磨脚

生活常识
新皮鞋怎么穿不磨脚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新鞋怎样不磨脚的小窍门

生活常识
新鞋怎样不磨脚的小窍门

高跟鞋磨脚怎么办?教你新鞋不磨脚的诀窍

生活百科
高跟鞋磨脚怎么办?教你新鞋不磨脚的诀窍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孩子的不希望

孩子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的不希望

怀不上孩子?

生活百科
怀不上孩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对孩子说完整话

对孩子说完整话

从小“内贼”到小“富豪”

从小“内贼”到小“富豪”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