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一位学生家长说起,她的爱女婴儿时就很乖。国外回来的亲戚送了一个音乐盒,打开就会连着播四首歌。因为爸妈都很忙,宝贝女儿偶尔哭闹(和饿渴冷热无关,就是想妈妈抱抱)时,只要打开这个音乐盒,歌曲一响起,她就不哭了,到第三首歌时就会咯咯笑了,屡试不爽。
看到音乐能令女儿这么开心,妈妈就萌发了让女儿学钢琴的想法。网上有不少妈妈也说宝宝对音乐很有反应,一听到音乐就扭屁股、摇头、摆手,可高兴了。虽然对音乐的感受力其实还是因人而异、高低不一的,但宝宝听到音乐心情变好甚至对音乐入迷,的确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可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
一是从音乐对人的影响来看。音乐可以对人体产生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影响。作为一种物理能量,音响色彩丰富、富有韵律感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及其神经系统作用于身体,使颅腔、胸腔、腹腔等人体组织产生有规律的共振,使人的骨骼、肌肉、脉搏,以及呼吸、胃肠运动的节奏等得以调节至有序、和谐的状态。这种共振和调节,还会由于宝宝身体随着音乐节奏活动而效果更好。而化学作用方面,则通过引起大脑细胞的兴奋,改变下丘脑递质的释放,对人的内分泌系统产生良性刺激,从而使体内分泌更多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胆碱等。宝宝身体舒服了,心情就好了,探究外界事物的兴趣也更强了。
二是从宝宝对音乐的感受来看。实际的经验告诉我们,除了像发展心理学的奠基者皮亚杰所说,婴儿总是运用咬、吮吸、投掷等方式,来了解周围事物,想知道一件东西能不能吃?什么味道?扔出去会不会滚动等等之外,宝宝还通过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好看的图画、悦耳的声音,虽然图画和音乐不能吃也不能喝,却使宝宝感觉新奇、美妙,而且令宝宝愉悦、开心。宝宝感知觉的发展因此而得到促进,艺术美感的启蒙也从此开始。
这不仅解释了音乐为什么能促进宝宝三Q(智商IQ、情商EQ和PQ体能)的发展,而且还告诉我们,音乐对宝宝三Q发展的作用是综合的,宝宝在对音乐产生兴趣和反应的同时,Q也就在整体地、互动地发展之中了。
孩子的音乐才艺是可以从婴儿期开始培养的,不过在这个时候应要培养的是婴儿对音乐的兴趣。具体要怎么做呢?今天小编就教你如何从生活点滴培养婴儿对音乐的兴趣,别错过了哦。
培养婴儿音乐兴趣的原则
音乐生活化:宝宝出生后,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在家随时能听到优美的音乐。
音乐,在游戏中学:过早的正规音乐训练,对年幼的宝宝并不合适。不过,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倒是可以让他广泛地接触和音乐有关的事和物,比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质的变化,这类学习已经足够了。
音乐玩具当教材:选购一些儿童玩的音乐玩具,父母可把它当作孩子学习音乐的早期教材,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时应慎重挑选,乐器的音质切不可过于低劣。
接下来,再来看看培养宝宝音乐兴趣的方法吧。
培养婴儿音乐兴趣的方法
风吹铃儿铃儿响:在宝宝的摇篮的各种色彩艳丽的挂饰中增加一个风铃。风儿一吹或宝宝一动,风铃就会左右的摇晃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宝宝就会专注的寻找目标,判断声音的来源。父母可以在与宝宝一起玩的时候,轻轻的拨弄一下风铃,让宝宝听听是什么声音。
拨浪鼓咚咚敲:用一个拨浪鼓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在宝宝的身边摇几下,让宝宝感受到声音的刺激,并追随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寻找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当宝宝逐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拨浪鼓,妈妈帮着宝宝运动手腕,来听咚咚的声音。除了拨浪鼓,还可以给宝宝准备好几种可以敲打的玩具。逐渐长大的小宝宝虽然没有节奏感,但他还是喜欢听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开始他只是喜欢乱敲,不久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变得只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及愉快声音的东西了。乱敲乱打虽然随意,但是也能锻炼宝宝抓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多个部分健康发育。
纸声嚓嚓:可以拿出两张粗糙的纸张,在宝宝的耳边相互揉搓,发出声响。让宝宝感觉不同的声音刺激,还可以用不同材料、质地的物品相互摩擦、打击,尽一切可能给宝宝更丰富的声音环境。
音乐盒叮叮叮:让婴儿听音乐盒的美妙声,可以使他心情舒畅。当着婴儿的面转动音乐盒的开关,做几次后,婴儿便会知道一转动那个小东西那会发出声音来。每当音乐停止时,他会用手指触摸开关,让妈妈转动它。这种过程可帮助他发展智力。
快乐的华尔兹:妈妈播放有节奏的华尔兹,抱着宝宝伴随音乐起舞,让宝宝的身体随着音乐舞动,培养乐感。一开始,母亲帮助他,让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做时拉着他的手摇动或抱着他转圈即可。婴儿很喜欢和母亲一起摆动身体,当他听到音乐自己会摆动身体时,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感了。动听的音乐加上快乐的舞蹈,宝宝的音乐细胞就在转圈圈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爸爸妈妈培养婴儿的音乐兴趣,可以试试以上方法哦。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