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宝宝护理误区春天,春季是宝宝长身体的时刻,我们父母都希望宝宝能够健健康康,但是在春季宝宝护理方面,很多父母都在受一些长期形成的误区的误导,反而会不利于宝宝健康养护,因而我们有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做出相应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春捂秋冻,得给宝宝多穿些
其实春“捂”是个相对的概念,是要我们根据室外温度来相应的增减衣物,而不是穿得越多就越好,随着气温的回升,宝宝在户外的活动量逐渐加大,穿的太厚的话很容易出汗,而一遇冷风会非常容易导致感冒,为此宝宝春季着衣标准为进行一般性的活动不出汗;
2、以手凉手热为标准判断宝宝衣物的增减
很多父母习惯通过抚摸宝宝的手或背部来判断宝宝是否需要增减衣物,但事实却是这两种判断方法都不是很准确。宝宝属阳盛体质,又容易发内火,因此大部分的宝宝都属于手热脚热型的,即手心脚心比较热,而有的宝宝也会手脚经常冰凉,这是宝宝体内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寒的症状,为此父母最好还是根据实际的天气变化及自身感觉来为宝宝增减衣物;
3、宝宝爱吃什么都尽量满足
科学而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很重要的,在春季,气候干燥,宝宝非常容易上火,为此,在保证宝宝在足够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的基础上,饮食上还是要求清淡一点,还有宝宝应该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喝水时可在水中加入微量的食盐,对宝宝的饮食进行控制及合理搭配。儿童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在春季长得最快。要想让孩子增高,应该抓住春季这个补钙的黄金季节;
4、春季乍暖还寒,最好少开窗
在早春时节,外部温度还是低的,有些父母担心宝宝冻到,就认为还是不开窗子的好,其实这个节气父母需要保证每天开窗半小时以上,以加强室内空气的对流,由于春天空气干燥,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5、春季易引发感染,宝宝在家更安全
这观点也是不对的,在春季阳光充足,此时应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天最好不少于2个小时,此外在活动时要让宝宝更大面积的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并促进钙的吸收,可以补充牛初乳增强孩子抵抗力提示,不过要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养成进门先漱口、洗手、洗脸的习惯;
对宝宝在春天的护理基本上都是结合时下的气候来进行的,掌握科学的护理,提高宝宝抵抗力与免疫力。
《意见》从七个方面,布置了36项工作,对广州市2016年前特殊教育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和措施。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表示,下一步《意见》将送市委常委会审议,待通过后将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
义务教育逐步“零拒绝”
屈哨兵介绍,《意见》对残疾儿童少年接受特殊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在学前教育阶段,《意见》提出到2013年,全市学前残疾儿童接受3年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到2016年,全市学前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95%以上。
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意见提出保证其入学率要达到普通适龄儿童少年水平,逐步推行“零拒绝”;高中教育阶段,提出逐步在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职业高中班,推行“9+3”模式(9年义务教育、3年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提出高等院校要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提高办学层次。
市盲人学校将异地重建
硬件配套方面,《意见》提出要建设数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殊教育学校。重点推进市盲人学校、市聋人学校等学校的异地重建、扩建项目,力争到2016年建设数间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殊教育学校,现正以制定“一校一案”的形式制定具体方案。
同时,《意见》还要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国家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进行改、扩建。
残疾学生家长100%培训
人才培养是《意见》着墨重点。《意见》提出,2016年前,重点培养几批广州市特殊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医教结合复合型人才。制定特殊教育教学评估、评价体系。2014年前,制订特殊教育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年龄的残疾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系统化、科学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系统化、科学的评估。
同时,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的培训。通过政府主导或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在特教知识方面的培训。2014年前,制定加强对广州市残疾学生家长的特殊教育培训工作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100%残疾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且每学期不少于2次。
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免费
《意见》还明确要落实义务育残疾学生免费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课本由学校自行订购,按不低于普通学生课本费1.5倍的标准单独划拨;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孤独症、脑瘫及多重残疾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0倍拨付,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8倍拨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附设特教班、送教上门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5倍拨付。
此外,还提出要加大对残疾学生的扶助力度。逐步完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特教班学生、随班就读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逐步完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残疾学生免费教育政策;逐步完善普通高校残疾学生资助政策。
焦点关注
如何推行“零拒绝”
记者:现在不少学校往往不愿意接收残疾学生。请问如何从制度上保障“零拒绝”?
屈哨兵:接下来将会从三个方面出台措施:一是要对接收特殊教育的孩子进行评价和鉴定,根据他们科学教育实验的情况,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从而把他们介绍进特殊教育的机构,包括特殊教育的学校;二是对想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和学生,采取激励的方式,对学校建设等予以特殊政策支持;第三将进一步加大对从事各种教育,包括涉及特殊孩子教育的各科老师、家长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孩子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有有效的对接。
记者:在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这个是否是强制性的?
屈哨兵:高等院校有办学自主权,但我们相信,会有学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以满足特殊教育师资方面的需求。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