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应开始按时看牙医呢?很多家长认为牙齿没有出现问题就不用去看牙医,或者幼儿的乳牙不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这都是不正确的看法哦。从小保护宝宝的牙齿就要从按时看牙医开始。
宝宝多大应开始按时看牙医
家长应带领儿童定期检查口腔,要求2~5岁儿童,每2~3个月查一次,6~12岁儿童每半年查1次,12岁以上儿童每年查1次,适时进行窝沟封闭,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同时,早期检查可避免龋齿、牙髓炎等引起的疼痛、肿胀不适,减少儿童首次看牙恐惧和不愉快经历,有利于以后进一步治疗。
家长在带宝宝看牙医时存在很多误区,下面小编就来一一列举。
家长带宝宝看牙医的误区
没事不用去牙科医院
专家指出,医院除了提供治疗,还能提供牙齿保健的方法和建议,以及宝宝定期牙齿护理的服务,花点小钱做日常预防检测,总比出了问题花大价钱划算。
暗示看牙医是痛苦的
不少家长自己心里就想着看牙医是痛苦的经历,于是把这种想法传给孩子,让孩子患上“牙科畏惧症”。
家长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医生处理,专业的儿童口腔科医生会用积极心理暗示引导孩子配合治疗。
看牙先治最烂的
不少家长认为,为了带孩子来看牙,自己好不容易请了假,花了钱当然希望一次过补好孩子所有烂牙,即便不能一次完成,也要优先补最烂的牙。
如果孩子有多颗烂牙,第一次应补烂得最轻的,最后到最烂的,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看牙经历。
乳牙坏了也不治
不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都要换牙,乳牙坏了就坏了,也不用治。医生提醒,两牙之间的隐匿位置发生龋坏,连牙科医生都不能凭肉眼看清,需到医院接受检查,真实的龋坏往往比看到的多。乳牙龋坏引起口腔微环境变坏,会影响乳恒牙替换,甚至会影响恒牙的发育。
乳牙换成恒牙还得好几年的时间,如果孩子的乳牙烂没了,这几年孩子几乎没办法好好进食,所以定时带孩子到口腔医院看医生,预防隐匿性龋坏。
保护宝宝的牙齿,不仅要按时看牙医,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哦。
锻炼咀嚼,从泥糊到碎块
8个月的宝宝可以像模像样地坐在餐桌前吃饭了,出牙早的宝宝第二对小门牙也已长出,这时,宝宝的饮食就要向成人迈出一大步,从泥糊过渡到小碎块,咀嚼能力得到锻炼。
主副食要分开
妈妈可以让宝宝把主食和肉蛋、蔬菜分开吃了,这样可以使宝宝品尝出不同食品的味道,增添吃饭的乐趣,也为以后转入饭菜为主的饮食打下基础。
宝宝的粥里可以不加菜汤、肉汤了,可以一口粥、一口菜、一口汤地吃,让宝宝嘴里的食物不断变化口味。
可以吃固体食物
无论宝宝是否长出乳牙,到8个月时,都应该给宝宝吃固体食物了。妈妈可以为宝宝添加肉末、肉丸子或各种碎菜。
没有添加过的新辅食,不能一次添加两种以上;一天之内,也不能添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妈妈可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食物,形状较前几个月更硬或更浓稠些。
妈妈除了喂宝宝吃食物之外,也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水果条、小饼干吃。
宝宝的个体差异
如果宝宝此时还会把吃到嘴里的固体食物吐出来,吞咽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并不能说明宝宝发育落后。
在吃的方面,宝宝的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不要和周围的宝宝比,不然就会无形中给妈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觉得自已做妈妈很失败。这种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宝宝,也会影响宝宝健康的心理成长。
练习咀嚼有利于宝宝胃肠功能发育,有利于唾液腺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消化、吸收。
小帖士:
宝宝因为长牙不舒服时,妈妈可以准备几个不同感觉的固齿器(俗称牙胶),除了可以让宝宝磨磨牙之外,也能帮助咀嚼能力的发展。不过,使用时务必要注意固齿器的清洁。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