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着宝宝一起坐进沙发,给他读一本书,是作为父母能够为宝宝做的最好的事情。所以从今天开始,慢慢地培养这个习惯吧,因为书籍会将他引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排除学习语言、扩展词汇、锻炼想象力、学习汉字、双语教育等所有目的,单从宝宝可以从亲子共读中获得你专有的、持续的、直接的关注来说,一起读书就已经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了――更何况,它还有上述的好处。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不立刻开始呢?
如果宝宝还不到1岁
你不用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给他读书,也不必为半岁的小家伙儿整天啃书而犯愁。你放心,只要你在这个阶段给他提供了书籍,到1岁左右的时候,他肯定能告诉你他的最爱。
他能学到什么?
从依偎在你的臂弯里看你翻动书页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便与书联系在一起。对他来说,这件玩具意味着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再大一些,他开始从你的讲述中学习语言表达。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他捕捉语言与画页的联系,仔细聆听你的语音、语调、情绪以及稍微长一些的句子。当你朗读的内容是他感兴趣的,而且你的表述越丰富且越富有感情时,他学习语言的效率就会越高。
增加乐趣的小办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让他去摸、去啃!小宝宝是通过整套感觉系统来认识事物的,所以请买些卡板的书或者布书,让他触摸甚至撕咬,他会更喜欢这个新玩意。
大头像的书籍。这时的宝宝对人脸非常着迷,所以可以购买一两本宝宝头像的书籍作为最初的读物。
简单第一。小宝宝的读物不需要复杂的故事线索,几页静物,配上你的口头解释:“铃铃铃,电话响了。找谁呀?找妈妈……”这样对他就足够了。
联系现实。如果书籍上的东西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实物,找机会让宝宝看到它,杯子、积木、袜子、小狗,让宝宝把画面形象、名称和现实世界联系到一起,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书籍。
如果宝宝2岁了
一两岁的他喜欢画面简单、重点突出的图片书,比如花朵、卡车、动物等等。专门的翻翻书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可以开启的窗户、能够站立的小狗,对他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能学到什么?
大概从18个月开始,宝宝已经能非常准确地理解名词、动词和爸爸妈妈说出的简单语句了。而且,他已经“狡猾”到可以猜测出你对他破坏行为的做出反应,于是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这个新能力。迈入2岁的门槛时,他开始对记忆故事情节和词汇着迷:“下一页该是什么内容了?妈妈该说什么了?”于是,传说中的他“百听不厌”你“讲到要吐”的阶段就要来到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印证印象并且夯实基础,所以请坚持再坚持,而不要尝试悄悄漏过一页,他不会让你得逞的。
增加乐趣的小办法
* 不要勉强。一两岁时,宝宝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把读书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了――如果他还想听当然好,如果他已经表现出厌倦,就不要勉强了。
* 对号入座。可以用宝宝的、家人的或者宠物的名字替换故事中的角色,那样宝宝就会觉得很有趣。
* 制定你们的时间表。读书不一定在“睡前”,清晨、午睡后或者晚餐前都可以,只要当时的状况合适。你还可以准备一两本洗澡时间的书,让阅读变得轻松快乐。
* 随身携带。就像你会随身准备小零食、纸巾和玩具一样,每次出门别忘了在包包放上一两本书,只要能够静下来,宝宝又有兴趣的时候,就一起读读故事。
好习惯成就好宝宝:
1、有礼貌
礼貌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只要有礼貌,一切都好办!而有礼貌的习惯更常见于日常生活之中,比如会问早道好、见到亲友能主动打招呼,或是将“请”“谢谢”“对不起”时常挂在嘴边。
如何培养妙招
说给孩子听
在宝宝六七个月大时,就能听懂大人的语言,只是还没有说的能力。但是,家长不要认为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话,就不重视语言礼节。语言能力是由听说发展到读写,因此在听懂大人语言后就开始发生作用。所以,不要忽略怀中小宝宝的感受力,他此时就对礼貌的言谈有了感受能力。
家人互动有礼
许多家长在外会以礼待人,但在家中却往往用命令的口气指使家人,而幼儿第一个接触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因此,即使在家里,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应该持有礼貌的态度,要知道,生活互动细节会在无形中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
在家中建立了有礼貌的互动模式后,家长更要以身教示范,并非只和孩子互动时有礼貌。此外,当家长带着孩子拜访亲友时,也要主动和亲友打招呼,并且鼓励孩子向大家问好。
2、 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包含许多内容,比如自己完成事情、不带给他人麻烦、接纳别人和轮流等待,而有礼貌的好习惯也是尊重。对孩子来说,尊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父母更应该协助孩子从生活中许多小事做起,让孩子成为懂得尊重别人的小天使。
如何培养妙招
尊重孩子
父 母常会不自觉地犯一些小错误,如在穿衣服时,问孩子要穿什么颜色,可是当孩子回答后,父母却不予采纳,甚至质疑“为什么要穿那个颜色”。既然给了孩子选择 的权力,就要接纳他的意见,这是最简单的尊重。只要孩子的行为举止不是离经叛道,父母就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接纳并且尊重他的做法和意见,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 父母的尊重,在心里会形成自信,有了自信后才能够尊重自己,进而尊重他人。 轮流等待
在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不尊重他人的做法就是抢玩具,因此,学会轮流等待也是学会尊重他人的关键。当孩子出现抢夺他人玩具的情况时,父母一定要马上制止,比如可以明确告诉他:“这是小明的玩具,如果你也想玩,先问小明能不能借给你。”或是让孩子在一旁等待,等到小明不玩了,再去借来玩。
3、 物归原处
物归原处看似简单,却是许多成人也做不到的好习惯。比如自己从书架上把书取下阅读后,就随手放在茶几上;喝完水,杯子也随手放在餐桌上。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不会将玩具收好,却忘了自己也有同样的小毛病。
如何培养妙招
清楚规划收纳空间
要孩子将东西放回原位,首先要规划出清楚的收纳空间,并且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就该放在某个地方。比如跟孩子说“玩具的家在这里,你每天都会回家,所以也要让玩具回自己的家!”
从孩子自己的东西做起
要孩子学会物归原处,应从他自己的东西着手,比如衣服、玩具、鞋子等。首先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放在哪里,由他自己拿出来,这样他才知道要放回哪里去。可以在孩子放玩具的收纳箱外贴上玩具的图样或颜色标记,或者在衣柜外贴上衣服的图样,这样孩子便能清楚了解物品摆放的位置。
给孩子机会
当孩子刚一开始把玩具摆放回去时,可能不会放得很整齐,家长一定要包容这样的情况,一步一步慢慢引导,不要因为孩子没放好就责骂,应该先鼓励他“放”的动作,然后才要求“放好”。聪明的家长不妨花点心思,比如将放玩具的箱子以颜色区分开来,请孩子依颜色把玩具摆放在应有的位置,或是在鞋柜上贴两个可爱的小脚丫等。
生活习惯影响孩子学习能力 早饭睡眠须重视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宝宝养成坏习惯的原因是什么?
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做家长的与其坐待孩子形成坏习惯后再费尽心思地帮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坏习惯的家庭成因,早做预防……
1岁宝宝有攻击行为,父母该怎么做?
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所以父母们要好好看看下面的文章哦!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