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笑是测量孩子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孩子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而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由此可见,笑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会笑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专注地看着逗他的亲人,模仿并学会以微笑应答。这种微笑和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收缩而呈现的“笑脸”不同,这是一种和大人之间的交流,是对大人逗笑的回答。
宝宝笑脸和智商成正比,宝宝早笑、多笑、长大后智商会更高。不过,有些婴儿笑得少,每小时仅笑1到2次,小脸严肃,表情呆板,这是体内缺铁所造成的。让宝宝连续补铁,一般严肃表情会逐渐消失,出现愉快的神情。因此,宝宝的笑脸还是了解其营养状态的“荧光屏”。
如何让宝宝笑
建议父母要多和婴儿交流,最早的交流是眼神的交流,当然逗笑也是早期交流很重要的方式。在逗笑的过程中,有你的笑脸、眼神和声音同时给孩子丰富的视、听刺激,同时还给了孩子模仿笑的机会。孩子笑口常开表达了他快乐的情绪,此时他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心智的发展。
简单、轻松的逗笑方式:
1. 躲猫猫:大人在宝宝面前用双手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突然把手拿开,并发出“喵——”的一声,宝宝会很惊奇,接着便会发出笑声。
2. 做鬼脸:尽可能的给宝宝做可爱、有趣的鬼脸,宝宝看见爸爸妈妈做的鬼脸后,就会开怀大笑了。要是能加上各种有趣的动作,效果就更好了。
3. 怪腔调:说话时故意拿腔拿调,动作夸张,表情丰富,会让宝宝一直盯着你看,说不定就会露出一个小笑脸。妈妈弹舌头发声,爸爸吹口哨或打响指等声音都会让宝宝很喜欢。
4. 斗牛士:和宝宝头对头,轻轻地顶来顶去,然后嘴里说:哞哞....。.假装是两头牛在打架,宝宝会觉得很有趣。
5. 骑大马:坐在沙发上,让宝宝坐在自己大腿上玩骑大马的游戏。上上下下的小颠簸会让宝宝笑出声。
6. 抓手帕:用手帕或者毛巾举到宝宝触手可及的地方来回摇晃,吸引宝宝来抓,就要抓到时妈妈赶快抽离。如果一旦宝宝抓住了,就会“咯咯咯”地笑出声。
注意:逗宝宝笑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以后,否则宝宝太兴奋,会吐奶的。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这项研究主持人表示,研究人员对4项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父母打孩子屁股或其他肉体惩罚与青少年期的以下三种性问题的增加具有极大的关联性:
1.言语或者暴力强迫约会对象与之发生性关系。
2.婚前不使用避孕套等危险性行为。
3.性虐狂(只有打屁股等体罚才能性唤起等)。
这些研究结果连同100多项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打屁股是导致性暴力及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多项研究结果与打屁股负面作用调查结果吻合率为93%;90%的美国父母打孩子屁股,因此,防止性暴力和关系暴力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另外,其他研究表明,打屁股并不比其他管教孩子的方式更有效,因此父母没有必要动辄狠打孩子屁股。
一项以32个国家14000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新调查发现,29%的男生和21%的女生发生过强迫性行为。该调查最重要的发现是,小时候体罚每加重一级(根据轻重将体罚分成四个级别),男性发生言语性强迫行为的比率提高10%,女性强迫性行为比率增加12%。体罚与暴力性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更大,体罚每加重一级,暴力性行为的几率就会猛增:男性33%,女性27%。
此外,还发现,小时候受体罚最轻的人长大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率为12.5%,而小时候受体罚最重的人长大后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率则高达25%。施特劳斯还发现,与从来没被父母打过屁股的学生相比,童年遭受过体罚的学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率更高。研究说明,打屁股等体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正是造成不安全性问题的关键。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