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时代,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样就衍生出了很多“小皇帝”和“小公主”,造成这样的多半原因是由于家长过于溺爱造成的。小编提醒,家长过于溺爱幼儿会影响到心理发育哦。
2岁后勿溺爱孩子
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以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心理专家指出,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在0—2岁时,怎么满足孩子的需要都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从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必须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探索,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他意识到,世界并非是围绕着他而转,其他人是和他一样重要的人。他要自爱,但同时要爱人。”
那么,过于溺爱孩子会有哪些坏处呢?
溺爱孩子的坏处
缺少远大理想教育。有不少孩子只想长大“当老板”、“当大官”,其实这是家长们(还有社会上一些人)急功近利思想在孩子身上的反映。
缺少是非观念教育。从家长言行上反映出来的道德是非观念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低估。
缺少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家长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而对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津津乐道,这是无法要求孩子刻苦学习的。
缺少挫折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生活得犹如“王子”或“公主”,且放纵多于管束,孩子不可能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也就很难克服成材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了。
为了孩子心理健康发育,家长切勿溺爱孩子哦。
如果孩子比较大,暗示要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要这样说:大宝是有社会生存能力的人,而且善于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大宝不仅有关心的善愿,还有关心的能力。大宝在这方面的表现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出色,如此等等。
如果孩子现在还处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方面的不良状态中,同样,把这个不良状态当做暂时现象,哪怕由于你从小没有好好教育他,或者把他放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养成一些坏习惯,欺负人,品行不好。你对别人也要这么讲,我这个孩子生来是非常好的孩子,只是受了点坏影响,他很快就会改掉的。
一定要这样去暗示,从本质上肯定孩子是好的,把他的缺点作为暂时现象,这个暂时现象要归因于环境,而不能归因于他本人。他为什么打人?为什么粗暴不讲理?为什么说脏话?你不能说你真是个坏孩子,你真是个没教养的孩子。不可以这样说。大宝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但是这段时间受到一些坏影响,没关系的,一改就好。一定要这样去描述。
任何缺点和不足都不能归罪于孩子本人
任何缺点和不足不能归于长远,不能归罪于孩子本人,并不等于肯定他的缺点。你肯定他的本质是好的,说他的缺点是暂时的,是外界原因造成的,这样他才有改变的可能性。永远用语言来肯定好的东西,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去固定他的缺点和弱点。
对于自在状态同样如此。他学习特别自觉。他特别向上。他学习兴趣特别广泛。他愿意自己安排生活。抽屉愿意自己收拾,床铺愿意自己整理。他不愿意别人帮他这个帮他那个。别看他现在有一点懒,其实本质上不愿意别人帮助他。他很好强,我给他穿衣服是我这个家长做得不对,其实他愿意自己穿。对小的孩子可以这样,对大的孩子更可以这样。用良性的语言暗示,孩子愿意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