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英国球星贝克汉姆向媒体披露,自己患有“强迫症”。他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酒店房间里的东西没有摆放好,他一定要亲自动手把它们整理整齐。
他家里物品务必要达到“完美”的效果:所有物体必须排成直线,而且最好是成双成对。他的衣橱里有30对一模一样的CK内裤,衬衫也必须根据颜色顺次排开。家里的三个冰箱分别摆放食品、饮料和沙拉。连辣妹维多利亚也抱怨不迭,家里的沙发必须摆得整整齐齐,如果饮料的数目不成对,小贝会扔掉一瓶以保证对称。
强迫症,听起来可能仅仅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但严重的强迫症却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作为焦虑障碍的一种,强迫症被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定义为强迫性的思维或行为。患者会出现强迫性的行为,例如不断洗手,检查门或车是否锁上,数数等。
强迫也可能出现在患者的观念当中,例如不断反复地出现例如“我是不是做得不对”的想法。这种持续出现的思维、冲动或影像,会引发明显的焦虑不安和痛苦。这些想法完全发自内心,而非由外界强加。
不断重复强迫性的动作和想法,可以暂时减轻他们的焦虑感,但这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但不进行强迫性的动作或想法又会增强他们的焦虑感。在这个恶性的循环中,强迫症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规律。在人群中,约有2%~3%的人受到强迫症日复一日的困扰。
在揭示强迫症机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体内的血清素起到了重要作用。血清素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又名5-羟色胺,负责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素与人类的情绪调节有重要联系。
在情绪持续低迷的抑郁症患者体内,血清素的含量较低,或是血清素的神经受体数目下降。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掌管血清素接收的血清素受体也出现异常,变得更加不敏感。这使得血清素的作用发挥受到阻碍,这可能是导致强迫症患者焦虑的主要生理因素之一。
治疗强迫症通常可以采取心理学上所称的行为疗法,即改变患者的行为和认知的方法,从而减少强迫性行为和想法。最为有效的疗法之一被称为“暴露和反应抑制疗法(ERP)”。
在这种疗法中,治疗师会通过不断“暴露”引起焦虑的事件,使得患者习惯引起焦虑的情景,从而降低他们的焦虑感,最终达到避免强迫性行为的目的。换句话说,患者越担心什么,就越让他们接触什么,直到他们发现,事情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强迫的想法和动作自然也就慢慢消退了。
最近出现的一个名为“关联分裂”的疗法对强迫思维也很有用。它利用了关联启动中的“扇形效应”:词语的意义之间相互有着联系。但这种联系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改变的;当新的联结建立后,旧的联结就会被消除。
在强迫症患者脑海中,强迫的念头与一些负面和容易引起焦虑的词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一听到“癌症”就会让他们想到“疾病”与“死亡”,一听到“火”就会想到“危险”和“毁灭”。
为了消除这种负性的关联,治疗师会帮助患者将引发焦虑的想法和中性、含有更少负面信息的词汇进行联系起来。例如教会他们想到“癌症”时联想动物,看到“火”时联想“火柴”,“烛光晚餐”等等。
此外,血清素选择性重吸收拮抗剂(SSRIs)也被用来调节强迫症患者体内的血清素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不过,如果你只是有些轻微的“完美主义”或是爱干净的“洁癖”,也不必太过担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强迫的想法和行为,有时这还是我们成功的必经过程。但如果强迫举动开始带来巨大的痛苦或严重影响生活(例如一天超过一小时),就要小心强迫症的可能了。
如果你身边有人出现类似症状,甚至出现烦躁、焦虑和自杀的意向,切忌跟他们说“难道你自己不能控制吗?”或是“你不要想就好了”,这样反倒会造成二度伤害。了解强迫症,及时就医,才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帅气的脸上不见标志性的微笑,38岁的贝克汉姆哭了,像个孩子丢了心爱的玩具。昨天,本赛季末退役的小贝迎来了在法甲巴黎圣日耳曼的主场告别战,“万人迷”泪洒绿茵场不忍说再见的场面令人动容。小贝上一次哭得如此伤心还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时任英格兰队长的泪水不知让多少人肝肠寸断。
要走了,很悲伤
“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要走了,我很悲伤”,在妻子维多利亚和四个孩子的注视下,38岁的贝克汉姆完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当在第82分钟被换下时,那张英俊的脸上满是泪水。
北京时间昨晨,法甲倒数第2轮,已经提前夺冠的巴黎圣日耳曼在主场以3比1击败布雷斯特。赛前有消息称,这将是本赛季末退役的贝克汉姆的“挂靴之战”。于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比赛,44983名观众坐上了巴黎的看台,只为来看“万人迷”最后一眼。
巴黎主帅老好人安切洛蒂不仅让小贝首发,更将队长的袖标戴在了英格兰人的臂膀上。热身时小贝就频频向球迷挥手并献上飞吻。比赛开始后一直谋求进球并在第32分钟助攻队友破门。第35分钟,巴黎圣日耳曼获得任意球,小贝站在球前没有操刀,不解风情的伊布一脚命中。
“最后一战”的高潮出现在第86分钟,安切洛蒂将小贝替换下场,比赛结果已经不再重要。此时,这位4个孩子的父亲热泪盈眶,全场球迷起立鼓掌高呼“传奇”,小贝和所有队友热烈拥抱。赛后,小贝再次进场,与球迷道别,巴黎的队员则将他高高抛起,致以最高的敬意。
尽管法甲还有一轮,但小贝在发言中暗示,这确实是他职业生涯最后一战:“在这里结束我的职业生涯很特殊,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要走了,我很悲伤。”
再见时,太委屈 最后一战,说再见的时候,小贝哭了,泪水中除了不舍,还有太多的委屈与不服。
小贝从曼彻斯特成名,辗转在马德里、洛杉矶、米兰、巴黎等时尚大都市,但勤勉努力的职业足球形象从未改变。效力曼联青年队时,场均跑动12公里;在皇马踢球时,场均跑动13公里冠绝西甲,小贝常常为自己感到委屈:为什么我如此敬业,你们记住我的却不是球员的身份?
小贝给曼彻斯特留下6个英超冠军,那抹红,曾是他的骄傲,也最终成为他的遗憾。小贝说:“如果可以,一辈子都想留在曼联,穿着一身红”。人世间最痛苦的就是“没有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机缘巧合。
足球、商业、娱乐、时尚,小贝将这些都玩得风生水起,然而英格兰与世界杯却是他的噩梦:1998年世界杯对阵阿根廷,踢倒西蒙尼染红离场成为罪人;2004年欧洲杯对阵葡萄牙,踢飞关键点球;2006年世界杯又是对阵葡萄牙,先是呕吐不止,后在第52分钟被主帅埃里克森换下,坐在替补席上泪流不止,哭过之后宣布不再担任英格兰队队长……英格兰,小贝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然而终是泪水涟涟。2010年南非世界杯前,为了保持状态,小贝短暂租借到AC米兰,不料却遭遇跟腱断裂,再次洒泪。让他最无法释怀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帅皮尔斯就是看不惯这位“伦敦奥运形象大使”,参加奥运会成了奢望。
没人可以想象,一位球员不在球场上被需要,是怎样的打击,是怎样的委屈!现在,告别的这一刻,不再为英格兰而纠结,不再为世界杯而奔命,不再为求关注而努力,小贝哭吧,不是罪!
转身之后 小贝做什么?
曼联老帅弗格森表示,退休之后,他将陪着老伴周游世界。小贝只是退役,因此他的人生并不会因此得闲,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贝精彩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据英国媒体披露,曼联俱乐部将诚邀小贝担任大使,格雷泽家族很清楚,小贝在美国颇受欢迎,而在远东市场,“万人迷”同样人气很高。格雷泽家族相信,小贝担任大使,对于曼联拓展全球市场大有裨益。
小贝还很可能成为美国职业大联盟新军的老板。2007年贝克汉姆与美职签约时,合同中就有一个特别条款,即美职未来扩军时,小贝拥有成为这支新军老板的优先权。
作为“万人迷”,小贝离不开时尚界。他的发型、服饰都是年轻人模仿的对象。小贝2007年在纽约推出了个人品牌香水,他也是诸多奢侈品牌代言人。贝克汉姆的娇妻“辣妹”维多利亚早已转型,涉足时尚界,成为时装设计师。
此外,拥有英俊脸庞、迷人微笑的小贝也是做演员的好材料。汤姆·克鲁斯表示:“贝克汉姆外表英俊,本来就有超强的人气,我希望能与他一同主演电影,他出演电影一定会成功。”
贝克汉姆与气质
我认为贝克汉姆是一种美人。他不但是足球界,而且是目前全世界最美的一个人。当我如此溢美时,我感到应该面对我们这里最爱谈论的气质问题。他美则美矣,他有气质吗?
当我们讲到罗伯特巴乔的忧郁,巴蒂斯图塔的雄浑,皮尔斯布鲁斯南的绅士派头等时,贝克汉姆有什么与之对应的东西吗?我可以说,没有。同时我认为,这些东西与他作为美人的使命,是相排斥的,彼富则此损。
我认为所谓气质,是要占用人脸的资源的,对别人来说,是人的内涵与外貌之间某种配方不明的糅和的结果,而贝克汉姆把同样的内涵,用其他的方式去体现,不占用脸部的资源。
贝克汉姆也有他的东西,比如他温柔,是个好父亲和丈夫,他叛逆,踢起球来有时候简单粗暴,但这些东西,我们是从他与外貌无关的生活行为上单独找到的,如果说这是气质,对巴乔等人,就不公平。所以如果有人要我直接回答,我就会说,贝克汉姆没有气质;但这个回答对贝克汉姆也不公平。为了对贝克汉姆公平,我还有以下论述:
巴乔、巴蒂等的魅力,由于是配方不明的糅和,所以有取巧的成分,在外貌上,既不超过贝克汉姆,在内涵上,他们的忧郁,雄浑等,也不如贝克汉姆的温柔、叛逆那么真实可考。他们的这种外貌与内涵无法分割开的“魅力”,其实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而贝克汉姆外貌的美,属自然科学的范畴,他这种美是可以用数学来测量的。他可以引起你作为同一物种的自豪感,这正是他的贡献,是他让内涵远离脸部,以成全他的美人使命的价值所在。
王小波在《跳出手掌心》中说:假设有一种人类之外的智能生物,“那么我敢和你打赌,此种生物在读到尤瑟尔女士的书时,读到某一句必会击节赞赏,对人类拥有的胸襟作出肯定,至于它能不能欣赏《红楼梦》,我倒不敢赌。”
我也可以说:当这种生物看到贝克汉姆,它将会对人类的美貌作出肯定,但它能不能欣赏罗伯特巴乔的忧郁,或者欣赏蒋勤勤的漂亮,就值得怀疑了。因此我要说贝克汉姆的美是超越性别,并超越人类的。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