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小尾巴Tammy

小尾巴Tammy

2015-10-13 21:32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另外,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现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需要和男性一样肩负起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男女都应该“穷养”。落实到具体方法上,“穷养”要先教孩子做好两件事:

  一、主动、大声、看着大家打招呼;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两件事看似小,其实含义深刻。其一是从小养成礼貌待人,自信阳光的性格,并且积极互动;其二是去除现在普遍存在的“过度保护”现象,孩子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意志力、抗挫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男孩和女孩由于性别不同,在“穷养”的大前提下,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男孩强调的是养“志气”,主要培养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做事勤恳、踏实努力、有韧性、顽强的品质,如带他去爬山、踢球、游泳,锻炼坚韧性;而女孩侧重养“气质”,强调的是文化修养的投资,性情的陶冶,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女孩学学琴棋书画,在家里,多给她些关心,让她感觉精神上富有,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并有意创造环境,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更具女性特质。

  父母要适当“偷懒”

  不少家长总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过分“勤快”。孩子到了自己学吃饭的年龄,家长见不得满桌的狼藉,最后忍不住出手喂饭;孩子捡个玩具捡半天,看着一地凌乱,家长忍不住收拾得整整齐齐。

  “穷养”孩子,首先体现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相当一部分家长难以坚持。因此,家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当“偷懒”,一定要学会忍受孩子的不完美,等待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

  此外,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比较自我、霸道,家长在生活细节上还要学会对孩子有所保留。孩子要“十分”,家长给个“六七分”就好,不要超过“八分”,必要时跟孩子讲讲条件。比如带到超市买吃的,不要顺着孩子什么都买,回到家里也不要一口气全部吃光,要教孩子学会克制、节俭和适量消费。

  相关链接

  日本的吃苦教育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台湾富豪王永庆:

  对儿女进行节俭教育

  台湾富豪王永庆,对儿女的教育从节俭开始。他供给孩子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般,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长途电话太贵了。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说:父亲特别强调凡事要“追根究底”,父亲写信多半写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如何处理等,让她从中学习了不少处理事情的方法。

  养育孩子不应有的五种心理。
  1。把孩子当作私产
  有句俗话叫“养儿防老”,这是我们古老的生育观。就像春天种下一亩庄稼,到秋天等着享用粮食,用现在的比喻就是买一份“养老保险”。
  问题是人有独立意志和丰富的感情系统,作为别人的保险单而存在谁都不会感觉舒服。
  2。把孩子当作材料
  很多父母有“成才焦虑症”,一心想把孩子“塑造”、“打造”、“锤炼”成自己认可的样子。其实并不一定是为孩子着想,而是把孩子当成了任意揉制的材料,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甚至把孩子当成未来荣耀、名利的来源。
  这些孩子大多面临“过度塑造”问题,压力大,不开心,对未来没有信心和乐观期待。而且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习惯于被安排的生活,能动性缺失。一旦外界的压力消失,往往无所作为。
  3。把孩子当作宠物
  高兴的时候抱在怀里亲亲,不高兴的时候踹到一边。闲的时候和他逗逗乐,忙的时候顾不上理睬。
  4。把孩子当出气筒
  孩子成了大人意志的附属品,无条件接受家长的言行。如果孩子有异议,可能招来严厉的责骂或惩罚。但凡这种情况,大抵因为父母有心理问题—他们没解决好自己的人生境况,只能从约束和训责孩子的过程中寻找权威感。
  5。没感觉。
  有的人可能会说:没想那么多。怀上了,就生呗。生下来,就养着呗。
  以上的种种心理都是要不得的。摆脱了功利目的的生养,应该是纯粹出于自我愉悦的一件事。婚姻源自男女感情的愉悦,生育应该是幸福婚姻的自然延伸。也就是说:养育孩子不是为名不是为利,只是一种自愿选择的新体验。再辛苦再劳累也要甘之如饴。想要孩子的夫妻应调整心态,尊重生命,对孩子负责的,爱护自己的下一代。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孩子越来越喜欢在家,足不出户成了“宅童”。更让家长们忧心的是,“宅童”正将肥胖、近视、情感冷漠这些成人烦恼低龄化。这个寒假不少孩子宅在家。

  王先生感觉现在的孩子太孤独,和他的童年相比太“悲哀”。为了让孩子寒假能好好放松一下,王先生今年寒假把孩子送回老家。“孩子特别高兴,因为回去有人陪着一起玩。”虽然孩子假期没有补习也许会影响功课,但王先生觉得再多辅导班也没有孩子的快乐重要。

  摩尔庄园、开心农场、QQ偷菜、愤怒小鸟,李女士给记者数着每天儿子打开电脑就忙活的这些东西。李女士说,有时她催儿子出去玩,可孩子在外面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这不是一家一户的原因,现在所有家长都这样做,孩子们即使出门也不知怎么和同龄人交往,聚在一起也不知道玩什么。 ”市民张女士说,她小时候女孩子们在一起跳皮筋、打沙包、跳房子、过家家,可以玩到天黑,这些游戏早就消失了。

  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中国,美国户外基金会调查发现,在2006年至2008年,美国青少年中6-12岁年龄段女孩的户外活动参与比例下降近20%,男孩的参与比例也从79%降到了69%。“宅童”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宅在家里又安全又有益学习?

  家长们普遍有一种心态,既希望让孩子充分接触社会和自然,展现孩子的天性,又不敢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做。王先生说,家长们都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出去玩,即使在家门口都担心出事,宁可让孩子在家呆着。

  其实在家里学习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国内心理学学者在一项关于“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室外散步或玩耍,要比在家里辅导孩子学习,更能促进儿童各方面的积极发展。“现在家长也意识到了宅童问题,但真的去改变培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

  家庭生活主要锻炼孩子的右脑,培养感性思维,而户外活动则锻炼孩子的左脑,缺少左脑培养,在生理上对骨骼、智力都有一定影响。

  美国所有儿童中的肥胖人数增长比例从2003年的14.8%上升到了2007年的16.4%。

  

  【危害】 “宅童”长大后易发人际交往障碍

  相对于体质变化,“宅童”的更多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误解和忽视,家长往往认为一些异常行为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出差错,做事笨手笨脚,丢三落四,有的孩子显得害羞胆小或脾气暴躁等等。入学后经常有注意力分散,上课做小动作,学习吃力的现象。家长总觉得孩子长不大,不懂事,不肯学。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感觉统合失调”。

  长期缺少户外群体性活动的孩子可能存在很多心理问题,比如胆小,不知如何与人交流,惧怕陌生环境,甚至见到虫子也极度惊恐。 “当这些问题积攒到成年后仍未得到解决,可能会出现更大危险。 ”孩子一直处于成人生活圈中,缺少同龄人交往,很可能过早体验到成人的烦恼和压力,没有快乐,而形成悲观、现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宅童”现象可分为3个层面。一是自闭倾向及其延伸发展,性格偏向于内敛,成人后易出现心理抑郁,形成一种病态。其二是天赋极为出色的,性格与平常人有所区别,沉迷于感兴趣的思索,对其他人际交往等不感兴趣(如爱因斯坦),属于正常的、健康的。最普遍的危害是,在现实社会中交往受挫,面对困难承受力太弱,人际交往障碍,畏难情绪引发惰性、退缩,与社会脱节,慢慢地也会变成第一种病态。

  3-5岁是人的性格形成关键时期,18岁前是人格和基本能力形成关键时期。 “过度宅在家里,会局限一个人的视野开拓,并且会局限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对新事物的吸纳能力。不能适应社会交往,在工作中不能适应良性工作关系的建立。在生活中不能适应正常社会关系交往的建立。与社会无法相容,容易被社会竞争所淘汰。 ” 别把孩子当成“温室花朵”

  由于原因复杂,破解“宅童”问题在现实操作层面可能会显得比较空洞。在专家们看来,更多的时候要考验家长的承受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不要担心孩子与小朋友发生争吵或打架。 ”家长要意识到也许孩子打过一架是一件好事,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危机,积累人际交往经验,“让孩子去犯错误,在犯错中学会纠正自己,而不是封闭在一个没有任何危险的环境中。 ”

  独生子女普及后,过度娇宠和期待性教育的存在,缺乏对孩子承受力培养,缺乏主动社会交往,会让孩子完全习惯于给予性的交往,只会索求不懂付出。 “当他们开始意识到跟社会交融时,往往不太适应,因为他们未曾学过。没学过就会受挫,而承受挫折力较差,所以往后退。 ”

  在如何操作的问题中,给家长们提供了3个方式。“首先不要把孩子扔给老人。 ”老人对孩子会过度娇宠。在3-5岁关键时期,男孩没有爸爸的合理陪伴,就会出现性格中的男性特征缺失,女孩3-5岁也必须有母亲陪伴。

  另外,父母对孩子不要在孩子产生情绪时,无限制地忍让,要加强孩子承受挫折力度。发现孩子脾气不好时,逆向进行教养。 “如果孩子确实做错了,必须进行批评或惩罚。 ”家长要加强孩子的受挫意识,正确对待受挫现象,绝对不能做无条件退让。

  同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增加与同龄孩子的相处机会。只有与同龄孩子相处,才能学会社会交往和相处的方式。“比如过去有兄弟姐妹,即便打架、抢东西,也学会了交往和成长。 ”任何人都需要进行社会化交往,家长不要担心孩子吃亏,而夺走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

  近来看女儿小时候的录像,总觉得我对她不够好。因为我一直很理智,不会溺爱,做事有原则。虽然女儿现在性格不错,也没什么坏毛病,但看着她可爱的小脸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忽略了她,没有给她充分的温暖。

  李子勋回复:

  很多时候我们产生一个想法或有一种感受,在不清楚想法与感受到底怎样时,可以想一想,有了这个感受(想法)后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与他人的关系又有何不同。如果一个感受引发了行为与情感的变化,这样的改变自己快乐吗?自己获益吗?如果是,无论这种感受在道理上多么糟糕,结果却是甜美的。如果不是,无论这个感受多么正确也要放弃。

  人在3岁以前与双亲的经历可能决定他/她一生的情感与行为。但人有两个补偿期,一是恋爱,恋爱让我们重新获得依恋与信任的能力,获得饱满的自我感与幸福感。二是生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儿时未完成的情结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己内心的孩子也在成长。

  读你的东西感觉你的内疚感是指向自己内心的。也许孩子的录像勾起你一些未处理好的情绪,投注在孩子身上。看到孩子的录像你是孩子,你对自己的理智与严厉内疚可能是指向你自己的母亲,这样想会不会帮助你处理一些早年的创伤。人们总会去遗憾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尤其是在不能弥补的时候,这种回忆不断地重复与强化有时容易成瘾。在绿色环保的今天,我们也要有精神的环保意识,对已经发生的不在意,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有自在的意义,是不是会让我们感觉轻快一些呢?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分娩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孩子 到底应该穷养还是富养

逆商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 到底应该穷养还是富养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分娩
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富养女儿穷养儿

生活百科
富养女儿穷养儿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网友谈“富养女穷养儿”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网友谈“富养女穷养儿”

“穷养儿 富养女”对吗?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穷养儿 富养女”对吗?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当心你的干涉扼杀了孩子的创意

当心你的干涉扼杀了孩子的创意

父母送给孩子的十件“无价之宝”

父母送给孩子的十件“无价之宝”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