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变笨全因父母犯三错

掌握明

掌握明

2015-10-13 21:34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孩子会变笨全因父母犯三错。

  一、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2、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3、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 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 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

  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学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二、如果你不想孩子变笨

  1、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戏、玩玩具、做手工、参加竞赛及做家务等等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他,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为孩子找一棵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动力十足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2、兴趣永远第一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这位母亲的信念与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异曲同工。一次,这位教育家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一边说 “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 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3、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最后,让我们思考国际21世纪委员会对“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发展思维独特性的过程就是提升孩子智力,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一个有独特看法和想法的孩子,不会盲从于他人,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招数一 家庭要搞民主

  宝宝们很在意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看法,只有不被责备,宝宝才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父母要放下身段,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的质疑,允许孩子在某一问题上的“争论”,让孩子畅所欲言,给他尝试的机会。在这样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招数二 支持“与众不同”

  宝宝们做事情时,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是很重要的。父母们千万不要以为事事听从大人想法就是好宝宝。当宝宝们冒出一些特别的想法,父母们不要认为不合理,不要断然否定,鼓励他这种思维活跃的表现。遇到问题时,父母们还要经常询问孩子:“你对这件事的想法是什么? ”“你觉得怎么样? ”等等,让宝宝拥有自己的想法。

  招数三 学习环境多样化

  父母要提高和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将宝宝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鼓励引导宝宝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将这个世界重新组合。不要压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引导宝宝关键时刻锲而不舍。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比如:让宝宝回答“树木可以用来做什么?”“草地的用途有哪些?”“水有什么用途?”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的思维独特性。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宝宝画出一轮绿色的太阳,红色的大树,紫色的小草,大多数父母的做法是告诉宝宝:太阳应该是红色的,小草和大树应该是绿色的。真的是孩子错了吗?韩国早教专家朴拉美教授给出的答案是:不,是家长错了!

  太阳可以是绿的

  3-6岁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创意应该是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己发现的,并不是家长和老师提醒的。这个年龄阶段,父母对孩子过分干涉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意。

  当孩子画出绿色的太阳、红色的大树、紫色的小草时,家长千万不要否定孩子,而应该先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画,当孩子给出诸如“绿色的太阳可以让世界更阴凉”这样充满想象力的理由时,家长要及时表示赞扬和肯定。不要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过于关注孩子给出的答案或结果是否正确,而是要关注他们发现创意的过程。

  玩具乱扔 家长别急

  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回家,发现宝宝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雪白的墙壁也被涂鸦成“大花脸”于是,家长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把散落四处的玩具收拾好,然后告诫宝宝:下次不可以这样哦!可是用不了几天,家长会无奈地发现,孩子又故技重施……当孩子乱扔玩具时,下午五点以前绝不会收拾,五点后,和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玩具会被扔得乱七八糟,怎样才能把弄乱的玩具收拾干净,然后让孩子将玩具收好。持续几个星期后,家长就会发现,不用妈妈提醒,孩子也会主动收拾玩具了。

  睡前给孩子一个拥抱

  有位妈妈问:每天要上班,和宝宝的沟通时间很少怎么办?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是否对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个瞬间都负责任。要记得每天入睡前给孩子一个真诚的拥抱,并对他(她)说一句赞美的话,坚持一年时间,你会发现宝宝身上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给上班族妈妈支了一招:每天下班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先别急着做家务,应该马上冲到孩子身边,拥抱他(她)、使劲和他(她)亲热,记得让自己的身体和宝宝的身体充分接触。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宝宝不会在你上班的时候哭哭啼啼找妈妈了,因为通过妈妈的行动他(她)已经有充分的自信:“我在妈妈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排第一!”。

  沙子、报纸也能激发想象力

  当孩子遇到令他们愉快的事物时会产生创意,而诸如涂鸦、手工、雕塑等各类美术式游戏,恰恰是6岁以下的孩子最乐此不疲的游戏形式。只要加以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蔬菜、面粉、泥沙、报纸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工具。每个家长应该尝试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

  

  亚拉巴马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雷格.雷米等人的一项长期研究对早期教育提供了有力证据。他们把一批贫困家庭的4个月婴儿分成两组:一组送进教育中心,那里有老师教他们做游戏和唱歌;另一组不进行早期教育,只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营养。到学龄前期,第一组儿童的智商比第二组高10—20分。到15岁时,第一组孩子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均高于第二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雷米说,是早期教育促进了大脑发育。

  婴儿出生时便有几十亿个脑细胞,称为神经元。有的神经元在孩子出生前就彼此相连,调节心跳、呼吸等基本生理活动。其余神经元则在后天经历刺激后才能相通。孩子发育时,神经元形成的突起为彼此的联系和指挥生理活动铺平道路。例如,眼部神经元的突起延及大脑视觉皮质,可“翻译”眼之所见,并经其他神经元突起的联系,指挥人对所见之物作出反应。这类经历每重复一次,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就被加强和巩固一次。婴儿0—2岁时,脑细胞发育迅速,神经元联系剧增。到2岁时,脑细胞之间已有300多万亿条联系。同时,未彼此连接、未经使用的脑细胞则被“废弃”。

  如果婴儿2岁以前错过了促进某些脑细胞发育的机会,是否会终生有智力障碍呢?不会,因为脑细胞联系的建立在整个儿童期都很频繁,而且有大量的机会促进它。父母在整个儿童期对孩子智力的开发,都会是有成效的。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孩子会变笨全因父母犯三错

分娩
孩子会变笨全因父母犯三错

父母犯三错 导致孩子变笨

孩子
父母犯三错 导致孩子变笨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父母常说孩子笨真的会变笨

宝宝健康
父母常说孩子笨真的会变笨

孩子会变笨吗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会变笨吗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培训聪明宝宝 父母忌犯三错

婴儿
培训聪明宝宝 父母忌犯三错

孩子为什么会变笨

生活百科
孩子为什么会变笨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怎么让宝宝学会爬行?培养宝宝开始爬行的方法

怎么让宝宝学会爬行?培养宝宝开始爬行的方法

孩子吵着要买广告上的产品怎么办?

孩子吵着要买广告上的产品怎么办?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